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些什么?

流行病学统计调查发现,将近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

那么要知道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些什么,我们得先知道怎样才算得高血压?

医学上,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有3次诊室血压高于正常,即收缩压(俗称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俗称低压)≥90mmHg,而且这3次血压测量不能在同一天内。

这时候,细心的朋友就会问,什么叫诊室血压?这点问的特别好!所谓的诊室血压是指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获得的血压值。

那么现在很多人都在家里测血压,家庭血压就不能判断高血压吗?当然不是,家庭血压对于高血压的发现是关键性的,因为现在的人那么忙,哪有时间天天跑医院来测血压。但如果是大家在家庭自测血压(HBPM),则诊断标准数值会调整为≥135/85mmHg,这点是不同的,其他的和诊室血压一样。注意:家庭血压可以怀疑高血压,但不能诊断,确诊,必须在专业医生才能确诊高血压!

那么,接着回到问题本身,高血压病人要注意什么呢?

1. 少吃盐。高血压发病的一个原理就是水钠潴留,而盐是氯化钠,所以盐吃多了不利于血压控制。指南推荐每日摄入少于6g盐。

2. 戒烟戒酒。我们知道烟酒都可以收缩血管使得血管壁压力增加,也就会导致血压增高。除此之外,吸烟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抽烟和饮酒都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所以,高血压少喝酒吸烟。

3. 控制体重,适当运动。我们知道体重增加会极大的增加心血管的负荷,而原本就已经是高血压了,体重一增加,心脏肯定会越来越累,血压越来越难控制。

4. 规律服用降压药,这点非常重要。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要遵循4个基本原则:1.从小剂量开始;2.要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这样血压才能长时间比较稳定的控制;3. 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以和你有效的降压;4. 个体化用药,每个人病人不一样,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个体用药,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吃了什么降压药你也直接拿过来吃就可以有效降压。

5. 定期测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血压检测和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清晨血压,因为清晨起来血压比较能反应一个人的平静时候的血压状况。如果你发现自己血压最近波动比较大,那么你就要赶紧到门诊找医生给你重新调整用药了,不然还是非常危险的。

但自测血压,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保证自己测量的是准确的,不要小看小小的血压测量,它是有标准测量动作的(如下图),大家应该按下列方法进行测量,保证自己血压是真实的血压!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些什么?

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3亿,这个比例着实不低!但实际上,由于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不足,以及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上的一些误区,高血压的控制率和达标率,却是非常低的,根据统计,高血压血压控制达标率仅仅在16%左右,这个数字着实不高。

作为高血压患者,最重要的当然是控制好血压,但想要控制好血压,并不是单单坚持吃药那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事情还有很多,简单来为大家说几点。

1. 高血压患者应该注意血压的监控测量

我们经常强调高血压要控制平稳,如何确认我们的血压是否控制的平稳?当然是定期的监控测量最靠谱。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是建议家庭自备一个电子血压计,推荐上臂式的,腕式的如果能确认准确也是可以的。

对于初诊为高血压的朋友,不妨有时间就多测测,晨起后测一下,两餐之间测一下,下午测一下,晚上再测一下,这样对于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规律,选择服用降压药的时间,避免高血压引发的心血管风险等方面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样的在高血压控制的初期,也不放多测测血压,对于生活调理干预,以及服用药物的有效性,调控血压情况,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了解。而如果是血压已经通过生活调节和合理用药,已经控制的不错平常测量血压也都正常不超标了,那么也不用过频的测量血压,一周测量一次血压,保持血压的平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出现心悸,心绞痛或可能与血压相关的不适症状时,也要及时的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并积极的予以控制。

2.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生活调理不能放松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低盐饮食,要注意加强运动,要注意控制体重,要注意戒烟限酒,要注意保持良好作息和睡眠,这些方面我们说的很多了,就不多去一一介绍了。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管是否需要服药控制,这些生活调理方面的建议,一定要注意坚持做到,坚持生活调理干预,不但有助于辅助控制血压,保持血压平稳,同时对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调控血脂血糖水平,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不管是否用药,高血压朋友的生活调理干预,都要一直注意。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保证心血管系统健康,减少心血管风险的基础中的基础。

3.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

有的朋友脾气不好,一点就着,还容易暴怒;有的朋友听说要加强运动,从来不运动的情况下,一下子来个10公里长跑;有的朋友有便秘的问题,不去好好改善,觉得使使劲也就排出来了;有的朋友热天贪凉,经常大汗淋漓之后冲洗个冷水澡……,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从而引发心血管方面的大问题,心梗,出血性脑卒中,前面谈到的这些,都可能会成为诱因,而之所以情绪的剧烈波动、过度的剧烈运动、过度用力排便、洗冷水澡等这些会诱发心脑血管的大问题,其生理基础还是这些行为导致的血压的剧烈波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一定要多注意,注意规避一些引起血压剧烈波动的行为和问题,这样才能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血管风险。

4. 注意身体衰老引起的血压情况变化

40岁的时候血压高,跑跑步减减肥,吃的清淡点,血压就降下来了,50岁的时候血压高,生活调理控制不下来,可能需要长期服药了,60岁的时候的血压,吃一种药还控制不住,可能都需要联用药物了,到了80岁,身体对于血压的调节功能变弱,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也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的问题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可能会出现血压的不同情况,根据不同的身体情况和血压情况,应该对高血压及时的调整用药方案和以及生活上的一些注意事项。

总之,高血压的控制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血压患者要遵医嘱,合理用药的前提下,生活调理,注意避免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定期监测血压等这些方面,还是需要高血压自身来注意和做到的,不断的了解相关知识,综合管理好自己的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靶向器官的损害,才是最重要的。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些什么?

其实除了高血压患者,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个群体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活方式。这个人群处于高血压的前期,他们是高血压的预备军。

1939年Robinson和Brucer首先提出血压在120-139/80-89mmHg之间的患者可以定位高血压前期,并指出:1、绝大多数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为高血压;2、高血压前期人群死亡率是理想血压(<120/80mmHg)人群的2倍。64年后2003年美国JNC7报告首次将高血压前期列为一个新的血压类别,以取代JNC6中正常和正常高值两种分类。

其实在广大人群中有很大比例患者属于高血压前期,但是暂时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下面就跟大家简单说说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前期患者应该如何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一、饮食干预

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低钠饮食是很重要的美国高血压病指南建议食盐摄入量不应大于2.4g/天。需要告知国民的是:口味重是可以通过逐渐减少食盐摄入量得到改变的。

二、高钾饮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增加饮食中钾的含量可以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补钾尽量通过天然食物获取,比如蔬菜、香蕉、水果汁、牛奶等富含钾的食物。

三、减轻体重

减轻体重可能是改善血压水平最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每减重5.1kg可以使血压下降4mmHg左右。显然减轻体重是最为简单有效的降压方法,但是需要患者的长期配合坚持。

四、运动

坚持运动对人体好处最多,其中之一就是可以显著降低静息血压水平,且这一效果与减轻体重无关,通俗的说患者无论体重是否下降,只要坚持运动就有助于降低血压。

五、戒烟限酒

烟草对于血压的危害被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明。同时众所周知,大量饮酒可以明显升高血压。建议广大患者戒烟限酒。

总之,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前期患者最为简单有效立竿见影的降压措施,关键是贵在坚持。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些什么?

中国有3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主要的危害是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了控制、减少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患者应注意以下方面:

1、 按时规律服药,监测血压,务必使血压达标。其中最忌讳的是降压药吃吃停停。

2、 一定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饮食控制是基石,一定要低盐饮食,少吃动物内脏等油腻的东西,忌暴饮暴食。

3、 生活规律,不要熬夜,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

4、 每天注意适当锻炼身体,每次半小时,每周五次,根据身体耐受程度进行锻炼。

5、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正常范围之内。

6、 忌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时,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可引起脑中风。

7、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容易造成血压升高有诱发脑卒中风险。

8、 高血压患者容易同时合并高血脂、高血糖,也应注意同时控制。

9、 定期复诊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程度,必要时调整方案。

10、 高血压容易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一旦出现胸闷、手脚麻木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些什么?

患有高血压的人,不仅要注意食盐的每日摄入量,还需要注意油脂肪的摄入量,也不易过多。

隐形盐要关注

我们比较熟知的一些咸菜勒,像是榨菜拌菜,小咸菜中的盐含量是比较高的,那么高血压患者一平时比较关注这些食物。其实还有一些食物是隐形盐的重灾区,比如挂面,挂面中的钠的含量是非常高的,100克挂面中的钠含量400毫克到700毫克,有的甚至高达800毫克以上,一顿饭的话我们可能一般会使用300克左右的那挂面那么这样算下来的话,钠的摄入量就会达到1200毫克以上。相当于3克的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盐的每日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一顿面条就摄入了一半儿的盐。同样高盐的食物,还有饼干等零时处理高血压患者在购买挂面,饼干等加工类面制品的时候,要查看配料表中钠的含量。

市场出售的那种切面、手擀面,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使面条更筋道,更利于存放,都会加入大量的钠,由于没有标注钠的含量,所以是不建议购买的。如果喜欢吃面条,可以选择在家自制手擀面。

高血压患者同时还应该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避免引起血脂异常的现象,食用油的每日推荐量为30克。家里做完炒菜炖菜等食物,菜吃完后看看你家的盘底儿剩了多少的油,很多油就说明油的摄入量超标了;如果菜吃完后,盘底的油剩的不多,那么说明家里有的摄入量还是可以的,要控制油的摄入量,可以购买带刻度的油壶来掌握。 同样购买加工食物的时候还应当看配料表中脂肪的含量,建议购买脂肪含量低的那些食物,高脂肪的食物,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饼干等零食类食物。

作者:筱赧

高级营养保健师

王兴国营养特训班5期学员

大连营养师俱乐部编辑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些什么?

17岁,胖,测血压146/101mmHg,应该怎么办呢?

1.继续观察血压。

高血压的定义是非同日三次诊室血压≥140/90mmHg。因此一次测的血压升高,还应继续观察,如血压仍≥140/90考虑高血压。期间避免劳累、熬夜,测血压前不宜饮酒、吸烟、喝咖啡和浓茶,休息5-10分钟再测血压。也可以做24h动态血压监测。

2.如确诊高血压,检查高血压的原因,原发性还是继发性?

虽然仅有5%-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是有具体病因可寻的继发性高血压,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已经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还是需要积极寻找病因的。17岁就发生高血压属于年轻的,因此要检查有无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如肾炎、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如找到基本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各种继发性高血压都排除了,还是考虑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找不到具体病因的,与很多因素相关,如肥胖、高盐摄入、家族史等,占90%-95%。

3.如是原发性高血压,需要检查是否伴有相关的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

包括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等。根据血压水平和这些检查指标进行未来十年心血管风险评估。低危或中危可以暂不服药,1-3个月时间改善生活方式,尤其要减重,血压正常就不需要吃药,还不正常就要吃药了。高危和极高危立即开始服降压药。

4.定期复查。

不是吃药就行了,一定要注意复查,必要时调整药物,让血压尽早达标。

以上就是徐医生关于“初次发现高血压该怎么办”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