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如何在早期发现?

抽血筛查胃癌靠谱吗?

抽血筛查胃癌肯定不靠谱,晚癌的多,早期发现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5-90%,但是一旦发现的是晚期胃癌,那么其五年生存率可能就不到20%,甚至更低,因此,对于胃癌的早期发现是非常重要的,真可谓性命攸关!

大家都知道胃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但是可能对胃癌有一定误解,认为胃的恶性肿瘤就只有一种胃癌,其实不然,胃的恶性肿瘤还包括有胃淋巴瘤、胃神经纤维肉瘤等,但我们通常讲的胃癌指的是发生在大家胃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而所谓的早期胃癌特指癌局限于粘膜层和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胃癌呢?

建议做三步筛查!

第一步,先查自己是否为罹患胃癌的高危人群,因为这些人的胃癌发病率高出我们正常人的4-5倍,甚至不止!

①45岁以上,男女不限,从未做过胃镜;

②40岁以上,有慢性胃病史;

③一级家属中有罹患胃癌或者其他消化道癌症的家族史;

④有严重胃病史,如数十年慢性胃炎病史、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做过胃切除术等;

⑤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病史;

⑥得过其他肿瘤,做过放化疗;

⑦有一些不好生活习惯及爱好,比如喜欢吃腌制食品、长期吸烟喝酒,爱吃咸的等;

⑧有不明原因的呕血、体重不明原因下降等;

⑨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压力大,熬夜,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等状态;

⑩来至胃癌的高发地区

第二步,一定要注意:早期胃癌出现的病灶特别浅表,因此对我们消化功能影响不大,往往不会表现出哪一些特异性的症状,很难跟我们平时遇到的消化不良区别开来!所以,对于胃癌的早期筛查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做胃镜,尤其是第一步我提到的符合①和②-⑩等高危人群,都应该做筛查,尤其是加强常规白光内镜观察!

第三步,除了胃镜,再结合肿瘤标志物筛查,这种简单易行的筛查方法,可以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也是胃癌早期筛查、发现的优选方法。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CA199)、胃癌相关抗原MG7-Ag、蛋白质类(E-钙黏蛋白)以及胃蛋白酶等酶类血清标志物。注意:单一个可以作为胃癌的筛查标志物,但是敏感性以及特异性较差,最好采用多种联合检查方式!

胃癌如何在早期发现?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概述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现年轻化倾向。

胃癌病因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胃癌的早期症状

1、食欲减退 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现为食欲不振和厌油腻。这要与肝炎相区别。肝炎常有转氨酶升高以及发烧乏力、尿黄呈浓茶色、黄疸等全身症状。

2、上腹部不适及饱胀 常有一种腹部烧灼、嘈杂及饱胀感,饭后尤其明显,并且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日益加重。这些症状要与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区别。消化不良常有饮食不慎,暴饮暴食的历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

3、恶心、暖气、反酸及呕吐 胃癌病灶位于胃出口处的幽门部时,恶心最明显。若胃出口被完全堵塞,就会暖出一种酸臭或蛋臭的气味,或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宿食和胃液。

4、上腹部隐痛 早期胃癌的疼痛无定时,或表现为持续隐痛,而不像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有较明显的饭后痛或饭前痛的特点。若病人原思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其疼痛的规律性可以突然改变,且原治疗溃疡病有效的药物突然变得无效或效果明显降低。

5、急剧消瘦及严重贫血 因为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而且胃癌’引起病人消化吸收不良和消化道出血,从而更加重了消瘦和贫血。

6、呕血及黑便 若癌肿仅破坏小血管,常表现为大便“潜血”,即大便外观虽正常,但化验可发现其中有血细胞。若早期就侵犯较大血管,则引起呕血,大便变黑或如柏油样。胃癌的潜血和黑便为持续性、顽固性,而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出血多表现为间歇性,并且经过及时治疗能使之停止。

7、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进行性贫血:患者常感全身乏力,体重逐渐下降,2~3月内可下降3~5斤。

8、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规律发生改变:如以前空腹痛或进食后痛的规律性明显,近期规律性消失,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现效果不佳。

9、早期胃癌的体征:常无明显体征,多数患者仅可有上腹深部压痛或轻度肌张力增强感。

10、副癌综合征:副癌综谷征可先胃癌而出现,主要有:①反复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②黑棘皮病,皮肤色素沉着,尤在两腋;③皮肌炎等。

胃癌如何自我发现

1、上腹部不适和疼痛:有的患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有的患者以腹胀为主要表现。但中老年人,尤其高龄体弱者机体反应性降低,痛觉不敏感,而表现出明显腹胀,约占50%-70%。此时,极易被患者所忽视,也易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

2、逐渐发现上腹部隐痛和钝痛:有的患者出现剧烈腹痛,约占40%-90%,或腹痛时轻时重,进食后也不缓解。此时,易被患者认为慢性胃炎而不就医,求诊时又多被医生误诊为“慢性胃炎”;如有心电图改变也易被医生误诊为冠心病,而接受冠心病治疗。

3、上腹部出现规律性疼痛:服用消炎药,制酸药或减少饮食后,腹痛能得到一时缓解时。此时,极易被患者和医生误诊为“消化性溃殇 ”。

4、出现食欲不振:出现食欲不振,而且进食后饱胀、暧气,进食后加重,并节食后减轻, 且有厌肉食、厌油感时,易被医生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慢性胆囊炎” ,但若患者肝不大, 肝功能改变不明显,B超无明显异常,就应考虑胃癌的可能。

5、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也是部分早期胃癌的主要症状。此时,易被医生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关注“快乐的小大夫”,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胃癌如何在早期发现?

目前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在男性中更常见。 随着年龄的增长胃癌发病率增加。早期胃癌治愈率高而死亡率低。

实际上早期胃癌可能是根本没有症状。有时候肚子痛,会有人担心胃癌。 在大多数情况下,胃痛不会是癌症。胃癌通常不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大多数胃癌是散发性的,或者是随机DNA突变造成的。除非你家族中有很多人患有这种疾病,否则不值得对此进行基因检测。

以下六大症状提示胃癌可能,需要尽早去医院确诊你的大便或呕吐物中有黑色血凝块如果出血与癌症有关,大便中的血液可能会呈咖啡色或黑色,通常上消化道出血经过消化酶处理后,到粪便里会呈黑色咖啡色。 如果血液在你的呕吐物中,它更可能看起来是鲜红的,并且可能有粗糙的咖啡渣样物质,因为这些血块已被部分消化。食欲降低你饿了,开始吃饭,但吃不了几口 ,不想吃了,食物也不具吸引力了。 这种“早饱”,是另一个可能强调胃癌的症状。疼痛在大多数情况下,肚子疼将是其他一些肠道或腹部疾病的结果,而不是胃癌。 但与胃癌相关的疼痛的特点是持续性的,“一直隐隐作痛”。 这种疼痛不是一天两天的,而是持续存在,“经典的”胃癌疼痛在肚子中间隐隐作痛。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很多疾病都会出现体重减轻。 而主动减肥时体重减轻是渐进的。如果你没有节食和运动,突然出现体重大幅度减轻,这就要当心了。胃灼烧感胃灼热,消化不良以及肠道不适的其他常见症状也可能是早期预警信号。 虽然其他疾病也可能产生这些症状,但是如果你有不舒服,尽快就医。腹胀,腹泻和便秘

胃癌的侵袭会导致肚子胀,同时可能干扰了正常的胃肠蠕动,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腹泻或者便秘。

出现症状请至医院消化内科或者胃肠外科就医,胃镜配合病理检查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帮助很大。

Enjoy!

胃癌如何在早期发现?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十分的高,如果是高危人群,要想提前发现胃癌,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非高危人群,可以当做健康疾病科普学习)。

上图是胃癌的收拾病理报告,癌症诊断目前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对于胃癌的检查,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高发人群: 胃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同时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饮食习惯方面,喜食腌制品、烤制品以及长期搁置食物的,要高于一般人;遗传方面,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患有胃癌那发病率也是高于常人的,消化道部分疾病具有一定的家族倾向。

患病史方面,如果有严重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等,没有进行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发病率高于常人。以上的高发因素,具备一条就属于高发人群,如果具备两条以上,那就要注意自己的胃部了。

2、定期体检胃部: 体检是早期发现疾病的最好办法,尤其对于一些早期无明显症状的疾病来说。对于一般人群来说,体检年龄在50岁,对于高发人群,如果有长期胃部不适的,可以选择每年用胃镜体检。

3、早期症状: 通过发现自己身体出现的异常症状表现,也是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的。胃癌可以出现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大便带血。不过这种症状没有特异性,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或者当成其他的胃病,而没有去及时的采取措施。

以上是关于胃癌早期发现的三个步骤,是否是高发人群,如果是的话就要定期体检,胃部是否会出现的一些不适症状,比如难以缓解的疼痛,出现异常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

胃癌如何在早期发现?

中国是胃癌大病,全世界将近一半的胃癌病人在中国,必须高度重视胃癌防治。一方面想办法采取措施预防,尽可能减少胃癌的发病风险;另一方面是想办法尽可能早发现胃癌,这在当前更显重要,也更现实,因为病因预防在病因还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预防措施的效果也有限,而尽可能早发现胃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要重视,还是可以相当程度上做到的,也是最有效的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措施。

怎样才能在早期发现胃癌?

最主要的措施就是筛查,所谓筛查,就是没有症状的健康人群,主动去做相关的检查,以早期妯现可能的病变。但是不是不管什么人都要去做筛查?那倒也不必要,胃癌的筛查主要还是针对高危人群。什么是胃癌高危人群?首先年龄上有要求,40岁及以下,而且要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任意一条:长期生活工作居住在胃癌高发区;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肥厚性胃炎等这些胃的疾病,既往做过胃的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都有将来癌变的可能,要加强筛查监控;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比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不良生活方式和包食习惯,比如有高盐、腌制饮食的习惯,吸烟、重度饮酒等。

对于胃癌高危人群,要进行筛查,筛查的措施主要是胃镜,当然也可以先初筛(比如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筛出胃癌高风险人群再做胃镜。

而如果有异常表现,有症状了,则这个就不是筛查,而是要去看病,去医院找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检查,去明确诊断。有了症状,及时检查,也可能早期发现胃癌,如果一直拖着,则会错过可能的早诊机会。

胃癌如何在早期发现?

大多数胃癌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与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慢性胃部疾病症状相似,如出现上腹部不适、嗳气、反酸、胃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因此,一般很难从症状上进行区别诊断,能够早期发现胃癌最为有效的办法是进行胃癌筛查。

一般建议具有胃癌高发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条件之一的,建议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1. 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
  2. Hp(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3.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者;
  4.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兄弟姐妹);
  5. 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胃癌筛查目前主要方法有两类: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最终确诊需要做病理活检。

血清学筛查: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Hp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内镜筛查包括普通电子胃镜、磁控胶囊胃镜和高清胃镜精查。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该系统包含5个变量,总分0~23分,根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

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

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

胃癌低危人群(0~11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

胃癌筛查流程

注: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