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中,哪些情况会被确诊为肺癌呢?

单纯的CT检查不能确诊肺癌,病理活检才是“金标准”,但CT检查用的好,对确诊肺癌真的用处非常大,因其技术发展,确实已经大大提高了我们对肺癌等大部分恶性肿瘤的诊断率!

以前医生要对怀疑肺癌病人做病理活检,只能通过收集病人的痰液,然后再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发现是否有癌细胞,那时候诊断率真的特别低,误诊率还挺高,而且耽误了病人最佳的治疗时机,再后来慢慢发展,有了支气管镜,医生就通过这个镜子去直接获取病变部位的组织和细胞,确实提高了诊断率,但是它只能发现和确诊支气管附近的一些中心型肺癌,而我们人体的肺是有很多分叶的,左二右三,共五叶,这些长在肺叶上的周围型肺癌实际上更多,更可能因早期肺癌没有症状而难以被发现。

但后来,CT技术在临床上的普及使用,现在我们在一些胸片或者CT检查时候发现有异常病灶,结合其他检查高度怀疑肺癌时候,可以在CT引导下准确的取出异常病灶的组织和细胞做病理活检,明确良恶性病变。所以,对于早期肺癌的早期发现,公认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低剂量螺旋CT检查!

那么,在CT诊断中,哪些情况会被“高度怀疑”为肺癌呢?

第一,有非常好的体检习惯的个人,当出现自己前后几次CT检查发现的肺结节有大小、形态、光滑度等改变时会被怀疑恶性的病灶。因此提醒大家,我们要把保存好自己之前拍过的CT片,有对比才更有依据;

第二,之前拍片一直没发现肺部有异常病灶,但是突然某一次拍片发现有异常,这种情况同样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第三,虽然之前从来没有拍过CT,但是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肺部有异常病灶,了解病史发现家族有肺癌史,最近还有一些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者,要注意排查,因为肺癌虽然不会传染,但有家族遗传;

第四,那就是对老烟民来说的,吸烟指数>400,拍片还显示异常病灶,以前吸烟出现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有所改变,那你确实也要注意了,这往往可能是有新的病理改变;

第五,当然对于一些职业暴露及其他高危人群如煤炭工人、长期接触二氧化硅等其他有害化学成分的、家族肺癌史、得过肺结核的、经常吸烟又接受二手烟的等等,CT检查发现异常,更应该引起重视。

CT诊断中,哪些情况会被确诊为肺癌呢?

很多人习惯说,胸片看不清这个肺结节是不是癌,做个CT确诊下,这个表述是错误的,包括在CT在内的影像学检查对绝大多数的病都是确诊不了的。

啥东西能确诊?

其实影像学的确诊只是个相对的,举个简单例子,两个人打架,一人把另一个人手指头掰了,拍了片子说有骨折,法律上也承认,医院也按这个治疗,这就是确诊。

假如拍了片子没骨折,经过很多专家会诊也认为没骨折,但实际上做了MR后发现有骨折,这不能算误诊,因为技术所限,这种骨折叫隐匿性骨折。那就不能说,我靠片子确诊了没有骨折。

所以,我们影像学的报告,意见那里多数都是写检查印象。

因为,这个结论确实是靠放射科大夫的主管判断得来的印象而已。

回到,问题提的肺癌,何时CT确诊。其实简单一句话,CT单靠影像表现无法确诊肺癌。

可能很多回答者已经将腺癌,鳞癌等各种表现给大家列举,若真感兴趣可自行阅读,但作为普通读者,完全没必要去了解这些细节。

CT所示肿块为左肺癌。依据:肿块,分叶,支气管截断。

放射科大夫如何读片?

通常一个大夫要经过本科,硕士,博士,然后多年住院医培训,学习内外妇儿,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等等各个学科,然后上述科室各疾病可能的影像学表现,烂记于心,然后不停的读片,跟老师学习各种经验,提高自己,然后才能独立发报告。

截止到目前,最高水平的医院放射科,诊断完全准确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十已然不易。

为何?人体的疾病是复杂的,存在很多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的情况,而且同样的疾病,在不同时期表现又不完全一致,影像表现太复杂。尽管放射科大夫读片时尽量综合利用多种信息,但目前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对疑难病例的MDT,多个学科的大夫一起会诊。

CT诊断中,哪些情况会被确诊为肺癌呢?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CT的诊断都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要确诊肺癌,唯一的检查是病理诊断,其他的影像学检查(X光、CT、磁共振或者PETCT)都只能作为考虑、或者可能性大。CT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当于呼吸科医生的眼睛,能准确的看到病灶的部位、范围、大小以及累及的程度、跟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虽然CT不能确诊肺癌,但是看到一个病灶有非常典型的恶性征象、有侵犯周围组织器官,还有淋巴结肿大的话,那么诊断肺癌就八九不离十了。

CT检查不能确诊肺癌

CT检查不能确诊是肺癌,做肺部CT可以看到肺里病灶的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侵犯器官、有无淋巴结转移。如果看到这个结节或肿块,长的有分叶、有毛刺、边缘不规整,那么影像科医生会考虑是肺癌可能,如果有淋巴结肿大,有组织侵犯,那么更加支持肺癌的诊断,CT报告有99%的可能是肺癌,但是也不能作为确诊肺癌的依据。比如这个右肺的肿块,有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CT诊断直接写肺癌,有99%的可能是肺癌。

要确诊是不是肺癌,只有做支气管镜活检或者穿刺活检,取点组织出来化验,看到癌细胞,才能确诊是肺癌,CT的结果永远是考虑。

为什么CT不能确诊肺癌?

CT作为一种形态学表现的检查,不能确诊,确诊是需要细胞学上真真的看到癌细胞。CT只能看到一个病灶的形态,看到它表现出来的形态特点。CT只能通过看它长什么样,来推测它是不是肺癌。有些典型的表现,诊断肺癌没问题。

但是有些肺癌很狡猾,很容易伪装自己,把自己装成好的,在CT上表现为形态光整,影像科医生有时候就会诊断为良性的结节,其实手术切除来是恶性的。

有人说某某诊断为肺癌,不治疗回家了,现在几十年了还是好好的。以此来作为得了癌症不要治疗都能活的好好的事例。首先要问的就是是不是病理已经确诊了的肺癌,如果只是影像上的考虑肺癌,有可能不是真的肺癌。有些炎性的结节,比如隐球菌感染,可以自行好转。

也有些情况是看到一些长的很像肺癌的结节,有分叶毛刺等,但是手术做出来是良性的。这样的情况都存在,CT是根据形态来判断一个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显然不能确诊,比如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通过看面相,多有经验的人都会有错的时候。

形态不能确诊肺癌,只有靠病理的细胞学才能确诊肺癌。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CT诊断中,哪些情况会被确诊为肺癌呢?

胸部CT可以说就像呼吸科医生的一只眼,在临床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胸部CT在诊断肺癌中极其重要,但不能说胸部CT可以确诊肺癌。很多老百姓可能对癌症确诊标准不太清楚,所有的恶性肿瘤确诊的金标准是病理,没有病理诊断,哪怕CT百分之九十以上认为是肺癌,也不能说确诊为肺癌。这是临床上的诊断肿瘤的基本原则。

在胸部CT中,哪些情况下很可能是肺癌呢?

CT上肺癌表现为周围有毛刺,密度不均匀,长得这里突出、那里凹陷的不规则团块,且与周围分界不清晰。肺腺癌典型CT表现为具有分叶、毛刺的实性结节,甚至多发肺内结节。部分病例可有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充气征、蜂窝征以及磨玻璃征,如果肿瘤较大,中心坏死会出现偏心性空洞。部分病人累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积液。鳞癌典型CT表现为肺门区不规则肿块伴肺不张,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实际大小与不张的肺。小细胞肺癌典型CT表现为肺内结节伴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肺大细胞癌典型CT表现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巨大肿物。

CT再怎么高级,就像相机一样,几千万像素,只能说看得更清楚一些,把一些微小病变能挖掘出来,几毫米的小结节都能被找到,但CT影像也需要通过医生的眼睛来观察病变的特点,根据病变特点来判断病变性质,可能是良性还是恶性,这些是宏观层面上。CT无法判断微观层面的东西,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等等,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明确。部分特殊肿瘤细胞甚至需要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才能确定。

所以,胸部CT在确诊肺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CT的无创性,比较容易实施。一旦胸部CT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则需要一些有创性的检查,比如肺穿刺活检、气管镜、转移淋巴结活检或者直接手术。肺癌的最终确诊手段是取出的标本做病理检验。

CT诊断中,哪些情况会被确诊为肺癌呢?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肺部恶性肿瘤中以肺癌最为常见。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上皮。肺癌多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因而瘤体多呈不规则球形,肿瘤境界不整齐。由于肺癌生长较快,在肿瘤的剖面上常见坏死及出血。根据肺癌的发病部位可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发病的个体以老年人多见,40岁以后发病率增高。在我国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种族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CT检查用于肺癌的鉴别诊断及分期,也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CT影像表现与鉴别

CT检查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及阻塞,是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主要依据。对于CT诊断困难的中央型肺癌病例,应做支气管镜及活检。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病灶多有边缘分叶、毛刺状等形态特点。HRCT 平扫和增强尤其适用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孤立性结节是早期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基本表现。通常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称为“结节”;而大于3cm的称为“肿块"。癌性结节的边缘欠规整,可呈小分叶、小棘状或锯齿状,还可有短小毛刺。其内可表现为小结节堆聚、出现小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钙化或癌性空洞等。空泡征指结节内直径为1~3mm的低密度区。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腺癌的重要征象,主要是癌细胞伏壁式生长所致。相对于良性结节而言,钙化呈偏心性、细点状,一般小于结节横截面的10%。癌性空洞多为厚壁,外壁不规则、分叶,内缘不光整或有壁结节,小的空洞呈偏心,大的可为中心性。病灶周围的胸膜切迹(胸膜尾征)多见于鳞癌及周围细支气管肺泡癌,但该征象并不特异,一些良性病变中也会出现。而因牵拉胸膜的反应性局限性增厚在恶性病变中多见,统计显示76.9%的鳞癌和70.6%的腺癌可出现,在良性结节中出现的概率仅为4.1%。血管集束(连接)征即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的表现,多见于腺癌,次为鳞癌(共约70.4%);在良性结节中出现的概率为26.1%,以炎性假瘤多见。肺癌病灶处的支气管可表现为切断、压迫、包埋,支气管腔规则或不规则狭窄,管壁增厚。肺癌病灶的增强程度目前认为与其大小无关,增强前后病灶的CT值升高在30~60HU范围内被认为高度提示恶性,以30HU作为升高的下限值来评价良性和恶性已基本被接受。肺癌病灶多数呈完全增强,但以不均匀多见;少数由于内部存在坏死而为外周边缘强化;少数也可均匀强化。

不同发病部位肺癌的CT表现

1、中心型 是指发生在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上的肺癌,多数为鳞癌或小细胞未分化癌。肺门区结节或肿块。肿瘤起自支气管粘膜,外形呈息肉状、乳头状或茸命状,软组织密度,投影于支气管腔内。当肿瘤稍大,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或阻塞性肺不张等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此时结节或较小的肿块影可能被掩盖。由于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残屑,使肺不张时体积的缩小常个如单纯性肺不张,在炎性实变区内亦常缺乏“空气支气管相”。经消炎治疗后,浸润可有所吸收,但通常并不完全消散,且因阻塞源仍存在,常在短期内又复发。若炎症未经治疗,则可发生化脓性空洞。肿瘤进一步生长后可侵出管壁内及邻近肺组织及淋巴结,造成边缘肺门部肿块,肿瘤亦可向心性直接侵入列纵隔内,并包绕大血管。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后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CT 在评估肺门肿块及肿块侵犯的正确率可达到94%以上,明显优于胸部x线平片。

2、周围型 是指发生于段支气管以远的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40%。病理类型多数为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约占周围型肺癌的30%。 其次为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及小细胞未分化癌,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多样性。结节或肿块为周血型肺癌最基本、最常见的CT表现。结节开始小,随后渐大,随肿瘤增大渐致密,结节的密度可均匀或不均,有空泡和坏死区。

3、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以高龄、男性及吸烟患者居多,约60%为中心性。初始,肿瘤多局限于支气管壁,CT上可阴性,有轻度核膜和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癌瘤细胞检查的阳性率较高。支气管镜检全及刷检亦多有阳性发现,待肿瘤稍大,突入支气管管腔。可造成一系列继发性阻塞,包括阻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等。

4、肺小细胞癌 肺小细胞癌可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影像学上约86%肺小细胞癌为中心型,14%为边缘性。中心型者常表现为肺门区肺块,肺小细胞癌的CT扫描大多伴有肺门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进行性增大,起始边缘锐利,突破淋巴结包膜后边缘即模糊。

肺部疾病出现“同病异影”和“异病同影”现象屡见不鲜,加之肺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颇为错综复杂,给肺癌的诊断带来不少困难,所有的所谓“恶性”表象中,几乎没有一个是绝对的依据,包括CT上发现的钙化而排除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CT诊断中,哪些情况会被确诊为肺癌呢?

肺部健康体检,首选胸部CT;发现肺内病灶,想要明确是不是肺癌,也首选胸部CT。

CT诊断中,肺癌有哪些典型表现?

1.肺腺癌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大约占60%(不同的研究数据有一定差异),女性多于男性,多表现为肺部分叶状肿块。

典型的肺腺癌,可以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可见毛刺(2毫米左右),胸膜牵拉,近段支气管狭窄、截断,可见供血血管,当血管受牵拉时表现为血管集束征。

这个事情就不是很早期了,大部分还可以做手术切除。

如果检查得更早一点,可以通过胸部CT筛查出早期肺腺癌,多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或实性小结节。

像这种小病灶,一般小于两厘米,因为癌细胞分化好,呈附壁生长,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磨玻璃影,肿瘤内部可以有实性成分(肺泡塌陷或者肿瘤浸润)。

这个时候发现的肺癌,大多数可以根治!甚至不需要术后化疗。

2.肺鳞癌

这种类型第二常见,大约占30%,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大多有常年吸烟史。

肺鳞癌破坏力强,肿瘤内部常发生坏死,形成不规则厚壁空洞,增强扫描时空洞壁不均匀强(这一点常用来鉴别肺结核)。

一般到这种时候,做手术风险就比较大了。

如果再早一点,老烟民重视一下胸部体检,有可能发现一些早期肺鳞癌,将纤维气管壁增厚。

箭头所指的位置,就是局部放大的肿瘤,堵塞了肺段支气管。这个时候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看到腔内新生物,有些表面容易破溃出血。

这种时候是可以完整手术切除的。

3.小细胞肺癌。

这种类型大约占10-15%,多见于烟民和重度污染场所,包括经常接触二手烟的女性。

这种类型生长快,转移早,大约30~60天就能增加一倍,并且早期就能发生肺门及纵隔广泛淋巴结。

所以大约只有5%的小细胞肺癌,能够抓住手术机会。

近年来发现有一种肿瘤标志物,叫做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很敏感,可以指导诊断,并且评估预后。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之外,还有一些少见的病理类型,可以通过CT发现,结核支气管镜、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协助确诊。

这里是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