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患者如何进行家庭康复?
一人中风,全家都疯,这里的疯不是说疯了,而是说中风对一个家庭来说,真的影响特别大,像我爷爷那时候就是得了中风,本来那时候家里就穷,还要专门有一个人不要工作了专门陪护他!因此,我们不断强调对付中风最好的方式就是预防中风、同时真发生了要早发现早处理。因为中风,不仅发病率特别高,像我们国家大约每12秒就有一人出现中风,而且致残率也非常之高,大约75%患者最后出现身体残疾!
但有时候我们也知道中风防不胜防,这时候最好的办法,那就是积极做康复治疗!
我们说中风患者的家庭康复一定是要求由家属协助共同完全的。因为医院康复科对于很多早期的关节运动只是做一段时间的活动,而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关节活动的康复一定是一个长期的康复过程,尤其是一些被动的关节活动一定是需要家属来替患者完成的,而且活动一定要到位,比如说一侧偏瘫的患者,其踝关节等是属于特别容易挛缩关节,一定要将它掰到跟腿部角度超过80°,不然不仅无效,而特别容易导致后期关节强直,留下后遗症!
同时对于中风患者来说,还要多注意做一些逐步的减重步行训练以及上肢的运动比如前臂外旋、手指运动等,因为我们人体的肌肉萎缩是特别快的,你躺一天,你全身的肌肉就会萎缩1%-3%。所以,对于中风患者来说,抓紧时间做康复就是最好的家庭康复,一定不要以为卧床休息就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最后,中风患者最重要的家庭康复治疗就是要认识到康复治疗重要性,积极遵从专科医生的医嘱以及遵守康复科医生做的康复方案,而不是整体想着有什么“灵丹妙药”可以让你一解瘫痪,也不要消极认为瘫痪了就只能永远躺在床上了,临床上有很多中风患者经过有效的、系统的康复治疗后是完全可以恢复基本自主生活功能的,康复没有捷径,只有积极的坚持!
中风病患者如何进行家庭康复?
中风,是对患者和家属相当沉重的打击,整个人生因此而改变,患者因为中风,容易造成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等各方面的功能障碍,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中风康复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出院回家安排的合理的作业活动,十分有助于各方面的功能提高,并进而全面提升生活质量。
1、关节活动度维持训练:
很多患者会因为长期卧床或缺乏活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粘连、短缩,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变小,最终关节僵硬,称为挛缩。我们应当及时进行关节被动活动,要求每日进行各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若干次,可以在康复医师及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由家属完成,操作者应当严格按照治疗师提供的处方完成操作。可以参考自己的活动范围,但一定要考虑到患者的疼痛反应,一般来说不要造成疼痛。
2、早点进行坐位活动:及早使用坐在床上或床边的锻炼,是十分有益的,在床上坐位的时候,我们常常使用辅助板,便于患者坐位进行自主进食、上肢活动及与人交流看书报及电视、用手机。或者我们在家可以帮助患者坐在床边,逐渐减少帮助,直至能自己坐稳。
3、辅助患者转移:患者从床到轮椅及凳子上,可以使用以下技巧。注意:轮椅或凳子与床成45°角,并固定及制动,辅助者可用双膝顶住固定患者膝盖,身体后仰抬起臀部,将患者转移。应鼓励患者自己积极参与用力、学习站立、重心转移、迈步、转身、坐下等活动。
4、坐-起训练:患者体能允许的时候,可以开始坐-起训练,该锻炼能帮助患者迅速提高全身控制及站立能力,为步行训练做准备。坐-起训练要领:双脚平行,双手互握前伸,重心前移,抬臀站起。注意:可以在偏瘫侧给予尽量少的帮助,并防止跌倒口头提示患者努力调整头、躯干的位置,并避免健侧下肢过于靠后。
5、单手穿衣训练:注意事项:穿衣时,如果患侧上肢已经有一定活动能力,应鼓励其患肢参与活动如平衡能力差,难以维持坐位,可以在有依靠的墙边、有扶手的座椅等地方练习穿衣当患者难以完成全部步骤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协助,让其增强活动的信心。尽量在开始练习的时候,使用比较宽松的衣服。
6、站立训练:
站立不但能让患者心肺、呼吸、骨骼、免疫等各方面功能得到提高,而且对其恢复的信心有良好促进作用。
早期可以到康复科使用专门的电动起立床练习站立。体能恢复后,可以在家靠墙或扶持下的站立训练,也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7、床边脚踏车训练:
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体能的下降,进而导致康复进程缓慢,这时我们希望通过一些简易的方法来预防体能下降,一般通过床边的有氧运动开始,包括健侧上肢带动患肢做肩上举练习,健侧上肢举重物练习等,笔者推荐床边脚踏车练习,一方面因为脚踏车用起来比较方便,效果挺好,另一方面脚踏车价钱也比较实际。
8、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开始时可健手扶着病床护栏,沿着病床练习步行,逐步过渡到其他训练方法。
早期步行能促进患者全身运动功能的恢复,但需要注意尽量让患者自己用力
可以扶着病区走廊扶着练习侧步走及向前迈步,逐渐过渡到家属在患侧扶持步行练习或是借助手杖步行练习。
9、上下楼梯训练:
体能恢复后,可以开始上下楼梯训练,先练习并步上下楼:上楼时健腿先上,再患腿上并步;下楼是患腿先下;根据患腿力量及控制情况过渡到交替上下楼梯,并在训练减少利用扶手,注意安全保护。
10、认知训练:
脑卒中患者往往有时会表现出认知障碍,比如忘记过去、记不住现在发生的事情,计算能力下降,时间空间定向障碍,逻辑思维障碍,体象障碍,对于这种患者应当早期干预介入,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评估存在哪些认知障碍?认知障碍的程度及类型?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训练方案,当然在病房里,我们应当配合治疗师,将训练延伸至病房,我们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可以买一些识字卡、图片、照片、象棋、毛笔及各类文化体育用品,这样我们的认知训练的效果会更好。
更多的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功能问题,康复评定及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需要相当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康复医师及康复护理人员协助完成,可以向他们求助,希望帮到你。
中风病患者如何进行家庭康复?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基本功能障碍的家庭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家庭环境改造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
一、基本功能障碍的康复对于中风患者来说,因病情不同,各自的主要功能障碍也各有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肢体功能障碍
中风患者大多有肢体功能的障碍,就是常说的偏瘫,肢体不能活动或活动不利,对于肢体功能障碍康复,在家里要注意保证患者肩、肘、腕、指、髋、膝、踝各个关节的活动,能主动活动的鼓励患者积极主动进行锻炼,主动的锻炼能很好的活动关节,同时锻炼肌肉的力量,能防止肌肉萎缩,不能主动活动的家属要对患者进行被动活动。我总结为三个字:动关节。不进行关节的活动,时间长了患者会出现废用性萎缩等一系列问题。
对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还有重要的一点,减少卧床,对于能坐的患者,要少躺多坐。对于能站的患者,要多站。这样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长期卧床是种最大的伤害,很容易发生压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
2,认知功能障碍
这也是中风患者常见的问题,俗话可称为“痴呆”、“糊涂”等。就是患者与人交流障碍,时常听不懂话或讲错话,对于这种中风患者,在家庭中要注意多与他交流,多给患者说话,鼓励患者多说话,可以让患者读读报纸,看看电视,简单计算,能写字的写写字。我总结为三个字:多动脑。
3,言语吞咽障碍
有言语吞咽问题的患者也很多,往往和认知功能障碍同时存在,也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功能障碍,在家里能做的要让患者多练习,因患者的言语问题比较复杂,需要专业的评估,在家里能做的有限,可以从简单的发音开始,如简单的“a、o、e”,还有就是让患者练习张口,吹气球,耸肩,摇头等动作以锻炼与吞咽和言语有关的肌肉群。我总结为三个字:勤练习。
对于吞咽障碍,在家要注意吃饭一定不要急,当然很多患者也急不了,要注意饮食的选择,以容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患者一顿饭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要注意温度,特别要注意的是,越稀的饮食越容易发生呛咳,水是最容易发生呛咳的。经常呛咳有患肺炎的风险,所以可以购买打汁机,把做好的饭菜打成糊状,这样是比较容易进食的。我总结为三个字:进稠食。
4,二便功能障碍
便秘是常见的,家庭中要注意多进食蔬菜水果,保证运动,会改善便秘的症状。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本身就有便秘的问题,所以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常用的通便灵,果导片,麻仁丸,乳果糖等。口服药外,开塞露也是比较常用的。值得注意的是,减少卧床可以很好的改善便秘的问题。
小便失禁也很常见,要注意不能减少饮水量,饮水量不足,易引发尿路感染,对于小便失禁问题在家庭中能做的康复手段没什么,对于留置尿管的患者要注意定时开放,定期检验尿分析,如有寒战高热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二、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如果在医院的康复科住过院,就很好办了,大多进行过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比如:穿衣服,上厕所,洗漱等。按照治疗师教给的方法经常练习就行。但回到家中,大多自理能力差的患者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是很大的错误,对患者的过度保护其实是一种伤害,失去了很多恢复的机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定要让患者自己来,即使很艰难也要让他自己动手。对于能力比较差的患者在进行上厕所洗澡等锻炼时,家属一定要近距离的陪护,防止摔伤。
三、家庭环境改造康复的内容很多,其中让环境适应病人就是一个方法,这就是家庭环境改造。对于能驱动轮椅的患者,家中要建设坡道,具体的标准可以网上搜索。大多患者需要坐便才能顺利的上厕所,卫生间要防滑,适当位置安装扶手,手功能不行的患者,还要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开关。卧室的开关要设计在患者容易触到的高度等等。总之,改造环境,适应病人。这样患者才能更多的实现生活自理。
以上,简单从三个方面谈了这个问题,基础的康复最重要,没有必备的身体条件,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家庭改造就谈不上,有了自理能力,家庭环境不行同样达不到生活自理。康复是一个综合的工程,需要医院、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中风病患者如何进行家庭康复?
中风患者经抢救在病情稳定之后回到家,如果没有行走不便与语言迟钝现象,在家里注意改变之前的日常饮食习惯,再配合一些锻炼,恢复到平常人状态还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有行走不便或语言迟钝等现象,不借助外界的力量,在家里面基本上难以康复。
中风病患者如何进行家庭康复?
中风,即为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事件,患者常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舌歪斜等为主要表现,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 一般而言,中风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后,也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后期的恢复锻炼至关重要。
中风病患者如何进行家庭康复?中风患者在危险期过后,神志清醒可出院,但需要进行恢复锻炼,以尽快实现自理。
一、康复锻炼为主:
1、肢体的被动运动:初期患者需在家属协助下进行运动,可用按摩、揉捏等帮助患者活动肢体。按摩时应尽量保证大小关节的活动,每天3—4次,每次3—5分钟为宜。
2、翻身:久病卧床会致褥疮等,患者需在家属协助下进行翻身锻炼,以防并发症。
3、坐起:锻炼躯干肌肉,可先在背部垫上被褥,由家属协助坐起,逐渐独立。
4、鼓励患者活动肢体:患者应从简单动作开始,循序渐进,逐渐恢复正常活动,如上举、屈肘、双腿屈伸等。
5、下肢锻炼:患者坐起后,可进行双下肢下垂练习,逐渐恢复站立能力。
6、站立和行走:先在家属协助下或扶墙站立,平衡后可练习步行,需注意不可过急。
7、自理:待患者可自行行走后,可进行基础的家务锻炼,或轻度的活动,以尽快恢复正常的自理能力。
二、心理护理:中风患者因长期卧床,无法自理,会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应注意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三、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蔬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充足营养的同时,注意控制饮食热量,预防便秘。
中风病患者如何进行家庭康复?
将在医院护士、治疗师、医生告知的一些良肢位的摆放,如何预防二次脑梗或一些关节的僵硬和挛缩的方法应运用到在家的日常生活中,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减少患者对家庭的依赖。中风情况较乐的病人,可在社区医院看,康复中心或者离家较近的活动中心进行康复训练,也可加强患者中风后的参与能力,也可进行社区性的步行,若是只具备站立能力而为具有步行能力,无法负重时,建议佩戴爱来奇,比较轻便,还可辅助患侧腿步行,完成步行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