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了后会不会复发呢?多久复查一次比较好?

因息肉类型有很多种,因此必须要根据具体息肉,具体分析,不是绝对的!

那么到底结直肠息肉切了以后会不会复发?需要多久复查一次?

首先,临床上,把息肉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管状腺瘤以及绒毛状乳头瘤或绒毛状管状腺瘤。其中从癌变的几率来看的话,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几乎不会发生癌变,同时单纯的冠状腺瘤癌变率也比较低,最高的就是绒毛状乳头瘤或绒毛状管状腺瘤,根据不同的息肉类型以及息肉的大小、数量,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因此其复发率跟这些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不同类型息肉复发率不同!

  1. 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这种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在数量比较少,大小比较小的情况下,只需要在肠镜下进行电烧就可以了,而且基本上不会复发,如果数量比较多,或者比较大,那么就需要进行腹腔镜下切除,一般也不易复发!
  2. 单纯的管状腺瘤。癌变率比较低,一般情况下临床上多采用切除的方式进行处理,但由于其病因不明,复发率相对比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要高,而且要求半年定期复查一次,连续复查三到五年为宜!
  3. 绒毛状管状腺瘤或绒毛状乳头瘤。癌变率比较高,根据其基底部大小,而且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切除后可能不完全,有时候基底部范围大又深,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其复发,复发率相对比较高,一般采用腹腔镜下切除后运病理活检,明确其分化程度,但其病因仍然不明,术后要求患者必须半年复查一次,而且必须连续复查五年以上,那么没事就是没事了!

最后,不管是哪一种息肉,事实上,临床上都要求进行定期复查,在息肉的病因问题上确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地段,而且一般要求健康人群,40岁以上人群就建议定期复查肠镜,因为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确实挺高的,而且越来越年轻化,可能跟我们生活方式改变也有很大关系!最重要一点:早期发现肠癌仍然是治疗肠癌最关键的方式!

肠息肉切了后会不会复发呢?多久复查一次比较好?

是有可能复发的。

有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直肠和乙状结肠大息肉摘除后14 年未随访者,结直肠癌发生率明显增高。

肠息肉分类

按照与肿瘤相关性分类,肠息肉可分为肿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幼年性息肉和炎性增生性息肉)

按照病理类型分类,肠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炎性增生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

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癌变,也并非所有的腺瘤性息肉都会癌变

其中,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主要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和淋巴性息肉。

而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是被公认为的癌前病变息肉。

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高于管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是最容易癌变的腺瘤。

在切除息肉后,如果符合以下症状,建议3~6个月进行第一次肠镜复查
  • ①多发腺瘤;

  • ②直径≥2cm;

  • ③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

  • ④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如为阴性,6~9月再次复查内窥镜,仍阴性者,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连续2次都阴性者,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镜,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

术后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保持饮食清淡,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肉类海鲜、煎炸熏烤以及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还要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预防大肠息肉的产生。

最后总结一点,40岁以上的人群应每隔3~5年进行一次结直肠镜检,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查对预防结直肠癌至关重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