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为什么要打三针?
预防接种疫苗是防止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手段,从小接种疫苗可以说是给孩子带上一把“健康的防护伞”,但这里的“防止”“防护”作用强调的最主要的是“疫苗的安全有效的接种”!
什么是疫苗?预防接种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疫苗及预防接种:是指通过把病毒、细菌或某些肿瘤细胞等制作成一种可以让我们人体产生对某种病毒、肿瘤、细菌等有针对性、特异性的生物制剂,然后通过将这种含有抗原或抗体的生物制剂,一次或多次接种注入体内,使我们人体产生对某些疾病有特异性抵抗力,保护那些容易传染的人群,预防其传染病的发生!
乙肝疫苗在我国现有疫苗分类中算哪一种?我国现有疫苗按照免费和自费分为两种。
- 免费疫苗:所谓的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应当依据规定接种的疫苗。注意:乙肝疫苗属于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
- 自费疫苗:所谓的第二类疫苗,个人自己出钱自愿接种的除了第一类疫苗以外的疫苗!我们经常听到的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就是属于自费疫苗!
首先,明确一点:乙肝疫苗接种三针,并不是说乙肝疫苗注射了三针以后才会有乙肝抗体,有些人一针或者两针以后就产生抗体了,主要是出生时首次接种乙肝疫苗只有20%—40%的婴儿会产生抗体,并且抗体本身在血液中的浓度较低,维持水平就特别短,无法做到有效预防乙肝病毒。
其次,乙肝疫苗并不是说产生抗体以后就能有效防止乙肝病毒入侵,要看乙肝抗体的量,可以通过检测乙肝抗体滴度方法知道自己体内抗体的量,要求乙肝抗体滴度要达到10mIU/ml是有效的!最主要的一点:乙肝疫苗接种第二针后,抗体水平是有明显升高,但依然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依然会降低到最低水平!
最后,三针过后,体内会迎来抗体水平的大量产生,一个月后会达到一个最高值,并且95%以上的婴儿可以产生乙肝抗体,换句话说:我们体内免疫系统已熟知乙肝病毒的模样!所以乙肝疫苗注射三针才算是乙肝疫苗的全程有效接种,而且对乙肝两对半检测体内有无乙肝抗体最恰当时间应该是三针过后一个月!
乙肝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正确处理如题中说到的乙肝疫苗注射后有发烧症状,可用物理降温。一般在注射后24小时内,有些婴儿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疼痛(偶见红、肿、瘙痒)、发热、疲劳乏力、头痛、头晕、恶心、偶还见咽喉疼痛等,以轻度反应为主,一般1至2天便可缓解。 并且接种部位发热、红肿、疼痛等都属于正常反应,24小时后即可恢复;出现红肿可冷敷接种处,若出现硬结可热敷接种处。但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赴医院就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