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一家公司的offer后,他们的副总和hr总监同时打电话来询问拒绝原因并极力要求加入,我该不该去?
笑死我了,招人就像买菜讨价还价,职场最为敏感的工资待遇一会儿一个价,这样的公司去了就后悔!单位好不好看待遇,待遇好是一方面,待遇稳定更重要,为啥公务员宁愿拿着4000也不去企业拿一万?就图个稳定,几个电话下来工资水平变了一两千,这公司的制度看来极不健全。
看一下身边的人,就拿上班的来说,一种是待遇特别高但很不固定,可能这个月2万下个月就成了1万,单位制定的薪酬制度也没个严格标准,发多发少全凭领导一句话。另一种是待遇不高但很固定,一个月你闭着眼睛就知道打进卡里多少钱,少一分多一分都不可能,工资条上一项项给你标注清清楚楚。如果让你选,估计十之八九的年轻人会选前者,想法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趁年轻多挣点,以后收入少了就另谋出路。而十之八九的中年人会选择后者,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身上还背着房贷,已被社会磨平了棱角,没有资本和胆量去赌明天,稳定是最底线的要求。
从这一点来看,公司给出的工资待遇能这么轻松上下浮动,说明这个公司并不是真正想招揽人才,至少没有诚意。你要知道,有诚意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体现在公司薪酬、晋升渠道等诸多方面,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副总和总监给出的薪酬都不统一,可想而知公司内部是多么混乱。在这种情况下极力挽留,说明他们看中了求职者身上的某项资源,可如此灵活机动的待遇承诺,让人心里没底。就算进去了,说不定哪天用不着了或资源消耗完了,就随便给点小钱打发了,这种情况极有可能。
我见过这样的公司,那叫一个混乱。原本公司里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晋升制度和薪酬体系,但新领导到任后搞成了一言堂,别人推荐的建议的都不行,只有他一张嘴才说了算,原有的各种制度顶不上他一句话。公司里原来有副总有总监,那是公司成立时一起打拼出来的老班底。可这个领导上去后,找各种理由重新组建了一套领导班子,硬生生把原先的人马架空了。而对于下面的职工,他是看谁顺眼就让谁“进步”,别人都知道,所谓看谁顺眼不顺眼就看打点到位不,这下好了,不干活但会来事的很快就被提拔,干活但老实巴交的被边缘化,一时间单位里鸡鸣犬吠不绝于耳,和前几任领导在时天壤之别。
为啥很多人宁愿去机关、事业单位也不去发展势头很好的企业,除了待遇上,最怕这种随意。领导随意了,待遇随意了,那基本上这个单位里无权无势无背景的人就要靠边站了,就算你干得再出色再努力也没用,因为单位衡量好员工的标准变了。你可以观察,跳槽人数较多的单位,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业内没啥名气成就,但内卷极其严重,这样的工作你愿意干吗?
拒绝了一家公司的offer后,他们的副总和hr总监同时打电话来询问拒绝原因并极力要求加入,我该不该去?
作为一个HR专业,在公司干了15年人事工作的HR来说,这种对候选人“挤牙膏”式的谈薪套路,我们太熟悉了[捂脸]
毫无疑问,你的表现应该是他们所面试的一群人里,表现最好的。所以才会在一面就决定要录用你了。
以此同时,我可以肯定不是HR压你期望工资,而是他们这个岗位能给出的薪酬最高就是这个!
这种情况下,HR向用人部门沟通:我们遇到一个不错的候选人,但是薪资比我们给的预期高3000。领导这个时候一般会说你先跟候选人谈谈,看他能不能接受。
于是HR就本着这个公司能给出的上限给你说:我们能给出的薪资是X(比你的预期低3000),你能不能接受?
然后一般会附一些公司发展前景、福利文化氛围等无关痛痒但让你觉得可以充抵当前薪酬差距的话…
但这个薪资被你拒绝了,HR回去跟用人部门说了这个情况。用人部门会觉得现在人缺得厉害,如果能力强,那就约过来详细聊聊。如果真值要的这个价呢?
于是乎,HR便联系你进行二面。
二面之后,用人部门给HR反馈说说:能力、条件的确不错,但达不到+3000的水平,因为我部门的谁谁谁工资都没这么高,顶多给+2000!
这时候,已经是用人部门经理根据自己经验和对这个岗位的定位,能给到的最高薪资了…
谁知道HR一沟通,你还是不满意。这个时候,只差1000块钱,而且用人部门等着进人干活,HR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能拉自己招聘KPI的候选人,自然谁都不甘心轻易放弃。
于是乎,HR再往上汇报,拉着部门经理找到人力总监。人力总监心说:多出3000走薪资特批,得副总签字同意才行啊。
于是就拉着HR、用人部门经理,一起去副总办公室。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候选人如何如何匹配,只不过工资上,还差那么1000…
到了这一层的领导,一般格局和高度都有,最主要他们有做主签批的权限。于是副总说了:既然候选人这么合适,业务又急缺,这1000块钱该给给!
这时候,用人部门经理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那个谁谁谁,技术、能力比他要好比他强,现在才给XXX(就是部门经理认为这个岗位给出的最高价)。如果给候选人开了这个数,到时候谁谁谁怎么办?涨不涨薪?
可对于一个公司来说,薪酬肯定不是随便涨的。这个时候,人力总监脑瓜一转,应对方案就有了:
我们可以签3年劳动合同,设置6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工资打八折。这样6个月时间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表现了。
6个月下来,如果他的水平真比谁谁谁好好,转正后就给这个薪资。如果没有谁谁的水平好,那就通过其他方式让他自己知难而退。
到这一步,总算达到了你的预期,HR赶紧你发offer,别再一耽误人就跑了。只是没想到,还是被你拒绝了。
HR肯定第一时间继续向上汇报。你想:前边费了那么大劲,副总都知道这事了,更不能轻易放弃了。
于是HR总监、副总就亲自给你打电话了,一方面是让候选人感到诚意,另一方面,让手底下的兵看看,领导亲自出马办事是什么效果!
这就像啥?就像兜里本来就带了300块钱的预算买衣服,结果看到一件1000块钱的衣服还挺好…
自己斗争了好一番之后,咬牙买下这款1000的衣服。然后边付钱边想:反正如果不好看,我还能退…这就是他能下定决心拿出超预算的钱办这事的后手…
而你,如果接收这个offer,用屁股也能想到,进去后的日子不太会好过,因为他们对你的期望值实在是太高了!
另外就是,后期的加薪也会很难,因为在决定录用你时,已经预支了你未来才有的薪资待遇水平…
而且你也知道,在公司,什么薪资保密只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你进来前,部门经理就有担心。等你进来后,当谁谁谁知道你的薪资水平后,保不齐也会对你有敌意。这样的人不是没有…
这个时候的你,可就真的是四面受敌,这感受,简直不要太酸爽…
以上呢,就是一个干了15年人事针对这种挤牙膏式谈薪的一个情景还原,虽然不敢说100%肯定,但应该大差不差。
否则,就直接给你一步到位了。何必费这劲呢?你说对不对[作揖]
拒绝了一家公司的offer后,他们的副总和hr总监同时打电话来询问拒绝原因并极力要求加入,我该不该去?
有岗位要找到合适的人,确实是不容易的。
如果你的条件都符合公司的要求,那么公司花这么大的精力去跟你面试,最后肯定是希望你能够顺利入职。
而且你也提到在谈薪资的时候,你对薪资有要求,然后hr又进行了协商,说明他们本身还是想留住你这个人才的。
但是薪资都谈好了之后,他们已经发出了offer,但你却拒绝了,从对方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惊讶和不解,而不是其他的感受。
所以他们打电话首先是想要确认你为什么会拒绝,而不是想要无论开出什么条件都要留住你。
这个时候即使是你同意了,在对方的心里也会留下一个疙瘩,日后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下去。
比如你对薪资不满意,然后对方又给你增加了1000块钱,但是你要升职加薪的时候就可能故意给你放缓。
在用人单位的眼里,您已经违反了契约精神,日后要扭转这个印象,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建议如果是拒绝了,那就不要改自己的决定,就算是对方想要挽留,也不要去。
拒绝了一家公司的offer后,他们的副总和hr总监同时打电话来询问拒绝原因并极力要求加入,我该不该去?
我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那份工作是之前的老总给我介绍的,出于我们之间的交情,我决定去面试。整个过程比较顺利,面试我的是公司的副总,他提出的问题我全部都合理回答,他也很满意。可我等了3天,他也没有确切回复。第4天我问那位面试我的副总(因为是转介绍,提前加了微信)有什么进度,他的回复是“目前还在商讨”。我就在想,既然整个面试过程很顺畅,而且还是转介绍,四天都不出个结果,我大概就明白意思了。我就和之前的老总打招呼,说我不去了,等四天也没个正面回复。
当天下午,那位副总就叫我3天以后到岗,我说没问题。
在我答应后的第二天,该副总对我说,我提的这个期待薪资太高了,公司给不了这么高的薪资,能不能先降1000。我说降1000我就不去了,他立马改口说不降了。我还试探性地问:“我希望贵公司把我的薪资落实清楚,否则我过去后变来变去,就是在耽误双方时间。”他说不用落实了,不降。我就知道其实他就是嫌我工资要得高,才迟迟不答应。
后来,我看在前任老总的面子上,入职了该企业。
三个月后,我完成了公司的薪酬架构、绩效考核标准、公司制度,他们就开始架空我,我明白他们的意图,原因有二:
- 他们还是嫌我工资太高。
- 他们认为,我做好这些机制后,往后的工作他们也能开展,就不需要我了。
经过分析后,我主动递交了辞呈。
我说这个案例,是想告诉你,如果你入职这家企业,恐怕也是凶多吉少。原因如下:
1、如果他们真的了解你的价值,又怎会三番五次的压榨你的薪资。优秀的企业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这位员工的价值是10000元,你给他开9000,他就会因为这1000元的落差导致积极性降低;但你给他开11000的薪资,他就会因为这1000元多出好几倍的积极性。所以,优秀企业不会轻易缩减员工的薪资。
你所说的企业,两次压低你薪资,说明他们根本不明白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你的价值。
2、他们能反复压缩你的薪资,也一定会在其他地方不断消耗你。你没有降低薪资,他们心理的疙瘩就一直得不到释怀。为了自我平衡,他们就会让你额外做很多事情,比如变相加班,或加重你的绩效考核,总之你想拿到这个钱就需要付出比往常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3、如果他们觉得你的付出和工资不匹配,后期还是会想办法将你撵走。假如你是业绩部门或生产部门,能直接为公司创造业绩,他们也许还无话可说;但如果你是职能部门,他们就会让你解决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等你做完后,他们就会变相辞退你。
当然,我说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期待你入职后告知我具体情况,看看是否只有我运气太差。
拒绝了一家公司的offer后,他们的副总和hr总监同时打电话来询问拒绝原因并极力要求加入,我该不该去?
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目前处于离职状态,应该去,毕竟人家经过初试和复试最终满足了你的期望底薪;如果你目前还处于在职状态,就尊重自己的拒绝决定,因为你的纠结也不是没有道理,等找到更好的公司再辞职也不迟。
初试、复试完胜,充分证明了你的实力。初试后,hr认为你符合岗位要求准备聘用你,按照惯例给你的期望底薪折掉3000,你拒绝了。这是你有实力的充分体现,事实证明,你确实值期望底薪的价钱。
hr经过面试其他应聘者,结果发现,还是你相对优秀。于是,邀请你复试。这次经理亲自出马与你交流,觉得你可以并把意见反馈给了hr。
此时,hr让步了,出于职业习惯象征性的折价1000,想不到你再次拒绝。说实话,如果公司的可选择性强,hr是肯定与你说拜拜的。
然而,由于岗位需求的紧迫性,以及你确实优秀。hr肯定向经理和副总作了汇报,并经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满足你期望月薪要求,于是给你发了offer加以确认。
你的纠结在哪里?按道理说,新公司给了你期望的底薪,你应该高高兴兴去入职才对,但你却再次拒绝了,为什么?
1.担心未来的加薪会比较困难。因为你期望的底薪是你的最低要求,说明你绝不满足于这个底薪。而是希望入职后,任自己的能力拿更高的底薪和更多的奖励。
而对方在满意你的现有条件下,连个答应最低的底薪都一婆三折,这让你担心入职后的及时加薪会比较困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2.担心将来很快会被取代。你拿来offer后通知了hr不去了,人事总监和副总电话都打过来了,说明对方现在很需要你,且给予了较高的期待。
由于你连续二次拒绝hr的折价,特别是连折价1000都没有答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hr遇到能力与你相近,但容易沟通些的求职者,取代你的概率还是较大的。
3.对新公司的未来发展不是太满意。
现在是看未来的时代。按理说达到了自己的期望底薪,如果创始人的魅力能征服你,公司的未来前景亦能吸引你,合理的薪酬制度能激励你,你是不会纠结的。
相反,你最后还是拒绝了新公司的邀请,至少说明你对公司的未来前景并不乐观。事实也会如此,如果新公司处在初创阶段,甚至是商业模式的试验阶段,即使公司答应了的底薪,也未必能拿长久,就更指望加薪了。
你该怎么办?如果你目前处于离职状态,可以去。理由也很充分,人家很欣赏你的能力;答应了你底线要求;人家是讨论后的决定。
如果你目前仍然在职,就应该尊重自己的初心,毕竟关系融洽、薪酬合理、未来可期更有利于的成长和发展。
拒绝了一家公司的offer后,他们的副总和hr总监同时打电话来询问拒绝原因并极力要求加入,我该不该去?
我只讲,如果压价不懂珍惜人才的公司,说明老板,上司,或者HRD,甚至整体格局不大,也不差那1,2千的差距!所以这种公司日后也难开展工作。不建议加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