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四轮代步车该不该上牌照呢?

应该允许上牌照,买实用的保险。纯电四轮代步车规定不能上高速就行了。市区道路机动车只允许每小时30公里,和纯电四轮代步车时速一样,因此不再分机动车和低速车。代步车和三轮车宜疏不宜堵,顺乎民心,为民着想才值得赞扬。出台任何禁止上路,没收罚款,扣留拖走的行为是极其粗暴的违法行为!

纯电四轮代步车该不该上牌照呢?

纯电四轮代步车又被称为老年代步车,作为一种低速电动车,现在普遍认为它本质上就是超低配版A00级电动轿车。

目前国家对老年代步车还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定,所以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无需上牌照也无需驾照,但因为管理模糊,会不会被抓就真不好说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先谈能不能的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指出,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按定义来看,纯电四轮代步车可以被划分为机动车,所以它是具备上牌照的基础的。

但交管部门明确指出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凡是未列入国家机动车产品目录的都属于非法车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予登记核发牌证,不得上路行驶。老年代步车就属于这一类。

而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又补了一刀,明确强调低速电动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大有与“来路不明”的老年代步车撇清关系的意思。

而要说老年代步车应不应该上牌照,现在没有定论。其实上牌照更多的目的是提高法治约束力,要我看,最好是根据车速、车重做一个划分,这种划分存在于电动摩托车中(时速超过20km/h,体重超过50kg),所以是有迹可循的。

除此外,使用环境也可以考虑进来。比如在园区里面使用的低速电动车,因为使用环境单一,路况相对较好,我觉得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纯电四轮代步车该不该上牌照呢?

整顿老年代步车应该是三步走,第一是国家发布政策法规,先从生产合格的,能上路能上牌的车子,保证卖的都合规,符合政策的车,第二,建议定老年考驾照标准,易考又能遵守,第三,将世面上的旧车,安排一个过渡期,一至三年,这期间要遵守交规,违反了就重罚,这样会越来越好!!!!

纯电四轮代步车该不该上牌照呢?

汽车是有钱人使用的不能禁止,低速节能环保的电动车是老百姓使用的要禁行,有利于老百姓出行为什么就不能上路呢?把道路都留给有钱人能买的起汽车的人走吧,老百姓不容易啊,开开恩吧砖家们。

纯电四轮代步车该不该上牌照呢?

纯电四轮代步车肯定是应该上牌照的,而且驾驶员也应该需要驾照,但是因为现在缺少国家标准,所以目前很多地方只是单纯的禁止,你想上牌也没地方上。

关于纯电四轮代步车的标准,目前经过各批专家的研讨,各方已达成“微型、短途、低速、特定区域内使用、安全和环保要求不降低”的共识,形成了《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标准草案,已于2019年9月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目前正在加快标准编制工作。

对于纯电四轮代步车的要求来说,可以看看以下两点:

牌照

其实在欧洲,也有纯电四轮代步车,而且分的很细,针对车重、限速、电机功率、车身尺寸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要求的才可以算是代步车,欧盟分了Le6、Le7两大类,限速都是45公里每小时,但是车重有区别,车子的电机功率也有区别。

欧盟对于这种轻型代步车是不要求驾照的,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14-16周岁以上的都可以驾驶,但是因为是微型的因此也限制了一些行驶区域。

驾照

从国内来看,目前不要驾照是不可能了,但是至于是不是对代步车开放专门的老年驾照,目前还未有定论。毕竟进入老龄社会了,老年人需求也需要得到重视,日本就是有专门的老年驾照,学习起来比一般的驾照要简单一些,但是每年需要不断的进行驾驶知识的补充学习,而且每年还要检测老年人是否还具备驾驶的能力。

毕竟很多老年人限于身体要求,确实再去参加现在的驾照考试有难度,而且很多人文化程度也受到限制,所以最大可能是学习欧盟,分的更细一些,一部分车型可以不需要驾照,一部分车型需要老年驾照。

这个等新的国标出来应该就可以清晰了,目前看肯定也是因为有准备,所以出来的比较慢,否则一刀切的话标准应该早就出台了。毕竟有发达国家的案例摆着,我们还是需要学习的,毕竟每个人都会老的。

纯电四轮代步车该不该上牌照呢?

低速电动四轮代步车应该上牌照,驾驶员也应该接受驾驶培训持证驾驶车辆,不能满足这类要求的“三无车辆”确定会是道路安全隐患。

低速四轮电动车总会以破坏力小作为拒绝上牌的理由,然而这类车里也有时速能达到50~60km/h的车型,如果关注汽车的话会了解到有一项叫做碰撞测试的安全检测,测试项目就有时速50公里或60公里的碰撞试验,破坏力有多大可以参考下图。

这是号称最安全的沃尔沃某款车型的碰撞测试,时速50公里已经造成了引擎舱的明显变形,这个结果是直接撞击到障碍物后导致的,如果把这面墙换成行人呢?能造成车身前部高强度钢材变形的力是否会把行人轻易撞飞,这种破坏力已经是非常危险的了。

而且这类车没有主被动安全防护配置,对于用车人来说也是有很大风险的。下图这台低速电动车以时速32km进行碰撞测试,直接导致的结构是股骨、颅骨均有骨折风险;这还是测试的理想碰撞角度,实际用车碰撞可能是侧面也可能是45%角,后果可能会严重很多。

所以驾驶这种时速看似比较慢但危险系数并不低的车子同样需要受到监管,用车人没有经过系统的驾驶培训是应该不被允许用车的;车辆也有必要登记上牌并且投保,因为只有上牌之后车辆才能被交法约束,用车人也才会因为顾忌违章成本去遵守规则。

而投保车险更为重要,使用这类车的群体多为低收入群体,不发生事故平平安安一切都好,而一旦发生事故没有车险作为第三方理赔的话用车群体往往没有赔付能力,最终会导致老赖的出现让受害者雪上加霜。

个人认为低速四轮代步车应该被规范化管理,否则交通乱象是无法控制的,在没有约束的前提下只是极少数人能有底线,对于没有底线的人只能用规则为其划出并提示用车的准则。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