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宣传:存款可以领鸡蛋,七旬老人存入三万没给鸡蛋被气出脑出血,银行有责任吗?
也可能鸡蛋当时领完了,老人不愿意等,有点生气,加上自己有心脑血管疾病,导致复发!银行无责任!
银行宣传:存款可以领鸡蛋,七旬老人存入三万没给鸡蛋被气出脑出血,银行有责任吗?
评论前先了解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郑州的张女士婆婆银行办业务时得知“存三万块就可以领25鸡蛋”活动,老人于是从账户中取出3万元第二天又存了进去。第二天当老人满心欢喜来领鸡蛋时却被告知不符合活动要求,必须是新增存款在满足条件,情急之下老人随即晕倒,经医院初步检查是脑出血。
张女士要求银行赔偿,但银行认为发病是个人身体原因导致,建议家属走司法程序解决。
老人们可能年轻时候穷怕了,所以爱占一点小便宜,但占不到便宜被气出脑出血有点得不偿失。
这件事家属也有一定责任,得知老人去领鸡蛋时就应该嘱咐一下,领不到也别生气,家里也不差这一点。现在老人被气病了又来找银行赔偿,何苦呢?
不管是银行疏忽还是故意套路,那仅限于是否能够满足客户兑换鸡蛋要求问题。如果老人认为活动有问题,坐在大厅吵闹一番也会“要”来几十个鸡蛋,何必这么大气性。
众所周知,银行可不是傻子,存取钱再存进去就能兑换鸡蛋一般人都不会信,即使想占这个便宜也应该先问清楚。
这件事银行制定规则时确实存在过失,没有公布具体兑换规则和细则,涉嫌虚假宣传,客户有权要求银行履行承诺,如果银行拒绝履行,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
说银行欺诈也好,虚假宣传也罢,现在人住院了,银行最多送上25个鸡蛋。
仅从法律方面看,张女士婆婆发病主要是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导致,生气只是诱因,即使走诉讼程序也很难获得多少赔偿。
我猜想,在当前这个谁伤谁有理的环境下,双方很可能和解解决。
银行宣传:存款可以领鸡蛋,七旬老人存入三万没给鸡蛋被气出脑出血,银行有责任吗?
看完新闻报道就是个扯皮的事情,大概情况是:
郑州张女士的公公婆婆,9月29日,到郑州银行大石桥支行办业务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们银行搞活动“存3万元送25个鸡蛋”,两位老人一听很心动,张女士公公去就从银行里取出三万,再存进去,但后来没有领到鸡蛋,银行的解释是,不能从银行里取出来,再存进去,如此,就不符合规定了,银行拒绝给老人发放25个鸡蛋,导致老人一气之下,出现脑溢血,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如今,还住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真可谓是,一个鸡蛋引发的血案啊,得不偿失想一下,25个鸡蛋才多少钱?这下好了,重症监护室,一天得花多少钱?
这里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谁的错的问题,如果银行提前没有说清楚“从银行里取出来”,不能作为领取鸡蛋的条件,那么,银行就涉嫌欺诈,导致老人脑溢血,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然了,老人因为纠纷就自己把自己气成那样,自己承担主要责任,银行为次要责任,银行担责30%,老人担责70%,反过来,如果银行在宣传的时候,已经说明,如果临时从银行卡里取出来的钱,不能作为领取鸡蛋的条件,不符合要求,不能领取鸡蛋,那么,老人就是自己的问题了,银行无需承担责任。
因此,究竟是什么情况,还是要看当时的宣传信息,如果银行在宣传的时候,没有说明哪些情况不能领取,包括临时从银行里面取出来不能领取,那么,当老人们来领取的时候,你临时增加这一条限制性条款,则需要担责。
我个人觉得,这个事情,估计很难私了,因为银行就是死不承认有责任,那么,就只能通过法院类解决了,按照银行所说,法院该如何判决,各自承担应该有的责任吧。
另外要说,作为成年人,因为纠纷生气,就出现重大疾病事故,这不得不说,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你被气的心脏病犯或者脑溢血犯的理由,更不是被气死的理由,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类纠纷,如果人人都要被气死或者气的住院,谁还敢跟你吵架发生纠纷呢?是不是天下所有人都得让着你?我有脑溢血我有心脏病我有理,你就得让着我!如此,哪周瑜的后代,岂不是要找诸葛亮算账?因为,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因此,成年人,明知道自己有病,那就不要跟人生气和产生纠纷,即便是出现了纠纷,也要想一下,自己是个病人,一旦呕气,就是病情复发,得不偿失,甚至像周瑜那样送命,图啥呢?有心脏病、脑溢血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不要去贪图小便宜,不要去跟别人呕气,气死了,别人不犯法,不负责,自己反倒丢了一条命,不值得。
银行宣传:存款可以领鸡蛋,七旬老人存入三万没给鸡蛋被气出脑出血,银行有责任吗?
银行存款送鸡蛋,是一种吸储手段,应公布活动规则与截止时间,按约定兑现鸡蛋,不可借故食言失信于储户。若银行违约,气坏了老大娘,自然负有一定的责任。
银行宣传:存款可以领鸡蛋,七旬老人存入三万没给鸡蛋被气出脑出血,银行有责任吗?
我觉得这个事情,责任在老人的子女。当然,银行也有一定的责任。
第一,平时要和老人多沟通,不要太贪图小便宜。其实这个七旬老人的心理,我们很多人都能理解。老一辈了,当年经过饥荒,平时就算有钱也是非常节省的,对于各种促销活动小恩小惠的更是不会放过,有些老人为了领一包纸由在医店排队整整站了五个小时。作为子女,要让老人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这些促销活动,不必太热训,有就有,没有就算,也值不了几个钱,老人也不会这么激动。
第二,老人年岁已高,身体虚弱,而且本身刚刚出院,这个时候就让老人多休养,没有必要让老人还去银行参加这些促销活动,一是人多,本身就环境就杂乱,对身体没什么好处,病人需要静养。二是刚刚出院,万一在外面碰上点什么事情又来不及处理,不是又新添麻烦嘛,作为子女,有一定的责任。
再说银行的责任,这个事情,是因为老人看到银行说存款三万元可以领25个鸡蛋,于是把取出来的钱重新存进去,而银行说活动只针对新增存款,老人的这笔钱不是新增存款所以不符合活动的条件。话说回来,老人既然去存钱,肯定就说了是参加活动,当时就可以先和老人说清楚,你存这个钱不符合条件就行,如果存了又领不了鸡蛋,老人肯定觉得上当受骗,情绪激动也是必然。
银行的活动规则宣传不到位,这肯定有一定的责任。如果你说要新存款才送,老存款不送,那老人一气之下把存款取走了,那银行对其他客户送的25个鸡蛋不也是白送吗?当然,银行的回应说,工作人员也是通情达理的,因为当天没有鸡蛋了,所以承诺用自己的费用给老人送鸡蛋,还写了一张欠条。
之后老人身体出现不适,工作人员主动问老人要不要帮助,老人及陪同人员说老人之前身体也发生过这种情况,歇一歇就好了,之后老人离开银行,后来才发生了脑出血的事情。那么如果老人不是因为存款,而是因为在路上和你我因某件事发生了两句争吵,同样脑出血了,并不能说你我就要负责,更多是因为本身他的个人身体情况原因。
所以这个事情,银行可以提上25个鸡蛋,甚至50个鸡蛋送给他,解释自己工作中的失当,但对于老人“气出”脑出血,我个人觉得媒体有过份渲染之嫌,当然这个事情本身是因为银行没送鸡蛋引发的,有一定的关联,银行也可以提供人道上的帮助,家人如果觉得银行应该负责,走正常的法律程序即可,熟是熟非由法律来决定。
不过对于这个事情啊,我建议每个看到这个新闻的人,都需要注意,如果自己家里面有老人,可以给他们看看这个新闻,趁机沟通一下,对于这些不管是银行,还是商家的促销活动送小礼物之类的,平常心看待就行,不要太过执着,要不然再发生类似的事情,真的就是得不偿失了!
银行宣传:存款可以领鸡蛋,七旬老人存入三万没给鸡蛋被气出脑出血,银行有责任吗?
银行有没有责任是后话,反正老人是脑出血了,我觉得子女应该多教育父母不要贪这些小便宜!老人也是需要接受新知识教育的,否则很容易被一些不良商家诱导进圈套里。
上个星期,我父母告诉我下个星期不用买鸡蛋了,我一问才知道今天早上在菜市场有什么活动人家送了30个鸡蛋,我明显感觉到事情不对头,现在肉价这么高,鸡蛋也涨价了,30个鸡蛋也要四五十块钱,哪有商家这么大方!通过我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是一家保健品公司做活动,发了一张体验券,凭券可以体验什么治疗仪和什么降糖产品之类的,登记信息的都可以领30个鸡蛋。于是我前前后后和父亲聊了半个小时,告诉他什么是保健品会议营销虚假宣传,什么是诱导老人购买无用产品,最后父亲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现在社会上的很多商家都很奇怪,都在利用老年人的心理,让老年人去超市,去门店排队涨人气,然后发一点鸡蛋之类的,有时候看着挺心酸的,其实有的老人家里条件并不差,但往往都会受到诱导。尤其是那些身体孱弱的老人在排队,看到更让人担心。
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子女们首先应该将对父母的教育责任承担起来,父母在小时候教育我们,让我们知道做事做人的道理,那么我们长大了也应该教育父母该如何应对目前社会上的这些不良现象。
不过就郑州银行这件事,上面的情况说明写的很清楚,或许真的像银行所说的那样是为了回馈老客户,积分换鸡蛋,在发现到老人的问题后也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但是我仍然认为银行还是应该搞一点高雅一点活动,不要学菜市场那一套。不过话说回来,既然是银行组织的公共活动,那老人不理解兑换鸡蛋的游戏规则闹出事或多或少也是难辞其咎的,所以公众型企业做事还是考虑更仔细一点才行。
所以,我觉得要想解决老年人喜欢参与那些免费领鸡蛋之类的活动,最好的办法还是子女要多参与父母的教育,可以让父母报一点兴趣班,转移一下注意力,或者上个老年大学之类的,这样他们的老年生活就不会显得无聊乏味了。
大家觉得呢,欢迎留言分享观点!
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