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师案二审维持原判,今年教师节当天,常父还会“负荆请罪”吗?
实在没有必要,去负荆请罪张老师也不会接受。这件事确实让老师难堪,无地自容。真未想到教书育人一辈子,临退休竟被自己教过的学生辱骂殴打,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也奉劝常某埋头思过,低调做人,以新的面貌回归社会,知错改错,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人。作为老师忍辱负重,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做法深表同情和理解,如此之大度令人佩服,是一"位令人尊重的人民教师。这也许是为年轻时一次失当行为而内疚!
河南打师案二审维持原判,今年教师节当天,常父还会“负荆请罪”吗?
意料之中: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至于常父今年教师节是不是还负荆请罪,真的是要看看常仁尧一家及忏悔信是不是真的有诚意的试金石了。
一开始,我就人认为,周律师这次接受常仁尧二审委托,是错误的。
不管怎么努力,常仁尧二审也绝不会翻盘。
当然,我也尊重你周律师的说法,常仁尧上诉是法律赋予他的权利,我当然尊重他的权利,但是,我还知道,怎么判决,也是法院的权利。
常仁尧事件,我从一开始就认为,一审律师做无罪辩护,方向就错了,加上后来一审律师围绕无罪辩护所做的辩护词,虽然声情并茂,但都不值得推敲,为什么?作为律师,应该知道情、理、法的关系,情和理很重要,但是,情理可以影响但不会决定法院的判决。
那么二审周律师呢?
虽然常仁尧二审律师更换周律师为律师,你周律师也立即改变玩法,打感情牌,不但让常仁尧承认打老师是错误的,甚至可能常仁尧的忏悔信都是周律师捉笔或者口述有常仁尧誊写或者听写的。忏悔信虽然洋洋洒洒数千字,但从几千字中,我没有看到没有体会到任何诚意。一个没有任何诚意的忏悔信算是忏悔信吗?算是忏悔吗?值得怀疑,真的值得怀疑。
周律师,忏悔信是谁公布的?公布忏悔信目的是什么?不会没有目的吧。其实,公布忏悔信的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是,我们好好想想,如果真想得到大众的谅解,影响大众的舆论方向,是不是应该先给张老师做些什么,取得张老师的谅解。毕竟,常仁尧打的是张老师,侮辱的伤害的是张老师,张老师是这件事件的当事人,受害者,而不是大众,在没有取得张老师谅解的情况下,你把忏悔书公布出来,居心何在?
智者,有所为有所不为,周律师,你是智者吗?
网上也有人说,周律师是蹭热点,搏眼球,赚流量,还赚律师费,收益巨大呀!
周律师数学好呀,算盘打的啪啪响。
周律师,网上说的是调侃呢还是果真如此呢?
不管怎么说,二审,周律师没有翻盘,说明什么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河南打师案二审维持原判,今年教师节当天,常父还会“负荆请罪”吗?
上传打师视频辱师案二审维持了原判,这是能够想得到的结果,我之前也是这么说这么写的,原因很简单,有辱师道尊严,有违当今社会尊师重道的时代风尚!
常某上诉那是他的权力,请什么样的律师那是他的自由,但不管请多么有名的律师,也不管多么大牌的律师接手,都改变不了终被判刑的命运。打老师已为错,可也只是错,但到处炫耀且上传辱师视频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则是罪过。错也许可饶,罪却必不可恕。法律不是儿戏,常某也不是孩子,自已造的孽只有自已受,这也是对全社会的一个教育。
常某可以"希望"自己的老父教师节"负荊请罪“,我们却不能幼稚的当成真的,因为一开始就是在演戏。不论律师导演的如何,也不管打的是苦情还是悲情,一切都是为了左右舆情,施压法律,都是为了减刑或免刑这个唯一目的。
冲动是魔鬼,但多少冲动演绎的悲剧还在不停的上演,可悲!愿人人少些戾气,多些良善;愿人们多些包容,少些恶意。
河南打师案二审维持原判,今年教师节当天,常父还会“负荆请罪”吗?
在常某打老师时,一群不学无术,目无法纪的常某粉丝,纷纷叫好。
而今,常某身陷囹圄,这些粉丝也偃息旗鼓,算是给了大家一个教训,人是不可以随便打的,尤其是老师,你有理可以告。前段时间,也有人振振有词,说张扣扣杀人是大孝子,为他杀人歌功颂德,现在张扣扣得到惩罚,法律告诉大家,人是不可以随便杀的。
河南打师案二审维持原判,今年教师节当天,常父还会“负荆请罪”吗?
8月19日上午10:58,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河南常某打老师上诉一案”二审裁定,如下图所示,洛阳中级人民法院在认清核查了常某一案的全案证据及法律依据等,认为,常某打老师一案一审中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罪准确、量刑适当、程序合法,因此常某上诉理由和辩护律师的辩护词均不成立,予以驳回,维持原判,不得再诉。
常某一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自己接到二审的裁决结果——常某依然维持一年半的原判刑罚,感觉”非常突然“,将考虑申诉。
所谓申诉,就是一审宣判后,当事人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上诉二审裁决本无再诉的机会,但是法院本着认真谨慎的人性化态度,将对法院裁定依然不满意的,再给一次申诉的机会。
那么申诉的成功率有多大呢?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法院是一个讲证据的地方,打人情牌或者狡辩都无法改变原判决结果,因此申诉要想成功,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支持申诉理由,如果证据不充分,或者相对于一审、二审,没有更有说服力的新证据,那么申诉的成功率非常小。
对“常某20年后打老师一案”,使其案件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的在于:常某不但打了手无寸铁,老迈体弱的张老师,而且还将打人现场录取视频,在同学之间传播,并间接造成此视频被上传网络,引发8亿人的关注和议论,严重影响了被打张老师一家人的生活,同时是对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的挑衅,扰乱了社会的公序良知和道德底线。
所以,此事“打老师一事”事小,但“传播视频,造成恶劣影响”事大,因此,此事最终的宣判跟张老师没有多大的关系,这从张老师至始至终也没有出现在法庭上可见一斑,常某受的国家公诉,是检查机关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判决也是针对案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的恶劣性来裁决。因此,常某打老师视频传播造成的恶劣的舆论导向事实已定,很难一时消除。
常某及其律师为了减刑如何操作的呢?常某要想减刑,那么就要做到拿出此事件的恶劣影响已经被消除的事实证剧,而常某的上诉律师周兆成的操作也是如此,无论是让常某写下1500字的道歉文,还是文中所谓的向全体教师道歉,向母亲及全县老师道歉;无论是表示要当牛作马,当儿子孝敬张老师,还是要老父亲在教师节那天效法古人”负荆请罪“等等,都是想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令人心转暖,令世情舆论达到一个理解常某,理解老师的”和解“氛围。然而,恶果已成,再怎么弥补也很难短时间消除影响?何况常某一家言行不一的做事风格,人们很难看出认识到错误的诚意。因此从二审维持原判来看,此轮操作无效。
即使二审维持原判,常父在教师节还会向张老师“负荆请罪”吗?既然二审裁决后,依然维持原判,如果常某的老父亲是为了儿子在二审中能减刑而做出的向张老师登门”负荆请罪“的做法,那么一看此操作不灵,有可能就不会再做了。
对于张老师来说,恨不得一辈子不要再和此家人有任何瓜葛,”负荆请罪“会更加重对张老师的伤害,也是对张老师的一次道德绑架,让张老师的回应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无异等于又一次揭开张老师的伤疤。
总之,常父还是不要”负荆请罪“为好,一方面对常某的判刑是消除此事的恶劣影响,是令世界公序良知溯本清源的最有效的办法,”负荆请罪“对减轻常某的刑罚没有什么作用;另一方面,还张老师一个宁静的人生,是对张老师最大的善良。
河南打师案二审维持原判,今年教师节当天,常父还会“负荆请罪”吗?
二审确实饶了常人渣,寻衅滋事和发视频侮辱他人人格,应该重判。常仁尧之过恶事,令天下老师都寒心,令张老师特别寒心,千错万错教育学生成才也是好心好意,有错也应该依法依规惩罚,也不应该由常人渣私自审讯辱骂殴打。至今为止也不知道常某到底什么文化程度,怎么做出伤天害理苍天难容的过恶事。张老师不能原谅这个恩将仇报的小人,也不要接受常人渣的道歉,就像一辈子没教过这个学生一样,断绝师生关系,避而不见,远离小人,去过自己清贫快乐的生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