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乡镇公务员一枚,有两个孩子,有机会遴选到省厅部门工作,要不要去?

以我在乡镇工作十年的工作经历告诉你:不用迟疑,一定要去,因为级别不一样,平台不一样。

乡镇公务员的工作范围就是一个乡镇,级别应该是体制内最低一级的公务员,所面临的对象也是村干部和群众,工作内容也是十分繁杂,防火、防汛、信访稳定以及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很大;乡镇工作没有时间观念,加班加点是常事,一个月回不了家也十分常见;另外提升的空间很小,升职要靠熬,时间熬久了或许能提上来;有时候乡里空出来一个职位,看着是机会来了,但是也不一定能轮得上,因为极有可能从县里空降一名人员,把位置占住了,那只好继续熬吧;这就是为什么乡镇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却留不住人才的原因。

在乡镇干久了,心情会变的很烦燥,觉得自己前途十分迷茫,干工作没有动力,调又调不走,时间久了会得抑郁症。我有中度抑郁症,就是在乡镇工作时得上的,当时和领导工作思路不一致,领导好大喜功,我喜欢实事求是,经常你扯我拽,工作不好开展;又无法改变,心里十分烦燥,不能去单位,一到单位就头晕、胸闷、血压升高,到医院里检查也查不出来毛病,就是浑身难受;后来经常这样,只好去看了精神科,被确诊为中度抑郁症;后来由于身体真的不行了,调到了县直机关,抑郁症好了。

乡镇工作和省厅部门相比,当然是省厅部门好多了;平台大,面对的全省各地市下属部门;权力也大,工作性质单纯也好布置安排,没有压力;工资待遇高,工作办公环境好,能做到工作日上班,周末休息,到各市、县检查工作还有出差补助。另外起步高,每一个部室都是处级级别,和县长、县委书记级别一样;提拔的机会也多,在本单位就可以直接任命处级干部,这是乡镇无法比拟的,乡镇提拔个副科级还得上县委常委会通过由组织部任命。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在乡镇是一名普通的副科级干部,有机会遴选到省厅部门工作;到了省厅后,干了四五年,升职成了副处,后来又干了三年,成了处长,干了七八年由副科连升三级成了正处级干部;每次回到县里都是县委常委陪同,在乡里工作要想升职成正处,不能说是天方夜谭吧,也是难上加难。

这样一比较,有机会到省厅部门一定要去。切记:一定要抓住机会,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有两个孩子不怕,困难是暂时的,可以让老婆或者父母暂时代劳一下,一旦你在省厅里站住脚了,还可以找关系把老婆调过去,这样一家子都在省里工作,岂不更好!

35岁乡镇公务员一枚,有两个孩子,有机会遴选到省厅部门工作,要不要去?

我支持你去!

2000年,我有机会到市里工作,当时考虑到小孩还小,老婆又在乡下,如果我再去市里,一个家就分成三个地方了!我岳父千劝我万劝我,说我一旦调到市里,这个家就散了!

看着粉嫩的老婆和可爱的儿子,我心一软,就没有调到市里工作,而是窝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

现在,我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终于成长为一个二级主任科员。儿子已经长大了,考上了“三本”,人也废了。我在家,每天做饭给他吃,每天送他上下学,他就有大量的时间玩游戏了,以至于现在基本上成了废人,骨灰级游戏玩家。

代替我去市里的,是我的同事。他老婆自谋职业,他在市里,小孩放学了,就跟她老婆一起卖烧鸭。现在是985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

而我的同事呢?早早就获得了副处级待遇,现在已经是二级调研员了。

我的深刻教训是:要早早让小孩独立,让他懂得生活的艰辛,他能自己做的,一定让他自己做!

题主,听您的意思,犹豫不决不去省厅部门工作,主要原因还是小孩。

首先,我倒感觉,你早放飞小孩越好!正好利用这样的机会,让他们独立,让他们知道生活的艰辛。

其次,我认为,越是到大的地方,机会越多,越容易晋升。另外,小的地方,庙下妖风大,池浅王八多。你要得到晋升,还真的不容易。我为了获得一个正科,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奋斗多年,才获得一个正科,而我的同事,早早就副处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做牛马。这是我的感悟。

35岁乡镇公务员一枚,有两个孩子,有机会遴选到省厅部门工作,要不要去?

但凡问这种问题的,要么是在做白日梦,根本考不上省厅遴选,要么就连公务员都不是,根本就是骗流量的。

答案如此明了的问题,正常人谁会去问?

还有,建议题主下次发的时候,把年龄改为34岁。因为面向科级以下人员的遴选,很多省份的年龄限制是35岁以下。

35岁乡镇公务员一枚,有两个孩子,有机会遴选到省厅部门工作,要不要去?

我就是从乡镇遴选到了省直机关,深知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对于一个乡镇公务员来说能够有机会遴选到省直机关可以说对于你本人、家庭以及子女的一生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遴选上来的两大优势过于明显

这两大优势可以完全改变你本人及子女的命运:

一是平台优势。省直单位是正厅级单位,二级调研员及以下职级公务员到点就晋升。也就是说,只要跟得上工作节奏,不严重错误,退休之前闭着眼睛升正处级。这是乡镇公务员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们现在这个单位很多处长包括个别副厅级领导,都是过去的乡村教师,乡镇公务员通过遴选上来以后,一步一步走上如今的岗位的。

二是资源优势。省直单位一般都在省会城市,省会是全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这里几乎有全省最好的医疗条件、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便利的交通线路、最完善的生活环境。不管是对于两个孩子的教育,还是对于自己和老人的医疗生活,相较于乡镇都是极大的改善。特别是教育改革以后,大多数家长应该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职业教育队伍去当产业工人吧,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就格外突显。我们都说教育是公平的,但是教育资源的分布是绝对不公平的。调上来以后必定要把孩子接上来读书,这将很有可能成为他们人生命运的转折。

遴选之前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主要还是思想和物质两方面的准备:

在思想上,从乡镇调入省直机关,几乎要放弃乡镇的绝大多数同事、朋友关系。同时还要融入一个新的集体,需要主动去认识新的人。

一方面,调入省直机关,你的家庭也会搬到省会城市,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除了过年过节一般很少会再回到老家的县城和乡镇了,在老家的朋友亲属会逐渐疏远。如果父母也跟着搬到县城来住,可能连过年也不会回老家了。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35岁的中年人,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重新开始生活,逐渐认识新的朋友,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物质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买房的问题。省会城市的房价比县城是要贵得多,两个孩子的话,至少要买三室一厅,这就100㎡往上了。至少要卖掉县城一两套房子才能凑齐省会城市房子的首付。在交房之前要同时支付房租和月供,这种状态至少要持续1-2年,这将是人生中比较艰难的一段时间。这只是买的普通房子,如果为了孩子能够上好的学校,去买学区房,价格还要再上涨40%以上。

同时,日常的生活成本会随之上浮。每天上班的交通通勤费,停车费,物业费,周末带孩子出去玩、游乐场等等各种费用都要比在乡镇开销更大,这些都是不可细算的。


我调到省直机关的时候,卖掉了老家的一套房子,加上两个人的积蓄还有父母的支持才勉强在郊区买了一套接近100㎡的房子。现在房子装修好了却依然租房子住,就是因为买的房子太远了,孩子上学,自己上班都很不方便,不得已而为之。

每次都鼓励自己,一切都刚开始,未来有无限的可能,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必须咬牙坚持。

以上回答希望对准备遴选的朋友有所帮助。

我是@体制内这些事,如果大家喜欢,可以评论、点赞、转发、收藏加关注,持续更新带您了解更多体制内职场真相!

35岁乡镇公务员一枚,有两个孩子,有机会遴选到省厅部门工作,要不要去?

35岁相对于公务员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了,在基层工作,35岁起码在乡镇副职上已经工作一段年头,积累了一定的基层领导经验,熬够了资历,开始为乡镇一把手的位置发力了,如果现在还只是一个科员的话,那无特殊情况,将来的发展空间是可以一眼望到头了,但35岁的基层公务员无论是从基层经验,及老百姓沟通交流技巧,自身经历体力来说都正式黄金时期,更不到“躺平”的年纪,所以更应该立足根本,把自己的经验与优势发挥到为基层老百姓谋事实上去。将来组织一定不会忘记你,而给你相应的待遇。

如果有机会可以遴选到省厅工作,就机会本身来说肯定是好的,平台不一样,机会就更不一样,在基层最大的领导就是正科,在省厅无特殊情况,正科会到年限直接晋升,多年的基层经验也是你在省厅工作资本,不过,第一:去了省厅将要从新适应新环境与新的工作,工作状态与工作方法会有很大的区别:第二:异地之苦,与老婆孩子长期分离,我觉得这是宣布选择省厅最大阻力,孩子面临辅导,爱人也是单位的中间力量,上有老下有小,说离开谈何容易。

我的建议不去!,为人最重要的是承担责任,为子女为父母的责任,35岁正是上有老需照顾,下有小陪伴,与妻子工分担的年纪,不能”一走了之“,去更高更好的平台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生活,而现在父母子女在身边能照顾,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才是幸福,如果真因为所谓的更好的发展而舍弃先有的局势我觉得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35岁乡镇公务员一枚,有两个孩子,有机会遴选到省厅部门工作,要不要去?

能够有机会到省级部门工作,对于一个乡镇公务员来说,这是人生难得的机遇,一定要抓住,不要犹豫。

到了省里发展,和在乡镇工作不是一个档次的平台。乡镇工作也就是坐在一个小独木舟上,只能到小河小湖打打小鱼小虾,法战空间有些,在省厅工作就像坐上了大型捕鱼船,可以在大海里打鱼,捞一条鲸鱼上来都有可能。能力一样,平台不同,收货自然也不同。我的一位朋友说过他的父亲的经历。和你的情况差不多,三十多岁时,他父亲由于工作优秀被省厅看上了,但是他父亲一来在当地小有成就,二来也是考虑三个孩子都小,它留下来有利于孩子们成长,结果把机会错过了,他推介了自己的一个手下去了省厅。后来,他父亲工作特别优秀,退休的时候是正处退休了,那个到省厅的业务特别优秀,最后正厅退休。他们姐弟三个因为父亲影响,从小生活安逸,最后都是成绩平平。但是,那位到省厅的,也是三个孩子,个个不仅没有因为父亲不在身边耽误学业,反而在父亲积极鼓励下各个大学毕业,成为成功人士。作为父母,自己的心态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守护。你想,在机会面前前怕狼后怕虎的家长,能够教育出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孩子吗?

中国有句话,有机会要抓住机会,没有机会要创造机会,这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现在机会送上门了,不抓住,等以后后悔晚矣!身教大于言教,你如果错失去机会,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消极型的身教。

当然,作为公务员,从事管理行业,尼到了省厅工作,可以鼓励爱人多付出些,同甘共苦,也不会耽误孩子教育。另外,到了省厅工作,你的平台高了,也就有机会以后把全家带到省会发展,这对你的爱人、孩子、家庭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前景?你就是在乡里弄个乡党委书记,给自己、孩子、家庭提供的平台能有省会好嘛?当然,不是说在基层工作不好,但是,有了机会还是应该抓住,这和不安心工作上两码事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