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有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吗?他们怎么想的?
我就是这样的人。
我今年50岁了,72年的鼠,体制内人,现在是离领导远远的,领导不找咱,咱绝对不找领导;被边缘化与主动边缘化相结合,现在是实打实的已经边缘化,现在感觉很好。
一开始我不是这样的人,干工作特别卖力,在单位里至少一个顶俩,也特别受领导器重,大事小事都喜欢让我去做,我也亳无怨言;尽管累点,但是也出了好多成绩,心里也十分开心。
但是自从2019年换了领导以后,单位里的情况来了个大转变。新领导比我小七岁,才40出头,到了单位对我们这些老同志不信任,不经商量就调整了分工,把我分管的财务、办公室、组建宣等工作划给了他信任的人,让我去下乡驻村,还美名曰以后重用;我听了后哑然失笑,我都快50岁了,还重用什么?不被淘汰就不错了!还重用!简直是笑话!
我年龄大,也不便和他争论,既然你不信任我,我就离你远远的;于是就服从安排,下乡去了,但是我提出要求,就下乡一年,一年以后换人,否则身体受不了。领导听到也同意了,于是我就带领两个队员开始下乡驻村,这便是我被边缘化的开始。
一年后,下乡结束,回到单位,领导派别人去下乡,又想给我分配别的工作,我主动要求边缘化,称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想休息休息看看病;后来就去住了一段时间医院,毕竟我一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领导一看我确实病了,也就同意了我的请求,没有让我分管具体工作。
我主动要求边缘化主要原因是领导对咱不信任,觉得咱做为一名老同志,不好使唤,于是就把我分管的工作交给了他信任的人;与其这样被边缘化,还不如主动要边缘化。
自从休息看病以后,我也离领导远远的,就图个心静,非干不可的工作尽力做好,不是自己的工作,也不操心了,轻松多了,这样也挺好!
现在我只有熬吧,别无他念,期盼着退休日子的到来!
在职场中,有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吗?他们怎么想的?
这种人越来越多,而且呈低龄化发展趋势。
现在的领导不贪的,做决定会相对公平。贪婪的是个沉默的炸弹,一旦东窗事发,伤害力极大。
越来越多的人只求平平安安,活得体面有尊严。福利找工会,房子、车子自己花钱买,孩子、妻子自己养,领导能给的利益非常有限。
体制内的领导约束和限制条件更多,纪委盯得又紧,自己尚且过得战战兢兢,哪那会管别人。
远离领导,不做奴才和马屁精,做真正的自我。
在职场中,有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吗?他们怎么想的?
在职场中,有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吗?他们怎么想的?
谢谢邀请
其实,在职场中什么样的人都有。当然,也就包括哪些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这个不足以为奇。再说说他们是怎么想的?这也会因人而异。从能力方面来排列有高也有低,不同能力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今天我们不能细说至每一种能力的人,我们只能谈谈两个能力较为极端人的想法,看看是否能解除提问涉及到的疑惑。一个是能力不足之人;一个是能力较为强劲之人。
一、能力不足之人
能力不足之人他们的想法比较简单。他们有自知之明,不愿意总在领导面前晃悠。因为,能力不足在领导锐利目光面前晃悠的结果,基本上都是把自己的短板暴露给了领导。
领导除了喜欢把好用的人往死地的用(物体都喜欢在流通截面大的内径中流动)以外,领导还有一个喜好,那就是“顺手使用”。当出现一个突发事件时,谁在领导的身边,他会顺手下达指令:“你去,把这件事情给解决了”!那么,能力不足的人总在领导面前晃悠,就有非常大的概率被领导“顺手使用”了。能力不足之人不是不愿意被领导使用,大家想巴结领导都恨没有表现的机会,确实是能力不足。当这类事件不可避免发生时,能力不足之人每次都会使领导大为失望。失望的结果就连既得利益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有新的利益出现。
于是,能力不足之人都非常愿意把自己给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其目的还不仅仅只是可以避免被领导顺手使用,更主要的是可以“鸡子上笼鸭子也上笼,一起跟着混”,使领导也看不见自己的好与差。
他们一般都好性格,也能服从有能力之人的指挥。做不做得好是另外一件事,他们会认认真真的去做,不会主动得罪那些有能力的人。不然,就沾不到这些有能力的人的光了,而目前的既得利益都有可能保不住。
二、能力较为强劲之人
能力较强之人说起来就有的复杂。一般也可大致分为:①不积极要求进步;②积极要求进步两种。
①不积极要求进步
这类人,一般都看穿了职场尔虞我诈。他们觉得尔虞我诈一方面与自己的个性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也看不到自己的希望与前途,有时甚至强烈感受到没有什么意思。为了少给自己找麻烦,他们也会有把自己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
因为,他们的能力较强,没有必要去巴结领导,凭着自己的本事吃饭。默默地做好自己,不给领导添麻烦或从不把领导放在眼里,别人也别想找自己的麻烦。自己的努力与工作,对得住自己的工资就好,别无他求。
②积极要求进步
上面说了,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都是那些不要求进步人的选择。难道积极要求进步的人也会选择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吗?是的,也会!但是,积极要求进步的人与不积极要求进步的人的目的有着不一样。虽说他们的能力一样,选择一样。
有能力的人,他的短板就是人事关系相处和谐没问题,拍马屁就有点难度。既然拍马屁不如人家,何必又在拍马屁上去和别人争一长短呢?
虽然有能力的人缺少了一点拍马屁,可他们大多数时候却也会多出一些智慧来加以弥补。
智慧告诉他,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足够的把领导的视野给吸引过来。那就是凭着自己的能力,凭着自己的自信,凭着自己的艺术,咱们来玩一个“欲擒故纵”。玩“欲擒故纵”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
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后,对领导的态度可不卑不亢;对领导的分配任务可稍加点热情;对领导的表扬可不悄一顾;对领导的革新创新可略感兴趣;对领导已下达的任务百倍的认真。时间不会太长久,领导一定会被你的所作所为,引起足够的兴趣。到那时即使有拍马屁的人也争不过你和领导的关系。因为,你可以为领导创造业绩,而拍马屁的人大多是要消耗领导的资源的,一正一反领导心里自然有数。
此时,领导再怎么样表扬你;再怎么样给予你各种各样的好处。领导都是理直气壮与光明正大的。因为,领导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别人因为拍马屁、走人情、徇私情而打领导的小报告。这样,领导和这个有能力且又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人的关系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
终上所述,职场中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大有人在。毕竟领导只一个,身边容纳不下那么多人整天围绕自己转。
我们不是不愿意与领导交朋友,我们需要的是在与领导正常上、下级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朋友,这样的朋友会真实一些,长久一些。
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是想把自己设身事外,这样更容易看清领导的为人。领导的为人稍微正直,迟早有一天会将目光投射到你身上。这样,你的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也就值了;如果领导就是喜欢马屁精,你的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是自我最好的保护。在这个大染缸中避免了同流合污,坚守住了自己的名节。
故,有能力又有智慧的人是不会随波逐流去随意拍领导的马屁的。他们会以自己的能力、智慧、艺术去吸引住领导的重视、领导的提携,最终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只有这样的利益,才有可能获得更长久,更心安理得。你说呢?
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指正。我是【昔日的港湾】职场领域创作者,不一样的视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2.1.6.于武汉。
远离,风景更独特!
- 照片来自于手机自拍
在职场中,有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吗?他们怎么想的?
有人弃官归田里,有人星夜赶科举。既无心出岫,且看潮起潮落,云卷云舒。
年龄50,单位小领导。因企业改制,看不惯兼并方行为,主动退聘。
怎么想的?既然相看两厌,何不放马南山。
只因为,心中有坚持,道德有底线。
在职场中,有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吗?他们怎么想的?
有,我也是。有几点
1.不喜欢拍领导马屁
2.对晋升不抱太大希望,没意思
3.远离领导可以干很多自己的事情
在职场中,有主动远离领导自我边缘化的人吗?他们怎么想的?
.
1.实在斗不过,累了。小A非常聪明、非常能干。他还很勤奋,日夜奋战在单位。
他并非想当劳模,也不是想感动谁。他只是想抓紧时间成长,把脚下的石阶垒得更高些。
领导非常欣赏他。这样不讲价、又能干的小家伙,领导许久没见过了,觉得应当珍惜。
.
后来,领导也护不住他了...虽然领导是领导。
一些看不惯小A得了好处、 也担心小A有一日会骑在自己脖子上的人,不想让小A活着。
虽然只是“一些人”,但对付只有工作、其他啥都没有的小A,也是足够了。
用不了多高深的招数,也不用出多大力气,几十个回合,小A被就打倒在地。
因为打得合情合理、挑不出问题,所以领导明知...也没办法,只能干看着。
.
小A被打得很惨。虽不是声名尽丧,但也跌得鼻青脸肿,元气大伤。
小A是个聪明人,他很快就深切地反思了,并未沉浸在悲伤与愤怒中不能脱身。
反思的结果,就是“躺平吧,躺平吧,先别去戳别人的肺管子”。
小A觉得,以自己现在的小身板,实在没有熬得过职场酷刑的可能,不如暂避锋芒。
从此,小A退隐江湖,心甘情愿做个单位的隐形人、工作上的傻白甜。
.
.
2.伤透了心,暂时放弃治疗。小B是个天真活泼的家伙。
天真,是说他眼里的世界还没啥杂质;活泼,是说他闲不住,有点时间就想干活。
最近,小B加入到了一个大项目里。
小B日夜加班,经常吃睡在单位,把自己负责的那一块做得非常漂亮。
.
终于熬到项目结束,该论论功劳了。
虽然黑瘦了不少、身体差了许多...但小B也喜滋滋地等着,有时做梦都会笑出来。
小B没能笑几次,因为总结会上,他的名字根本就没出现。
小B毕竟还天真,当下就煎熬不住,把幽怨的眼投向了领导。
可能领导觉得要糟,也可能是因为别的,领导突然话风一转,开始半点名不点名地批评起小B来,还把一些莫名其妙的锅扣到小B头上。
总之,黑白颠倒,用词极具侮辱性。
.
小B如遭雷击,当场动弹不得。
他只觉得一股血气从四肢直冲头顶,再从指尖而出。心脏狂跳,全身发麻,濒死的感觉的那样的真实。
如果不是小B还年轻,说不定当场就光荣领了盒饭。
从那以后,小B明显变得消沉了。
既不爱说话,也不爱做事,整天懒洋洋晃来晃去,像个稚嫩的幽灵。
.
他的心碎成了一片片,需要时间去粘合。
.
.
3.被领导忌惮,暂避锋芒。小C虽然是个新人,但真的非常优秀。他在学校时就参加了许多活动,获得了一些有分量的荣誉。
主任很看好他,好不容易把他抢到了自己部门。
主任给小C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环境,也为他抵挡飞沙走石,只希望他能迅速做出成绩,让自己面上有光、脚下有阶。.
小C的确做到了,远超领导和许多人想象的程度。
几年后,小C更是厉害到甩同事几十条街,隐隐有和领导分庭抗礼的架势。
这种时候,领导就不能再忍了。再忍,自己的位置怕是要换个人。
领导不觉得小C能高尚到放弃更好发展的地步,领导只恨自己清醒得太晚。
接下来,小C不仅被莫名就收走了工作,还莫名跳了许多坑、背了许多锅,以前的工作也被翻出来,细细查找问题。
.
小C是极聪明的,知道该是自己消停一阵的时候了,否则也许很快就有可怕的事情等在前面。
.
.
4.有了自己的事业,与领导互不干扰。单位就是好到要上天,资源也是有限,不可能保证所有人的发展。
有些人早早看穿了这些,选择从另外的角度、其他的通路,让自己的人生更有色彩。
至于单位和工作,偶尔出个人头就好。
这样的自己,当然离领导越远越好。彼此各干各的,互不相扰、互行方便,各自心里有该有的13数。
.
.
总之,身为单位人却选择主动靠在单位的边缘,更多与发展不畅有直接的关系。发展不畅,用尽力气也无用,甚至还有可能招来屈辱和风险,那暂时远离,至少能保得安全,至少能让疲惫的心慢慢松快下来。
.
再说发展也不一定非要靠这个领导、这个单位。
单位的边上,也许有属于自己的风景也不一定。
.
研究拒绝之道、放下对“黑白”的执着——性格柔软者的职场救赎
领导会欺负老实人吗——人在单位,做个“不便宜”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