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修真是真的吗?有什么历史记载吗?
谈起修真,很多男人都会瞬间提起一百分的精神,是的,修真是大多数男人的向往。御剑飞行、天地共存、千里杀伐、快意恩仇等等,无一不是让男人们神往的江湖生活,吸收天地精华,寻找晚年亘古造化,获得能够毁天灭地的气运,一步步走向各界巅峰。这样的生活固然吸引人,但是现实的我们却还战胜不了牛顿定律,每天还在上班为了温饱奔波,就更别提对自身进行修行了。
尽管我们或许无缘触碰修真之境,但不等于没人有这样的经历,毕竟玄幻小说也不是凭空捏造而成,那些玄幻故事的原型,或许就在我国古代曾经出现过也说不定,野哥带着大家了解下我国古代那些近修真之人吧。
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俗曰修道。去伪存真为“修真”。我国古代的这些传奇人物,一般都带有神话色彩,至于是否是我们常规理解的“修真”,就需要大家自己的去判断。这些与修真有些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基本上都是与道教有关系的人,而真人的称呼,恐怕也与修真关系不浅。
首先我们要说的一个人,名字叫陈抟(tuán)。他的人生就比较传奇,与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修真者很相似。在陈抟小的时候,曾经遇到了一位青衣老妇给他哺乳,从此以后就聪慧过人,智力超群, 但是奇怪的是长大以后考功名却没中,于是陈抟决定隐居了。在路上就遇到了两个人,告诉他武当山九室岩比较适合隐居,陈抟就到了那里进行隐居,开始了我们认为的修仙。他在武当山修炼的过程中,二十多年辟谷,每天就喝点酒,同时,陈抟还练就了一个“睡功”,每次睡觉都长达一百多天才醒。
“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宋史》除此之外,陈抟的有一个过人的地方,他有预知的能力。有一个道士贾休复,前来拜见,还没等他说话,陈抟就命人把他洞壁上的大瓢取下来送给他,道士一愣,惊讶的看着陈抟,心里纳闷陈抟怎么知道自己想要这个大瓢呢,转念一想,拜谢后赶紧离开,认为陈抟是一位神仙。
无论陈抟辟谷,还是久睡,甚至是有一些预知的能力,再加上他住在山洞之中,这些看起来都像极了修真,就算最终陈抟仙去的时候,他也预先知道,他在山洞仙逝的时候,过了七天四肢身体还有余温。洞口还有五种颜色的彩云掩盖堵塞,经月不散。这样的情景有难免引人联想,似乎这并非是仙逝的样子,这与小说中修真人物得道飞升很像,或许,陈抟只是借口仙逝离开了那个地方继续修真去了。
“如期而卒,经七日支体犹温。有五色云蔽塞洞口,弥月不散。”——《宋史》说了陈抟,他的一位徒弟自然也要提,他徒弟张三丰的名头比他还要响得多,而且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更强,毕竟他创立的武当派和太极拳在今天都真切的存在着。
张三丰的能力极强,比修真者不遑多让,也得到了他老师的真传,甚至在某些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数月不食、过目不忘、腾云驾雾日行千里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更传奇的是还有他还与神仙开会,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太夸张,不过他的本事很定不一般就是了。甚至还给永乐大帝写过书信,上面记载了一些能够长寿的秘诀,不知道永乐是否学习过,但是朱瞻基肯定是没练。至于张三丰的年龄,一直都是一个谜,在雍正年间,还有一位汪梦九的先生见过张三丰,那时候的张三丰都300多岁啦!
《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载:"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从《素问》的记载来看,上古真人,与今天我们说的修真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陈抟和张三丰的记载也极为接近修真者的描述。可见,修真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出现,而且也有类似的人存在。
野哥暂且列举这师徒二人,只因他们的隐居更似修炼,如果算上历史上的其他奇人异事,如钟离权和吕洞宾等人,则传奇人物极多,况且他们多为神话传奇色彩居多,这里不作为古代“修真”一类者为大家详解。
中国古人修真是真的吗?有什么历史记载吗?
说真人,谁是真人?
修真,真不真?这是一个容易引发友尽的话题。信的人赌咒发誓,绝对真;不信的人,咬牙切齿,绝对假。所以,这个话题要慎重,不是知己莫与谈,否则,轻则面红耳赤,重则大打出手,很伤和气!
今天,饮水君就冒着伤和气的危险,说说修真这件事。首先声明,看完不要着急骂,因为,我引用的都是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掺私货。
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的根全在道教!
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无所不包,什么人文、艺术、物理、化学、政治等等,属于综合学科。但是,因为包含的太广,流传的太久,就会有很多很接地气、很受老百姓欢迎的东西(否则,就断了根了)。说到道家,普通人最感兴趣的就是修真,说白了就是白日飞升、长生不老。
道家把牛人分成四类:真至圣贤。
第一等就是修真成功的真人。真人啥标准呢?
庄子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而且,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
标准很明确,您可以对照试试,睡觉不做梦,醒来没愁事,吃饭无所谓,总是深呼吸,一般人几乎都做不到。
《皇帝内经》中说:“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更神奇了,真人玩的是天地阴阳,而且寿与天齐,绝对不朽!
而儒家最崇拜的尧舜禹汤等圣人只能列为第三等,当然,这是道家自己划定的修行鄙视链,存在门户偏见,但是,由此可见,掌握了制定规则和标准的主动权是多么重要。
当然,你要让世人相信,不能红口白牙的瞎说,得有证据才行啊?
人家还真有!
一人飞升、鸡犬升天。在道家的体系里,修真成功而飞升做了神仙的人可不在少数,但很多都是道家自己的宣传案例。我们今天说一个正史有记载的。
唐朝时,有一个名叫谢自然的姑娘得了道、升了天。这个女子不简单,人家小时候就很不一般,别的小孩,看见肉肉就流口水,可是这位谢小姐,看见荤腥就想吐,一出娘胎就吃素(不知道她吃不吃奶?)。
她自小就跟着女道士修行,到了14岁时,就可以不吃不喝了,根据能力守恒原理,她或许是真的是“把握阴阳、呼吸精气”了,不需要五谷杂粮。
有一次,她去四川游历,当地刺史要和她盘盘道,你不是能辟谷吗,这次让你好好辟辟。于是,刺史本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准备搞一把科学实验,他将谢小姐关了起来,不给吃不给喝,几个月后,谢小姐依然白里透红、仙风道骨。
刺史服了!
贞元十年,谢小姐27岁,十月二十日,她在紫极宫飞升,据说有数十万人亲眼见证。那场景你也很熟悉,就是云雾缭绕,天降祥瑞!道士施肩吾说:如花年少一女子,身骑白鹤游青天。看来,真人们都喜欢用鹤来当座驾啊!
刺史赶紧将这个重大新闻通报给朝廷,皇帝很高兴,长生不老有希望啊!
八仙之一韩湘子的侄孙、著名的无神论者韩愈同志听说这件事后,还专门写了一首长诗《谢自然诗》,记载说:谢小姐,“一朝坐空室,云雾生其间”,一会儿,“须臾自轻举,飘若风中烟”。谢小姐像氢气球一样,飘飘摇摇,飞升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缺乏宗教信仰的韩愈难道被谢道姑给降服了吗?非也。
在诗里,他写到: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
人才是最牛的,结果你们这些蠢蛋非梦想着要当神仙!
同时,他在诗中专门批评了两个求仙问道的皇帝:秦皇汉武。
这俩大牛人被江湖术士耍的团团转,一直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召鬼神、炼丹沙、求神药……但是,也许是他们凡心太重,都没能成功。
更让人泄气的是,明朝以后,能飞升的人就更少了,据说是刘伯温四处去斩龙脉,破坏了天上人间的交通线,神仙们生气了,把飞升的门关上了。
但架不住长生不老这个愿景太吸引人了。于是,大大小小的帝王们,还是孜孜以求,不惜以身试药,梦想着通过修炼外丹来实现梦想,比如明朝的嘉靖皇帝、清朝的雍正皇帝。
可惜,由于给他们炼丹的道士们毕竟是人,不是仙,而且,技术也不够发达,把这些皇帝们早早吃死了。
你也别笑人家蠢。想想现在,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啥白金呀、啥抗癌神药啊,不还充斥着市场吗?
这就是人性,千百年来,都不会变。
总之,只要有人在,修真就会一直是个梦想!
中国古人修真是真的吗?有什么历史记载吗?
古人修真确实是真的。所谓修真,就是修身养性,摆脱世俗的贪欲与烦恼,顿悟或渐悟人生,看透生死,在接近无欲无望的状态下,求得内心自在无羁。历史上的高德大僧、得道高人都是这样的人。
至于修真修成这样那样的神奇法力,那都是传道者杜撰。古代正史从无这样的记载,只是一些野史杂谈在猎奇而已。怪力乱神,妖魔之道,历来被真正的道家佛家所不耻。过去道佛两家宣扬可以修炼出超自然能力,纯粹是为了传道,达到争取信徒的目的罢了。真正明智之人,没谁会真信。
记得在八十年代,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又一度沉渣泛起,这功法那功法鼓吹乱编,遍地功法大师,什么意念千里搬物、隔墙穿越、耳朵识字、甚至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蒙蔽欺骗了很多人。事实证明,这些人都是骗人的把戏,钱财骗物骗色。有些人被迷惑的神魂颠倒,至今不能醒悟。
大凡骗术,都会有一些歪理邪说,披着神秘的外衣,打着“科学无法解释未知世界”的幌子。他们利用的就是人们的好奇心理编造故事,玩弄魔术、营造幻境、以托作假,打造眼见为真的所谓事实。而他们所说的法术法力,无不在科学严密的实证检验下原形毕露。
有谁见过修真成仙之人?有谁见过法力无边之人?真有那样的人,还吃饭干嘛,还骗钱干嘛,还骗女人干嘛。真有那样的人,那古代的皇帝还不是他们就做了,还流浪江湖干嘛。正因为有人还固执的相信,他们才有市场。我们不信,他们就谁也骗不了。
中国古人修真是真的吗?有什么历史记载吗?
不需要什么历史记载,贫道就是修真之人啊。自天启六年,贫道第一次渡雷劫至今,已四百年矣,期间又两次渡劫,均以失败告终。目前,贫道正在筹备第四次渡劫,若是失败,贫道的寿元恐怕只能维持到23世纪了。
修道之人讲究修真养性,修真我、养真性。真我,乃是本我也,修真便是找到自己的本源。看似简单,实则难于登天。养性自不必多说,乃是锻炼心性尔。
不管是修真还是养性,其目的都是单纯的为了长生。在长生的路上,有人选择药嗑药,有人选择渡劫,有人选择偷天换日。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终点,反倒是渡劫,才是最安全最稳妥的方法。
每个人自生下来,阎王早就标记好了寿命。在之后的日子里,就是努力提高自己,反馈给阎王,从而使得自己的生死簿被改写。
比如说姜某,他的寿命本是只有50岁,但是他通过不断的嗑药,在濒死之际,又将自己救了过来,使得自己的寿命不断的延长。嗑药法是有个上限的,当你的药不起作用时,就会魂归天际。
当嗑药不起作用时,还想活命的话,就必须偷天换日:将自己老去的器官扔掉,把年轻人的器官安上去。如此一来,己命安于他身,则混淆天日,达到长生的目的。
上面这些方法都是外因,通过外界因素达到长生,虽然也算是修真,毕竟它的副作用太大,我们修真之人是不会这样来的。
相比之下,渡劫这个方法,虽然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可也就是那么一瞬间。若是躲过去,寿与天齐;躲不过去,身死道消。像贫道这种渡了三次劫,还没被雷劈死的,绝对属于奇迹。
说到渡劫,大致有三类,分别是火劫、雷劫,以及风劫。
火劫乃是地火焚心,若是失败,焚却元神;风劫是阴火焚骨,若是失败,化去阳寿;最强的自然是天雷彻骨的雷劫,如果渡雷劫失败,轻则身死道消,重则神魂惧灭。
上一次全球道友联谊会,大家共同探讨了渡劫事项,会上,众多道友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风劫在海,雷劫在山,火劫在陆。说白了就是,风劫最好在还是渡,雷劫在山上渡,火劫在沙漠上渡。
最近山竹肆虐,极有可能是某位道友在渡风劫,没想到竟然引起这么大的动静,实在是天怒人怨啊!不知道这位道友能不能扛过去,若是扛过去,明年的道友联谊会一定会严厉制裁他!
中国古人修真是真的吗?有什么历史记载吗?
古人修真的历史记载可谓数不胜数,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呢,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事情啦,所以这里我也不讲修真到底真不真,就给大家讲几个历史上的案例吧。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四个修真道人分别是老子、吕纯阳、陈抟和张三丰。老子的修真经历基本没有记载,由于其作为修真的巅峰存在,即“三清”,他似乎生下来就注定是神仙,但是对其余三位的修真经历,历史上还是比较详细的。
比如说吕纯阳,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吕洞宾,“八仙”之首,根据《道德经解》记载,其本为唐朝礼部侍郎吕渭的孙子,可惜屡试不中。四十六岁再去赶考时在小酒馆里碰到全真道祖师钟离权。钟离权见其最功名痴心,于是便施法“黄粱一梦”。梦后,吕纯阳幡然醒悟,便随其去终南山修道了,后号纯阳子。
相比于吕洞宾,陈抟就显得接地气很多,也是唯一在正史中被列传的人物,根据《宋史·陈抟传》记载,其生于公元871年,于公元939年游学峨眉,并拜麻衣道人为师,后死于公元988年,共118岁。
但是陈抟明明是仙人,怎么可能死呢?这里笔者就不得而知的,而公元1247年出生的张三丰据说就是陈抟的亲传弟子。那这么说的话,两者相遇时,陈抟至少都是近400岁的人了。而元末出生的张三丰,历史记载据在明朝万历年间还现过身。换句话说,这几个人应该都已经修成了不死之身了的,然而问题是我们现在根本无法找到这几位神仙的踪迹。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一战,二战或者抗日战争期间被打死了呢,还是怎么了,总之,我们再没见过这几位老神仙的身影。然而历史却还是有记载的,那信不信,就是看个人了。
中国古人修真是真的吗?有什么历史记载吗?
修真本来源长流长,人修得真者就是真人,道家二号人物庄子便是道教的华南真人。上古奇书:黄帝内经中的异士岐伯就向中华人文始祖黄帝介绍过太古之时有一种类人类叫元阳真人。可吸天地之气,不生不灭。
那末何为真?真即是真我,又谓本我。现代心理学弗洛伊德派认为,每一个人都是有两个我,一个叫意识,一个为潜意识。而后者就是接近我国易学中的这个本我,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潜意识才是这个人真实的我,是灵魂的我。相对西方弗洛伊德派,华夏先民早数千年便有此概念,不是吗?你看唐朝的四柱八字命理中就是以人的生日的日干作为我,这个有点玄深,要有些命理知识才看懂,所以笔者简介下:日子大家熟知是由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很奇怪,上古华民不用最简单直观的数字表征年月日时,却取而代之用天干地支,为什么?缘故是天干地支涵载着天地之深奥意义。其中日干代表此日所生之人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日干就是代表此日生人之本我,天干在天为气,地支于地成形。这个气就是真,这个形就是你所能理解的这个你自己。修真便是修炼这个真正的本我!这个越说越玄了啊……好吧就用华南真人庄周的一个故事形象点说明:
当年庄子的夫人去世,大哲学家惠子去吊唁,但见庄子居然鼓盘而歌,快乐得很的样子,惠子实看不下去了,斥责庄周不仁,庄子却说:人之本只是天地间的一元气而已,此气因为姻缘济会于地,血肉绕元气为核凝聚而为人罢了,我夫人现在只是又回到其本来的样子而逍遥于天地之间,你却不知,而在此哭哭啼啼干嘛呢?惠子听闻概叹:吾与庄周之景界实则相差太远矣!于是乎后世的道教说修真即炼气是有非常深远的渊源的,笔者常想,华夏古民的神仙方学似乎是源于上一个文明似的,扯远了,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