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糜夫人跳井后,赵云为什么把墙推倒压在井上?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这一天,赵云和刘备跑路,刘备突然问赵云,诶?我的儿子和媳妇呢?赵云疑惑的说,不知道啊?刘备说,我不是让你看着他们吗?赵云说,有吗?刘备说,你快去找回来。赵云看了看曹操的大军,漫山遍野,又看了看刘备的眼神,骂骂咧咧的说道:“好的!”

赵云单枪匹马,杀向曹军,前去营救刘备的媳妇和阿斗。在乱军之中,赵云杀来杀去,没招到人,于是赵云就有心回到刘备身边,毕竟找了但是没找到没办法了,可惜回来的路上赵云迷了路,找来找去找了半天,没找到回家的路。

正在赵云第七次折返的时候,发现一个墙角处有一个女人,赵云一看,这不正是糜夫人和阿斗嘛,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赵云上前去和糜夫人寒暄几句,然后把阿斗绑到了自己的身上,这时赵云准备请糜夫人上马。

糜夫人不同意,第一她怕连累了赵云,这样一来恐怕她不能得救,甚至阿斗都无法得救。

第二、糜夫人不想坐在赵云前边,这样赵云就得抱着她,男女有别,宁死不辱清白。

第三、糜夫人不想坐在赵云后边,这样她就得抱着赵云,男女有别,宁死不辱清白。

赵云说,那你自己骑马走吧,我在后边跑。糜夫人还是不同意,她说要是我自己骑马,就不能抱着阿斗了,赵云急坏了,他说我抱着阿斗,糜夫人说你抱着阿斗万一我跑出去了,你没跑出去,我还哪有脸活着了。

赵云一听没招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最后糜夫人说,赵云你自己带着孩子走吧,一定要杀出去啊,保护好少主人。

赵云说好吧,那我就先走了,嫂子你这样在这落入曹贼手里咋办啊?听说那曹操素来对人妻特别感兴趣。

糜夫人一听,知道了赵云啥意思了,于是跳进了旁边的井里,自杀了。

赵云无奈的一声叹息,上马准备离开,可他忽然想到了什么事情,没着急走,而是折返回来,将井边的一面残壁推倒了,压在了井口之上,觉得没什么毛病了,这才带着阿斗急冲冲的离去了。

赵云为啥要将糜夫人跳井的井口用石墙掩埋?其实此举大有深意!

第一、糜夫人不能落到曹操手里,那样有辱刘备的威名,所以糜夫人要么逃走,要么只能选择死。糜夫人显然选择了死,但是赵云吧确定这口井是否是一口枯井,如果是枯井,糜夫人就不会死,万一被曹操发现了大事不妙,所以赵云为保完全,推倒石墙,掩埋井口,确保糜夫人不能活下去。

第二、糜夫人尸体不能落入曹操手里,万一糜夫人的尸体落入曹操手里,曹操抓刘备不成,万一拿糜夫人的尸体泄愤,对刘备不好,对糜夫人也不好。

第三、当时是战乱年代,尸横遍野,横多人都横尸草地,无人看管,被游走的食腐动物给吃掉,没有人管,赵云不忍心糜夫人落得如此下场,于是以石墙掩埋。

第四、赵云以石井为坟墓,以石墙为盖,为糜夫人做了一个身后事的容身墓地,算是赵云当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后的报答了。

但是此举阿斗并不理解,而且阿斗对赵云不太满意,在赵云死了之后,很多年才给赵云谥号,也就是一个“顺平候”,听不出好赖,说白了就是“听话的人”。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欢迎大家顺手关注我,记得点个赞支持我哦~

《三国演义》糜夫人跳井后,赵云为什么把墙推倒压在井上?

事实上,糜夫人跳井后,赵云之所以要把土墙推倒,压在井上,并非因为赵云不忠义,而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赵云的“不忠义”行为

赵云是我们大家非常喜欢的一个三国人物,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不仅武功高强,而且为人忠义,誓死追随刘备,令众人钦佩!尤其是在长坂坡之战中,当刘备被曹军击败,大家都只顾逃命时,只有赵云返身回去,找寻刘备的独子刘禅,这等行为令众人汗颜,连刘备这个当爹的都只顾逃命,赵云这个外人却不顾威胁重返战场,此等行为何等忠义?说赵云是三国最忠义的武将之一,应该是无人质疑吧?不过也就是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也做出了两件不忠义之事,令不少人为之叹息!

赵云折返战场后,先后救出了甘夫人和糜竺等人,不过赵云并没有选择回到刘备身边,而是继续折返战场,因为他此行的最大目的,就是找寻糜夫人以及刘备的独子刘禅!经过一番搜索,赵云好不容易找到了糜夫人和刘禅,正准备带两人撤离时,却赫然发现,糜夫人已经受了重伤,没办法撤离。但赵云乃是忠义之人,他忠于刘备,不可能见死不救,所以他坚持让糜夫人骑马离开,自己步行护卫!

原文: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

当时糜夫人已经身受重伤,根本无力骑马离开,且赵云步行的速度很慢,而且作为一个武将,若没有战马相助,战斗力必将大打折扣,所以说糜夫人不愿意上马,她希望赵云带着阿斗先走,不要管她。可赵云一向忠义,又怎么可能放弃糜夫人呢?于是两人陷入了僵持状态。正当两人争论之际,曹军渐渐地围了过来,于是赵云心一横,说出了以下“不忠义”的言论!

原文: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

见曹军越来越近,赵云终于忍不住了,直接厉声喝问糜夫人,要是追兵到了,糜夫人又不肯上马撤退,接下来该怎么办?这话的表面意思是在提醒糜夫人形势危急,但更深层次的意思,其实是在提醒糜夫人,假如赵云听从了他的建议,带着阿斗离开了,那么接下来糜夫人该怎么办?曹军肯定不会放过她的!要是她被曹军俘虏,受尽侮辱,岂不是有损刘备的颜面?而糜夫人也听懂了赵云的这层意思,于是她直接选择了投井自尽!

糜夫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真乃奇女子,而赵云接下来的选择,又再度让人对他产生了质疑!因为他见糜夫人跳井,直接推倒了土墙,掩盖住了枯井,使得糜夫人彻底被埋葬在枯井之中!

众人对赵云这个行为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糜夫人投的是枯井,不会被淹死,她很可能只是暂时昏迷,赵云推墙掩埋的行为,相当于是亲自动手诛杀了糜夫人;另一方面,掩盖了枯井之后,再想找到糜夫人的埋葬地点,就比较困难了,即便刘备、刘禅再想迎回糜夫人的尸骨,也基本是不可能了!

总的来说,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逼迫糜夫人跳井自尽,之后又推到土墙掩盖糜夫人,使得糜夫人的尸骨再也不可能找回,这两个行为确实涉嫌“不忠不义”,那么为何赵云要做出这种不忠义之事呢?赵云不是一向自诩忠义之人吗?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赵云害怕曹军侮辱糜夫人

三国那个时代,虽然不像宋朝以后,非常看重贞洁观念,但是那个年代的女性,也是被视作男性的私人物品,若自己的妻子受到了侮辱,丈夫也会非常丢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赵云才会被迫做出上述“不忠义”的行为!

糜夫人是刘备的妻子,刘禅的母亲,从小出身巨富家庭,生活条件优渥,长得非常漂亮,要是她被曹军给活捉了,等待她的必将是无尽的侮辱!试想一下,当刘备和刘禅得知了糜夫人的遭遇后,他们会有多么的伤心?所以说,为了刘备和刘禅,同时也是为了糜夫人自身,赵云不得不“提醒”糜夫人,一定不能被曹军活捉!

而在糜夫人跳入枯井后,赵云之所以要把土墙推倒掩埋枯井,其实也是担心糜夫人受到侮辱!糜夫人跳的是枯井,所以会存在两种结局,一种结局是没死,另一种结局是直接去世!如果糜夫人没死,而赵云又没有推倒土墙掩埋枯井,那么等曹军到来以后,他们必定会将糜夫人救出,借机淫辱。

很多人认为,糜夫人落入曹操之手,结局会非常惨,其实大家完全是想多了。若糜夫人落入曹操之手,待遇会好很多,虽然曹操有人妻之好,糜夫人免不了会失身于曹操,但糜夫人肯定是能够活下来的,而且还能活得不错。可问题是,曹操手下的那批大头兵,会把糜夫人交给曹操吗?他们知道糜夫人的身份吗?糜夫人为了刘备的面子,会主动说出自己的身份吗?

事实上,在本文看来,这种事情基本不会发生,曹军普通士兵,只会把糜夫人当作一个穿得比较好的民妇,抢夺糜夫人身上的财物,淫辱糜夫人的身体,如果他们发现糜夫人乃是刘备的夫人,而他们又对糜夫人做出了恶事,他们甚至有可能杀人灭口!总之,若糜夫人活着,结局将会非常凄惨!

而若是糜夫人死了但赵云又没有掩盖井口,那么糜夫人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三国那种乱世中,普通士兵根本没有娶妻生子的机会,所以他们若是在战场上见了女人,那便会如饿狼见了肉一般疯狂,即便这个女人已经死了!在古代历史中,有不少淫辱尸体的行为出现,若糜夫人的尸体被曹军士兵发现,那么糜夫人的尸体肯定会被淫辱,之后被弃尸荒野,悲惨至极……

所以说,其实赵云推到土墙掩埋井口,是在间接的保护糜夫人,让她少受点侮辱,这不仅不是不好的行为,反而是一种忠义之举!

二、罗贯中借此凸显赵云的忠义

糜夫人在混乱之中身受重伤,根本不可能逃出战场,所以她的结局已然注定,若她不选择自尽,必定会被曹军活捉,受尽侮辱。即便她选择自尽,也很可能会被曹军淫辱尸体,最终弃尸荒野。而赵云的出现,使得糜夫人避免了这种悲惨遭遇,所以说,罗贯中安排赵云推倒土墙掩埋井口的情节,其实就是在凸显赵云的忠义,让世人看到,赵云不仅武力强悍,而且忠义无双!

三、罗贯中不忍心看到糜夫人被侮辱

演义中的糜夫人,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奇女子,令人敬佩!早在关羽投靠曹营期间,糜夫人就表现出了深明大义的一面。长坂坡之战中,刘备军队被打散,甘夫人碰到赵云前来相救,立马大哭,将自己柔弱的一面展示得淋漓尽致,而当糜夫人碰到赵云前来相救时,她却并未向赵云哭泣,而是恳请赵云带走刘禅!

原文:夫人曰:“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

危难之际,糜夫人并没有为自己考虑,而是在为丈夫刘备、儿子刘禅考虑,感叹刘备半生流离,只有刘禅这么个独子,恳请赵云救出刘禅,这种品行,非常符合我们传统的女性设定,这种典型的贤妻良母,令人敬佩!

除了品德高尚,糜夫人还非常有智慧!赵云想要带着糜夫人和刘禅一同撤离,但糜夫人深知,赵云带着自己不方便逃离,最终很可能导致三人一同被俘,所以她直接向赵云讲明厉害关系:“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当赵云迟迟不为所动,而曹军又快速杀来时,糜夫人为了让赵云尽快撤离,直接选择了跳井自尽,将生路留给了阿斗和赵云,这种充满智慧的大义行为,令人感动!

总的来说,从糜夫人的各种行为来看,她是一个品德高尚、充满智慧的奇女子,是古代女子的典范,深受众人的钦佩,她不应该承受无尽的侮辱,不该受到曹军的亵渎,所以说罗贯中于心不忍,直接安排了一出糜夫人投井,赵云推墙掩埋的戏码,以示对糜夫人的尊重,对糜夫人背后所代表的美好女性的尊重!

结语

总的来说,糜夫人跳井后,赵云之所以要把土墙推倒,压在井上,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赵云害怕糜夫人受到曹军的侮辱,二、罗贯中想要突出赵云的忠义,三、罗贯中钦佩、尊重糜夫人,不忍心看到糜夫人结局悲惨!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糜夫人跳井后,赵云为什么把墙推倒压在井上?

恐曹军盗尸

《三国演义》糜夫人跳井后,赵云为什么把墙推倒压在井上?

曹操大军南下,刘表死刘琮降,若大荆楚之地,除刘备进行了几次有效抵抗外,曹操大军长驱直入,再无阻力。

在火烧新野后,刘备再无可据守之地了,只得弃新野往江陵而逃。当时刘备三千多军队与十余万百姓追随者同行,行军缓慢,曹操派五千铁骑为先头部队星夜追击,终于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军民队伍。几经冲杀,刘备人马几乎伤亡殆尽,亲信随从都已冲散不知何处,刘备的两位夫人和襁褓中的独子阿斗也不知生死。

此时的赵云已突出了曹军重围,但他没跟追刘备而去,而是返身杀入敌阵,寻找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和阿斗,以至差点被误认为是投靠曹操。

赵云先救了糜竺等一干人,又找到了落难中的甘夫人,让糜竺带甘夫人先行,然后再入重围,终于在一矮墙边找到了绝望中哭泣的糜夫人。她怀抱阿斗,腿负重伤不能行走。赵云要将战马让与她,自己步战带着她母子突围。但糜夫人知道,这种情况下一个将军没有马是不可能突出重围的,但以赵云的忠心即便死也不会放弃她,所以她为不拖累赵云,保全阿斗能获救而跳井身亡。万分悲痛的赵云推倒矮墙掩埋了水井,然后解开护心镜,将阿斗系于前胸,挺枪跃马,一步步杀出重围。

那么除了推墙埋井以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没有!

一、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埋于深井之下已经是最好的处置方法了。当时事情紧急,阿斗是刘备的唯一骨血,保护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这既是赵云的职责,也是糜夫人死前的愿望,能做到糜夫人也就能安心于九泉之下了。

二、在那种战乱的时期,即便是将来也不可能有机会寻找和掩埋尸体了,如真等到那一天,尸骨也早荡然无存。自古人死以入土为安,暴露于荒地耶是遭罪,所以推墙埋井也是对糜夫人的安葬方法,也是对死者的尊重。

三、推墙埋井也是对刘备荣誉的保护。如果曹军获取了糜夫人的尸体,不但不会得到好的安葬,或会辱尸来发泄对刘备的愤恨,借此成为打击刘备的一个筹码。所以糜天人跳井后,赵云为防止曹军盗尸,在最短的时刻里做出了最恰当的处置。

总之,赵云是刘备手下最忠心最完美的人之一,而且办事粗中有细,每逢重大事情总能极度冷静,处理到最佳状态。这次七进七出救阿斗,推墙安葬糜夫人,他的忠诚、勇敢得到了完美体现。

《三国演义》糜夫人跳井后,赵云为什么把墙推倒压在井上?

很明显,赵云想保糜夫人留个全尸,糜夫人已死,不能让曹军把糜夫人的尸体抢走而遭到污辱,更是为了保全刘备的脸面。

古人是非常讳忌死无全尸和死无葬身之地的,这很不吉利,而且会影响子孙后代及家族的命运,即使真是死无全尸,也要想方设法用其他物品制作成所缺失的身体部分,从而保全尸体。

比如说关羽,关羽被杀后,其首级被孙权送给曹操,曹操收到关羽首级,用檀香木打造了关羽的身躯,并且以王侯之礼安葬关羽,让关羽入土为安,关羽生前是曹操的敌人,但是曹操仍然厚葬,可见古人即使对敌人,也是死者为大。

糜夫人是刘备的小妾,当时刘备没有正妻,刘备还有一个小妾是甘夫人,也就是刘禅的生母,糜夫人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刘备身后最大的金主糜竺的妹妹,换句话说,糜夫人身份不一般,背后有着较大的靠山,糜竺可是刘备创业过程中,最大的投资人,没有糜竺,刘备是不可能成就事业的。

赵云跟随刘备多年,深知这个道理,因此赵云在救回甘夫人后,就去找糜夫人还有阿斗,终于在一堵土墙边找到了糜夫人,当时的糜夫人怀抱年仅2岁的阿斗坐在地上,糜夫人的面前不远处有一口枯井。

当时的糜夫人左脚受伤,无法行走,怀抱着两岁还在哭哭蹄蹄的阿斗,靠着墙边坐着,赵云一见到糜夫人,赶紧伏地而拜。

反而是糜夫人先开口对赵云说:我现在终于见到将军,阿斗就可以活下去了,希望将军可怜他父亲一世漂泊,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将军可保住阿斗,送他去见父亲,我就死而无憾了!

赵云是职责所在,一心催促糜夫人上马,自已步行保护糜夫人与阿斗,冲出曹军包围圈,赵云三番五次的叫糜夫人上马,但是糜夫人怎么可上肯上马,还对赵云说:将军怎么可以没马呢?这个孩子全靠将军保护,我已经重伤了,死不足惜,希望将军赶紧抱着孩子冲出去,不要被我连累!

赵云脱口而出:夫人不肯上马,如果追兵来了怎么办?结果糜夫人把阿斗向地上一放,投入枯井中自杀身亡。

赵云眼见糜夫人已经身死,担心曹军会把糜夫人的尸体抢走,因此将枯井边的一面土墙推倒,盖住枯井。

赵云应该不是第一次见到刘备的妻子自杀或被俘虏,刘备在纳糜夫人和甘夫人之前,已经有多位妻子因为战争而被俘虏或自杀,在刘备心目中,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为了逃命,经常是抛妻弃子。

赵云耳濡目睹、习以为常,所以当糜夫人跳井自杀之后,赵云并没有马上转身逃走,因为糜夫人的地位可不同一般,就算是刘备普通的妻子,自杀后也要留个全尸,何况糜夫人呢?

同时赵云把土墙推倒也是为了保存刘备的脸面,刘备的妻子死了,让敌人找到肯定是不妥的,但是在乱世中,也没法安葬,只能匆匆以土墙安葬了糜夫人,等到刘备打赢赤壁之战后,刘备应该有带着糜竺和糜芳及赵云一起为糜夫人收尸吧!

《三国演义》糜夫人跳井后,赵云为什么把墙推倒压在井上?

我认为赵云有三个意思。

一是用土墙掩盖避免曹军找到糜夫人尸体,以此来胁迫刘备做交易。

二是赵云想借此土墙做个记号,以便将来战事结束后好方便寻回糜夫人尸体,重新安葬。

三是死者入土为安,当时情况急迫,赵云来不及给糜夫人修坟,所以干脆以土墙填井,求个心理安慰。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且看原著故事梗概:

“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四边喊声又起。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后人有诗赞之曰: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拚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

由此可见,当时情势紧急,糜夫人因为伤重,为了不连累赵云突围,所以自杀而死。这样赵云仅带一个小孩,冲出去的希望更大。赵云措手不及,眼见糜夫人投井,也无法救人了,匆忙之下,之后推倒土墙掩盖井口。

再看赵云救了阿斗后见刘备时的的回话:

云喘息而言曰:“赵云之罪,万死犹轻!糜夫人身带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而死,云只得推土墙掩之。

简单的汇报把糜夫人的深明大义和舍己为人的精神透露给了刘备,可惜无情无义的刘备战后并没有派人寻会糜夫人的尸体,而深谙刘备为人的赵云为也就没有再提此事,免得为自己惹麻烦。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欢迎点击关注墨鱼轩书画,阅读欣赏更多文史典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