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听信刘备的话,废掉刘禅自立为王会统一中原吗?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这个问题其实看似复杂,实际很简单,当然是不能统一中原了。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事一道送命题,具体的理由我还说一下。

诸葛亮

诸葛亮是一个啥人?从他选择刘备就能看出来。据我了解,诸葛亮的实力在三国时期绝对是顶尖的,人品更不用说,绝对是顶尖的。既然这么顶尖的诸葛亮,为啥不选择跟曹操混呢?却选择跟一无所有的刘备?

诸葛亮的《隆中对》就可以看出来,刘备来找诸葛亮之前,诸葛亮就已经想好了,他要辅佐的是刘备。

据我观察得知,其实诸葛亮选择刘备是有根本原因的,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多牛,而是诸葛亮要匡扶汉室,诸葛亮忠的是汉,而不想跟曹操这个汉贼混,这才是诸葛亮跟随刘备的最根本原因。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他咋不自比秦始皇呢?因为他有匡扶汉室之心,但是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他需要选择一个明主,而不是要做一个明主,这是诸葛亮的志向,丞相是他最终的理想,他并不想取刘禅而代之。

所以诸葛亮废掉刘禅自立,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不可能发生后续的统一中原了。

刘禅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可能是低估了刘禅,刘禅是任人取代的傻瓜吗?据我的了解,答案是否定的,刘禅不是傻瓜。

可能给大家的印象,诸葛亮在蜀汉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刘禅只是一个傀儡,其实不然,如果真的是那样,诸葛亮和曹操就真的是一个级别了。

事实却相差甚远,曹操是行政、军事等大权一手抓,独揽大权,根本没有竞争对手。汉献帝也就是一个傀儡而已。

刘禅不一样,刘禅是有权力的,诸葛亮每次有什么想法和举动,他都会像刘禅打申请,刘禅基本上都会同意。

刘禅什么都听诸葛亮的,这不等于刘禅就是傀儡,因为刘禅之所以什么都听诸葛亮的,是他看了诸葛亮的想法和申请之后,他觉得诸葛亮是对的,所以刘禅才进行批准。

如果诸葛亮错了,刘禅自然可以否定他,只不过诸葛亮很少犯错,所以刘禅也就一直没有否定过诸葛亮,给人一种刘禅是个傻瓜的错觉。

如果刘禅真的是一个傀儡,那么诸葛亮替代不替代他,不就都一样了吗?也就间接证明了诸葛亮即使替代刘禅也是无法统一中原。

其实刘备在托孤的时候,选择了刘禅,不是因为无人可选,虽然义子刘封死了,但是刘备还有其他儿子的,刘备选择刘禅,是因为这是他最好的选择。

刘备对诸葛亮是托孤,不是对诸葛亮传位,所以那句“诸葛亮啊,你要是觉得刘禅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是一句试探,别当真。

当时诸葛亮是主,别忘了还有一位辅助,那就是李严。李严和诸葛亮一直都是对立面,这也是刘备留下来的一招棋,让李严去牵制和平衡诸葛亮。

当时诸葛亮的权利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他想废刘禅,没有那么容易,搞不好还会将蜀汉闹的分崩离析,只会加速灭亡,更谈不上什么统一中原,造成这样结果的真正原因,就是刘禅不是一个傻瓜。

刘禅虽然不如诸葛亮浩气长存,但是刘禅会利用人,也会选择最好的趋利避害的办法。他虽然不是傻瓜,但是他却知道自己不如诸葛亮,所以啥都听诸葛亮的,这样的选择后来也证实了,确实是一个好办法,诸葛亮累死累活,他却天天享乐。

诸葛亮死了之后,有人要给诸葛亮立庙,刘禅却没有立刻同意,因为这样的话他的位置可能会受到冲击,他选择了拖延,不同意也不反对,让时间去减少这件事情的作用,等到诸葛家对他的威胁不大的时候,他才同意。

姜维是诸葛亮的人,没有得到重用,刘禅将相权和军权一分为二,由蒋琬和费祎分管。这样利落的决策,刘禅做得非常好,即使到了最后的投降,刘禅也是看清局势的决定,避免了生灵涂炭。

最后乐不思蜀的表达,虽然让后世嘲笑,但是当时的刘禅确实以贵族的待遇活到了最后,安然离世。

刘禅不是什么大丈夫,但是他却有自己的小聪明,这样的聪明让他趋利避害,虽然没成为英雄,但是活得却比谁都滋润。

结语

第一、诸葛亮不会选择取刘禅而代之;

第二、诸葛亮想废刘禅也没那么容易,李严这关虽然能过,但是也会伤到元气,而且刘禅不是傻瓜,他很可能有后手;

第三、即使诸葛亮废了刘禅,蜀汉恐怕已经分崩离析,想一统中原根本是做梦;

第四、蜀汉与曹魏差距巨大,如果不是诸葛亮不断北伐,消耗曹魏,双方一起发展经济养精蓄锐的话,恐怕大决战很快就会到来,届时,曹魏的发展速度,兵精粮足之后,蜀汉也必定难有作为。

第五、诸葛亮北伐失败是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条件决定的,关键因素并不在于蜀汉谁当皇帝,这个锅刘禅不背。

大家伙,我是野史日记,喜欢历史的朋友记得关注我哦,顺手给点个赞鼓励一下,谢谢您啦!

如果诸葛亮听信刘备的话,废掉刘禅自立为王会统一中原吗?

其实刘备临终对诸葛亮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的含义也有其他的解读,比如有人认为这是刘备说诸葛亮可以自主自专而不是取而代之,这且不论,我们还是在认为这是通常人们理解的含义的基础上讨论本问题。

如果诸葛亮废掉刘禅自立为王会统一中原吗?回答是较大的可能性还是不会,原因如下:

1、蜀汉的大义名分就是兴复汉室,如果诸葛氏取代了刘氏,那么这个大义名分就不存在了,本身在这个旗号下团结起来的荆州集团与益州集团即使不分崩离析,也不会像之前关系这么紧密,这对蜀国(已经不能叫汉了)的生存与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2、刘禅虽然才能不够,但是没有对诸葛亮做出过什么掣肘的行为,也就是说,身为丞相的诸葛亮并没有因为不是皇帝而受到根本性的制约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所以如果不考虑上述大义名分问题,诸葛亮自立为王与刘禅当国君对于北伐统一中原来说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3、1中的大义名分问题如果从东吴如何立国如何拓展的角度对照着看,也许也可以得到化解——东吴便没有兴复汉室这样的旗帜与诉求,也无碍其具有自身的合法性——然而,这同样只是不往负面的局面发展,并不能增添什么正向的助力。

总之,诸葛亮废掉刘禅自立为王,可能带来不利的劣势,退一万步讲,即使没有负面影响,也只是基本与原来的状况相似,并不会带来什么焕然一新的新局面。

如果诸葛亮听信刘备的话,废掉刘禅自立为王会统一中原吗?

这个问题是比较荒诞的,也是不成立的。

首先,诸葛亮在北伐事业上,与取代不取代刘禅毫无关系,刘禅根本没有影响诸葛亮实现自己的抱负,可以说完全和诸葛亮自己为君处理一国没什么两样,当时与东吴修好签订结盟诏书都是诸葛亮主持的,使者都是来往丞相府,这在古代已经是等同一国之主,刘禅大有虚君的感觉,很不正常,好比日本历史上天皇被架空成为名义上君主,但号称日本国王的是幕府大将军一样,人事任命,制定法律,主持财政,经营民生,刘禅除了在礼仪上出席一些活动,完全都是诸葛亮的事,所以,说一句诸葛亮就是蜀汉之主,感觉有点不尊敬,但距离事实相差并不远,刘备的话对诸葛亮的成败毫无影响。

其次,在北伐问题上,诸葛亮称帝的话究竟有利还是有弊?难道后人距离1000多年会比当事人更加清楚?除了我们都知道他已经被累死之外,对于当时具体困难,谁也不可能比他本人更清楚明白,假如今天人都相信诸葛亮具备一流头脑,就应该相信他的决定是对的,称帝夺位只会对他不利,他没有更加可以调动民心民力的旗帜,曹丕孙权已经看扁蜀汉大势,假如诸葛亮在丢弃中兴汉室的旗号,局面只有更糟。

第三,在六出祁山的问题上,诸葛亮凭借蜀汉资源已经做到最好了,诸葛亮手下只有十万兵马可以调动,还需要轮番更换,而且运输困难。尤其在战略上,陇右已经被迫,不如第一次魏延冒险的夺关中,第一次失败,已经丧失成功机会,距离长安就越来越远了。后人不可能在幻想诸葛亮是一个韩信那样的一流帅才,可以再把手下的人才改头换面,然后一改天下大势,扭转乾坤,分析历史不是拿笔写小说,一切都不能脱离具体情境,所以,严格来说,这个问题是十分荒诞的。

如果诸葛亮听信刘备的话,废掉刘禅自立为王会统一中原吗?

诸葛亮是思想正统忠君爱国的知识分子,他忠于汉朝忠于刘备,诸葛亮是不可能废掉刘禅像王莽曹丕等“乱臣贼子”那样篡汉自立为皇帝。

刘备非常了解诸葛亮赤胆忠心的性格,他这样说不过是表示他对诸葛亮才能的极度欣赏以及坦荡无私的君臣感情,他知道说了这话以后,诸葛亮不仅不可能废掉刘禅称帝,反而更加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为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至于如果诸葛亮真的按照刘备的要求,废掉昏庸无能的刘禅取而代之,能不能一统天下的问题比较复杂。

刘备说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是比较客观的,曹丕的政治军事才能不如曹操,更不如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如果诸葛亮的对手只是曹丕,的确有可能消灭曹魏一统天下。

但刘备没想到,诸葛亮一统天下的主要对手并不是曹丕,而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司马懿要比曹丕难缠得多,如果说诸葛亮的才能十倍于曹丕,诸葛亮的才能与司马懿相比只是六四开稍占优势。

因此,即使诸葛亮废掉刘禅取而代之,想消灭老奸巨猾的司马懿一统天下也是非常困难的,毕竟蜀汉的地盘兵力人才后勤等实力远远不如曹魏。

当然没有刘禅的牵制,诸葛亮发挥才能的空间更加自由更加广阔,击败司马懿消灭曹魏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但诸葛亮与岳飞袁崇焕等都是赤胆忠心的忠臣甚至到了愚忠的地步,哪怕主子再昏庸,他们也不可能做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何况刘禅对诸葛亮一直比较尊重,恭恭敬敬地称诸葛亮为“相父”,不像赵构朱由检那样冷酷无情,诸葛亮更没有废掉刘禅另立刘备其他儿子的理由。

如果诸葛亮听信刘备的话,废掉刘禅自立为王会统一中原吗?

诸葛亮废掉刘禅自立为王,也不可能统一中原。

其一,自出师表后,诸葛亮以仁义忠君,宽厚智慧立足于蜀汉,因此深受蜀国文臣武将的拥代。如果,诸葛亮废掉刘禅自立,将会失去自身的凝聚力,原来蜀国的文臣武将将会瓦解,蜀国多义士,将士将会反叛,诸葛亮今后很难调动军队。

其二,自刘备托孤白帝城,蜀国的军政大权都落入了诸葛亮一人的手里,名义上刘禅是蜀国国主,实际上朝内事务皆由诸葛亮一人决策,因此,对于统治阶级来说,诸葛亮换掉刘禅,亦是换汤不换药,对军队和国家的强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其三,诸葛亮历次北伐造成国库空虚,兵员疲弊,人民疾苦,才导致蜀国后期国力衰弱直至灭亡的真正原因,诸葛亮自身就无法完成北伐统一中原的目标。

如果诸葛亮听信刘备的话,废掉刘禅自立为王会统一中原吗?

大家好,我是老郑说历史。如果诸葛亮废掉刘禅,自立为王,那么会不会统一中原。首先老郑来分一下这个问题,我们从废掉刘禅开始,刘备临终前,虽然说过如果刘禅不行,就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话,说白了不过是故意感化诸葛亮,让诸葛亮更加为蜀汉效命,刘备从始至终都是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已经把人心笼络的很好了,如果诸葛亮取代了刘禅,估计天下人民也不会服气吧。

接着老郑再给大家分一下,就算诸葛亮取代了刘禅,那么会不会统一中原呢?诸葛亮北伐几次都没成功,和刘禅基本没有任何的关系,刘禅在后方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给诸葛亮提供帮助,另外还要整顿国家,所以北伐的失利,和当时蜀国的国力,军队以及运气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武将匮乏,军队衰弱,加上运气也不好,所以导致了北伐失败,就算诸葛亮取代刘禅,也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

最后老郑想给大家说说刘禅,其实刘禅并非是我们想想中的昏君,试想中国几千年的帝制,总共出了500多个皇帝,在位时间超过30年的不足二十几个,超过四十年的不足十几个,然而刘禅在位41年,并且在诸葛亮死后在位29年,还给诸葛亮收拾烂摊子,所以刘禅很可能是大智若愚。历史的长河滚滚,一切皆有定数,即使诸葛亮取代刘禅,相比历史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