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些糯米粉,应怎么做糯米食品?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我首先想到的是用糯米粉来做糍粑,小时候老家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要做糍粑,做出来的那个糍粑那叫一个软糯,再沾点白糖,一咬下去,嘎吱作响,回味无穷!

长大后,便再也吃不到老家的那种纯手工做的糍粑了,即便在某宝上能买到,毫不夸张的说,那口感,那味道跟小时候的糍粑差的不止十万八千里。

有时为了解馋,解乡愁,怎么办呢?自己做!于是自己便会上超市买点糯米粉回来自己做,虽然味道跟小时候的相差甚远!知足吧,差不多就得了,哈哈。

那用糯米粉应该怎么糍粑呢?请往下看:

一、盆清洗干净,倒入500g糯米粉,用冷水和粉就行,接着开始揉,揉至糯米团不再粘手,粘盆就行了。糯米粉不比面粉,很轻松就能揉好,也不需要醒面。

二、接着把揉好的糯米团按照一定的大小分成剂子,然后用手按压成扁圆状,粘手的话可以抹点糯米粉。

三、锅中倒油,小火烧热,把已经成形的糍粑放入锅中开始小火慢煎,煎至两面微微发黄即可。期间糍粑可能会拱起,这时你可以把它戳破,洞中加入白糖,这样就成了糖心糍粑了。

四、关火,锅中撒入适量白糖,量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添加,翻炒几下出锅就可以吃了。当然你也可以把糍粑盛出来放到碗里,然后碗中加入白糖,翻搅几下使白糖均匀,这样能防止糍粑吃起来太过油腻。

如果量大没吃完还未煎的糍粑可以放冰箱,冷却后糍粑会变硬,到时可以做酒酿糍粑,还可以在火上烤着吃。很简单吧,你也可以试试!

再次感谢,我是“记录一日三餐美食,分享一年四季佳肴”的LU哥,非常期待和大家在一日三餐上多多交流!

买了些糯米粉,应怎么做糯米食品?

你好,我是悠悠。糯米粉是以糯米磨成的粉末,粘性较大,口感软糯,可以制成很多美食。比如北方的驴打滚、元宵等,南方的汤圆、糍粑、煎堆等等。

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用糯米粉制成的广式小点心糯米糍及糖不甩,今天再介绍一款传统的广式小点心——香蕉糕。

说起香蕉糕,可谓算是我的最爱,记得以前小时候,上学时看到商铺里有售,总会买些来吃。但如今这种传统的小点心好像式微了,无论大小超市都没看到它的身影了。

若没吃过的朋友,可以想象成香蕉糕是加了香蕉熟制而成但没馅料的驴打滚,其做法也与驴打滚相似。香蕉糕口感软糯、味道香甜,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香蕉的清香味,让人一尝难忘。现在一起来看看做法吧。

-香蕉糕-

【材料/用量】

糯米粉120克,粘米粉60克,香蕉2根

清水100克,色拉油10克,白砂糖50克

糯米粉30克(配方外,拿来做手粉用)

【制作步骤】

▼1.炒制手粉:锅烧热,不用放油,直接把配方外的30克糯米粉放下去翻炒,开小火炒,一直炒至糯米粉微微发黄、散发面粉清香即可关火,盛起备用。

▼2.调制面糊:把香蕉剥皮切段放进搅拌机里,再放入糯米粉、粘米粉、清水、色拉油和白砂糖,开机搅打成细腻的面糊,然后用筛子过滤一遍,滤掉杂质。

▼3.蒸制面糊:蒸盘里边刷一层油或底部垫一层油纸防沾,接着把香蕉糊倒进去,表面蒙上耐高温保鲜膜或盖个碟子,待蒸锅烧开水后放下去蒸,蒸大概20~25分钟,用筷子戳一下没有生粉,就代表熟了。

▼4.定型切件:将蒸熟的香蕉糕挑开放凉,案板上撒一些手粉,将放凉的面团擀开擀薄,然后卷起来,类似于驴打滚的卷法,然后切成长段即可食用。若开头卷起来时卷不紧,可在边边沾点水,面团就很容易卷起来了。

【干货总结】

▼1.配方里用到粘米粉,是为了中和糯米粉的粘糯,让香蕉糕口感软糯之余,不至于太粘牙。

▼2.粘米粉又叫大米粉或籼米粉,是用大米磨成的粉末。包装袋通常写着‘粘米粉’或‘籼米粉’字眼,不是其它面粉或木薯粉等,小伙伴注意分清。

▼3.配方用到的是色拉油,若家里没有,可用玉米油代替,不建议用花生油或麻油等重味的油,以免盖过香蕉的香味。

▼4.蒸盘蒙上耐高温保鲜膜或盖个碟子,是为了避免水蒸气倒流滴到面糊里边去,影响面糊成熟。

【日食三餐,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我是悠悠,爱下厨,喜欢探索新吃法,期待您的关注和评论。】

买了些糯米粉,应怎么做糯米食品?

糯米粉我个人觉得真的是所有粉类最好做的一种了,不像面粉要发酵要时间等,不像米粉要弄各种馅啊,反正糯米粉是随时可以拿出来做的那种,像南瓜饼,土豆饼,糯米糍等等。我介绍我们家乡最简单的一种糯米团子做法吧:首先把买来的糯米粉倒入一个干净的盆里,再倒些温水或者是凉白开都行,然后用筷子来回搅拌,再用手揉面团,千万不要倒多了水,要不然面团太湿就不好做了,水倒少了可以再慢慢加,面团其实只要揉几分钟就好了,锅里倒平时炒菜的油量就行,可以调到小火,然后边把面团揪成一个比汤圆大的圆形,再在手心按扁放到锅里,先不要放在锅底部,因为有小火容易糊,也可以先做好小团子,再一起按扁放锅里,全部放好后,可以调到中火慢慢煎,煎到两面金黄,再用铲子把每一个团子稍微按紧点,它会鼓起来,基本上这个时候都熟了,喜欢吃焦点的也可以这样盛出来吃,喜欢软糯点的再放点水把锅盖上焖一两分钟,好了糯米团子就做好了,可以直接蘸白糖吃,我们家乡都是用炒熟的黑芝麻和白糖混合,那软糯的团子蘸上芝麻糖,那口里又有白糖的颗粒脆感,又有芝麻的浓香感,再加上团子的软糯,味道真心不错哦!不说了,晚上我家就吃这个了,哈哈😄

买了些糯米粉,应怎么做糯米食品?

可以做油炸糕!

做法:把糯米粉放入少量的水,迅速用手搓成小颗粒。

把蒸锅坐火上,放篦子和屉布,盖锅盖,大火烧开,等热气冒出,均匀撒上一薄层刚搓好的糯米面,盖盖。再看到热气冒出,再均匀撒上一层,直到把所有的面蒸熟蒸透。

将蒸好的面倒入盆内,马上用手揉搓光滑(太烫的话可以手上沾点凉水)。

在揉好的面团上抹点油,趁热搓成长条,揪成剂子。

包入提前做好的豆馅,也可以包入白糖,油热了下油锅炸至金黄,表面起泡即可。

买了些糯米粉,应怎么做糯米食品?

糯米粉买多了,不用怕,让四美来分享几个糯米食品的食谱啦。简单易做,做饭小白一看就会。

一、糯米糍

材料:糯米粉、红豆、糖、水、椰丝

做法:

(1)提前一晚泡红豆,红豆煲水,煲到红豆烂

(2)把煲好的红豆用勺子捣成泥,加入砂糖调味

(3)糯米粉加水搓成面团

(4)将搓好的面团捏成皮,把红豆馅包进去

(5)隔水蒸熟,蒸熟后在椰丝上滚一滚

二、糖不甩

广东的特色小吃。

材料:糯米粉、粘米粉、片糖、白砂糖、花生碎、椰丝、白芝麻

做法:

(1)糯米粉加水搓成粉团,然后再搓成小丸子,放进水里煮熟,沥干水分

(2)锅中加水煮融片糖使成糖浆,当片糖完全溶化后,慢慢加入糯米汤丸,要不时用调羹搅拌,以免粘锅底

(3)花生肉碎跟芝麻拌匀,用白镬中火炒香,待凉加入椰丝和砂糖拌匀

(4)待汤丸熟时取出,撒上炒好的花生芝麻等配料

三、鸡蛋糯米饼

材料:糯米粉、鸡蛋、糖

做法:

(1)鸡蛋打散加入糖搅拌均匀

(2)将糯米粉加入蛋液,搅拌至稀糊状

(3)小火,将面糊倒进不粘锅煎

吃货们赶紧关注今日头条:四美觅食。四美穿街过巷带你探店寻味,还会下厨教你做美食,将美食进行到底!

买了些糯米粉,应怎么做糯米食品?

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含有烟酸及淀粉等,糯米营养丰富,是一种温补强身之食品。糯米可以做成糯米饭,是甜烧白垫碗的必备食材;还可以制作汤圆、糍粑、叶儿粑等。

糯米粉为糯米磨成的粉,在使用糯米制作食品时很多都会磨成浆或打成粉,所以直接用糯米粉制作食品是比较省事的,比如做汤圆、糍粑、叶儿粑等。

用糯米粉做汤圆是很普遍的,汤圆可以做成包心汤圆,也可以做成小小的实心汤圆,煮的时候加入一点醪糟,软糯香甜、口感滑腻,特别好吃。

【醪糟汤圆】

材料:糯米粉、醪糟

辅料:白糖

制作方法:

  1. 糯米粉中少量多次的加入温水,把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
  2. 把糯米团分成小指头大小的小剂子,然后全部搓成大小均匀的小汤圆。
  3. 锅中烧水,水开后下入小汤圆,煮至小汤圆浮起后加入醪糟,再次煮开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再加入几颗枸杞点缀,稍微煮一下即可盛出。

制作醪糟汤圆,揉糯米团时最好加入温水,这样更容易成型不易散开。

传统制作糍粑,是用糯米直接浸泡蒸熟后锤打而成,锤打出的糍粑特别软糯,但用糯米制作糍粑比较麻烦,现在直接用糯米粉制作糍粑,方法简单易行,做出的糍粑也一样的软糯,再配上红糖汁,真的是香甜可口。

【红糖糍粑】

材料:糯米粉

辅料:红糖、熟芝麻、花生碎

制作方法:

  1. 糯米粉中少量多次的加入温水,把糯米粉揉成光滑的面团。
  2. 取一个盘子,在盘子内壁抹上一层猪油或熟植物油。
  3. 把糯米团放入盘中铺平。
  4. 蒸锅中烧水,水开后把装糯米团的盘子放到蒸格上,大火蒸四十分钟左右,直到糯米团蒸熟。
  5. 糯米团蒸熟后即为糍粑,可以直接沾糖食用。也可以取出放至凉透,然后切成厚片。
  6. 锅中烧油,油熟调小火,放入糍粑条,炸至鼓起且两面金黄后夹出。
  7. 在炸好的糍粑条上撒上熟芝麻和花生碎。
  8. 另起锅加入一点点水,水开下入红糖碎,熬煮浓稠后淋到糍粑上。

这样做出的糍粑口感一点不比糯米做的糍粑差,真正的香甜可口。

糯米粉制作糍粑的小贴士:

  1. 在揉面团时最好用温水,这样更易成型,揉起来比较省事。
  2. 在蒸糯米团时一定要蒸熟,看糯米团的多少和厚薄程度调整蒸制时间,也可以用高压锅,只需十多分钟即可。
  3. 在炸糍粑时,还可以裹上蛋液炸,裹上蛋液炸的糍粑更软糯,但不裹蛋液炸的糍粑有厚厚的锅巴更香。
  4. 制作红糖糍粑还可以把揉好的糯米面团做成小饼,放入锅中煎至鼓泡且两面金黄,然后倒入红糖水小火收汁。
我是荷幺姑,每天分享不同的美食心得,觉得有用请关注“荷幺姑的煮妇日记”,欢迎您评论区留言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