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什么症状?

对于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来说,高血糖本身其实并没什么,但由高血糖长期不控制而引发的糖尿病并发症才是真正危害身体的重点。糖尿病到底都有哪些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又会导致哪些症状呢?今天就来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并不一定是在长期糖尿病的病程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还有一些糖尿病的因为糖代谢严重紊乱而导致的急性发作的并发症风险,这样的一些并发症风险,也值得我们注意。

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和血糖重度升高导致的渗透性昏迷等问题。通常都发生在血糖严重超标的情况下,由于身体的血糖代谢以及脂肪、蛋白质、电解质等代谢的严重紊乱所导致。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在体内多种激素分泌异常,破坏体内激素水平平衡,从而导致身体多种物质代谢失衡而导致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通常以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特征。轻度的酸中毒可能会出现多尿,烦渴症状的加重,同时身体会出现失水的情况,同时还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低下等情况,严重者则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昏迷等症状,严重的酮症酸中毒会导致低血压,脑水肿,休克,肾衰竭等问题,甚至最终危及生命。

高渗透性昏迷,是另一种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这种情况属于与酮症酸中毒一样,都存在失水,电解质丢失等问题,其症状也有类似之处,但脱水,神经系统障碍以及昏迷的症状是更为典型的症状。

除了上述两种急性并发症以外,对于糖尿病人,也要注意乳酸酸中毒以及低血糖昏迷等急性并发症风险,想要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就要积极的加强血糖的调理控制,尽量的减少血糖急剧升高以及出现剧烈波动的可能性,控制血糖平稳达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发生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相比起急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往往病程发展缓慢,但对身体带来的健康危害,却也并不小。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两大类。

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是指的高血糖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血管壁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加速发展,因此,大多数的糖尿病人,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者。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的控制血糖,就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方面,而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注意高血压,高血脂的积极调控,同时对于生活上一些不良习惯影响,也要尽量的去除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降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种类就比较多种多样了,主要包括糖尿病肾脏功能改变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糖尿病导致神经病变的并发症,糖尿病导致眼底病变的眼部并发症,糖尿病导致足腿部发生变很多糖尿病足并发症等等,这些并发症逐渐发生,但如果不注意控制,也会逐渐加重,可能会导致肾衰、失明、截肢等方面的风险,同样也是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您在糖尿病控制期间,出现了胸闷,胸痛的症状,不妨赶紧去检查下心血管方面的健康问题,看是不是出现了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问题;如果您在糖尿病控制期间,体检发现了微量蛋白尿的问题,甚至是肌酐升高的问题,可能就是糖尿病已经逐渐影响了您的肾脏健康(糖尿病肾病);如果在糖尿病控制期间,出现了肢端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并发症可能已经开始发生了,如果在糖尿病控制期间,出现了视物模糊,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眼底出血等问题,可能就是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如果在糖尿病病程控制期间,开始出现下肢或足部疼痛,不适,感觉异常,出现溃破感染等问题时,可能糖尿病足的并发症也已经发生了。

这样的一些症状和问题,都是糖尿病病程控制过程中身体为我们发出的警示,如果能够尽早的积极的控制好血糖水平,糖尿病危害心脑血管健康,或出现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就会大大降低,即使没有尽早的控制血糖,如果能够在出现初步症状的时候重视起来,加强血糖的控制也并不晚,但如果等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去控制血糖,往往就太晚了,因为相关的并发症问题,导致用药禁忌增多,身体耐受性变差等因素,控制血糖的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写在最后: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我们还是要遵守尽早,积极控制的原则。如果能够在血糖出现升高的初期阶段,就积极的重视高血糖的问题,尽早的控制好血糖水平,稳定的控制好血糖水平,不但对于减缓糖尿病病程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大大提高糖尿病人的生活治疗,保证糖尿病人的预期寿命,因此,想要尽量的不发生并发症,不影响健康,重点只有一个,就是尽早积极的控制血糖的平稳达标。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急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昏迷,低血糖,感染等。(2)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又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微血管病变又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也就是说,糖尿病通过血管病变可以引起心、脑、肾等很多重要器官病变而危及生命。

  目前糖尿病所导致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脑血管和肿瘤等疾病,是排在第三位的非传染性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它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多饮、多尿、多食的痛苦,而是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一般患者在发病5年之后,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并发症,其中并发症是否严重,与患者本身血糖控制的好坏、血脂、血压等有直接关系。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

1,糖尿病眼部病变: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大部分病人合并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常见的病变有,虹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等。)

2,糖尿病心脏病变: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的机会是非糖尿病人的2一3倍,常见的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3,糖尿病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态下,神经细胞、神经纤维易产生病变。临床表现为四肢自发性疼痛、麻木感、感觉减退。(个别患者出现局部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则表现为: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等。)

4,糖尿病肾病:也称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5,糖尿病足部病变:是指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足部病变。(主要表现有下肢疼痛、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

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一2000mL左右。

2,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

3,食盐摄入应限制,每天食盐量控制在6g以内。

4,严格控制血糖。

5,严格控制血压。

6,避免使用有毒性药物。

7,每天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B维生素C和锌、钙、铁等。

8,禁止吸烟,因吸烟是加重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以上着重阐述了几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和几点预防措施。真诚的希望患有糖尿病的朋友,对糖尿病并发症引起重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时刻注意自己的血糖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同样对已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朋友,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恶化。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什么症状?

说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信号,准确的说应该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如果能够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就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危害。

1、腹泻或便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胃肠道功能,使肠道蠕动减慢,表现为腹胀、纳差或顽固性便秘。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慢性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出汗异常: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汗液分泌异常,如身体一半出汗一半不出汗,还可能在室温不高的情况下,大量出汗。

3、皮肤瘙痒:高血糖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皮肤瘙痒,特别是女性会阴部的瘙痒。尤其是在空气干燥的季节,可能会加重干燥、瘙痒症状。

4、视力减退: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减退可能会白内障或视网膜病变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视力减退一定要及时治疗,避免造成失明。

5、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表现为对称性手足麻木、疼痛、灼热、感觉减退或消失。此时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6、体位性低血压: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糖,也会导致低血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会造成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异常,当久坐、久卧后突然起立时,由于血管不能反射性收缩,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出现头晕、眼花甚至晕厥。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的信号或征兆很多,但早期往往不够重视或不能够将这些常见的症状与并发症联系起来。在这里把一些“信号”给大家梳理梳理。

1、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看东西不清楚,视力下降,飞蚊症等症状时,要警惕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如果突然出现眼前有黑影遮挡,需要注意有没有眼底出血。

2、糖尿病患者出现手或脚麻木、发凉、疼痛,有时像针扎的感觉,或者出现脚部像火烧火燎的感觉,或者出现双脚像套上了袜子的感觉,或者双脚像踩棉花的感觉,都需要注意可能有了末梢神经病变这种并发症。需要检查神经传导速度。

3、糖尿病患者小腿前面出现一个一个的黑斑,或者走路后小腿疼痛、发酸,休息后好转,再走路又出现小腿疼痛,而且走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时需要注意有没有出现下肢血管病变这种并发症。

4、糖尿病患者出现眼皮水肿,甚至双足、双腿水肿,夜尿次数增多,这是需要注意有没有出现糖尿病肾脏并发症。需要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

5、糖尿病患者出现突然眼前发黑,又很快恢复,或者出现越来越厉害的头晕,或者出现走路不稳、走路往一侧偏,或者出现身体一边活动不灵便,需要警惕出现了脑梗塞这种并发症。

6、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胸闷、气急,胸前尤其是左胸前疼痛、憋闷、紧缩感觉,有时同时出现了左胳膊左肩疼痛,出冷汗等,需要注意可能出现了心脏缺血性病变甚至心肌梗死。需要立即现场采取措施并及时就医。

7、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这一阵老是便秘,紧接着一段时间又老是拉肚子,接着又出现便秘,这样循环,这叫“便秘与腹泻交替”,可能出现了“糖尿病性胃轻瘫”这种胃肠道并发症。

8、糖尿病患者出现身上无端瘙痒难忍,严重时甚至抓破,需要注意可能出现了糖尿病皮肤病变。

9、糖尿病患者出现牙齿松动、牙缝变大、掉牙时,需要注意可能出现了糖尿病性牙周病变。

10、糖尿病患者在血糖高、感冒发热、严重腹泻、手术、外伤等情况下出现了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需要注意可能出现了糖尿病酮症这一急性并发症,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需要立即就医。

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上这些信号都需要注意,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上述问题。

糖尿病并发症都有什么症状?

目前,我国有糖尿病人1亿多。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分1型、2型,临床上最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占了糖尿病人总数的90~95%。长期血糖升高可引起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有些是致命的,这才是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

先说说糖尿病引起的急性并发症(多系代谢性的):

1、酮症酸中毒;

2、乳酸酸中毒;

3、高渗高血糖性昏迷;

4、低血糖症;

5、感染,如皮肤的细菌或真菌感染、尿路感染等发生率远高于非糖尿病人。另外,糖尿病人容易感染肺结核。

糖尿病人的慢性并发症,也可以说是远期并发症,是靶器官受到高血糖长期损害的结果,有:

1、眼睛: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内障。

2、足:足部受伤后,伤口很难愈合,还容易并发感染形成溃疡,经久不愈,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全身性感染,危及生命。局部可以发展成骨髓炎,感染无法控制时,往往不得不采取截肢的办法,这就是糖尿病足最严重的结果。

3、肾脏:长期高血糖引起肾血管病变,最终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靠血液透析或者肾移植维持生命,这是糖尿病人致死的重要原因。

4、心血管:糖尿病人中,体重超重或者肥胖、血脂指标异常、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这就造成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变机率加大,并且发病早,病情进展快。

5、神经:对体表的肢体神经,可引起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表现为肢端双侧对称性、袖套状或者袜套状的烧灼感、刺痛、感觉过敏等症状,这也是导致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对内脏神经的损害,可以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下降等消化系统症状,另外就是生殖系统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心脏功能出现紊乱等。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血糖水平在正常值内的前提下,达到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发生急性代谢性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