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志愿者注射了新冠疫苗,为什么感觉现在消息很少呢?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全面控制,但国外疫情却仍然没有受到遏制的迹象出现,很多朋友仍然在关心疫苗的开发进展问题。有的朋友这样问:前一段时间报道的志愿者注射了新冠疫苗,为什么现在没有消息了?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没有消息,或许就是最好的消息。

此次的新冠病毒形成了全球大流行,是多年来未见的一种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疫情持续蔓延的情况下,疫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开发出疫苗,可以为感染后可能会发展为危重症的高危人群,感染风险高的高危人群,比如老人、儿童、医疗工作者、经常与不同人接触的售货员、服务工作人员等等,进行接种来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是非常有必要的。疫苗到底开发到什么程度了呢?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的消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消息,目前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一共有9种,而正在临床前研究的疫苗还有90多种,这些疫苗在完成临床前研究后,如果不出意外,也会有很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在这9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疫苗中,我国的疫苗占了4种,其中一种是军科院陈薇院士团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而另外三种都属于灭活疫苗。进展最快的要数腺病毒载体疫苗,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一期临床,4月中旬就进入了二期临床,目前二期临床正在进行当中,相信如果一切顺利,在本月底或6月份,应该能够开始三期临床的实验,可以说,这是进展最快的新冠疫苗之一,按照这样的进度,疫苗在今年年底获批上市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其他的几个灭活疫苗,也已经在4月份开始了一二期临床合并实验,希望也能够一切进展顺利,尽早的获得良好的结果。除此之外,我国的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线路开发的新冠疫苗,也都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如果进展顺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开展临床试验也都是可期的。

当然在疫苗研究的过程中,全都一帆风顺,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这样的一种研究开发过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失败风险,在疫苗完成三期临床,获批上市之前,谁也不能确保疫苗的开发一切顺利,对于预估的疫苗上市时间,也是基于一切顺利,快速获批的基础上,来初步推断的,在我们怀着美好愿望的同时,也应该知道,在疫苗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确认的有效性、安全性问题还有很多,同样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再来看看国外的新冠疫苗研发情况,目前国外疫苗开发最快的要数美国,已知的已经有至少3款疫苗已经开始的临床试验,于3月份最早的mRNA核酸疫苗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常规的估计,目前应该也已经进入了二期临床阶段,除此之外,辉瑞公司,强生公司等医药巨头,也都已经在开发新冠疫苗,有些公司的疫苗也已经开始了临床试验。除了美国以外,应该牛津大学开发的疫苗,德国BioNtech公司开发的新冠疫苗,目前也都已经在开发试用当中,虽然各种各样的消息满天飞,但福奇博士的推测还是比较靠谱的,他说,如果一切顺利,明年1月是可以做到的(疫苗上市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关于疫苗的研究开发,目前有多种疫苗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都在进行当中,这其中会有失败,但相信也会有成功,在临床试验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需要确认疫苗的接种剂量,抗体产生情况,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种人群的适应性,禁忌症的情况等多方面的问题后,才能够真正的大范围的应用人群接种,目前疫苗开发没有新的消息,或许正说明,大多数的疫苗研究目前进展都还顺利,没有出现失败或者终止试验的情况出现,所以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不要着急,时间到了,疫苗自然就会出来。

前一段时间志愿者注射了新冠疫苗,为什么感觉现在消息很少呢?

只要病毒一天不消失,人类对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的研发一天都不会停止,这就是人类对新冠肺炎病毒的反击战、歼灭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宣布对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研发的国家,在疫情爆发时期,国家做的第一件时间是想法设法控制疫情蔓延,并同步开展病毒研究和疫苗研发,这就是大国担当,而并不像某些国家,在不知情下突然宣布已经研发成功疫苗,一惊一乍,天天想着是世界第一,而不是如何造福世界人民。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在2月9日发布消息,截止在2月6日,中国共有17家单位正在开展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肺炎疫苗研制工作,科研单位分别采取了灭火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不同技术路径进行攻关。

据陈薇院士透露,3月16日给第一个志愿者进行接种,开启了疫苗第一针、院士先试的先河,一期共有108名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苗开展比较顺利,经过7天、14天的安全性都得到医学数据。

4月14日国务院发布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新冠肺炎药物研发、疫苗研发等科研攻关进展,目前主要有三个疫苗批次进入临床试验,具体为灭活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其中陈薇院士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研究,在3月底已经完成了一期临床受试者的接种工作,并在4月9日开始了招募500名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也是全球首个二期临床试验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种,如果开展顺利,将于5月份揭盲。

揭盲就是在人体临床试验结束后,需要进行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安全性疗效比较,需要知道受试者具体使用的是哪个组别。

不仅仅如此,在4月12日武汉生物研究生和武汉病毒研究生联合申报的新冠肺炎灭活疫苗以及北京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也进入了临床试验。

4月28日,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道,美国开展的疫苗研发进入了临床试验,预计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才能投放到市场。英国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开展疫苗研发,现在也进入了临床试验,预计今年9月份会出结果。

根据我国专家介绍,临床试验一般分为三期,一期、二期临床主要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而确定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三期才是真正确定疫苗的有效性,因此相对于一期、二期而言,三期的临床样本量会更多,至少要好几千人甚至上万人,只有通过三期临床试验后才能批准疫苗上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首席专家吴尊友接受《新闻1+1》采访时候透露,一般而言一期临床试验大概是20天左右,二期临床试验大概是1个月左右,三期临床试验最短也得3-5个月时间。

因此,不难看出,目前没有新冠肺炎疫苗的消息属于正常,二期开始时间是4月19日,二期结束要经历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至少要在5月19日的时候试验才结束,试验结束并不意味着所有工作都停止了,还得开展数据分析等等,因此可能要到五月底的样子才会有具体消息。如果疫苗投入使用,至少还得等三期临床试验开展完成以后,可能至少也得要到今年9月份以后才会有可能投入到疫苗商用中来,让咱们静候佳音吧!让我们向奋战一线的科研人员及志愿者致敬!

前一段时间志愿者注射了新冠疫苗,为什么感觉现在消息很少呢?

疫情已经在全世界范围之内发生了五个月,这五个月是公开确定病毒的时间,至于之前的时间这个病毒是否以另外一种称呼存在,这个我们不得而知,用公开宣布出现的时间来看,疫情到现在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仍然处在高发的阶段,每天增加的人数都在数万人之多,死亡每天增加数千人。

直到5月5日全世界感染人数为3589649人,死亡人数为248758人,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是美国和欧洲,虽然都一直在努力的进行防控,但是并没有彻底的控制住疫情,现在的人类只是被动应对疫情,属于防守方式应对疫情,而目前还没有主动解决疫情的方式,研究出来疫苗成为了最大的寄托之一。

如果疫苗能够研究成功,而且在临床上面获得满意的效果,那就是疫情全面由守转变成功的阶段了,但是疫苗研究的整个流程非常麻烦,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各种测试,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在疫苗研究领域,欧洲和美国以及我们中国呈现三足鼎立的格局。

中美在这次疫情的疫苗研究取得了领先,都已经进入了人体注射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是最耗费时间的,在人体临床注射实验去发现观察疫苗的各种表现,比如说产生抗体,比如说是否会有其他人体危害和副作用,比如说是否会直接导致变成病毒携带者这些,所以一般的疫苗研究到成功都在一年以上,最快的也要半年时间。

这次疫情比较特殊,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情况非常非常的严峻和急迫,非常需要疫苗快一点研究出来,所以在各方面可能会用最快的速度进行,从而尽最大的努力去缩短时间,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明显的效果出来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呈现效果,疫苗研究的进展情况会有比较长的时间为空白期。

现在中美的疫苗研究都进入了第二阶段的注射观察阶段,这个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等待进展结果,所以不用太过着急,疫苗研究并没有停止,也并没有失败,所以不用太过担心,只有耐心的等待,这是拯救全人类的事情,科学家比我们更关心在意研究成果,不能马虎出错,所以细心耐心才是成功的关键,而疫苗只有到确认有效果完全没有危害才能真正使用。

当然美国是否已经拥有了疫苗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已经成功拥有,也许还在和我们一样在临床实验阶段,因为美国的富人和高官没有一个感染的,这些人在接触确诊者的时候并没有做防护,但是没有感染,这个让人觉得很奇怪,加上有记者爆料美国白宫高官全部注射了疫苗,这个事情不管真假,都说明了美国有许多让人看不透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志愿者注射了新冠疫苗,为什么感觉现在消息很少呢?

我们都在复工复产,或者做隔离点、武汉站等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所以没有那么多时间每天写日记或者每天面对媒体。所有人都挺好的,身体没有任何状况,这个月二期的结果就会揭盲,请静候佳音。

前一段时间志愿者注射了新冠疫苗,为什么感觉现在消息很少呢?

正常的疫苗研发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人类历史上有疫苗花了几十年才研制出来。疫苗从研制到上市,需要经过7到8个环节,具体见下图。

按理说,每个环节都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紧迫性,以及人类科技水平的提高,疫苗研发的速度将前所未有的快。

首先是实验室研究、临床前研究和一期临床,这都是小范围实验。很多实验室在疫情发生后2到3个月就完成了,这取决于实验室的实力,当然也还有一些运气。目前,国内已经有包括陈薇院士的腺病毒疫苗在内的3种疫苗度过了一个阶段,进入了二期临床阶段。

而下一个阶段,二期主要是观察或者评价疫苗在目标人群中是否能获得预期效果和一般安全性信息。三期则是为全面评价疫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并申请注册批准。

疫苗研发不是建雷神山,更多的时候需要等待和观察。一般来说,一期临床主要看安全性,有没有副作用,以新冠疫苗来说,如果一周内不出现副作用,此后出现的可能性就小,所以,原则上需要3个月观察期,实际上用不了那么长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而且测试人数只有几十个人。

但二期临床、三期临床测试范围更大,二期需要3、500人,三期可能上千,而且指标更多,显示也更缓慢,所以耗时很长,而且时间很难压缩。可以说,新冠疫苗的研制过程,主要等待的就是这个过程,短则半年,长则一年。

而在等待过程中,如果不发生异常情况,实验室没有必要向外公布,因为现在的数据远远不能判断成败。当然,我们同样也不希望听到有异常情况的消息,比如没有免疫效果之类的,因为这就意味着疫苗需要重新回实验室研发,这样,我们的等待又要重头开始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多头并进的原因,不能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而此刻,“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在中国,疫情基本已经被控制住了,所以,我们还有足够的耐心等待疫苗的研发。但在美国,特朗普早就坐不住了,他表示美国要在年底前完成疫苗研制,甚至表示,有些环节该省就省。很明显,为了复工,为了选票,特朗普顾不上科学规律了,也顾不上民众的安全了。

前一段时间志愿者注射了新冠疫苗,为什么感觉现在消息很少呢?

已经通过前两期试验,现进入第三期,第三期注射后要有3至6个月观察期,现在还在观察期,当然没消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