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血压偏高吗?知道怎样才能达标吗?

血压偏高,有很多种情况,想要达到血压达标,我们所应该做的也各不相同。

血压偏高,可能存在血压超过120/80,但还未超过140/90的高血压诊断值的情况,这种正常血压高值的情况,就属于血压偏高的情况,但也有可能是血压早就超过了140/90的情况,对于确诊高血压的情况,其血压控制,要求和策略就又不一样了。

另外,对于血压高的控制,我们还应该考虑高血压的控制目标,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血压情况,控制达标的目标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就从血压水平和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控制目标两个方面来谈一下高血压的控制和达标问题。

血压偏高,升高水平不一样,控制的手段和方式也不一样

比如一个年轻人,血压在135/85左右,这样的一种情况,算是血压偏高吗?当然算的,实际上如果血压超过130/80的水平,即使没有确诊为高血压,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了。

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还有一些已经确诊高血压,但血压未超过160/100,身体情况良好,没有糖尿病等其他心血管风险慢病的单纯一级高血压的患者, 都属于轻度的血压偏高的情况,对于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可以不必急着吃降压药,不妨先试试生活调理干预的方式来加强下血压的控制。

高血压的生活调理我们谈的很多了,在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再加上不熬夜,保持良好作息,这些方面如果能够针对性的改善和做到,往往对于血压的控制都会有较好的效果。

如果您通过生活干预,血压仍然超过140/90的水平,或者属于一级高血压,但还有糖尿病等问题的情况,或者是属于血压超过160/100的二级高血压的情况,对于这样的一些情况,就建议在加强上述生活干预的同时,合理的选择降压药服用控制血压了,不严重的一级高血压,可以选择单种降压药来服用,二级及以上的高血压,可以选择2种或更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具体的药物选择,应该结合自身的状况,咨询医生来确定。

到底什么情况如何选降压药,选择哪种或哪几种降压药,篇幅有限,就不多说了,总的原则是,降压效果好,血压控制平稳,没有身体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同时如果能够兼具一定的心肾保护作用,这样的降压药用药方案,就是很好的用药方案。

不同年龄段,控制血压达标的目标并不相同

要知道怎样才能控制血压达标,我们不但要了解高血压生活调理和合理用药的相关知识,还应该了解高血压到底控制到多少才算达标。

有的朋友说,血压达标不就是控制到140/90以下吗?控制到这个值以下,就不算高血压了,不就可以了吗?但在实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过程中,年龄,身体条件,动脉硬化程度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对于血压控制的达标范围,都是值得考虑的。

比如说一个年轻人,也没有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单单控制到140/90以下,就还不够,如果可能,应该尽量的把血压值控制到130/80以下,如果能够平稳的把血压水平控制在这个达标范围内,则身体的健康获益会更大。

而在比如一个8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原来没有高血压问题,现在低压在50多,高压到了145,这样的一种情况,需要让他去服药控制血压,把高压控制到130以下吗?当然就是没有必要的,高龄老年人由于血管,心脏的衰弱,出现低压偏低,而高压稍微偏高的情况,就不要去刻意的把高压控制下来了,在控制高压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已经偏低的低压值,对身体造成的健康危害,反而可能更大。

简单总结一下不同年段的血压控制达标值——

  • 65岁以下,不存在舒张压低,脉压差过大的高血压患者,尽量把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最好;

  • 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血管健康程度较好,不是单纯收缩性高血压的情况的,也建议把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

  • 65岁以上,动脉粥样硬化较严重,单纯收缩性高血压或存在脉压差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建议尽量把高压控制在140以下,低压尽量不要低于60;

  •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高压控制在150以内就很好。

了解自己的血压控制达标值,冲着这个达标值去努力,经过严格自律的生活调理干预,再加上合理的降压药用药方案调整,把高血压控制好,才是高血压控制的正确做法,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仍然是最靠谱的办法,您说是不是呢?

你的血压偏高吗?知道怎样才能达标吗?

我是一个小医生的科普,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答案我的血压正常,但我知道怎么才能达标。

什么叫做高血压?

想要知道自己的血压是不是偏高,首先就是要知道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常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存,可损伤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高血压的危害是会损伤重要脏器,所以我们现在要治疗高血压,也在大力宣传让所有人开始重视高血压。

高血压标准是如何制定的呢?

高血压这个词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广为熟知,在古代根本没有高血压这个概念。

高血压这个标准总不能是几个专家坐在一起开会说,我们觉得超过这个值就是高血压,事实当然不是,其实高血压这个数值,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来确定的。

在之前人群中的血压是呈正态分布的,正常血压跟高血压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后面发表了大量的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最终发现血压超过多少会引起人体疾病,于是设定了高血压的标准。

但这个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大量的研究而改变,例如美国心脏病协会在2017年就将高血压的标准调整到了130/80mmHg。

高血压要如何分级?

根据2019年高血压诊治指南,我国是这么分级的。

虽然没有将130/80mmHg作为高血压标准,但是将正常血压确定为小于120/80mmHg。将120~139/80~89mmHg定义为正常高值。

正常高值的意思就是还没有到高血压的标准,还不需要药物介入治疗,但是已经要注意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平时也需要开始注意血压了,有事没事需要去测一下自己的血压。

要如何控制自己的血压呢?

注意:这里只提供改善生活方式的降压方法,由于高血压选择药物众多,每个人各不相同,因此建议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前往当地医院治疗。

  1. 减少钠盐摄入:这应该是所有高血压患者最基础最重要的治疗,每天给高血压患者开饮食都是低盐低脂饮食。但是最重要的是很多人不知道究竟要吃多少盐,通俗来说一天摄入的盐量就是啤酒瓶盖装满。这就是每个人1天摄入的盐量,要求小于6g。在家里要做到这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网上买一个定量的盐勺,每天做饭按照上面的刻度加盐,这是最容易控制盐量的一个办法。同时高血压患者不要吃腊肉、咸菜等等含盐量极高的食物。

  2. 增加钾盐的摄入:大量的研究认为补钾可以降低血压,而且这是生活中极为完成的,唯一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肾功能不全者不要轻易补钾。香蕉、橘子、橙子这些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钾,高血压病人要常吃。

  3. 减少油脂摄入,合理膳食:其实减少油脂摄入不是为了控制血压,而是为了防止高血压的并发症发生。主要就是为了减少血管粥样硬化。主要做法是:多吃蔬菜水果;喝脱脂或者低脂牛奶;不吃油炸等含油量极高的食物。

  4. 减肥:这里主要说的是体重超标的各位同学,也就是BMI大于24的人。这里就是提醒你们该减肥了。减肥的秘诀也就是4个字:少吃,多动。记住少吃是基础,如果饮食不控制是不可能减肥的。

  5. 戒烟:戒烟这个事情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次,在今日头条上起码说了100次了,临床上更是如此,特别是有一些老人家吸烟,让他戒烟。他说理直气壮的回你一句:“我年纪比你大,你跟我说戒烟可以长寿,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讲长寿”听了确实很无语。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在临床见到的30岁以下的心肌梗死患者基本都是大量抽烟的年轻男性。吸烟百害而无一利。

  6. 戒酒:目前确实有研究证明少量喝酒有益身体健康,但是最重要的是少量指的是每日男性酒精摄入量小于25g,女性小于15g,每周喝酒不超过5天。对应过来就是白酒50ml,葡萄糖100ml、啤酒300ml。问题就在于没有几个人可以做到少量,因此我都是建议戒酒而不是限酒。不要去考验自己的自制力,它经受不起考验。

  7. 运动:运动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生命来自运动,高血压患者也需要运动。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需要进行有氧运动,不适合进行高强度的运动。一般我们建议每周至少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可以进行慢跑、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各项运动。如果条件较好可以买一个运动手环纪录一下自己的心率,因为有氧运动是有心率限制的。有氧运动指能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min)=220-年龄]的60%~70%的运动。

  8. 减轻精神压力:这可能也是现代社会普通人最难的一点,像我自己每天早上起来就想到要去奋斗赚钱还房贷、车贷,就不可能没有压力。我相信大部分普通人都跟我一样,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缓解压力。我可以说一下我自己的方式:1.保持良好的睡眠,我给自己的规矩就是11点之前放下手机,开始睡觉。2.每工作2小时,给自己5到10分钟时间休息一下,你可以看看窗外,也可以跟旁边的同事闲聊几句。3.周末的时候安排一些无脑的娱乐活动,周末只想完全的放空自己,因此我都给自己安排无脑的娱乐活动,例如公园野餐,看一些搞笑的视频。每个人缓解自己压力的方式都不一样,希望我的可以给你们一点借鉴把。

总结

每个人的血压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长期的检测和控制。高血压也是一个困扰终身的慢性病。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血压我们要做的是打持久战,要坚持才能有效。

加油吧,各位!为了你的健康,关注血压、控制血压从现在做起,长期坚持。

你的血压偏高吗?知道怎样才能达标吗?

高血压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风险与致死风险,因此发现血压升高后应早干预、早治疗,以减轻对心脑血管的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那么,血压多高为偏高,如何才能控制血压达标?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并非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才能诊断为血压偏高

血压长期升高,会损伤血管内膜,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动脉狭窄,形成的斑块破裂后可诱发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可引起缺血性疾病,如心肌缺血、脑缺血等,缺血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血压对心脑血管的损害,与血压升高的幅度、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血压水平越高,血管损害越重;合并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血糖偏高、血脂异常等越多,血管损害越重。但就血压而言,并非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140/90mmHg后才会产生相应损害,当血压位于120/80mmHg至140/90mmHg之间时损害已经存在。研究发现,相比于血压低于120/80mmHg的患者,血压高于该值的患者在未来十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一倍。因此血压偏高的标准并非达到140/90mmHg才为偏高,血压超过120/80mmHg即已经出正常范围,只不过达到140/90mmHg才能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位于不同的范围,主要降压治疗措施不一样

降压难度会随血压的升高而增大,血压位于不同范围,降压措施不一样。未达高血压诊断标准即血压位于120/80mmHg至140/90mmHg这一范围时,降压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包括控制钠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运动并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重在长期坚持、并定期监测血压。当血压位于140/90mmHg至160/100mmHg这一范围时,自身情况不同,降压方式也不同,多数患者可先尝试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在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情况下则需要启动药物降压;但部分患者血压达到140/90mmmHg就应启动药物降压,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可协同损耗心脑血管、肾脏等靶器官,因此降压治疗更为严格,已经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使血压升高幅度不大,也应启动药物降压,并严格控制血压达标,以减少相应疾病的复发风险。血压位于160/100mmHg至180/110mmHg的患者,不仅需要启动药物降压,还需要联合降压,即使用降压机制不同的两种药物,以增加血压达标率,必要时应三药联合降压。当血压达到180/110mmHg的患者,由于可能引起急性并发症,因此需就诊专科,给予门诊或住院降压治疗,以降低相应风险。

综上,血压超过120/80mmHg即为偏高,但血压位于不同的范围,降压治疗措施也不一样。位于120/80mmHg与140/90mmHg之间时,以改变生活方式降压为主;位于140/90mmHg与160/100mmHg之间时可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压,无效时再启动药物降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或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也应积极药物降压;位于160/100mmHg至180/110mmHg时至少应联合降压;达到180/110mmHg时应门诊或住院降压治疗,以降低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你的血压偏高吗?知道怎样才能达标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众所周知,高血压诊断标准是高于140/90mmHg,因此很多人都会认为只要血压不高于这个数值就可以,实际上这个标准只是从疾病发生的层面来说的,并不等于不高于这个数值对人体就没有损害,为什么呢?

研究证实:人体最适宜的血压环境是小于120/80mmHg,当血压超过这个水平时,机体内环境即会处于相对高压的状态,组织器官不得不为了适应这种环境而加强工作,就像一个人总是处于加班状态,时间长了会有疲劳感而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样,虽然还不至于引发疾病,但却会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一旦遇到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即可能发生问题。因此,一生中保持较低的血压,比如保持在120/80mmHg以下是应当力争去做到的。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注意,比如有些人年轻时血压较低处于90/60mmHg的水平,但之后血压会逐渐上升,比如升到了120/80mmHg的水平,虽然相比于其它人血压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对其本人来说血压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升高,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对他的血管会产生较大的损害,实际上处于了血压偏高的情况,也是需要找找原因给予干预控制的。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你的血压偏高吗?知道怎样才能达标吗?

这个问题我有资格阐述一下。我是一个患高血压快二十年的人了,刚开始我对高血压没有特别重视过 ,因为身体很好,可能你们都不太相信,确实我就是这样的心理。

刚开知道自己血压高,是在一次查体时医生告诉我:“你血压这么高没感觉到不舒服吗?”我很放松的说:“没有,挺好的。”医生很认真又严肃的警告我:“你高压150了,该吃药了,不然很危险的!”我虽然答应了还是没吃药。

那时候天天忙着生意,住在四层楼上,每次上楼下楼都是小跑,还提着两大包货。身体这么好也没觉得不舒服,从不重视。过了一段时间,一天睡完午觉醒来去洗手间后,感觉眼睛发黑,突然就断片了…。当睁开眼睛时,环视了一下在想,怎么躺在地上了?过一会站起来回屋了。等爱人下班回来给他一说急坏了,找医生又给我查了一遍,必须吃药了!打那以后高血压的药就没断过。

如果要让血压值正常达标,就应该有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要放松心情,按时起床睡觉,。吃饭粗细搭配合理。多吃些粗纤维,蔬菜水果。大鱼大肉不要过量。注意少糖、少盐、少油多运动。比如体质好的可以慢跑,大步走,体质差点可以适当慢步走,运动时间最好在30—40分钟。记住了千万不要忘了吃降压药!

大家都知道以前血压值规定在80—120之间才是正常,近年来,血压值不超过90—140也算正常的,特别是对中年的判定。

我现在的血压一直保持85—125之间,身体状况挺好!希望有血压高的朋友,不要像我以前那样不重视,还要记着天天量一量血压,尽可能让我们的血压保持在正常值,身体好才是最大的幸福!

讲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谢谢大家浏览本文,祝你健康快乐!

你的血压偏高吗?知道怎样才能达标吗?

首先得说,我的血压80-120很正常,我也不是医生。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我母亲,我的母亲却被高血压病折腾了大半生。

我的母亲是外地人,听说是个大户人家的二小姐不知什么原因跟随父亲回到原籍,六十年代这个还很稀奇的。本地的小孩喊她“唔子”(说话听不懂的意思)。我的母亲生得慈眉善目,身体健硕,性格内向,勤劳能干。但性格刚强,处事果断,家里家外都是她说了算。

记得有一次父亲工作大半月没回家,家里5个孩子上学、吃饭都靠母亲一人在街办工厂里每天不到一块钱的收入维持着,没日没夜的操劳让母亲身心俱疲。现在想起来眼泪就会在眼里打转。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母亲很少和父亲吵架。那一次,还没等父亲放下行李母亲就大哭大闹起来,并丢下我们不管不顾地跑了出去。父亲默默地拿出我们急需的学习用品安抚好5个孩子,用带回来的粮食做好晚饭,然后5个孩子和父亲围坐在饭桌前闻着饭香谁也没有动筷子,等着我们的母亲。

母亲哪里也去不了。在当地她没有亲戚,以母亲的性格她也不会去麻烦好友。天渐渐黑了,灯光都亮了起来,母亲那显得有些佝偻的身躯也出现在门外。我们起身去迎却被她一把推开,径直跑进房间里上床躺下了。第二天父亲找医生回家给母亲瞧了病,开了药单子,从此母亲就没有断过吃药,那年母亲41岁,直到87岁寿终正寝。

母亲4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却从来没有发生中风现象,低压90左右,高压总是190左右。以前没钱买药就找一些偏方对付对付,休息一下就过去了。我记得母亲最喜欢吃的是芹菜炒干子(豆腐干),不舒服时连米饭都不吃,就吃点素菜,也很少去医院,挺挺就过去了。

后来我给母亲买最好的药,请最好的医生治疗高血压病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每当母亲在人前说“我享儿子们的福啊”时,我的心总是不能平静,母恩深似海,无以报恩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