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多高会发生脑梗?长期高血压,但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会发生脑梗死吗?

高血压真的会脑梗吗?为什么有一些老人就是高血压,可是并没有发生脑梗?

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血糖高到多少才会出现并发症,血脂高到多少才会引起心梗等等,这不,又有朋友问到了这样的问题:血压多高才会发生脑梗?高血压没感觉,也会发生脑梗吗?对于这个问题,还是首先要强调,脑梗的发生于高血压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也并没有一个血压值,达到这个值以后,脑梗就发生了。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而通常我们所说的急性发作的脑梗(梗塞性脑卒中),是一种急性疾病,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当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抛开腔隙性脑梗不谈,先来简单介绍下急性发作的脑梗的发生过程:

脑梗虽然是急性发作的,但其发生绝不是忽然出现的,在脑梗发生之前,脑部的动脉血管就已经在诸多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当然也包括高血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粥样硬化,什么叫粥样硬化,一是血管壁下方形成了血管的斑块,导致了血管的狭窄,另一方面,是血管的弹性变差,出现了硬化的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如果我们脑动脉里的斑块或颈动脉的斑块变得不稳定,出现溃破的现象,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堵塞了脑动脉的血管,就会引起脑梗,而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患者有房颤的问题,房颤过程中产生的栓子,在房颤结束后随血液流经脑部本来就以硬化狭窄的血管,同样也可能发生脑血管的梗塞,这种情况,我们将其称之为心源性的脑卒中。

什么原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得不稳定,或者出现房颤等方面的问题,高血压当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高血压会让身体的动脉血管长期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壁内皮的受损,同时也会影响心脏健康,导致出现心室肥大,心脏功能改变等相关的病理性改变,但也要明白的一点是,高血压绝非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唯一风险因素,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同样也是导致动脉发生硬化狭窄,斑块出现不稳定的重要风险因素,除此之外,年龄的衰老,家庭遗传的因素,生活中吸烟,长期大量饮酒,久坐不活动,熬夜,长期焦虑压抑的心理状态,肥胖等这些生活因素的影响,同样也会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因此,高血压与脑梗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并非是血压高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引起脑梗的发生,想要做好脑梗的预防,应该从多方面,全方位的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控制,不要等到出现脑梗心梗等疾病时,才想起来去控制相关的慢病,改变相关的不良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积极的对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定期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情况进行积极的干预,在脑梗还没有出现之前,就积极的控制好这些慢病,尽量减少生活中的不利因素,只有尽早的做好预防和控制,才能够更好的减少心梗脑梗的发生几率。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想要做好脑梗的预防,血压应该控制到多少呢?通常说来,血压高于140/90mmhg,我们称之为高血压,而对于血压的控制目标来说,如果以140/90为控制目标,往往还不够,通常说来,对于65岁以下的朋友,建议把高血压尽量以在130/80以下为血压控制目标,相关研究表明,控制血压达到这个值,可以更好的减少脑卒中的风险,而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结合自身的血压情况,压差情况,可以适当的放宽血压控制标准,切忌死板的一定要控制到这个值,而把舒张压(低压)降得过低,反而可能会加大脑卒中的风险。

高血压没有什么不舒服就不管的想法和做法非常普遍,这也是我国高血压患者控制率,达标率一直很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样的想法真的不可取。高血压不但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梗风险,脑出血的风险预防,心血管以及心脏的风险预防,肾脏健康的风险预防,眼部健康的问题,都有高血压的长期不控制有很大关系,高血压而之所以被称为“静默杀手”,与其往往在没感觉中逐渐损害相关的靶向器官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高血压应该在发现指出就积极的进行调理控制,并长期的保持稳定达标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好我们的身体健康,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脑以及其他方面的身体危害。

血压多高会发生脑梗?长期高血压,但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会发生脑梗死吗?

这个问题非常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没啥不舒服的,不想服药;在看看身边的人,也是高血压,后来也没得脑梗,所以更是开始怀疑高血压和脑梗之间是不是又关系了。也是可以理解的,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是没有弄明白高血压和脑梗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为大家阐述下高血压和脑梗之间的关系:

一、高血压的并发症有很多,脑梗是其中的并发症之一:

高血压会增加不良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风险,以下情况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1、左心室肥厚

2、射血分数降低型

3、缺血性脑脑卒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脑梗

4、脑内出血,也就脑出血或是出血性脑卒中;

5、缺血性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和需要干预的冠状动脉疾病;

6、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

以上这些疾病都是和高血压高度相关的,也就是说相比没有患高血压的人,患有上述疾病的风险会增加。所以说高血压不是绝对就会发生脑梗。

二、反过来,脑梗也并一定就是患有高血压。

因为脑梗的因素 还受患者年龄、遗传因素、自身血管因素等不可改变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吸烟、饮酒、合并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体力活动不足等多种因素,都可以成为脑梗发生的原因之一。

三、警惕无症状的高血压

有些高血压就是没有症状,大约能占高血压的三分之一,这些没症状不代表没有靶器官的损害,比如引起肾功的损害、尿微量白蛋白、心脏功能的异常等,然而这些器官的损伤不能立马被察觉和发现,只有进展到一定程度了才会有临床症状。

总之,高血压并不一定会得脑梗,但是会增加得脑梗的几率,即患有脑梗的风险更高,其次高血压也不是发生脑梗的唯一因素,脑梗的发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后要警惕无症状的高血压,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靶器官的损害,只是可能还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按时按量服药。

血压多高会发生脑梗?长期高血压,但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会发生脑梗死吗?

血压多高会发生脑梗?其实血压高可并不是只有脑梗这一个并发症,脑梗的危险因素也不只是高血压这一个。

如果血压一直高,突然有一天忽然很高,还有可能脑出血呢?或者没有脑出血,也可能出现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

一、高血压是中风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尽管年龄、家族史、吸烟、喝酒、高血脂、糖尿病等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以说中风的发生至少50%都可以归因于高血压,中风是全世界第二常见的死亡原因,也是第三常见的残疾原因。高血压是中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约有64%的中风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

二、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

高血压既可能导致脑梗死,又可能导致脑出血。但二者的病因不同,脑梗死是由于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然后发生了脑血管的闭塞;而脑出血是长期高血压,脑血管变薄弱了,最薄弱的地方就可能由于过高的血压冲破血管导致血流到脑子里了。

三、血压多高就会脑梗?

这个不像体温一样,38度就是发烧了。没法说血压达到多少就一定会脑梗,但血压赿高,高血压的时间越长,对血管、心脏的损害肯定就越大,脑梗死(或者脑出血)的风险就越大,这一点是无可质疑的。

四、为什么有些人有高血压也没有症状?

高血压对血管、心脏的损害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正因为是个慢性过程,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也是为什么要经常量血压,可以早点发现血压的异常,早点管理。如果等到有症状,才量血压,造成的后果已经很严重了!这时候即使再控制血压,造成的损害也不可逆转了。

五、控制血压的重要性

管理后血压,可以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高血压的筛查和治疗可预防心血管疾病(CVD)并降低中年人群(50-65岁)的死亡率。即使在老年人中,降低血压也可获益。控制好血压不但可以预防脑梗死、脑出血发生,还可以预防脑梗死、脑出血的复发。

六、血压应该控制到多少呢?

关于血压究竟应该降低多少,一直存在争论。受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结果的影响,高血压管理指南建议将治疗目标从140/90 mmHg降低到130/80 mmHg以下的正常范围,包括老年患者,如果降到130/80没有不舒服也应该尽量降到130/80。如果有严重的颈动脉狭窄,如果狭窄没有治疗前,为了保持大脑的供血,血压不宜过低。

不要因为高血压没有感觉到什么症状就心存侥幸,更不能因为高血压暂时没造成严重的后果就以为以后也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定要经常测量血压,一旦诊断高血压,就要从改善生活方式入手,加以药物辅助,控制好血压。

血压多高会发生脑梗?长期高血压,但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会发生脑梗死吗?

午夜零点时分,52岁的刘先生睡醒后发现自己左侧肢体乏力不适,记得睡觉前自己并无什么明显异常,现在突然活动不灵活了,同时伴有胸闷及出大汗,于是连忙叫醒身旁的老伴。这可把老伴吓坏了,连忙拨打了120送去附近的医院看急诊,随后老人的子女陆续赶到医院。

送到医院后急诊开通绿色通道给徐先生完善头颅CT检查,未见出血灶,血压:170/92mmHg,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aVF异常Q波,考虑下壁心肌梗死(时机待定)”,同时检查了血常规、肌钙蛋白、凝血功能、心肌酶未见异常。后查颅脑共振血管成象(MRA)平扫提示:右侧放射冠腔隙性脑梗塞。NIHSS评分:5分。随后急诊以“急性脑梗死”收入神经内科。

刘先生家人都非常诧异,平时都不抽烟不喝酒,就是血压高一点,但并没有什么不适感,平时就没吃降压药了,但为何半夜突然就脑梗了?这里先介绍脑梗,然后具体分析刘先生发病原因。

什么是脑梗?

脑梗死,医学专业术语叫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当一个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其中之一或其中多种情况时,发生脑梗的风险就具备了,因素越多风险越大。其中,高血压是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刘先生既往有高血压,且一直未重视,这是他脑梗发生最直接原因。

血压多高会发生脑梗死?

我们都知道,一般患者血压目标需控制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但是并没有血压达到多高就一定会发生脑梗死的这种说法。因为脑梗死是个长期病变的过程,当这个病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血压越高,高血压的时间越长,对血管、心脏的损害肯定就越大,导致脑梗死的风险就越大。

刘先生入院后血压170/92mmHg,血压明显嘎鱼正常范围,而且最关键一点,他一直以为自己没有什么症状,就没有服药治疗,也没有监测血压水平,这就导致自己高血压后脑梗急性发作。

长期高血压,但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会发生脑梗死吗?

如果高血压长期存在,虽然并没有什么不适,也可导致动脉壁透明变性,动脉内膜破裂,使血小板易于聚集而形成血栓,阻塞动脉使相应部位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脑梗死。这个形成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高血压患者没有发生脑梗死,并不代表血管没有出现这样的病变,只是暂时没有形成血栓而已,所以没什么明显症状。但即使没什么不适,也应该长期坚持监测血压。如果等到有症状时,血管的病变已经很严重了。这时候即使再控制血压,已经造成的损害也难以逆转了。

未接过受降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什么时候启动降压治疗?

有研究表明,在近期发生过脑梗死的患者中,高血压的诊断率高达70%。目前脑梗死的降压时机并不是十分明确。通常情况下,既往未接受降压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发病数天后如果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应启动降压治疗;对于血压<140/90毫米汞柱的患者,其降压获益并不明确。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且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后数天应重新启动降压治疗。

如何预防脑梗死?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肥胖、高盐、高脂肪、高糖饮食等,是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要尽量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并保持平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此外,还应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其中,高血压是脑梗死发生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平时应经常测量血压,低盐饮食,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按照医师建议长期规律服药降压药。

经过医生的详细讲解和健康教育,刘先生和家人都明白了,远离脑梗发生的祸根是高血压!表示今后一定要坚持服用降压药,同时规范定期体检,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以预防脑梗再次发生。

血压多高会发生脑梗?长期高血压,但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会发生脑梗死吗?

上午门诊,有个高血压的患者不想吃药控制;说高血压没啥不舒服,为啥必须吃药,我看我们邻居大爷有高血压,不吃药也没事。

我正准备给他解释,正好田主任的弟弟来开药了,小田30岁,就是因为高血压没有重视,后来脑梗死,现在走路还不灵活。

我给小田开完药,我对这位患者说:看到没,我不用给您多解释了,这位就是实实在在的例子。他哥还是我们医院外科医生,他高血压几年就是不听劝,不愿吃药,结果后来脑梗了,多亏年轻也来的早,现在恢复的不错,但您看他走路还有点不稳。

田主任他弟弟弟弟上大学的时候,不爱动,喜欢玩电脑,身体胖;让他减肥就是不减,让他别抽烟就是不听,后来还喝酒。当时在160/110,可是不难受,不难受谁也不愿吃药。田主任给他把药拿回去都不吃,说没事。

结果呢?结果就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半拉身子不能动了,送到医院一做CT脑梗。

高血压为啥会引起脑梗死?

长期高血压引起全身小动脉病变,表现为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化,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长期的高血压使脑血管发生缺血和变性。患了高血压,没有感觉并不代表没有损害,如果没有控制血压,随着病情的发展,细小动脉渐渐发生硬化,中等及大动脉出现内膜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最终颈动脉斑块破裂就会形成血栓,血栓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梗死。

简单说就是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加重,也就是老百姓说的血管垃圾;如果高血压影响到颈动脉,引起颈动脉斑块加重。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斑块就会越长越大,尤其不稳定的斑块。如果斑块突然破裂,就会形成血栓,血栓会堵塞脑血管,这就是脑梗死。

高血压药物治疗能使卒中复发风险显著降低 22%

我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大国,目前我国有脑血管1300万,这一数字还在增加。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是高血压大国,我国有3亿高血压人,这些人如果不正规的有效的控制高血压,那么就可能发展为脑梗死。

高血压发生脑梗死血压控制在多少合适?

病情稳定的脑梗死患者,血压≥140 /90mmHg 时应启动降压治 疗,降压目标为 < 140 /90mmHg)。

急性脑梗死并准备溶栓者的血压应控制在< 180 / 110mmHg。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降压目标应达到< 140 /90mmHg。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狭窄率 70% ~ 99% ) 导致的缺血性卒 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IA) 患 者,推 荐 血 压 达 到 < 140 / 90mmHg。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

我们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就好比开始患者说的有人有高血压不吃药也没事。是没错,我们不排除这种人,我们只是说得了高血压,不积极的控制发生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心衰、肾衰的可能性增加;我们并没有说得了高血压就一定会发生并发症。但是问题来了您怎么买判断哪一个人得了高血压就一定不会发生并发症。就好比您如何判断谁买彩票一定能中500万一样。我们面对疾病,只能说一个概率问题,有高血压不控制,更容易发生脑梗死。如果您愿意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去赌一把,赌自己不会因为高血压出事,那么您也可以试着不吃药,但30岁的小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本来控制好血压,很简单一件事,最后非要弄得不但还要继续控制血压,还得面对半身不遂,面对不自由的生活,甚至痛苦的下半辈子!

当初他哥哥把降压药拿给他,他还说自己没事,可如今每天拖着不灵活的腿,您觉得他不后悔吗?

血压多高会发生脑梗?长期高血压,但并没有什么不舒服,会发生脑梗死吗?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

有许多高血压患者,觉得高血压并没有多大危害,特别是一些固执的人,确诊了高血压,但是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就不以为然,口服药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生活习惯也不改善,直到看到身边人出现了问题或者自己有点不对劲,才知道害怕。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疾病

为什么高血压会引起脑血管病变呢?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病的机制,主要是加速脑动脉硬化引起的。什么是动脉硬化?血管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厚度,动脉硬化就是血管弹性减弱了,而且管壁变厚向血管里凸出导致血管狭窄。脑血管病患者约70%有动脉硬化症。脑动脉硬化主要发生在脑部的大动脉和中动脉,长期的高血压不控制,会导致血管长期承受过度压力,造成血管内皮的受损,导致凝血机制发挥作用,引起血小板、蛋白纤维的凝集,而血液中的多余的脂质等成分,也会形成聚集,逐渐形成斑块,以至于脑血管管腔会逐渐狭窄甚至闭塞或者斑块脱落随着血流到脑动脉形成堵塞,管腔阻塞即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还可引起小动脉壁透明样变,纤维素样坏死,进而形成微小动脉瘤。当血压骤升时,可使这种已经变硬脆弱的血管破裂,而发生脑出血。

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无任何临床症状。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这就是为什么高血压一开始并没有多少症状,慢慢的就会头晕头疼的原因。

高血压多高会发生脑血管疾病?

在我国有人报道,80%的脑血管病人与高血压有关,其中86%的脑出血和71%的脑梗塞都有高血压病史,而没有症状的高血压,发生脑血管病的机会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同时研究中还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对脑血管病的危险性都很大。收缩压>150mmHg者,发生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正常收缩压的28.8倍,而舒张压>90mmHg者是正常舒张压的19倍。并没有血压达到多高就一定会出现脑血管疾病这种说法,因为脑血管病变是个长期病变的过程,当这个病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发作,这时哪怕你的血压是从150变成了170 都有可能触发这个病变的开关,甚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体不能动了。

高血压患者该怎么预防发生脑血管疾病呢?
  1. 高血压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应做到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必须坚持服药治疗,降低及稳定血压。如果出现动脉硬化症,就应及早予以治疗。

  2. 日常膳食要清淡,低盐饮食,可多吃些豆类、蔬菜、水果和鱼类等,要少食动物脂肪或含胆固醇高的食物,糖与甜食也不宜多吃。戒烟限酒:香烟能加速动脉硬化;长期大量饮酒,也会促使动脉硬化。

  3. 要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项目,持之以恒,在锻炼时还应避免剧烈的运动或过度疲劳。

  4.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保持乐观的情绪,遇到高兴或不愉快的事应注意冷静,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以防血压突增。应合理安排工作的时间,注意休息,避免身体和精神过劳过累,夜晚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要保持大便畅通,定时排便;排便时还需避免过度用力,以防引起血压突然增高。应根据季节冷暖的变化做好衣着的调节,及时添减衣服,防止寒冷、高温对机体的刺激,以避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血压波动幅度剧增而发生的意外。下蹲、弯腰和卧床、起身等体位改变幅度较大时,动作必须缓慢,特别是由蹲位改为直位时切勿过速,以防止头部一时供血不足而发生意外。

总结:慢性病慢性病就是慢慢要你命的病,所以高血压的进展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它给你控制的时间,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大家身边有没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的患者,不好好控制,无所谓的心态,如果有那么告诉他可怕的在后面,劝他赶紧接受正规的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