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该如何预防?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前一阵子看到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病毒会被大风刮到其他地方传染给人吗?”,“疫情情况,到底是应该开窗通风,还是不开窗?”这些问题,其实和这个问题都类似,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有这方面疑惑的朋友,能够有所帮助。

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超出了很多人的甚至是很多专业人士的预估,不得不说,这个新型病毒的传染性还是很强的,在人和人之间有很强的传播性,又有一定的隐蔽性,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可以传染给其他人,在潜伏期也有一定传染性,因此,导致大家觉得这个病毒传染性强,甚至于病毒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被传染,但这样的想法其实并不科学,也千万不要被这样不科学的想法吓坏自己。

很多朋友对于传染性强的病毒,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想法,那就是病毒从感染者的身上飘出来,然后在空气中飘啊飘,不定飘到哪里,被谁吸进去或者沾到身上,于是就形成了传染,其实不管是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还是其他的病毒,其传播途径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并不会那么容易就形成传播,如果出现那样的病毒,病毒又能传染人致病的话,那真的是太恐怖了。

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其传播途径目前已经基本明确,主要是经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否能够经过消化道传播,还没有明确的确认,气溶胶传播方式,在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中也做出了明确,通常在封闭环境下,高浓度气溶胶长时间暴露,才有可能会发生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

这几种传播方式中,飞沫传播的方式最容易理解,就是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讲话时喷溅出的飞沫,传播给附近的人,出现传染的一种传播方式,新型冠状病毒本来就是主要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因此,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是非常主要的一种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也好理解,通过手直接或间接接触了沾染病毒的物品或其他东西,然后又通过不干净的手接触口鼻,从而导致的病毒感染,就属于接触传播的情况,这也是此次病毒疫情经常会出现聚集性发病的重要原因。

气溶胶传播就比较吓人了,有的朋友知道相对于在1.5米以外就几乎不会出现飞沫传播的可能来说,气溶胶内的微生物存活时间相对更长,而能在空气中悬浮的气溶胶,其传播距离也更远,所以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恐慌,而这次的新版诊疗指南来的很及时,指南中对于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做出了解释,也就是气溶胶传播需要3个条件,密闭空间中,高浓度,长时间暴露,要达到这种条件,其实是很难的,如果您居住的楼上甚至是小区里,都没有确诊病例,又到哪里去形成高浓度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呢?

从上述3种目前确认的传播途径来说,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只要您不是处于疫情的重灾区,对于大风吹来病毒,不能开窗通风,高楼层会有病毒吹上去这样的担心,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是空气流通的地方,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在不接触病毒感染者,不距离病毒感染者1米以内的情况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我们对待此次疫情的态度,应该是既要重视,又要理性对待,千万不要被一些看似科学,但实际上没道理的说法蒙蔽,让自己恐慌焦虑,更不要去听信一些这样那样的谣言,既要重视,又要科学理性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该如何预防?

首先必须肯定,新冠病毒传播途径的气溶胶传染能力,只在短时间短距离中存在。病毒的传播能力随既就开始无害化稀释降解。其无害化的速度受环境条件制约会有不同。有三种典型的表现。在空气流通迅畅的场所,病毒被快速流动的空气迅速稀释,以至在一定空间里存留的病毒量<可传染力。致病力快速降解而无害。在空气流通,但不迅畅的场所,病毒稀释速度较慢。一定空间里留存的病毒量较多,也会持续一点时间。但传染力及其致病力随时间递减。一般的防护即可。在空气不流畅,空间较小,与病毒源接触距离短,人群聚集多,病毒量致病传染力就大,必须强化防护措施。从中可以确定,面对病毒源最多最近,接触时间最长的医护人员被气溶胶感染的概率最高。危险性最大。而离病毒源最远的一般民众,被气溶胶感染的几率最小。甚至远离被感染。因此,只要不接近病毒源,气溶胶的感染力和致病力几乎没有。所以只要保持一般防护即可。不必为气溶胶太过担心。至于高层多少能避开被气溶胶传染,就没必要计较了。即使有病毒飘到几层十几层几十层楼上,那也已经被稀到无害化的程度了。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该如何预防?

放轻松莫要怕,科学防治喂你话,病毒不要太嚣张,还想飞升把楼爬,不要急莫要慌,他可没有这能耐,南山院士发过话,满足条件才能爬,仔细听我把话讲,科学科普替你把理拿。

新型冠状病毒的可怕之处在哪里?

渲染过得照片其实看着也挺美的,果然妈妈的话是对的,长得越是好看其越不可以貌取人。

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已经导致2348例患者死亡,目前累计确诊76396例。

病毒的可怕之处在于他能够通过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再双方都不戴口罩的前提下,一个确诊患者可以感染3-4个健康人,这也是为什么前期感染者人数直线上升的原因。

但是做好防护措施,在戴上口罩的前提下,其传播风险也就是可变再生数可以降低到0.?,做好保护措施之后保持在指定的距离(1米以上)风险几乎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让大家带好口罩的原因。

气溶胶传播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肺炎诊疗方案第6版》明确指出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

  • 封闭环境
  • 长时间
  • 高浓度暴露

封闭环境是指不通风的场所如电梯、集体宿舍、卫生间等通风较差的场所;

长时间: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最离谱的传播时间在于重庆市一市民乘坐公交车发生感染。没人敢给这个长时间定义。

高浓度:患者的一个喷嚏,一声咳嗽,甚至日常安静说话,近距离接触足够满足感染的量。

很多人喜欢用SARS楼层地漏来描述本次病毒的传播,针对本次疫情很多地方我们无法考证,也无法给出证实,只能说存在可能。

所以病毒能够飘多少楼层

我认为只要做好日常通风,即使有病人在室内,病毒在短时间内满足不了上述气溶胶传播的三个条件,也就与第六版诊疗方案相左。病毒是无法实现气溶胶传播跃迁的。

未雨绸缪

不要管他能飞多高,做好防护措施最重要。带好口罩和手套,手卫生平时要强调,不聚餐来不外出,保持1米距离切记要。勤通风,多消毒,我们相信病毒一定不会把你要。😂😂强行押韵最为致命,还望海涵。

以上仅是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若有帮助记得点赞呦,点赞呦哈哈😄

祝您生活愉快!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该如何预防?

由于与新型冠状病毒接触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虽然新冠肺炎已流行数月,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依然处于不断认识与完善中。那么,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呢?该如何预防?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前段时间有报道称,从未接触的上下楼邻居相继感染新冠病毒,由此人们对新冠病毒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但事后调查显示,上下楼邻居虽然未直接接触,但曾有过近距离接触,此事也因此告一段落。从这则事件中,我们来认识一下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多种传播途径,与感染者相距较近时,可吸入患者呼吸道排出的飞沫被感染,这种传播途径为直接传播。直接传播与距离关系密切,因为经该传播途径的呼吸道飞沫直径较大,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随着距离的增加,飞沫会逐渐沉降,健康人群被感染的风险会逐渐降低,因此外出时人与人之间应保持数米距离。但与感染者保持一定距离,并非就能排除感染,因为新冠病毒还可通过接触传播与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与直接传播一样,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健康人群接触了感染者用过、摸过的物品,可能因此接触新冠病毒,病毒可通过特殊途径进入人体引起感染。但接下来要谈到的气溶胶传播,大家可要引起注意了。

气溶胶是一种特殊的体系,它所含有的病毒也由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来,但这种飞沫密度较低,与空气的密度相当,因此可漂浮在空气中。从气溶胶的分散体系来看,与感染者保持较远距离,似乎也会被传染,比如楼下感染者的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飘到楼上似乎也可引起邻居感染,事实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气溶胶传播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通相对较差,以致更多的病毒逐渐蓄积在空气中;二是空气中病毒的密度较大,即单位体积的空气含有的病毒数量较多;三是接触的时间较长,即吸入的病毒数量较多。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才可能被感染。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楼下若出现感染者,是否会引起楼上邻居感染?几率相当小,因为楼下与楼上的环境并非密闭,空气流通性好,空气中病毒含量相当低,楼上邻居吸入的病毒也相当少,几乎不可能被感染。因此,无论病毒会飘到多少楼,意义都不大,因为数量太少,尚且不能致病。

综上,病毒漂浮在空气中,可通过气溶胶传播,但通常发生于空间相对密闭、病毒密度高且接触时间长的情况下。因此,无论病毒可飘到多少楼,楼上人群被感染的几率也相当小,因为满足不了气溶胶传播的条件。当然,病毒究竟能飘到多少楼,没有定论。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该如何预防?

前几天内蒙古通报的一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无外出,无接触住患者楼上被感染”。是不是病毒飘上去感染了楼上的住户呢?下面小僧就来聊聊病毒可以飘几层楼高这个话题。

根据事后的报道,楼上住户并非完全没有和楼下接触

根据事后楼上住户的回忆,他曾经从楼下家门前经过,门前堆有大量垃圾。他的外甥也有从楼下家门前经过,并且楼下门是开着的,楼下患者在门口和屋内人聊天。当时患者没有戴口罩。他和它的外甥都被传染了。

新型冠状病毒除了飞沫传播还有接触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虽然他和他的外甥都只是经过患者家门口,但是由于楼道内空气流通比较差,而且患者家门口有垃圾,还开着门未戴口罩聊天,空气中会留下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

携带有病毒的气溶胶可以飘多少层楼高

气溶胶是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如果是在空旷的环境下气溶胶很快就会飘散了,具体能飘多高,这个真不好说,要根据当时的风向来决定。这样的话单位体积内空气中的病毒量就会很少,被感染的风险就会很低。但是如果在密闭的空间的话,就会长时间停留,感染风险会比较大。

如何预防楼上楼下住户之间感染

昨天新闻报道了广州一处住宅内有住户隐瞒接触史,最后导致整栋楼被隔离。所以有接触史的人千万要诚实,到规定的隔离点隔离,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所有邻居负责,还有就是小区居民尽量少出门,出门记得戴口罩,回家记得洗手,少在电梯、楼梯逗留。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飘到多高的楼层?该如何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能飘多高不好说,但是它可以随着电梯、随着人、随着物到达任何一层楼。

携病毒的飞沫从传染源口中喷出后,大飞沫传播距离较短,一般在1米左右,而且会迅速下沉,但是小飞沫就不一样了,它会在空气中、迅速干燥、收缩为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飞沫核,而这飞沫核以满足气溶胶的传播条件,可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突破一米限制而开启气溶胶传播。

虽然携带病毒的气溶胶会比飞沫传播的远和高,但气溶胶不仅容易沉降,也会被流动的空气不断稀释。随着气溶胶在空气中的浓度越来越低,人被感染的概率也会越来越低。

因为,病毒致病也要达到一定的量,在空旷、人少的环境里,气溶胶被稀释了、吹散了,微量的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不太可能让人“中招”。它只有在密闭、通风不好的情况下,才容易感染。

我们平时只要勤开窗、多通风,可以降低可能存在于空气中的携病毒气溶胶浓度,从而也能降低通过空气吸入而造成感染的风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