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下,从外面回家,头发会不会带上病毒?衣服,鞋子怎么处理?

戴口罩可以防止病毒入口,身体其他部位怎么防止?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已经逐渐向好,但远还没到可以放松防控的时间点,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病毒的感染几率,就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在这段二十多天的防控时间里,虽然我们强调要少出门,但是随着多地工厂的复工,以及家庭必须的一些饮食、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等,现在大家出门的几率也是越来越高了,因此我们只能说少出门也是相对的,正常的工作生活还是要保证的。

出门不可避免,那么出门回家后,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如何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就成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出门时要戴口罩,回家后一定要先洗手,但头发、衣服、鞋子上会不会沾染病毒呢?会不会把病毒带回家呢?对于头发、衣服、鞋子又该如何处理才安全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今天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想先和大家谈一个几率的问题,出门后头发、衣服、鞋子有可能沾染病毒吗?从辩证法的角度中,谁也没法说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有多大,可能性有多大,却与我们出门去的地方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说我们只是出门扔了一趟垃圾,垃圾桶在楼下空旷的室外,扔完垃圾就回家了,也没碰到什么人,这种情况下,鞋底、衣服、头发上沾上病毒的可能性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在空旷的空气流通的室外,不接触其他人的情况下,可以说都不可能会感染病毒,更不用说衣服头发等沾染病毒了;再来说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比如说有家人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去医院照顾病人,去的就是收治新冠感染病人的病区,这种情况下,头发、衣服、鞋底沾上新型冠状病毒的几率当然就会大大升高,我们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当然也就应该大大的不同。

分别来说下几种不同出门情况的不同应对方式——

1. 出门去空旷的室外,与其他人没有接触的情况,出门过程中注意别用手摸口鼻,揉眼睛,回家后将外衣、鞋子放在通风处晾晒,注意好好洗手就可以了。

2. 出门去超市买菜或去其他密闭的空气不流通,人员又相对密集的场所,回家后建议将鞋子脱在门外,进门后将外衣放置于通风处晾晒,如果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在鞋底喷洒酒精进行消毒,忙完这些后好好洗手,如果实在不放心,也可以把头发和脸好好洗一下。

3. 如果是出门去医院,特别是去发热门诊或新冠肺炎病区的朋友,建议出门前就要做好防护,可以穿一件戴帽子的衣服,并将头发用浴帽束好,戴好口罩的同时,最好也戴上护目镜,没有护目镜的朋友,近视镜或平光镜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出门随身携带一瓶酒精喷雾,随时随地对手进行消毒处理,回家后的外衣脱下,用高温烘干机或挂烫机进行消毒,也可以用紫外线等进行消毒,也可以用洗衣机的加热除菌功能消毒处理,鞋子脱在门外,喷洒酒精进行消毒,回家后洗手消毒手的同时,也要注意手摸过的门把手、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的消杀,这样做到彻底做好防护和消杀,才能更好的减少病毒的感染几率。

当然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有些朋友希望能够多加小心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把防护和消毒做到什么程度,也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比如说我们愿意在去超市、出门买菜的时候,把防护水平就做到第三种情况的水平,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相对程序会比较繁琐而已。

合理科学的看待病毒的传播问题,根据不同的传播沾染几率,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来进行疫情的防护,才是科学合理的控制方式,过度的消杀、过度的防护,虽然也会起到减少病毒感染的作用,但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不说,有时候操作不当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都是得不偿失的,最后祝大家都能在当前时期做好防护,一起加油,直到此次疫情的结束,我们都还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在疫情下,从外面回家,头发会不会带上病毒?衣服,鞋子怎么处理?

题主的这种担心是必要的,从外面回到家中是需要考虑是否会携带病毒回家。从目前第五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来看,目前明确提到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粪口传播和母婴传播则在进一步确认中。

病毒确实会随着载体或直接附着在我们的衣物,甚至是身体上,因此回家后的自我消毒是确保病毒不在家传染的关键(我们假设一定会携带病毒回家,实际上大体上除了疫区的居民外,这种几率并不大)

依然是参照第五版的《诊疗方案》,里面明确提到了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大部分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应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剂。

因此居家生活,我们还是把目光放在相对好入手的酒精上面。

我回家是这么做的:

1.在家门口预留一瓶75%医用酒精;

2.进屋前,在走廊先对自身衣物进行酒精消毒;

3.可以将一次消毒后的外衣、外裤、鞋子等脱下后挂或摆至门外,或者存放在门口、玄关指定区域,切不可带入屋内生活区;

4.一次性口罩请用垃圾袋装好,放在屋外;

5.对挂置、摆置的衣物进行二次酒精洗消,有条件的进行通风;

6.完成衣物消毒后务必洗手,建议采用七步洗手法,用流水将指缝、个小关节、手腕都清洗到位;

7.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每天回家后淋浴。

特别提示:家中存放酒精要注意放在阴凉避光处,无需过量喷洒,最好是擦拭,覆盖衣物表面即可,小心火灾隐患。

在疫情下,从外面回家,头发会不会带上病毒?衣服,鞋子怎么处理?

题主提出了个很现实的问题,首先应为你点赞。

外出回家采取什么措施:

1.出门必须戴口罩,手套(或塑料袋),回家后必须外理

2.回家把鞋和手套放在门外。有条件鞋底84消毒。

3.把口罩和消毒后的手套用电熨斗干熨5分钟以上。

4.不光用硼酸肥皂(消毒洗手液)洗手,而且要用热水洗脸,特别是鼻孔,嘴巴。

5.去过人群聚集等不安全处,回家后立即洗热水淋浴,全身上下洗净(包括头发)。

6.换外套,回家后把室外穿外套脱下并翻成内朝外,用塑料封好。有条件的放在门外。并穿室内衣服。

7.回到家先用热水一碗,洗刷口腔,然后喝热水一碗。去过不安全处的,把大蒜咬口含十五分钟。也可喝金银花,生姜,蒲公英等泡的热茶。

8.多喝茶,多洗手洗脸,冲热水淋浴不仅出门回家要这么做,而且居家也要多做。

在疫情下,从外面回家,头发会不会带上病毒?衣服,鞋子怎么处理?

从外面回家,头发、衣服、鞋子会不会带上病毒? 会不会感染家人?

从理论上来分析,头发、衣服、鞋底、携带病毒的可能性都有,因此,从传染病病房里出来以后,医生护士是这样脱下防护服的。

清除可见污染物-->洗手-->脱外层鞋套-->洗手-->脱外层隔离衣-->洗手-->摘护目镜-->洗手-->进入半污染区->脱内层防护服、靴套、内层手套-->洗手-->摘口罩帽子-->洗手-->进入清洁区。

大家注意到了吗?这里面最重要,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洗手。手会接触我们的眼睛、嘴巴、鼻孔、会接触桌面、门把手、键盘鼠标、还会接触直接进口的食物,这都是可能导致我们感染的途径。

那么大家会问,衣服鞋子上的病毒怎么办呢?

医用一次性防护物品可以丢,但是自己的衣服不可能啊。其实也没有必要,外出穿的外套脱下,挂在门口,进门再换鞋,完全就可以了。外套经常换洗,鞋底洗刷刷,就没事了。

戴病毒的外套鞋子总归在家里,对家人有威胁吗?

不必担心,吸附在衣服上的病毒,只要不故意去拍打,一般不会飞到空气中被我们吸入。而接触了衣物的手,只要注意及时清洗,就不会被感染。至于鞋底,可以用消毒剂擦洗,衣物则不要使用消毒剂喷洒消毒,以免对衣物产生腐蚀作用,或者对人体有害。

病毒感染人体也是依靠集团作战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两个病毒,是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健康威胁的。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病毒同时沾染,感染的几率才会大大提高。

虽然理论上室外环境可能有病毒存在,但是多数还是沉积在地面和物体表面,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极少,因此,只要大多数人都是戴口罩,人与人之间也保持足够的距离,衣物沾染病毒的概率 是很小的,即使有,数量也微不足道。地面的病毒也不大可能长期存活,因此鞋底也不会有太多,人手直接接触鞋底的机会也很少。

经过这些环节,能够被带回家的病毒本来就已经很少了,大多数情况下,不大可能致人发病。如果回家以后还有勤洗手等好习惯,基本不用担心病毒感染的问题。

总结

1 从外面回家,头发、衣服、鞋子带回家中的病毒数量很少,基本不足以致病。如果担心,外出可以准备专用帽子,外套,回家就脱。

2 回家以后先洗手,然后脱下外套、帽子、口罩,放在门口,不与其它衣物混和放置,脱完以后再洗手。对于特别讲究的人,这一措施更能极大地阻绝把病毒带回家的威胁。

3 鞋底可以用消毒药水清洗。每次处理完可能被污染的物品以后,都及时洗手。对于在卫生方面极度讲究的人来说,这样做已经足够了。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

#关注新型肺炎#

在疫情下,从外面回家,头发会不会带上病毒?衣服,鞋子怎么处理?

一,外出回家头发、衣服、鞋子会带病毒吗?

大家应该都已经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而气溶胶和粪口传播目前还没有形成专家共识。大家知道这个新冠病毒其实是比较"脆弱"的,离开了人体以后它在48小时以内就会失去活性。并且,如果遇上酒精、含氯消毒液等就可以把它有效杀灭。头发、衣服和鞋子会带有一些病毒,但是这些病毒一般量少,存活时间短,对人体威胁较小。

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督导专家詹庆元提到:光滑的地方病毒容易存活,而衣物、毛制品上它的存活时间相对要短。这个和病毒的病原学特点有关系。病毒在飞沫里面存活的时间长,而没有近距离的接触,没有直接的接触,头发衣服鞋子的传染性是比较小的。

二,怎么处理?

在了解怎么回家处理头发、鞋子、衣服之前我想有必要跟大家谈谈外出怎么保护自己,怎么最大程度的减少带病毒回家。大家知道这个病毒是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所以,外出的时候尽可能的离人远一些!尤其是那些咳嗽的,发生说话的人,另外,头发尽量扎好,有条件的可以戴个帽子,衣服不要穿那种"拖拖沓沓"的。管好自己的手,不要到处摸东西,因为你搞不清楚哪些东西上面有飞沫,有病毒。

回家后首先把衣服鞋子帽子脱了(注意不要碰到其他地方),然后用酒精擦拭消毒,有条件的可以用紫外线消毒。这些东西都固定放在相对靠外面的地方,每次出去都穿这一身,换洗的时候再用消毒液或者五六十度以上的温水来洗。口罩也按正确的方法摘下后放好,可以挂在通风的地方。

如果方便的话回家后洗个热水澡。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洗手!门口可以放瓶消毒液(速干的那种),开门前先喷手上,按照洗手的方法洗一下。进门把衣服鞋子等脱了以后就要彻底洗手了!洗手的方法希望大家按照我们医护人员的方法来,这样洗的比较干净⬇️⬇️⬇️

总之,把握好一个原则,外出时尽量少接触人和物,回家时全身上下,有条件的都要消毒一下。

在疫情下,从外面回家,头发会不会带上病毒?衣服,鞋子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的确是个问题。总而言之,小心不为过。在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常时期,每天看全国,看本省本市日益增加的确诊病例,的确心惊肉跳。高峰也就在这几天,不少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封闭政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防止感染。是很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潮爷作为年过七旬老人,每天都十分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进展消息。个人做好防护,尽量少出门,不串门,出门戴口罩,尽量与行人间隔1米远的距离。买必需用品,出门前先计划好买什么东西。安排好出行路线,进入超市,三斧子两刀直接列入正题。飞快选购,马上去收银台付款。不用现金,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扫一下,响一下,拎上东西走人。

潮爷所在本市的小区,附近的超市,菜市场,进门前必须先量体温。那个枪对准额头,确认不发热,方许进入。去药店买药亦如此,天气变化,又是下雨,去买“扶他林”,买活血止痛膏。也是进门前,枪对准额头扫下,然后进入药店购药。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有点麻烦,但是为了个人安全,为了大家安全,保险起见,理解了。比当年非典,有过之而无不及。

潮爷家里目前五口人,自认担任宣传员,这个老大位数谁也夺不去,说一不二。老伴为监察员,出门提醒戴口罩,回家坐下,脱鞋先消毒。去厨房洗手。可是口罩不够,又买不到,只好重复使用。用酒喷,超市只有65度二锅头,买了三瓶,没办法的办法。只有少出门,尽量不出门。几个人的吃菜,暂时还得每天买菜,老伴的重担。

鞋子放屋门外,头发目前暂时没采取什么措施。口罩是回家,用电吹风吹,用酒喷,我也知道不符合标准,买不到,几个人上平台预约,几天了宣告失败,一只口罩没买到。这是最头痛的事。知道方法,知道防范,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奈何?不知什么时候能买到口罩,反正天天提心吊胆的。幸好,我市我这个区,确诊与疑似,这几天都还没有。然而,总觉得怪怪的,没按防范规矩办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