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吗?

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吗?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确实是导致血糖升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因素之一;而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饮酒则可能会引发低血糖风险。总而言之,酒精对于糖代谢的影响巨大,同时也是多方面的,在生活中注意限制饮酒,有益于身体的血糖代谢健康。

对于正常人,长期大量饮酒有引发糖尿病的风险

酒精对于人体的正常血糖代谢影响是多方面的。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人体肥胖问题。酒精的热量并不低,每g酒精的热量是7千焦,比同样数量的碳水化合物还要高的的多,酒精进入人体后,在代谢转化的过程中,会逐渐的在转化为乙醛,在转化为乙酸,一部分乙酸会转化为乙酰辅酶A,最终合成人体所需的能量(ATP),还有一大部分乙酸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最终被排出体外,因此,酒精本身对身体形成的肥胖影响并不是太大,但在喝酒的同时,免不了要大量的进食食物,另外,酒精还会影响身体的脂质代谢,导致脂肪代谢受阻,产生脂肪的堆积,这些方面,都会让长期大量饮酒的人逐渐发胖。而肥胖人群则是产生血糖代谢异常的高危人群之一。

我们前面谈到,酒精会导致人体的脂质代谢受阻,这种阻碍不单单是导致身体发胖那么简单,我们体内的甘油三酯代谢会受到酒精的影响,从而形成在肝脏的累积,逐渐造成脂肪肝的问题,而肝细胞脂质的累积,会引发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血糖的升高,为了调节血糖的正常代谢,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在肝脏形成累积,而累积的胰岛素又会促进肝脏的脂肪合成,导致肝脏脂肪的进一步堆积,这样的一种恶性循环,是导致血糖代谢逐渐出现异常,最终形成糖尿病的重要机理之一。

除此之外,酒精还会对胰腺的功能形成不良影响,很多长期大量饮酒的朋友,酒精会影响胰腺功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受到影响,导致血糖升高,而更严重的情况是,大量摄入酒精和高脂饮食时,会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病情危重,往往对身体影响巨大。

因此,不管是为了保护血糖代谢正常,还是为了保护肝脏健康,还是为了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都不建议长期大量饮酒,这样下来,如果发生了血糖升高,甚至发展为糖尿病的问题,纵然也与一些其他因素有关,但与长期大量饮酒的关系也是巨大的。另外,对于一些已经出现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问题的朋友,还有一些有家族性糖尿病史的朋友,在喝酒时就更要注意,不一定是一点不能喝,但尽量少喝,适量喝,尽量减少酒精对血糖代谢的不良影响。

糖尿病人饮酒,注意低血糖风险

有的朋友可能不理解了,为什么正常饮酒会引起血糖升高风险,糖尿病人喝酒就成了低血糖了呢?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需要注意的不光是高血糖的问题,实际上更多的应该注意的是身体对于血糖调节能力的下降,当糖尿病人空腹饮酒时,酒精会抑制肝糖元的输出,当我们空腹饮酒时,身体得不到及时的葡萄糖补充,本来肝糖元可以分解贮藏的肝糖元来供应身体的能量所需,酒精抑制了肝糖元的输出,从而导致了身体的血糖供应出现“断档”,从而会导致低血糖的风险发生。除此之外,一些糖尿病朋友,本来餐后血糖控制的不好,会使用一些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来加强餐后血糖的调控,比如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等等,如果使用的药物本身就有引起低血糖的风险,而糖尿病人又空腹大量饮酒,这样引起低血糖的风险就是叠加的,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和危害喝酒更大。

低血糖不但会引起心悸、四肢震颤,眩晕,无力,浑身出汗等方面的不适症状,长时间的低血糖如果不得到及时纠正,还会损伤脑细胞,严重的低血糖问题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引起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风险,因此,低血糖的危害性绝不低于高血糖,而其紧急危害性则更大。

因此,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要适度饮酒,不要过量饮酒,更要注意不要在空腹的状态下饮酒,饮酒后的低血糖风险也要格外注意。但也千万不要以为酒精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用来代替降糖药物,实际上,酒精对于血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空腹饮酒会引起低血糖风险,长期大量饮酒,同样也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导致高血糖的不易控制,因此,如果是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朋友,就更要注意对于饮酒的控制,限制饮酒量,能不喝最好,如果实在爱喝,可以在保证身体健康,血糖平稳的前提下,偶尔喝点,小酌怡情就好。

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吗?

感谢邀请。

短时间内喝酒可能降血压、降血糖,但其后时间里持续喝酒,不仅升高血压,也升高血糖。所以,喝酒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了,如果长期酗酒的话,对血压和血糖都没有好处。

少量摄入酒精后,能够促进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这时血管会舒张,血压会有所下降,但如果增加酒精摄入,则会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血管收缩,血压则会上升。

血糖方面是开始下降,而后上升。喝酒后短时间内酒精能够抑制体内的糖异生效果(加速分解糖原、脂肪,抑制脂肪和糖原合成的效果),所以血糖可能会有所下降,但由于阻挠了糖原的合成,身体中有限的葡萄糖就会被消耗,而血糖降低,甚至发生低血糖,特别是空腹,本来糖原储存就较少的时候。

但酒类大部分是用粮食、谷物、果蔬类发酵制成,粮谷类食物中本身自带淀粉(糖分)就较高,做成的饮品自然也不会低热低糖。饮酒后大量热量和葡萄糖的屯放必然会后续让血糖升高,还会囤积脂肪,所以从长远的影响来看,喝酒会升血糖,也会升血脂,从而还可能诱发高血压。

另外,酒精最大的威胁就是对肝脏的威胁,喝酒后由于中间代谢产物乙醛(有毒害作用)的大量生成,蛋白质必须分出部分大量合成脱氢酶,让乙醛脱氢生成无毒的乙酸,如此一来,原本合成蛋白质载体运输肝脏中脂肪的蛋白质就会不足,则更多脂肪会屯放在肝脏,如果长期如此,必然也会诱发脂肪肝/高血脂,而血脂浓度的上升,肥胖等症状对胰岛素的分泌有所影响,胰岛素是降糖的唯一激素,如此一来,血糖也会上升,诱发高血糖,这些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奉劝大家适度饮酒。(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成年人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吗?

饮酒已成为我们重要的社交手段,但在为我们社交提供平台的同时,饮酒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白酒。那么,喝白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白酒对我们血糖的影响表现为双面性,它既可降低血糖,又可升高血糖。降低血糖主要发生在饮酒后数小时,升高血糖主要发生于长期酗酒的患者。
  •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但与此同时,乙醇也抑制了肝脏糖原的输出。肝脏糖原占据了全身糖原储备的60%左右,主要作用为升高血糖,维持血糖的平衡,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所以,对于喜欢空腹饮酒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缺乏葡萄糖来源,在饮酒时,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因此,糖尿病患者饮酒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如何预防?饮酒前进食主食,为我们提供一定的能量,可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同时建议边饮酒边进食,不建议大口饮酒。
  • 白酒是由粮食酿制而来,粮食的作用是为我们提供能量,因此白酒也可为我们提供能量。但白酒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提供的热量远远高于普通食物所能提供的热量,属于高热量食物。每100g乙醇,所能提供的热量,大约是同等质量主食的6倍。所以,摄入100g乙醇,所能提供的热量相当于一斤米饭。这也是为什么长期酗酒的人不想吃饭的原因,因为乙醇提供的热量足以满足它们的生理需求。由于白酒属于高热量食物,长期大量摄入,会影响代谢,升高血糖,并影响降糖药的疗效。所以,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饮酒量,每次乙醇摄入,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不超过2次;在饮酒时,应适当控制主食摄入,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综上,白酒可降血糖,也可升高血糖。长期酗酒,会升高血糖。故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白酒摄入。

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吗?

记得老家有个叔叔,三十多岁就得了糖尿病,又是单位小头头,平时应酬较多。有一次,又有饭局要去应付,当时他已经在用使胰岛素降糖,心想晚上估计会吃的多喝得多,我就多打两个单位胰岛素对冲一下,没想到当天他虽然饮酒不多,却出现昏迷了,送医院一查低血糖昏迷。很多人会很疑惑,大鱼大肉又是喝酒的,血糖不是应该高才对吗,怎么会低血糖呢?

饮酒对血糖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过程,酒精可以抑制体内糖原异生与肝糖原分解的反应,这两个反应,是在人饥饿的时候通过体内储存的肝糖原或脂肪合成葡萄糖而保持血糖恒定的反应。糖尿病患者如果大量喝酒,特别是空腹喝酒,会抑制糖异生反应和肝糖原分解,从而产生严重的低血糖。酒精在饮酒后短时间内是使血糖下降的,其原因除了抑制糖异生之外,酒精会短暂促进胰腺胰岛素分泌。

有的人说酒精可以降糖啊,那糖尿病人是不是可以少量喝酒代替吃降糖药?这个是想当然的想法,酒精主要是乙醇和水,当肝脏将酒精代谢后,会使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因此产生葡萄糖的途径就开放了,血糖也就升起来。此外大部分的酒类是通过淀粉类物质粮食经加工发酵而成,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尤其是啤酒,其中酒精浓度较低却含有大量的麦芽糖,都会造成血糖的升高。

酒精中的乙醇成分,虽然不能生成葡萄糖但是它会干扰葡萄糖的分解供能,因为1g的酒精大约会产生7千卡的热量,这也是为什么人喝酒后会出现浑身燥热的原因,相较之下酒精所产生的热量比葡萄糖和蛋白质产生的要多的多,影响了葡萄糖的利用分解,间接造成了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升高。

长期饮酒对人体影响是巨大的,会影响葡萄糖利用,使葡萄糖耐量减低。并且大量的酒精及其代谢物对胰腺损伤很大,胰岛素的分泌是由胰腺的β细胞完成的,酒精可能直接作用于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增强胰岛素抵抗,过量酒精也可加速胰岛β细胞的快速凋亡,进而造成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最终导致糖代谢紊乱和糖耐量异常。普通人长期饮酒会使糖尿病发生率增加,糖尿病人长期饮酒会使病情加重,干扰降糖药物的代谢,甚至有可能出现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而危及生命。至于酒精对血脂、血压及肝脏的损伤就不一一赘述了。

所以说,饮酒会引起体内血糖代谢紊乱,糖尿病人空腹饮酒后既有可能出现低血糖昏迷,也有可能出现高渗性昏迷,对于糖耐量异常的人及糖尿病人切记不要饮酒。

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吗?

想必很多糖友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喝了酒之后血糖没有升高,反而还变低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喝酒有降低血糖的功效吗?

喝酒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血糖,这是因为酒精可以抑制人体内的糖异生,阻止其他的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尤其是在在空腹状态下,机体主要通过糖异生和肝糖原分解来提供葡萄糖,以保证能量的供应。如果糖友在短时间内大量饮酒,就会导致体内有限的肝糖原被耗尽,极易发生低血糖。

所以说,喝酒降血糖的作用是负面性的,对机体不利。研究已经证实,酒精会损伤肝脏,甚至会直接破坏胰腺功能。而且酒精的热量很高,不利于糖友控制热量和体重。糖友如果过量饮酒,还可能造成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并会加重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痛风等疾病的症状。从长远来看,喝酒只会让血糖变得更难控制,让并发症的风险变得更高。

糖友们还是少喝酒的好,尤其是高度数的白酒,每次的饮用量不要超过50毫升,喝酒之前先吃点主食垫垫肚子,不要空腹饮酒,更不要每日连续喝酒。对于已经出现了并发症的糖友,还是戒酒的好。

更多糖友饮食知识,欢迎关注糖人健康网!

饮酒会导致血糖升高吗?

酒精与糖尿病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如果饮食中有饮酒的习惯,酒精的能量值较高,经常饮酒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超标,造成肥胖,而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因此说,经常饮酒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大家为了预防糖尿病都要不喝酒,如果不能做到戒酒,需要减少饮酒量。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喝酒却很容易导致低血糖,尤其是空腹饮酒。但糖尿病患者空腹饮酒后,究竟达到肝脏,肝脏会降酒精视为一种毒素,而不再释放原本储存的葡萄糖,所以饮酒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尤其是空腹饮酒,空腹状态下人的血糖值就较低,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且酒精造成低血糖的作用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甚至在酒后8销售,酒精仍对低血糖的发生有作用。

一些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非常匮乏,小李是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酒桌应酬,他认为喝酒会升高血糖,这样就会影响健康了,因此应酬喝酒前会先吃上降糖药,以为这样酒精就不会升高血糖。一次小李吃降糖药物后喝酒,饭后就觉得头晕,以为是喝醉了,不知不觉间就睡着了,等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家人告诉他,他喝酒后发生了严重的低血糖出现了昏迷,还好抢救及时,不然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而且医生告诫他,酒精具有导致低血糖的危险,千万不要在饮酒前吃降糖药,这样更加容易诱发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虽然不建议饮酒,但可以少量饮用,不要大量喝酒,更不要酗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