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二甲双胍虽然是一个老药,但却也是一个经典的降糖药物,同时也是很多指南中仍然作为首选推荐之一的降糖药物,之所以能在临床运用超过60年后,仍然能够有这么高的临床地位,与二甲双胍用药安全性高,降糖效果明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认为二甲双胍仅仅能够加强空腹血糖的控制,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二甲双胍对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对于空腹血糖的调节,二甲双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异生而达到的,而二甲双胍对于餐后血糖的控制,则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机理——

1. 二甲双胍能够提高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2. 二甲双胍能够减少小肠内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餐后血糖的作用。

3. 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调节餐后血糖水平。

4. 二甲双胍能够增加肠道GLP-1水平,GLP-1可以抑制胃排空,减少肠道蠕动,从而控制摄入,对餐后血糖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因此,二甲双胍不但具有良好的空腹血糖控制作用,对于餐后血糖也有一定的降低作用,我国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服用二甲双胍,可以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平均下降1.8%,这个数据也是证明二甲双胍了二甲双胍有明确的降糖疗效。

一般对于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升高情况不严重,一般可以首选二甲双胍来作为血糖的控制药物,为了减少该药物的胃肠刺激性,可以先从低剂量起始,日剂量先选择500mg,身体耐受后,逐渐增加至1000mg,最大推荐剂量为2000mg,在这个剂量范围区间内,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其降糖效果会逐渐增强,而如果日剂量超过2550mg时,降糖效果提升会逐渐减少,而副作用风险则会提高。二甲双胍不伤肝肾,对于心衰患者也可以结合情况适量服用,而且和大多数的口服降糖药也可以同时服用来协调降糖,因此,在我国2018年版的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指出,二甲双胍应该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和全程药物,在没有禁忌的情况下,可以一直保留在糖尿病人的用药方案中。

如果您服用二甲双胍,发现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而餐后血糖控制的不够理想,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查找原因——

1. 饮食控制做的怎么样?糖尿病的控制绝不仅仅是吃药控制血糖就够了,生活上的饮食控制,加强运动锻炼同样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方面。如果虽然吃了药,但饮食上不控制,胡吃海喝,摄入量过大,餐后血糖当然是难以得到良好控制的,想要控制好餐后血糖,控制好饮食的能量摄入非常重要。

2. 如果也已经严格控制了饮食和运动,服用二甲双胍仍然发现餐后血糖控制不好,在已经服用日剂量达到2000mg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加服其他降糖药物,特别是有助于餐后血糖控制的药物来加强餐后血糖的控制,比如胰岛素促泌剂、阿卡波糖等药物,都有改善和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也都是可以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的降糖药,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身体情况选用。

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说到二甲双胍,应该说这个药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药物。甚至可以说是和阿司匹林、青霉素齐名的经典药物。二甲双胍之所以称之为经典,现在看也不过时,如果说现在众多降糖药中存在“四大天王”,那仍旧有二甲双胍一席之地。

说到人类降糖药中的“四大天王”,除了二甲双胍,其他三大天王分别是以西格列汀为代表的dpp-4抑制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为代表的SGLT-2抑制剂,以利拉鲁肽为代表的的人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但是实话实说,“四大天王”里的其他三大天王都离着老百姓还是有点远,不是那么接近老百姓,同时价格也较贵。这里面只有二甲双胍这个药离咱们老百姓最近,药物价格也是便宜很多。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二甲双胍是老百姓接触得最多的经典降糖药。那么,二甲双胍这个药适合哪些患者呢?

一般说来,二甲双胍主要适合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这里要提一句,二甲双胍特别适合用于那些体型比较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腹型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大家注意,在二甲双胍使用过程中,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是很理想,二甲双胍还能同时联合使用其他降糖药物。在二甲双胍的时候过程中,不但可以改善空腹血糖,还能明显改善餐后血糖,这一点上没有任何问题,大家可以放心使用二甲双胍来控制餐后血糖。

但是注意,二甲双胍经典归经典,但是也有注意有些人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比如说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糖尿病患者人群,都不推荐使用二甲双胍。同时作为一个心内科大夫来讲,我还要提醒一句,对于准备做冠脉造影的患者来说,最好提前2天停止吃二甲双胍,这类患者造影后仍需停药2天再考虑重新使用,主要也是为了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

以上就是张大夫对于二甲双胍这个经典降糖药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餐后血糖是了解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通常以餐后两小时作为血糖监测的时间节点,显著升高可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控制餐后血糖达标,不仅有助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那么,二甲双胍可降低餐后血糖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多数糖尿病患者均认为二甲双胍只能降低空腹血糖,实则不然,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与全程药物,二甲双胍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降低血糖,虽然以降低空腹血糖为主,但同时可降低餐后血糖。餐后血糖升高可由多种机制引起,胰岛素分泌缺陷、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以及餐后肝糖原持续输出,均可升高餐后血糖。二甲双胍虽然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也不能抑制升糖激素的分泌,但却可抑制肠道葡萄糖的吸收,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可抑制肝糖原的输出,因此,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依然可使用二甲双胍。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单用29周后可使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4.0mmol/L,同时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约1.0%-2.0%,有利于减少血糖波动,可减轻靶器官损害。但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而言,单用二甲双胍并不能完全控制餐后血糖达标,此时多需要联合用药。

除二甲双胍以外,有诸多药物可供糖尿病患者用于控制餐后血糖。比如α-糖苷酶抑制剂中的阿卡波糖、米格列醇等,二甲双胍与该类药物药物联用时,可同时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磺脲类药物中的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药物作用时间相对较短,适合用于控制餐后血糖,主要促进胰岛素分泌降血糖,与二甲双胍作用机制互补,二者适合联合使用,但磺脲类药物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老年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药需慎重。此外,口服药中的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以及DD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均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虽然格列奈类药物也可诱发低血糖,但严重程度低于磺脲类药物。需要注意的是:二甲双胍单用时不易诱发低血糖,但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联合用药需合理控制起始剂量,尤其是老年患者为低血糖易发人群,建议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

综上,二甲双胍可通过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餐后肝糖原的持续输出降低餐后血糖,单药治疗难以控制餐后血糖达标时,可考虑与α-糖苷酶抑制剂、短效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DDP-4抑制剂等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增加餐后血糖达标率。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双胍类的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且较为经典的一个降血糖药物。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药物当属盐酸二甲双胍了。

首先小克来为大家普及以下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机理:

二甲双胍可以有效的减少肝糖的异生和肝糖的输出,并且促进无氧情况下的糖酵解,并且可以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于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脑,血细胞,骨髓,肠道,皮肤等对于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有效的降低血糖。

所以说二甲双胍是可以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的,那么二甲双胍所对应的适应症又有哪些:

1.超重或者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和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来降低血糖,如阿卡波糖等;

3.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并且包括1型糖尿病。

4.肥胖症的患者,有时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

二甲双胍类药物的禁忌症:

1.2型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清除率大于133,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外伤感染的患者。

2.糖尿病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本类药物,主张使用胰岛素。

4.维生素B12缺乏,叶酸和铁缺乏患者。

希望以上文字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二甲双胍是经典降糖药物之一,二甲双胍在各个指南内都推荐用于没有绝对禁忌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及时是胰岛素依赖的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能否降低餐后血糖?

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二甲双胍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

第一、二甲双胍可以抑制消化道对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第二、二甲双胍抑制肝脏葡萄糖转化为血糖,可以抑制空腹血糖及24小时的基础血糖值,基础血糖下降前提下,餐后血糖不至于升的过高。

第三、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氧化和代谢,也可以帮助降低餐后血糖。

所以综合上诉三条药理机制,二甲双胍是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

但要说到主要的降低餐后血糖药物,二甲双胍肯定不是排第一位的药物。更好的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主要是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

瑞格列奈是迅速且短效的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患者在餐前15分钟~半小时口服瑞格列奈,进餐时瑞格列奈便开始促进胰岛素分泌,起降血糖的作用,约1小时左右药效达峰值,随后药效迅速下降,4-6小时左右瑞格列奈药效消失,从而实现降低餐后高血糖的目的。

阿卡波糖是安全有效的餐后降糖药物,阿卡波糖通过抑制肠道中α-糖苷酶(参与双糖、寡糖和多糖的降解)的活性。而延缓小肠对糖的吸收,更为重要的是,还可延缓碳水化合物来源的葡萄糖的降解和吸收。通过这种途径,阿卡波糖延缓并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并且由于平衡了葡萄糖从肠道的吸收,减小了全天血糖的波动,使平均血糖值降低。

所以说二甲双胍是有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的。但是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是降低餐后血糖更好的药物选择。

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刘医生驿站 !@刘医生驿站 !@刘医生驿站 !

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吗?

首先要说,二甲双胍能控制餐后血糖。

关于二甲双胍总是众说纷纭,二甲双胍被称为“神药”,因为除了降糖之外,二甲双胍还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对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等等作用。

二甲双胍在国内外指南中被推荐为一线降糖药物,在临床应用已60余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该药物不仅是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药物,也适用于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

二甲双胍是降血糖的基础药,是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

1.食物在消化道被分解成葡萄糖时,二甲双胍会降低肠道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和总量。它还能抑制糖原分解,降低肝糖输出,从而减少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总量。

2.二甲双胍会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让胰岛素活跃起来,提升其工作效率。

3.二甲双胍可以激活AMPK酶,激活的AMPK酶会使体内消耗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4.二甲双胍被吸收后会在肠道部位聚集,促使肠道组织将大量葡萄糖快速酵解成乳酸,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这些乳酸会随血液进入肝脏存起来,在血糖下降时又重新通过肝脏处理变回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

与其它的降糖药相比较,例如胰岛素促泌剂或是胰岛素等,二甲双胍降餐后血糖的没有那么迅速,但不代表它不降餐后血糖,只是它是比较平稳的降低餐后血糖,而几乎不对糖尿病的患者带来任何低血糖的症状以及反应。

除此之外,二甲双胍降空腹血糖的效果也特别好,因为很多患者容易出现晨起的高血糖,所以在睡前服用二甲双胍,这样可以维持夜间的血糖于正常范围之内,以免空腹的血糖高于正常。

如果服用了二甲双胍后,餐后血糖还是非常高,那么建议可以选用其它的降糖药物或是联合其他的降糖药物,并且只靠药物降糖是不够的,在饮食上,生活习惯上也要多加注意,饮食多清淡,少糖,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可以帮助降低血糖。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糖尿病或糖尿病用药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