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烂、胃窦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应该怎么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胃黏膜糜烂,胃窦浅表性炎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一下子查出这么多消化道问题,可真够吓人的!但千万不要被吓住,有问题就要解决,恐慌的情绪反而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和治疗。
虽然问题一大串,但总体上来说都是上消化道的一些问题,糜烂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一般以胃黏膜糜烂为特征,别看糜烂这个词听起来挺严重,但实际上,糜烂性胃炎损伤到的是胃壁的黏膜层,还未损伤到更深层的胃壁肌肉层,因此相比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问题,糜烂性胃炎注意保养,还是可以有较好的恢复和改善的。胃窦位于胃的下部接近幽门与十二指肠部位,胃窦浅表性胃炎,属于较轻型的炎性反应,通过合理的调理治疗,通常都会有较好的预后,彻底恢复也是很有可能的。
说完胃的问题,再来说食管的问题,反流性食管炎,是很多胃酸分泌过多,胃动力不足的朋友经常出现的问题,因为胃酸过度分泌,腹内压增加或者贲门(位于食道和胃部的开关)关闭不严等问题出现时,就会导致胃酸反流进入食道,强酸性的胃酸对食管产生刺激,诱发食管炎性反应,就会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问题;而食管息肉同样也是食管内部慢性炎性反应引起的一种良性息肉问题,一般较小的(<2cm)息肉可以通过内镜下电切、电凝等方式治疗,较大的息肉,特别是影响吞咽的情况下,则应考虑手术切除治疗。
虽然问题多多,但可以说,这些问题都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确认的胃部致病菌,这个细菌的胃部感染是引起胃部炎性反应的重要原因,因此,结合这位朋友的情况,可以考虑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根治幽门螺杆菌,网上的各种谣传有很多,什么茶,什么油,什么大蒜辣椒洋葱西兰花,这些都没有明确的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想要彻底根治幽门螺杆菌,还是推荐常规的四联疗法药物治疗,所谓四联疗法,是指结合2种抗生素,加一种拉唑类胃酸抑制剂,加一种胃黏膜保护剂的方式来进行为期2周的服药治疗,以期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一种正规推荐治疗方式,具体用药不多说了,建议找靠谱的医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具合理的根治处方,如果用药恰当,根治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在治疗方面,可以在完成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服药后,对于胃酸反流比较严重的朋友,还可以继续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拉唑类的胃酸抑制剂一段时间,通常不超过2~8周时间,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恢复。
需要指出的是,根治幽门螺杆菌并不是调理治疗相关上消化道疾病的唯一方式,也并非根治成功幽门螺杆菌,胃部的相关问题就一定会得到解决。想要调理好糜烂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这些方面的问题,除了根治幽门螺杆菌,同时注意合理用药以外,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甚至可以说,生活调理的作用,比服药更加重要,很多时候,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上消化道问题,除了个人体质因素以外,多数还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暴饮暴食,不规律饮食,长期辛辣刺激饮食,烟酒刺激,熬夜,压力紧张情绪长期影响,这些问题,都会对胃部的健康形成不良影响,因此,想要调理好上述疾患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针对性的对上述不良习惯或不良情绪进行调理和改善,只有用健康的方式却生活,生活才能还你更健康的身体。
胃糜烂、胃窦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应该怎么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感谢头条朋友邀请答题。
从题主发的副标题内容看,题主的胃病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并且吃过药。题主的病名比较多,实际上基本是一个病,胃病。邀请我答题的朋友估计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么你回顾一下:你过去吃的药,对你的病有帮助吗?你还打算这样继续吃下去吗?你有没有调查过,按照西医的思路来治胃病,治好的百分比是多少。
长期以来有效对付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眼光从未停留在养上,是战略性的错误。首先,胃病是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积累而成的,可能的原因是放任自流或者不会保养,也可能是前期放任自流后期不会保养。其次,人体不是药构成的,是物质构成的,这些物质不包括药本身,构成身体的物质是营养,所以你长期吃药不注重营养是战略错误。
我注意到题主说食道息肉。息肉看上去不起眼,但这绝对是身体在不正常情况下长出息肉的,因此还要警惕身体是否还有其他持续不良的表现。有的患者割掉息肉以后就不再长了,说明息肉的形成有临时的性质,身体可能没有大碍;但是息肉割掉之后又有新的长出来,或者其他地方出现新的状况,说明身体有较多的潜在不利因素,要认真对待。
如何认真对待身体的“养”?请咨询有证的营养师。营养师是专门研究如何利用营养让身体康复或者强壮起来的,没必要咨询医生。
胃糜烂、胃窦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应该怎么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根据这位患者的详细描述,发现早在2018年的时候就被胃病反复困扰,而且问题也不少,各种胃炎、食管炎、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有了。那针对目前的情况,该怎么办呢,我打算从三个方面给予解答。
先要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这位患者的语气来看,对于胃、食管有如此多的问题很是担忧,但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剖析来看,其实并没有听起来的那么吓人。
浅表性胃炎——这是我认为胃镜检查结果中可以说最轻的一种病变了,基本表现为胃粘膜的局部充血、水肿。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可轻可重,但从胃粘膜损伤来说,只是稍有炎症表现,无需过分担心。
胃糜烂——我们也称为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或者糜烂性胃炎,也是属于局部胃粘膜受损,比浅表损伤,略深一些。但是同胃溃疡这样的胃病相比,胃糜烂依然算是比较客气的,它的损伤深度并没超过粘膜下层,所以恢复起来也比溃疡要容易一些。下图是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的示意图。
反流性食管炎——这是由于功能性或病理性问题导致管理我们食物进入胃部的入口——贲门功能失调或者胃内容物压力过大引起的胃内容物反流,由于这里面有腐蚀性较强的胃酸,所以会对食管下段粘膜造成损伤,引起反酸、烧心、腹痛的症状。
食管息肉——发病原因不明,不过发现后即除之就不会有什么后续的风险存在。
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导致胃不好的罪魁祸首之一,几乎所有的胃病,无论严重与否,都与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关系密切,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I类致癌物。如果不及时除菌,未来甚至有引起更严重疾病的可能。
以上就是这位患者目前的身体情况,虽然复杂,但其实梳理起来也比较简单,请继续往下看。
归根结底还是胃有了问题虽然诊断不少,但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了胃上。无论是胃粘膜损伤还是反流的出现,都是因为胃的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而且根源都指向了两点:
一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长期留此菌在体内,就是一枚定时炸弹。幽门螺杆菌有多种伤害胃黏膜的方式,比如直接伤害或者释放空泡毒素A等,它对胃粘膜的伤害是持久的,因此可能短期内不会有剧烈变化,但是我们的胃粘膜健康实实在在的是在每况愈下。
二是生活习惯、饮食健康、精神心理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把所有的问题归结于胃病其实就很简单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哪怕是吃最对症的药,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胃肠道健康,依然是无法解决胃病的侵扰。因为不知道这位患者具体的生活方式,我就把一些可能造成胃功能紊乱的情况列举出来,对号入座吧:
是否三餐固定;是否作息规律;是否饮食均衡;(这些里面,“是”是健康的)
是否长期饮酒、吸烟、喝浓茶、过量喝咖啡;是否在胃病期间吃辛辣刺激食物;是否晚上有吃夜宵的习惯;是否长期心理压抑、抑郁、烦躁、焦虑;(这些里面,“否”是健康的)
患者说的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反复,是因为胃粘膜损伤已经形成,所以虽然把定时炸弹解除了,但是如果没把胃养好,依然是会不舒服的。看目前的症状来说,还是有胃动力不足的存在,反流似乎也没有减轻。此前治疗效果不好一方面跟除菌较晚有关,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用药不彻底,疗程不足有关。
解决方法和注意事项吴医生对此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只能通过上面的分析给出以下建议:
1.已经除菌是非常正确的行为,需要复查看是否见效;
2.坚持用药,应用抑酸药、促胃动力药、保护胃黏膜药等至少四周以上;
3.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精神心理放松,减轻心理负担。不要小瞧了生活调理在胃病康复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以上就是吴医生关于这位患者病情的分析和建议,分析很多,但是建议很少。并不是要做的少,而是用药需要医生的线下指导,而生活上的建议讲的是原则,具体的细节不在此赘述,各位可以在主页里搜索吴医生其他养胃相关的文章即可。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于困扰我们的身体疾病来说,治疗交给医生,但自己了解的越多就对病情的恢复帮助越大,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这里面的道理。
胃糜烂、胃窦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应该怎么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诊断这么多病,其实就是一个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疾病,你就四联抗菌治疗2周,接下来继续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一段时间4到8周,期间适当加一些胃粘膜保护剂,比如铝碳酸镁咀嚼片等
胃糜烂、胃窦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应该怎么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是@王教授谈健康,我来针对你的病情进行一下分析和提一些建议。乍一看胃镜检查报告好像你的胃病挺重,胃糜烂、浅表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还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
尽管这么多病,但总体印象就是胃的慢性炎症在胃不同部位的反映而已。所以,大可不必恐慌。这些慢性炎症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胃癌相比要轻得多。
从胃镜所见也反映出你的胃病是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上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如吸烟、饮酒、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熬夜、吃饭不按时不规律等。而这其中最不好的习惯是吸烟和饮酒,可以肯定你吸烟。
因为国际最近的研究表明吸烟对胃黏膜的损伤是导致胃病尤其是胃癌的第一危险因素,其危害已经超过了幽门螺旋杆菌对胃的危害。
建议:一、将食道息肉用胃镜切除,切除后禁食6-8小时,全流质饮食3天。
二、戒烟!戒烟!戒烟!戒酒,戒辛辣刺激性食物,要规律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三、严格、规范地清除胃幽门螺旋杆菌:采取“四联法”。推荐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或者呋喃唑酮)等。清除治疗6-8周。
四、定期复查胃镜,同时做C14胃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可以每年做一次,及时发现息肉等病变予以切除;复检胃幽门螺旋杆菌,确定是否有细菌再感染情况,及时再次清除治疗。
胃糜烂、胃窦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息肉、幽门螺杆菌阳性应该怎么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谢谢同仁邀请!问题是以前的问题,但是这样的情况在临床诊疗时比较常见,所以要通过题主的发问给大家分析一下这样的病情该如何正规处理的相关知识,希望人们对患有这样的疾病时能够理性认识并进行正规合理的治疗。
根据病史及描述的症状,结合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可以明确的诊断是反流性食管炎伴有多发性食管息肉,并发了慢性糜烂性胃炎。发生以上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停用抑酸剂等药物后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作用下使胃液过度分泌导致了糜烂性胃炎,出现了上腹部钝痛、饭后饱胀等症状。贲门括约肌功能不好使胃内消化液长时间反流引起了反流性食管炎及多发性食管息肉,出现了反酸、胸骨后疼痛的症状。
鉴于以上这种情况,首先是去除病情继续加重的因素,并应用相关药物进行正规治疗,如应用四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同时加用莫沙必利类胃动力药加快胃排空,并抑制胃食管反流。另外,可以加用促进胃食管黏膜修复的替普瑞酮或瑞巴派特类药物治疗。在四联疗法两周结束后继续应用奥美拉唑类抑酸剂、铝碳酸镁或者铋剂量胃黏膜保护剂、胃动力药、促进黏膜损伤修复的替普瑞酮类药物维持治疗6~8周或者更长时间。四联疗法结束一个月后复查幽门螺旋杆菌,看看是否被完全清除。
在平时生活要避免烟酒、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加重病情的因素。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刺激性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少吃高脂肪、高盐及干硬的食物,并且要注意少吃多餐、定时定量,饭后立即温开水漱口,也不要立即平卧和剧烈活动,以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补充。
谢谢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