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石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痛风发展成痛风石?

啥是“痛风石”?

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下“痛风石”的相关知识。

虽然我们叫“痛风石”,但痛风石的产生,并非仅仅是由于痛风的反复发作而导致的,痛风石的形成,更多的是与高尿酸的长期不控制有密切的关系。

痛风石是如何形成的?

很多朋友都知道,高尿酸之所以需要控制,是因为尿酸这种物质,其溶解性较差,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高出饱和度(6.4mg/dL,相当于384μmol/L)时,尿酸盐就会析出细小的结晶,这些结晶随着血液游走,就有可能会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形成沉积。

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会引起身体的慢性异物反应,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等包裹,形成异物结节的情况,就称之为高尿酸引起的“痛风石”,因此,急性痛风反复发作的朋友,往往有痛风石问题,但有些从来未发作过痛风的朋友,高尿酸如果长期没有控制,同样会形成痛风石。

痛风石不但可以发生在关节软骨部位,关节滑囊,关节周围组织,腱鞘,耳轮,肾脏间质、皮下组织等多个部位都有可能形成痛风石,轻症的痛风石可能不会有症状,但重度的较大的痛风石,则可能会引起较大的问题。比如说肾脏间质如果形成痛风石,就会影响肾脏健康,同时如果诱发尿酸性肾结石问题,还会引起急性疼痛症状等方面的问题,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肾脏功能的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关节软骨部位是形成痛风石最常见的部位,有很多患者也是唯一可以发现痛风石的部位,痛风石会对关节软骨的健康逐渐形成影响,引起关节软骨退化,骨质破坏,滑囊增厚,周围组织纤维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时可发展为关节强硬和关节畸形,影响患者行动能力。

综上所述,痛风石的形成,与痛风是否发作过虽然有一定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高尿酸的长期影响,想要减少痛风石的发生风险,控制好高尿酸是最重要的问题。

如何预防控制痛风石的形成和发展?

很多高尿酸问题的朋友,只要关节不痛,以为就没什么问题,从来也想不到要尽早的控制好尿酸水平,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即使不痛风,高尿酸导致尿酸盐析出,析出的尿酸盐结晶逐渐沉积,长期影响下来,都会有形成痛风石的风险。因此,想要预防痛风石的出现,首先要做的当然就是尽早的控制高尿酸问题。

发现高尿酸,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活调理来控制高尿酸问题,如果通过生活调理,尿酸仍然居高不下或持续升高的情况,则建议就医诊察,看是否需要辅以药物来控制尿酸水平,尽量的把尿酸控制到达标水平,是减少高尿酸身体健康危害的重要方面,也是减少痛风石发生几率的重要方面。

高尿酸的生活调理和药物控制,我们说的很多了,多喝水,禁酒,低嘌呤饮食,加强有氧运动,控制体重,避免熬夜,这些方面都是有效调理身体代谢,改善和降低高尿酸的生活干预方式;用药方面,两大类药物一类促进尿酸排泄,一类抑制尿酸生成,遵医嘱合理选择服用即可。

对于已经确诊有痛风石的朋友,也不必过分惊慌,痛风石并非是不可逆的疾病,通过合理的控制好尿酸水平,痛风石是可以复溶减小甚至消失的。目前国内外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都指出,对于已有痛风石问题的患者,应当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到300μmol/L以下,之所以规定这样的一个数值标准,是因为如果能够有效的把尿酸控制到300以下的水平,我们身体里沉积的尿酸盐就会出现复溶,痛风石也会逐渐的减小,可以有效的避免痛风石逐渐发展造成身体的更大健康危害。如果是痛风石问题较严重,已经引起关节活动或出现溃烂等方面的情况,则可以考虑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进行取石。

总而言之,早预防,早控制,把尿酸控制好,能够有效的预防痛风石的发生,减少痛风石带来的健康危害,别再犹豫,赶快行动起来,把高尿酸控制好吧!

痛风石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痛风发展成痛风石?

鼻梁上长出鸽子蛋,痛风不治疗后果太可怕

你见过鼻梁上长痛风石的吗?这个患者43岁,痛风8年, 身上多个关节都有较大块痛风石,鼻梁上长也长了一块,现在胳膊打不了弯、腿也不能下蹲,之前从来没有接受过规范治疗,也不重视。

@痛风患者实拍

疼的时候就吃两片止疼药,不疼的时候就不吃,给他做了个肌骨超声,鼻梁骨都快被腐蚀断了。

肌骨超声(MSUS)

对炎症结晶盐分布的精准检测的同时对软骨损伤程度、滑膜增厚水肿程度、微循环等都能完全地检测出来。

这个痛风石跟我们盖房子用的那个石灰有点像,会一点一点的腐蚀关节,希望这个患者的例子能给广大痛风病友敲响警钟,有了痛风千万不要拖、长出痛风石千万不敢拖。

其实治疗痛风石并不难,这个方法很高效

要是在30年前,你要说痛风治不好,我信!但是现在你在说痛风治不好,我还真不信,现在医学这么发达,治疗痛风的先进手段和技术太多了。

举个例子:像痛风石,小关节可以用超微创技术、大关节咱们可以用针刀镜;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意思,我在这里打个比方,就像打扫房间一样,房间里堆满了垃圾和灰尘,垃圾就像我们关节里的尿酸盐结晶,通过一个针眼大小的伤口把垃圾清理出来,剩下的一点点灰尘随着后期尿酸的降低也会被冲洗出去,关节也不肿了,痛风也不会发作!

说到这里我要提一点:再好的痛风药,也怕你10点不睡觉

1.熬夜更容易肥胖,每天熬夜人的血糖容易上升,很有可能得糖尿病肥胖还有导致体内生物碱含量偏高,这种物质会诱发暴饮暴食,让人想吃夜宵

2.熬夜伤肾,人体的肾上皮质激素只有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才会分泌,长时间熬夜会让肾功能受影响,尿酸得不到正常的排泄

3.降低免疫力,内分泌失调,熬夜的人生活毫无规律,就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让人体出现代谢失常、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尿酸排泄,无论你接受再好的治疗,吃再贵的药,只要经常熬夜!努力都白费!

我是程医生,关注我了解更多的风湿免疫科知识。

痛风石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痛风发展成痛风石?

  • 痛风 (gout) 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是单钠尿酸盐 (MSU) 晶体沉积于关节、皮下等部位, 引发组织损伤和急、慢性炎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及 (或) 尿酸排泄的减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

痛风石是痛风的一种特征性临床表现, 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的不断沉积, 导致慢性类肉芽肿样反应反复发生于骨关节周围组织或皮下等部位, 通常在痛风首次发作后的3~8年发生。
  • 从临床症状来讲,痛风石轻者影响患者肢体美观, 重者可累及患者肢体关节的正常功能, 造成关节的破坏和畸形等不可逆现象, 给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 痛风结节如伴有破溃, 可见白石灰浆样渗出物。

预防痛风发展成痛风石的策略:一般预防策略主要包括患者教育、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等。痛风石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机体内尿酸盐的沉积, 故减少富含尿酸盐食品的摄入可有效缓解及预防其发生, 严格的饮食控制能够有效降低尿酸值, 防治痛风石进一步增长、扩大。
  • 相关研究显示, 啤酒、白酒、含糖饮料、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可使血尿酸升高;

  • 而适量红酒可轻微降低血尿酸, 低脂奶和低脂酸奶可降低痛风的发作风险。

  • 有学者提出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 因此, 可建议患者尽量食用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品, 如面食、米饭等, 饮食宜清淡, 少油腻、低糖、低盐, 尽量少用刺激性调味品。

  • 2012年ACR指南中格外强调痛风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包括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降尿酸治疗必要性的告知, 以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正确处理等。

  • 有研究者发现适量的运动不仅能控制患者体质量,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临床试验研究证实痛风患者每天有氧运动30分钟以上, 运动项目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乒乓球等, 每周锻炼5次以上, 血尿酸水平有明显改善。另有研究提出血尿酸中度升高者可每月运动1~3个频次, 高尿酸血症重度患者可每周运动4~6次, 进而减少痛风的发作频次。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黄哲康,袁慧敏,刘晋闽.手术治疗四肢多发巨大痛风石[J].中医正骨,2018,30(01):70-72.

[2]沈嘉艳,许飞,周文强,秦天楠,彭江云.痛风石的非药物疗法及其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10):77-80.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