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血脂康和他汀类药一样吗?

有高血脂问题的朋友,除了大家最熟悉的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的调节血脂以外,血脂康也是常见常用的一类血脂调节药物。有的朋友说,血脂康就是他汀,有的朋友说血脂康是中药,到底血脂康和他汀是不是一样呢?可以说,也一样,但又不一样,具体有何异同,我来慢慢给您细说。

血脂康就是他汀吗?

有的朋友说,血脂康中含有的就是洛伐他汀,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拿西药当中药,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血脂康的主要成分是经过特殊途径发酵而成的中药红曲,而红曲中含有类似洛伐他汀的天然他汀同系物,因此起到了降血脂的效果,如果说血脂康就是他汀或者添加了他汀,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

随着药物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实很多药物都是基于植物或天然药物提取而来的,从百年老药阿司匹林,到我国科学家提取的青蒿素,这些药用成分都是从植物中提取或者提取后转化的药物,而血脂康中的红曲,其活血化瘀功效主要来自于其中类似于洛伐他汀的天然他汀物质,因此而具有明确的降血脂作用,大家也就不用奇怪了。

红曲中除了含有天然结构的洛伐他汀及其同系物以外,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他的降血脂成分,因此血脂康的降血脂效果与他汀类似,根据药物成分来说,每天服用1200mg日剂量的血脂康,相当于洛伐他汀10mg左右的药物剂量。但从降脂效果来讲,血脂康的血脂调节效果要略优于单纯服用10mg合成洛伐他汀的降脂效果。

分享一下查询到的血脂康在美国FDA的2014年的二期临床研究数据,116例中美高血脂症患者,血脂基线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59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5.42mmol/L,服用血脂康胶囊12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27%,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约24%,约50%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超过30%。从临床试验数据来看,血脂康的降血脂效果还是不错的,对于轻中度高血脂患者调节控制血脂,也是一种可选的药物之一。

在我国进行的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中,血脂康也显示出了对心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比较,血脂康组主要冠状动脉事件风险降低45%,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 31%;全因死亡风险降低33%。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及心血管死亡风险也显著下降。

从上述临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血脂康胶囊在血脂调节方面,有类似于低强度他汀的明确的降血脂效果,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还是在于血脂水平的控制情况,比如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方面,不管是用血脂康还是他汀还是其他的降血脂药物,或者联用药物,只有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到1.8以下,才是更安全达标的范围,如果控制不到,临床数据再好看,对个体来说,还是没有达到最佳的控制风险水平。

服用血脂康胶囊,同样要注意用药风险

有的朋友说,血脂康是纯中药制剂,用药没有副作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是要不得的。前面我们已经全面介绍过血脂康的相关作用机理,除了中药红曲的健脾、活血化瘀的相关功效外,其起到降血脂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还是天然的他汀结构的同系物物质,也就是说,服用血脂康胶囊,同样可能会出现转氨酶升高,肌肉痛,胃肠道不适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其用药安全性问题同样值得注意。

服用血脂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但也有转氨酶升高,肌肉痛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但目前临床上尚未见到服用血脂康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报告。因此,如果选择血脂康作为降血脂的药物,同样也要注意服用药物的安全性,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出现肌肉痛及时检查肌酸激酶水平,建议首次服药的4~8周检查一次,没有问题的话,可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同时伴有胆红素升高时,应停服药物,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至正常值上限5倍时,应停服药物。

服用血脂康和他汀类药一样吗?

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均可改善血脂,但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血脂指南推荐首选他汀类药物。那么,与他汀类药物相比,血脂康究竟如何?通过对比它们的降脂机制、调脂疗效、药物安全等方面,可以获得明确的答案。

在降脂机制方面,血脂康与他汀类似

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减少胆固醇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分解,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斑块,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动脉斑块破裂风险,降低心肌梗死与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与他汀相比,血脂康具有相似的调脂机制,血脂康由十三种天然复合他汀组成,发挥降血脂的主要成分为洛伐他汀,因此血脂康也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其次,血脂康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甾醇、黄酮类物质等,这些成分可提高洛伐他汀在肝脏中的生物利用度;此外,血脂康除开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降低甘油三酯。因此,血脂康与他汀有相似的降脂机制,不仅适用于胆固醇升高的患者,还适用于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

在降脂疗效方面,他汀类则更胜一筹

使用他汀的主要目的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率,而血脂康均可实现上述目的。我国相关研究显示服用血脂康8周后,受试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降低约28.5%,美国相关研究显示服用血脂康12周后,受试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降低≥30%,而使用中等强度的他汀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约25%-50%,因此血脂康可发挥较好的降脂疗效,只要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也会随之降低,这在我国相关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但血脂康的有效降脂成分主要为洛伐他汀,而洛伐他汀属于第一代他汀,现在他汀类药物已研发至第三代如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等,其降脂疗效更具优势,因此使用血脂康无法控制胆固醇达标准时,可更换为他汀。

在不良反应方面,血脂康发生率更低

他汀类药物虽然具有较好的调脂疗效,但部分患者可能因不良反应而调整治疗方案。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转氨酶升高,当ALT与AST升高达三倍正常上限时应停药,以防加重肝脏损害;而血脂康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很少引起转氨酶升高;他汀类药物还可引起肌肉损害,当肌酸激酶达到5倍正常上限或并发横纹肌溶解时,应停药,而相关研究显示使用血脂康的受试者中,未发生肌酸激酶达到5倍正常上限、肌病、横纹肌溶解的病例;在新发糖尿病方面,使用他汀的患者中发生率约9%至12%,而使用血脂康的患者很少出现新发糖尿病的病例。因此血脂康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所以,使用他汀类药物因不良反应不能耐受的患者,可换用血脂康。

因此,血脂康可用于冠心病、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也可用于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还可用于对他汀不耐受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血脂康发生转氨酶异常、肌肉损害的风险相当低,但若存在活动性肝病、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达3倍正常上限、失代偿改肝硬化、急性肝衰竭等疾病,或对血脂康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血脂康。服用血脂康以后,依然建议在用药后的4-8周复查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指标,若无异常可每6-12月复查一次,但当转氨酶升高达3倍正常上限或肌酸激酶达5倍正常上限时,应停用血脂康或减量药物,以防肝或肌肉损伤进一步加重。

综上,血脂康的有效成分为洛伐他汀,具有他汀类药物的降脂机制,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同时可降低甘油三酯,可用于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但在整体降脂疗效方面,血脂康稍逊于他汀类药物,因此血脂康无法控制血脂达标时可换用他汀;但血脂康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转氨酶异常、肌肉损害以及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更低,因此对他汀不耐受的患者可换用血脂康。但在使用血脂康前,也应排除相关禁忌症,定期监测转氨酶与肌酸激酶,显著升高时应停药或减量。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服用血脂康和他汀类药一样吗?

据血脂领域的权威专著《他汀类药物治疗学》记载,血脂康是以特种大米、特制红曲霉菌为原料,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发酵而成,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成分的一类生物降脂药。红曲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真菌类物质,食用价值已经有千年历史,近年来人们发现红曲的药用价值。血脂康有效成分明确,包含洛伐他汀等多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麦角甾醇、氨基酸等等,降脂效果明确,明显优于普通中药。

现实世界中,无论是北京的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地方基层医院,血脂康都有广泛应用。很多临床研究也都证实血脂康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效果明确,同时还可能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所以说血脂康已经被心血管领域认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都在使用。

服用血脂康和他汀类药一样吗?

中药能降血脂吗?

能!

血脂康就是一个可能降血脂的中成药,不少朋友问,那血脂康能降血脂,能不能替代他汀?

不能完全替代他汀,我们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

血脂康的主要成分是红曲米提取物,红曲米是大米接种红曲菌发酵后制成。这种红曲中含有可以降胆固醇的类物质,和他汀类似,红曲也是通过抑制肝脏中管理合成胆固醇的“酶”。

红曲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真菌类物质,食用价值已经有千年历史,近年来人们发现红曲的药用价值。

红曲既是中药又是食品,《本草纲目》这样描述红曲:消食活血,健脾燥胃;甘、温、无毒;此乃人窥造化之巧者也。研究显示,长期服用血脂康可降低冠心病事件危险45%,冠心病死亡危险下降31%,冠心病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降低56%,总死亡危险下降33%,同时具有综合调脂作用。

研究也显示血脂康具有一系列调脂以外的作用,如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抗炎、增加斑块稳定性、降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作用。

血脂康有效成分明确,包含洛伐他汀等多种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麦角甾醇、氨基酸等等,降脂效果明确,明显优于普通中药。血脂康含天然他汀类物质,包括洛伐他汀,研究显示血脂康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优于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血脂康和其他“他汀”一样,也能降脂,也能用于冠心病预防和治疗。

为什么血脂康不能完全替代他汀?

如果是单纯的降血脂,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血脂康,尤其是血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选择血脂康副作用相对较小,只要能把血脂降到理想范围,那么就说明血脂康没问题;但常规剂量的血脂康,降胆固醇的幅度属于中等,所以只适用于胆固醇轻、中度增高的患者。

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患者,我们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目标是低于1.8,这时候,单纯通过血脂康,很难实现血脂达标,所以可能还需要用到他汀。

另一原因,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得过心肌梗死、放过支架、搭桥、脑梗死的患者,我们使用他汀不仅是为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还药抗炎稳定斑块;因为心肌梗死、脑梗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炎症反应,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目前被公认的有非常明确抗炎、稳定斑块、强化降脂的药物,只有他汀,这也是只能推荐的首选药物,所以说血脂康并不能完全替代他汀。

当然,他汀副作用相对较大,大家在服用期间一定需要监测;但并不是说血脂康没有副作用,

血脂康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也可以有肝酶、肌酶的升高。但是在临床应用中,血脂康相关的肝酶升高、肌酶升高很少,尤其是明显升高的情况少见。所以,只能说血脂康的副作用相对小,比起他汀更安全。

简单总结,血脂康比他汀相对更安全,但在强化降脂方面,血脂康不如第三代他汀。

如果是单纯降血脂,使用血脂康没问题,但记得监测血脂四项;如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1.8以下,且放过支架、得过心肌梗死、打过桥、脑梗死、心绞痛的患者,最好使用第三代他汀。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服用血脂康和他汀类药一样吗?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生,说起他汀类药物,我想很多人都非常了解,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前段时间我还专门写过一篇关于“他汀类药物”安全服用的文章。那么血脂康又是什么来路呢?它其实也是一种降血脂药物,只是它的作用机制和他汀类药物降脂是不同的,今天我就以此来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血脂康的简单介绍

血脂康血脂康,药物名字里面都带着“血脂”二字,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属中成药无疑了。那它具体是花架子呢还是有真本事呢?请继续往下看。血脂康它是利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从特制的红曲中提炼精制的天然降脂药,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特制红曲、天然复合他汀、甾醇、异黄酮、氨基酸等。它的药物机制是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有效的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同时,甾醇可抑制胆固醇生化合成以及促进胆固醇的降解,同时作为胆固醇的类似物,它还可竞争性的抑制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所以这款药不但有降脂的功效,还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也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

他汀类药的简单介绍

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它可通过选择性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合成量,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量,进而提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分解代谢,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能有效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及减轻炎症反应,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长期、大量的使用他汀类药物则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如出现横纹肌溶解、抑制肌肉纤维再生等。像我们科就曾经收治过脑梗患者出院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引发横纹肌溶解而行急诊透析的患者,所以服用这个药物期间一定要注意肝肾损害,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血脂康和他汀类药物到底哪种好?

●这在普通人眼中可能就是哪种好哪种不好的问题,很好回答。但科学如果靠经验、靠猜测那就不科学不严谨,没有权威性了,必须要充分讲究证据。就像我们都知道1+1=2,但数学家为了证明为什么等于2却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对此,为了给出这个答案,我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关于中药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评价的指标包括有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我此次文献检索经过查重排除后,最后纳入了14篇文献,共计1150例患者,结果显示,血脂康和他汀类药物均明显降低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且Meta分析提示血脂康与他汀类药物对原发性高脂血症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疗效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说白了也就是这二者其实疗效相当。

●有些朋友可能并不了解我们胆固醇为什么会升高,在这我告诉大家,我们血浆中的胆固醇来源主要有内源性、外源性两种途径,外源性胆固醇顾名思义就是来源于食物,而内源性则是在肝细胞中生物合成。注意,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是我们胆固醇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其催化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为甲羟戊酸,这是我们内源性胆固醇合成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这我在针对这上述两类药物在药物机制上做一个小结,他汀类药物就是通过竞争抑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达到降低细胞胆固醇合成的药理机制;而血脂康是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组合而成,它其中具体的如莫纳克林K、二氢莫纳克林成分具有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活性,在循证医学上证明其能有效的调节血脂水平。

综合总结

通过对这两类降脂药物的研究、临床药效对比、个人临床用药经验来看,根据降脂需求这二者均可选用,从相关的不良反应方面来看,血脂康可能更优于他汀类降脂药物,所以如果你现不论是在服用他汀类药物还是血脂康,那就继续服用,无需去替换。当然了,如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了肝损、肾损、或者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时可考虑用血脂康替换。以上意见为个人想法,也可能会由于纳入样本数不足在实验上有偏差可能,故仅供参考。

作者寄语: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这是本人个人临床经验、综合国内外文献以及行医过程中的一些感悟花费数小时时间综合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如果有错误之处,还望及时指出,共同探讨。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参考文献:

1.阿托伐他汀钙说明书.美国辉瑞公司.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3.包海燕.阿托伐他汀与血脂康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3,6(8):82-83.

4.吕晓霞,周旭芳.血脂康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轻中度高脂血症效果比较(J).江苏大学学报,2020,20(6):539-540.

5.徐樱,易宏宇,廖海英.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10):230-231.

6.周波,朱明军,梁世中.红曲霉菌生物代谢成分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2):412-417.

7.盖平,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4):153-154.

服用血脂康和他汀类药一样吗?

服用血脂康和他汀类药物是不一样的。

首先,血脂康的确是可以降低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但是它和我们心血管医生常说的他汀还是有所不同的。

我们来了解一下血脂康的主要成分,血脂康的主要成分是红曲,一种天然的,可以降低血脂的物质,而红曲的提取物与洛伐他汀相似,不同的是前者是天然他汀,后者是化学合成的。血脂康日剂量1200mg相当于10mg的洛伐他汀。

血脂康中的红曲还有健脾除湿,活血化瘀的作用。既然有效成分都是他汀类的物质,那么血脂康和他汀这两种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是否也是相似的呢?如何选择?

对于冠脉粥样硬化高风险人群,仍应首选他汀,毕竟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研究结国都是来自于他汀。

从临床应用效果来看,他汀的降脂效果优于血脂康。

从副作用角度来看,血脂康同样存在肝功能受损、肌痛等副作用,但发生率也不高。

因此,对于血脂轻中度升高,混合性高脂血症,没有冠心病、脑梗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血脂康。但是已经有冠心病、中风、或者动脉粥样硬化高风险人群还是建议选择他汀。

希望以上解答可以帮助到您。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