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吃得转氨酶升高,血糖也高怎么办?
常常有朋友这样问:
吃他汀会使转氨酶升高吗?有些患者确实会,但有一定的发生几率!
吃他汀会使血糖升高吗?长期吃他汀,确实也有一部分患者会,但同样也是一个概率问题!
不管是长期服用他汀还是其他药物,我们都要纠正这样一个误区,药品说明书中提示的不良反应风险和警示信息,都并不是一定会发生的必然事件,而是往往是一种发生概率较小的事情,也就是说,服用这个药物,只是有小概率的可能发生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果被说明书的不良反应风险提示给吓住了,因此而不敢用药,这种做法往往是得不偿失的。
就拿他汀来举例吧,如果是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患者,如果血脂水平偏高,通常是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发作的。如果担心他汀引起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就不敢用药,血脂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调节,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会加速动脉的硬化,还会不利于已经形成的斑块的稳定性,斑块破裂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斑块一旦破裂,就会引起血小板的生理性聚集,最终形成血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这种该用药而不用药造成的健康风险是必然的,而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风险是有一定概率的偶然事件,因为偶然事件,造成必然的健康风险,是不是得不偿失呢?
因此,对于确实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疾病高危或极高危风险患者,还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选择他汀药,严格进行血脂的控制,控制好血脂水平,对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至关重要。一般建议,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高血脂患者,如果评估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控制到2.6以下,而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该控制到1.8以下,目前在临床上,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的他汀类药物,仍然是血脂调节药物的首选药物。
该用药时要用药,用药过程中,也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问题。这二者缺一不可。
对于朋友们担心的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转氨酶升高的问题,确实他汀类药物用药过程中的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风险之一。他汀类药物通过肝脏发生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而大多数的他汀类药物又都通过肝脏肝药酶进行代谢,因此,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确实应该注意肝功能问题的监测。统计数据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转氨酶升高的几率在1~2%之间,从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来说,这个概率还是比较高的,因此,对于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的问题,给大家以下几个建议——
1. 注意服药期间的肝功能监测,一般在服药前(重度肝功能不全禁用),服药初期(4周左右),服药期间,都要注意进行肝功能的监测,如果服药初期肝功能未出现异常情况,仍然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也有少数患者会在长期服药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的问题。
2. 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3倍以上,应停药。通常情况下,发现肝功能异常,及时停药,转氨酶升高的问题都可逆转恢复。
3. 他汀类药物的用药强度与服药引起肝损伤的风险息息相关。因此如果中低强度(剂量)的他汀,可以是血脂控制达标,就尽量不要选择高强度的他汀剂量服用,选择中低剂量他汀+其他降脂药来控制血脂达标的做法,也是推荐的做法。
4. 他汀类药物有多种,有的经过肝脏代谢,有的少数或不经过肝脏代谢,如果服用某种他汀引起转氨酶升高停药后,通过定期监测肝功能,发现转氨酶已恢复,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其他类型的他汀服用,有时可改善和避免转氨酶升高的问题。
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血糖升高的问题,多发生在长期多年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身上,实际上,对于血脂代谢异常的朋友,及时不服用他汀,也是血糖出现异常的高危人群,因此,有一些情况,确实是因为服用他汀造成的影响,而导致血糖出现了升高的问题,但有些情况,也可能是患者自身的血糖代谢出现了问题。
一般说来,血糖升高并不能作为停服他汀的硬指标。而是应该在服药期间,注意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如果出现血糖升高的问题,应该请医生评估判断,是否是由服用他汀类药物所引起。文献资料显示,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药物,多有引起血糖升高的风险,而匹伐他汀、普发他汀、氟伐他汀长期服用,统计数据显示其对血糖的影响是中性的,也就是说,和不服他汀的高血脂人群,出现高血糖问题的几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长期服用他汀期间,对于可能引起高血糖风险的问题,一方面要注意血糖的监测,及时的根据血糖升高的趋势,进行血糖的干预和控制,另一方面,根据情况,选择对血糖代谢影响小的他汀类药物服用,也是可以的。
吃他汀吃得转氨酶升高,血糖也高怎么办?
今天,有一个好朋友问我:“张大夫,我舅舅高脂血症,一直在吃着他汀类药物,今天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了,他问我是不是要把他汀类药物停用一段时间?”我想这个问题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不仅是他一个人遇到的问题,这可能也是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大家可能困惑过、纠结过,或者为此专门去医院咨询过。张大夫今天就带着大家学习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他汀类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尤其是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同时,他汀类药物还能够稳定粥样硬化斑块,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脂溶性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代谢后经肝脏清除。因此。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在关注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实际上,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是非常小的,据报道,他汀类药物治疗引起转氨酶(主要为ALT和AST)升高发生率约为0.5%~2.0%,而且这些转氨酶的升高都是轻度的升高(不大于正常上限的3倍),临床上普遍认为这不能认为是药物的肝脏毒性,可以在密切随访肝功能变化的同时,继续治疗。
而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则应该考虑减量或停用他汀类药物,密切观察肝转氨酶变化,并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使用一些保肝药物。
因此,如果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大部分患者还可以继续服用他汀类药物,但仍应密切随访肝功能的变化。
吃他汀吃得转氨酶升高,血糖也高怎么办?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吃的食物“越来越好“,高盐高油高糖,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
他汀药物是调整血脂异常及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有效及基础用药。
目前常用的他汀包括: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匹伐他汀等等。
他汀的功效:
1、调脂,降低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是坏血脂,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
2、抗炎稳定斑块,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血管内皮炎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他汀能抗炎稳定斑块。
他汀的副作用?
他汀最常见的副作用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血糖异常新发糖尿病,肌酶异常肌肉损害。
1、转氨酶升高
我们在服用他汀期间,需要监测肝功能,一旦发现转氨酶升高要,要引起警惕。一般来说吃的他汀药量越大,发生肝功能损伤的风险越大。建议减药或停药,大部分减药或停药能恢复正常。
减药能维持就减药,如果需要停药,可改用其他降脂药,比如说依折麦布。
2、血糖升高
对于他汀引起的血糖升高,目前的观点是:他汀引起的血糖异常给我们带来的坏处,比起他汀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好处,相对比较低。
我们没有必要因为血糖升高就停用他汀,我们要按照新发糖尿病对待,健康饮食,甚至加用降糖药。
总之,他汀药物在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功效显著,且属于基础用药。但我们也要监测他汀的副作用,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吃他汀吃得转氨酶升高,血糖也高怎么办?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作用是阻止胆固醇的合成,从而减少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如今,以阿托伐他汀为代表的他汀类药物,已广泛应用于血脂异常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心脑血管和外周血管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由于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需要长期稳定才能够达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良好的防治作用,因此需要长期服用。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能使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降低,还能中等程度的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的水平,HDL可是“好的胆固醇”。
也正因为他池类药的的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又要长期服用,才有必要关注药物的肝脏不良反应。
所以,在服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尿液黄、皮肤和巩膜的颜色变化,如果有,同时还出现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嗜睡的症状,需要尽快的评估是否发现了药物性肝损害。
如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120),可先暂停服用,一到两周以后复查肝功能。
只有在肝功能正常之后,才可考虑重新服用。
同时有血糖的问题,跟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关系不是很大,但跟患者本身的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可能本身有代谢综合征的问题。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目标,低密度脂蛋白建议要控制在小于55~70mg/dL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至30效果更佳。
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合适的降糖药物,在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下建议首选胰岛素控制血糖。
最后,在药物控制的同时,
1.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容易消化;
2.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脱脂牛奶、鱼肉、鸡蛋白、瘦肉等;
3.避免油腻的食物、肥肉和动物脂肪;
4.适当的活动,戒烟;
5.水果、蔬菜多吃一些,避免过于甜的水果。
我是热爱科普的龙大夫,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识,请关注我!
欢迎评论、点赞、转发!
吃他汀吃得转氨酶升高,血糖也高怎么办?
第一,他汀有什么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大多数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所以转氨酶升高,是其主要副作用之一,尤其是亚洲人群,或者身材比较瘦小的人群,口服强效他汀以后,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概率比较高!其次,他汀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所以,发现口服他汀以后血糖升高,需要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第二,发现副作用以后该怎么办?
如果是轻度的转氨酶升高,比如谷草转氨酶或者谷丙转氨酶,不超过正常上限的两倍以上,多数不建议停药,可以继续观察择期复查转氨酶,如果已经超过正常高值两倍以上,就建议停药或者减量他汀药物!如果是血糖升高,要鉴别是否是新发糖尿病!而且,如果是高风险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即便是血糖升高,也建议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继续口服他汀!
第三,怎样避免这些副作用?
选择合适强度的他汀,是避免这些副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没有必要选择高强度他汀的患者,选择级别比较低的他汀口服!再者,口服他汀以后,定期监测转氨酶情况,注意有无身体相关异样,及早发现,及早减量或停药,都是避免它的副作用的有效方法!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吃他汀吃得转氨酶升高,血糖也高怎么办?
他汀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常用药。使用他汀虽然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却会带来一些列不良反应,如转氨酶升高、血糖升高就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那么,服用他汀所致转氨酶与血糖升高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他汀引起转氨酶升高如何处理他汀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具体机制不明,可能与改变了肝细胞的通透性有关,使转氨酶从肝细胞中漏出,也可能与存在某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服药期间大量饮酒等。他汀引起的转氨酶升高以ALT、AST升高为主,很少发生肝脏损害。在使用他汀前,排除肝脏相关疾病,可降低转氨酶异常的发生率,使用他汀后,若发现转氨酶升高,应根据其升高的水平决定治疗方案:转氨酶升高在3倍以内,通常不需要停药,可继续服用他汀,但应继续监测转氨酶,若转氨酶恢复正常则可长期服用他汀,若持续升高,甚至达到3倍正常上限及以上,为了避免急性肝损伤与肝衰竭的出现,应停用他汀,并密切监测转氨酶至恢复正常。
他汀引起血糖升高如何处理他汀引起的血糖升高,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其发生机制也不明,可能与他汀损害了胰岛细胞,引发胰岛素抵抗有关。但他汀引起的血糖异常与他汀用量有关,好发于使用高强度他汀的患者,如每日40-80mg的阿托伐他汀、20mg的瑞舒伐他汀,最高发生率可达12%。因此,尽量避免使用高强度他汀有助于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减量他汀若降脂疗效欠佳时,可与依折麦布联合降脂,降脂疗效会大幅提升,但却不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虽然他汀所致新发糖尿病发生率高,但使用他汀的患者却不能因此停药,因为他汀带给心血管的益处与引发糖尿病风险比为9:1,获益大于风险。使用他汀后,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当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糖升高的风险,若发现血糖升高以后,仍应坚持改变生活方式,必要时可给予降糖药控制血糖,具体方案应由专科医师结合自身情况制定。
综上,他汀引起的转氨酶在3倍正常上限时,可继续服用他汀,但应密切监测转氨酶,当转氨酶高于3倍正常上限时应停用他汀,继续监测转氨酶至正常;他汀引起血糖升高时,注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必要时可给予降糖药控制血糖。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