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血压不能治愈,那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事实确实如此,对于原发性的高血压,通常是不谈“治愈”这个问题的,有些朋友,通过加强锻炼,控制饮食,减肥减脂,保持平和心态等方式把血压控制下来了,这也是很好的,有些朋友,单靠生活干预控制不下来,就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如果能通过合理的用药,把高血压控制到合理稳定的范围内,当然也是可以的。
那么既然高血压无法治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从两个方向解读。
高血压治疗的目标,降血压当然是重要的方面,但现在对于高血压的控制和治疗,已经不单单是看血压值降下来这么简单的事情了。通常对于高血压患者,还需要评估其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多个方面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好高血压的同时,也要控制好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只有做到综合性的评估,根据风险,合理的进行综合性的控制,才能真正的有利于身体的整体健康,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以及肾脏的健康。
有一种想法非常要不得,就是既然高血压无法治愈,也没什么感觉,就不用管了。正是这样的一个误区,导致了很多人因为高血压长期不控制而突发心梗、脑梗等重大疾病,甚至发生猝死等问题,高血压也逐渐被称作为“静默杀手”。不管有没有感觉,高血压都应该控制,控制好高血压的目标,就是为了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脑血管健康危害,高血压虽然没感觉,但是你的血管却是长时间在高负荷下工作,长期不控制血压的结果,就是导致血管弹性的加速丧失,血管硬化的加速进展,最终因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梗,梗塞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我们控制高血压的目标是什么,控制高血压的目标就是:控制血压平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下面再来谈一下高血压控制目标值的问题很多时候,大家会把高血压的诊断值和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混为一谈,其实高血压的诊断值,不管什么年龄阶段,都是140/90这样的水平,两次或多次诊室测量值超出这个值,即可确诊为高血压;而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却并非是达到140/90以下达标水平这么简单。
年龄阶段不同,身体情况不同,血压情况也千差万别,多数中青年人出现高血压,会存在低压偏高,而收缩压还未超标,压差低的情况出现,而很多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则出现单纯收缩压高,而低压正常或偏低,压差偏大的情况,对于不同的情况,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值当然也有所不同。
通常对于6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首要目标是把血压控制达标,至少应该达到140/90以下的血压水平,而如果身体耐受,可以进一步把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则更佳,研究发现,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的水平,脑卒中的发生率更低。
而如果是年龄较大的老年人,比如年龄超过65岁的情况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长期存在舒张压偏低,甚至到了60左右的情况,可以考虑以控制收缩压为准,如果身体耐受,控制到140/90以下的水平就是很好的,但如果身体不耐受,能把高压控制在150以下也是可以的。
年龄再往上涨,到了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这时候往往身体衰老程度比较严重,人体对于血压的调节能力和反应敏感度也有所下降,更易出现血压波动异常增多,出现夜间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的风险几率也更大,通常一般启动药物治疗的血压值都有所往上调整,在收缩压超过150甚至160的时候,再考虑服用药物降低血压也是可以的。在服药调理血压期间,在控制收缩压不要过高的同时,也要注意舒张压的情况,如果为了控制好高压,而把低压降的过低,反而不利于身体各个脏器的血液灌注,引起更大更多的健康损害风险。
如果高血压不能治愈,那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正常人的血压是100-120/60-80mmHg。前面这个100-120是指收缩压,也叫高压,是心脏收缩泵血的时候产生的压力;60-80是指舒张压,也叫低压,是心脏舒张的时候大血管里面的压力。
正常人的收缩压应该是100-120mmHg,舒张压应该是60-80mmHg,合起来就是上面的100-120/60-80mmHg,正常人一天当中的血压都是波动的,平静的时候血压偏低,活动或激动的时候血压偏高,但随后还是会回复到正常水平的。所以你上一个小时测量的可能是110/70mmHg,现在测量的可能是116/68mmHg,这都是可能的,因为人的血压就是波动的,随着心跳的变化而变化,而心跳又是跟人的活动状态有关。所以血压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再怎么变化,一般平静状态下都应该是100-120/60-80mmHg这个范围。
过高的血压是不好的,比如当收缩压超过140mmHg,或者舒张压超过90mmhg,我们就称之为高血压了,有人的血压高到200/100mmHg,都是有的。这么高的血压,肯定是血管是有损坏的,短期内不见得有明显影响,但如果长期以往,血管受到这么高的压力冲击,血管容易硬化,硬化的血管又反过来加重高血压,恶性循环。高血压本身不可怕,但是高血压可能导致脑出血啊,这么高的血压随时可能冲破血管,如果是大脑的血管破裂了,那就是脑出血,中风。如果是心脏的血管又血栓形成、出血等,那就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这些并发症才是可怕的。
所以,我们要把血压将下来。一般收缩压降到140mmHg以下,舒张压降到90mmHg以下是比较合适的,年龄偏大的比如80-90岁的老人家,血压可以允许稍微高一点,比如150/90mmHg。但血压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血压过低的话可能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其他脏器供血不足,会出现缺血的症状。
如果高血压不能治愈,那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我们确实无法治愈原发性高血压。只有通过长期的综合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当血压持续升高后,由于血管壁所承受的压力太大,导致血管内皮受损,继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组织缺血,引起一些列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等,严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我们需要积极控制血压,尽量减少其带来的伤害。
(一)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是防止并发症
(1)脑卒中
脑动脉粥样硬化并斑块形成时,若斑块破裂可,可并发血栓形成,使脑动脉管腔更窄,血流减少,完全闭塞时,则可并发脑梗塞。其次,长期高血压可使脑血管形成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则发生脑出血。(2)冠心病
当动脉粥样硬化累积冠脉时,导致冠脉狭窄,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并发冠心病,若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会使冠脉严重狭窄甚至闭塞,引发急性心肌梗塞。
(3)心力衰竭
当血流压力升高,心肌在长期高压的作用下,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及间质纤维化,导致左心室肥厚及扩张,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若不及时干预,则可以进一步发展为心力衰竭。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4)慢性肾衰竭
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及时控制血压,长期高血压及肾动脉硬化会引起肾脏缺血,使肾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
(5)视网膜出血
在长期高压的作用下,视网膜小动脉会随着病程进展出现硬化,甚至视网膜出血。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预后。
(二)高血压的控制目标
普通患者血压应<140/90 mmHg。但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控制在150 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降至140 mmHg以下。但如果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时,血压应<130/80 mmHg。
所以,我们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若不及时控制血压,高血压累及到的每一个器官都可能出现并发症,随着病情的进展,只会越来越严重。所以,高血压需要早期干预,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及时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如果高血压不能治愈,那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都应该属于原发性高血压范畴。而原发性高血压是无法治愈的。那么,不同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到多少呢?
1、一般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可以降至<130/80mmHg;
2、65-79岁的老年人,血压首先应该降至<15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可以进一步降低至<140/90mmHg;
3、8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应该降至150/90mmHg左右,注意不要过低;
4、老年糖尿病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mmHg;
5、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mmHg,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应该降至<130/80mmHg;
6、冠心病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mmHg;
7、脑血管病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mmHg;
8、心力衰竭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mmHg;
希望我上面的总结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能够让您做到降压达标。
如果高血压不能治愈,那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
一般来说,只有少部分继发性高血压,去除原发病后能去根,大部分的原发高血压就不要希望彻底治愈了。
那么我们不能治愈的高血压,我们能做什么,我们的目标什么哪?
其实我们的目标是减少由于长期血压高导致的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心梗,还有高血压肾病,还有动脉硬化,高血压急症等等。
怎么能有效的减低这些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哪?
有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内。
这个血压标准是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得出的,如果血压高于这个值,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去年美国把正常血压的值改为90-130/60-80mmHg了,所有血压能控制在这个范围内更好。
大家一定要明白血压越高,出现并发症的时间可能越快,不要因为血压高,短期内没事而不重视。
我是重症科医生,每个月都会有40岁左右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每周都会收到老年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还有由于高血压导致的肾功衰竭的患者。还有很多手术后因为血压高难以控制的患者。
所以,有高血压的患者,通过规律吃药,饮食控制,规律锻炼,心态平稳等,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如果高血压不能治愈,那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什么呢?
目前,高血压病确实不能治愈,高血压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循证医学表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脑卒中风险35%~40%,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25%,降低心衰风险超过50%。
首先,目前对于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确实还不是太清楚,只是知道可能在遗传的基础上,在后天肥胖、生活不规律等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血压升高。我国目前约有2.7亿高血压病患者,其实很多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在偶然体检中发现的血压升高并最终确诊为高血压病。如果高血压病不经治疗,最终会导致脑卒中、心脏病、肾脏病的发生。至于发生的风险主要和血压升高的具体数值、靶器官损害的情况及临床有无心脑肾等并发症有关。而通过降压治疗,使血压数值达标后,可明显降低这些临床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高血压虽不能彻底治愈,但通过药物降压治疗达标后,可明显减少心脑肾这些临床并发症的发生,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控制或延缓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