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缓解心肌缺血,有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呢?

作心脏彩超结果是心肌缺血。

这位朋友说:做了心脏彩超发现心肌缺血。

不知道您是因为胸闷气短乏力去做的心脏彩超还是因为做了彩超有人说您心肌缺血,您才觉得胸闷乏力呢?通常情况下,心脏彩超是无法做出心肌缺血的诊断的,心脏彩超主要用于心脏瓣膜病检查、心脏功能检查、心腔大小检查等,对于心肌缺血,只能作为辅助的检查手段,通常要确诊心肌是否有缺血问题,通过心电图检查、负荷试验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手段,才能够判断是否真的有心肌缺血的问题。

如果确实有冠状动脉硬化狭窄的问题,造成心肌缺血的情况,并且伴随有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这个时候,根据病情,采取适当的手段干预就显得很重要了。心肌缺血是导致心梗和猝死的高危因素,因此,如果存在心肌缺血的问题,在还不需要进行血运重建手术的情况下,也应当及时的给予药物干预,尽量的减缓动脉硬化的进程,缓解心肌缺血问题,经常服用的药物有——

1. β受体阻滞剂,通常我们看到的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都属于这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拮抗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具有减缓心率,改善心肌缺血,降低血压,缓解心绞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它还有预防儿茶酚胺心脏毒性作用,保护心脏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慢性肺阻病等问题的朋友,是禁用这类药物的。

2.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这类药物有两类,一类就是各种地平,另一类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地平类药物同样具有降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等方面的作用,但与β受体阻滞剂的区别是,这类药物对于心率起到的是增加心率的作用,因此有心动过速、房颤等问题的朋友,应该慎用;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药物具有减缓心率的作用,对于有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以选择这类药物作为β受体阻滞剂类的替代药物。

3. 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有用于缓解急性心绞痛发作的硝酸甘油,也有作用时间较长的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这类药物属于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可以有效的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肌缺血、心绞痛等问题。严重动脉瓣狭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不宜服用这类药物。

4. 改善心肌缺血的其他药物:如曲美他嗪、尼可地尔等。

5. 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对于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朋友,除了服用改善心肌缺血的相关药物来缓解症状以外,还应该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能够抵抗血小板的凝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因此,有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缺血问题的朋友,也应该根据情况,选择药物长期服用,预防相关血栓性的心血管疾病。

6.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粘稠度,改善心肌缺血问题,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也是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预防药物,因此,很多时候,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患者,他汀和阿司匹林都是搭档服用。

7. RAAS抑制剂:我们常用的降压药,普利类、沙坦类都属于这类药物,除了能够降低血压以外,这类药物还具有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在心肌缺血伴有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的联合用药中,可以重点考虑这类药物。

除了服药控制和改善心肌缺血的相关症状,同时注意心血管的保护,减缓动脉硬化进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引发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诱因,也是非常重要的,清淡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睡眠等健康的生活习惯我们就不多说了,对于有心肌缺血问题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过度劳累、一次性大量饮酒、用力过猛、突然的寒冷刺激、情绪的大幅度波动等多个方面的问题,以减少由于这些诱因,引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避开这些因素,同样也能够减少心肌缺血导致的各种不适症状的发生率。

怎么缓解心肌缺血,有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呢?

首先需要提出的是,在多数情况下,心脏超声是无法直接反映心肌缺血的。只有在一些陈旧或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心脏超声的结果可能会提示心室壁运动异常,然而即便是心室壁运动异常,也不见得100%为心肌缺血。

所以,在临床上诊断心肌缺血一般需要通过心电图、冠状动脉影像学结果,来确诊是否心肌缺血。而其中冠状动脉造影被认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不管怎样,一定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而定,不能完全依靠这个检查。

如果确诊为心肌缺血,需要根据患者心肌缺血的类型来进行药物治疗,因为药物治疗是心肌缺血的基石性治疗。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有如下几大类药物。

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也是冠心病患者不可或缺的药物之一,一般的剂量一天为一百毫克。

2.他汀类降脂药物也是冠心病治疗的核心药物一般需要长期服用,代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

3.另外,还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也是多数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的药物。

而在控制症状方面,冠心病常用的药物主要有β受体阻断剂和硝酸酯类的药物。前者主要通过降低心肌的耗氧量等机制来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发作,而后者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脏的做功和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来增加血流的灌注,进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总而言之,如果患有上述胸闷气短,胸疼等症状,一定要先完善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之后,再制定相应治疗策略。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心脏支架植入术,才能有效的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

怎么缓解心肌缺血,有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呢?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供氧减少,导致心肌代谢异常,心脏无法正常工作的状态。心肌缺血多因体力活动、饱餐、寒冷刺激等发作,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休息时可缓解。

怎么缓解心肌缺血,有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呢?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硬化或阻塞,导致动脉供血减少所致,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均为诱发其发作的关键因素。

1、积极治疗:治疗应以扩血管、改善供血为主,预防药物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等,严重者需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等。

2、生活方式干预缓解:心肌缺血常发生于体力活动、饱餐等情况下,为此需特别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

①饮食调整:控制饮食热量,以低脂、低盐、低糖饮食为主,多食蔬果、粗粮等,注意粗细搭配,多荤少素,保证均衡营养,同时切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饱等。

②适度运动,保持体重:适度运动有助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肌缺血,不过切忌运动过度,应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强度,量力而行,避免超重或肥胖。

③良好习惯:规律作息,切忌熬夜;注意情绪管理,切忌情绪波动过大,避免过度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劳逸结合,切忌过度劳累;戒烟戒酒;避免过劳、过度用力;饱餐后切忌运动。

3、观察病情变化,防治相关疾病:三高患者、冠心病患者需关注血压、血脂等指标变化,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威胁,以防病情迅速发展。

4、规避风险诱因:心肌缺血患者应注意规避诱因,避免过劳、过度体力活动;防止便秘过度用力;切忌长期紧张工作;切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饱等。

怎么缓解心肌缺血,有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呢?

心肌缺血引起的胸闷气短不适,可以被我们称之为心绞痛,对于心绞痛的缓解,我们有很多方法,今天,咱们就一起讨论一下,怎样缓解心绞痛?

一、冠状动脉扩张

心绞痛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常见病!既然是冠状动脉狭窄,那么使用冠状动脉扩张药物,就可以有效的缓解供血不足,进而缓解症状!

二、减慢心室率

心脏跳动越快,其心肌耗氧就越多,本来血管狭窄导致的供血不足就已经引起症状,那么耗氧增加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减慢心室率,可以减少心肌耗氧,可以缓解症状!

三、休息镇静

活动和情绪亢奋,以及交感神经活跃,yes心肌耗氧增加的诱因之一,所以,休息镇静,是减少心肌耗氧的又一方法,可以减少心绞痛发作!

四、血运重建

冠脉严重狭窄以后,可能药物以及其他治疗不会让症状完全消失!或者突然出现血管闭塞的时候,就需要血运重建治疗了,支架植入或者外科搭桥等治疗,可以改善血管狭窄,进而使心绞痛缓解!

五、增加心肌缺血缺氧耐受性

心脏康复,或者使用药物的方法,可以使得心肌缺血缺氧耐受性增加,进而使得心绞痛发作减少!

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方法有很多,但所有的治疗措施中,血运重建是最后的杀手锏!因为当所有的治疗措施都无计可施的时候,血运重建或者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曙光……

怎么缓解心肌缺血,有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呢?

缓解心肌缺血,分为急性发作时的缓解,和长期的控制缓解。但前提是必须是真正的心肌缺血,因为胸闷气短可能是心肌缺血,也可能是比别的原因。心肌缺血也可能不表现为胸闷气短,而表现为别的症状。

心肌缺血简单理解就是冠心病,就是心血管狭窄大于50%,但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会表现为心肌缺血,一般理解心肌缺血是发作心绞痛就叫心肌缺血,或心电图的改变。

我们就聊聊真正的心肌缺血怎么缓解。

心肌缺血急性发作,也就是心绞痛发作,需要马上停止一切活动,含服硝酸甘油是缓解心肌缺血急性发作,最为有效,且为数不多的办法。但心肌缺血发作,说明冠心病不稳定,需要尽快调整治疗,心肌缺血反复发作有心肌梗死的危险,所以,心肌缺血发作也是心脏提醒主人尽快就诊。

只有有效控制心肌缺血,才能不让心肌缺血发作。这才是上策:

1、健康生活:戒烟戒酒,低盐低脂低糖饮食,规律作息,避免劳累熬夜。

2、积极控制三高是控制冠心病基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控制不好,会加重心肌缺血。

3、正规治疗冠心病是控制心肌缺血的关键,阿司匹林+他汀是基础,在此基础上,能够缓解心肌缺血的包括:单硝酸、倍他乐克、合贝爽、地尔硫卓等等药物。

4、药物无法控制,只能血运重建,也就是药用的很足量,但是还发作心肌缺血,那只能支架或搭桥。

总之,心肌缺血先要弄清楚,别被假心肌缺血欺骗,确诊后治疗无非是三点:生活+药物+手术。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原创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定追究法律责任。】

怎么缓解心肌缺血,有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呢?

心肌缺血是医生诊断?

如果怀疑心肌缺血,要严格完成系列检查,评估全身情况和心脏情况。

全身情况包括有没有冠心病高危因素,比如慢性肺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

心脏情况包括心肌收缩力,心脏结构有无异常,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其中尤其注意冠状动脉情况,可以通过CT或者动脉造影确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