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还有必要天天吃降压药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都70岁了,还有必要天天吃降压药吗?第一,70岁年龄并不大,第二,不管是70岁,还是80岁,如果有高血压的问题,长期服药控制,都是很重要的。
70岁年龄大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原来的年龄划分,60~74岁,属于年轻老年人,75岁以上属于老年人,90岁以上属于长寿老人,而具网上流传的最新年龄划分,60~79岁,已经只能算作是中年人了,80岁以上才算做是老年。按照这个标准来,70岁还算老吗?
上面是半开玩笑的话,但也说明我们人类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年龄也在不断增加,不管怎么划分,70岁,并不是一个很老的年龄,而如果您有高血压问题,又确实需要长期服药,血压才能控制平稳,那么当然还是要每天服药控制血压的,而不能因为年龄大点了,就对血压不再进行控制。
我们说高血压不控制,长期血压偏高,会造成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肾脏疾病风险、眼底出血风险等靶向器官损害,即使您到了70岁,高血压不控制,仍然是会渐进性的影响您的心脑血管健康和各个靶向器官健康,在血压高的时候,身体可能没感觉,但一旦出现问题,比如心梗、比如出血性脑卒中等,一出就是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血,都与血压长期控制不好息息相关。
说点干货,对于70岁的老年人,高血压控制到多少适宜呢?在血压控制方面,70岁的老年人,并没有特殊的规定,如果说血压控制达标,那么应该至少将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最好,通常对于70岁的老年人,舒张压超标的情况已经较为少见,因此,对于收缩压(高压)的控制则显得更为重要,通常建议65~79岁的老年朋友,把收缩压控制在130~139这个范围内最佳,尽量也不要低于130这个值。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控制在160以内就是理想的,如果身体耐受性良好,也可以控制到150mmhg以下。
因此,对于老年人的血压控制,更多的进行血压监测还是很重要的,对于上面推荐的血压达标值,是指诊室测量的血压值,在实际家庭的血压健康测量中,还应该注意家用血压计与诊室测量间的误差,一般情况下,家用血压计与诊室测量结果相差在10以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七十岁,不算老,
夕阳时光无限好,
如果血压不稳定,
还是应该要服药。
生活控制要注意,
平和心态心情好,
注意测量血压值,
身体健康乐淘淘。
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还有必要天天吃降压药吗?
段医生答疑在线🔑老年人血压控制目标值🔑有人认为:血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是正常现象,所以不必治疗,或者没有必要天天吃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是: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应当坚持天天服药,使血压达标,而且没有副作用和低血压出现。不过,鉴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血压控制情况比中青年人放宽点。一、老年人一般是指65岁以上的人群,80岁以上称为高龄老年人,高血压的定义标准和中青年人是一致的。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二、老年人血压的特点:①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②血压波动大,白天和晚上血压变化大;③易出现体位低血压、清晨高血压、餐后低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继发高血压等现象;④经常并存多种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靶器官的损害。
三、老年人血压控制原则:①不能将血压控制得太低;②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③降压速度要慢,三个月内逐步降到正常范围;④降压要平稳,使血压波动小;⑤长期服用降压药,不随意吃吃停停。
因此,老年人的血压控制目标血压值不要太低,,防止重要脏器供血不足:(1)65岁~7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将血压降低目标放宽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尽可能降至140/90mmHg以下。
(2)8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尽可能将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需不需要继续下降尚没有定论。
(3)对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当舒张压<60mmHg,而收缩压<150mmHg,暂不用药物治疗;如收缩压150~179mmHg,可谨慎给予小剂量降压药治疗;如收缩压≥180mmHg,则给予小剂量降压药治疗。降压药可用小剂量利尿剂、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阻断剂等。
段医生特别提醒:(1)老年人,不管是高血压还是正常,不管是否应用降压药,都应该勤测血压。
(2)血压控制超过目标值,自然得长期服用降压药,甚至还得调整剂量;对于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而且没有过低血压情况,也应该天天用药。
(3)有些老年人,血压高了服降压药,血压正常或者低了就停了。这样做是错误的,反而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作用缓慢、平稳的降压药,小剂量服用,长期服用,控制血压持续达标。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还有必要天天吃降压药吗?
对于年龄小于65岁的人来说,目标值是140/90mmHg,对于65岁~79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该将血压降低目标放宽至150/90mmHg以下。就是不能降得太低。
因为老年人大部分血管有动脉硬化及斑块,尤其是颈动脉及脑动脉,血压降得太低,压力不够大,加上血管硬化,阻力增大,没有足够的压力供应到大脑,可能会出血脑供血不足甚至急性脑梗塞。
药物的选择上,降压作用弱点的就是咱们说的ACEI(后面带普利的这类药物,比如福辛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或者ARB类药物(后面带沙坦的这类药物,比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但注意的是普利类可能会刺激性干咳,而对于普利和沙坦类药物存在以下情况是禁用的:一、存在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二、伴有高钾血症的病人;二、孕妇以及正在哺乳的妇女;四、肾功能不全(肌酐大于220)。注意的是,这两类药物有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的左右(肌酐大于220时不能吃,禁用),吃一种就行,强烈不建议两类药物都吃。
如果吃ACEI或者ARB类血压扔高,建议改为CCB类(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等),这类降压作用更强一些。最主要的是要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剂量。
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还有必要天天吃降压药吗?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与年龄的关系并不大,我们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疗,用药要个体化,优选长效制剂,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于7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均应长期服用降压药物。高血压是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升高为表现,并可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发生的综合征。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由于其动脉血压为持续性升高,所以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切勿偏听偏信,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治疗很关键。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药,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积极治疗基础后,血压常可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长期用药;对于新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血压水平未超过160/100mmHg,且无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和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可暂不使用降压药物,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最多三个月,如血压控制达标,则可继续生活方式干预,如未达标,则必须开始药物治疗。同时,对于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心功能逐渐减退,当有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血压下降,这时候需要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继续使用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在规范化用药的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需注意监测血压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以达到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欢迎点赞、评论、转载,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敬请指正。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还有必要天天吃降压药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老年人的血压肯定会升高,降下来反而会脑供血不足,而且天天吃降压药还可能损伤肝肾,千万不能轻易吃降压药”,这是很多老年人的想法,真的如此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老年人血管老化,弹性下降,对血流的缓冲能力下降,确实是血压升高的一个原因,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自然的老化并不是减轻高血压对血管损害的理由,多项研究证实:人的理想血压是120/80mmHg以下,超过这个血压即会对血管产生微损伤,特别是血压超过140/90mmHg后,对血管的损伤加重,成为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信没有哪个老年人希望在血管本已老化的基础上,再增加发生病变的机会吧,所以如果血压高到需要服用降压药的程度,该服药时就要服用,不应抵触和拒绝。至于担心降压药对肝肾的损害,实际上高血压所造成的损害比降压药带的副作用要大得多,何况目前使用的降压药是有安全保障的,否则也不可能让数以亿计的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
因此,年龄不是血压可以不控制的理由,只不过人到老年在降压目标上可以适当放宽,比如尽可能控制在140/90mmHg即可,不必像年轻人一样需要降的更低,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尽力使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以下就可以了,不必非要降140mmHg以下。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还有必要天天吃降压药吗?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压会损害心血管,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故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但年龄的大小、血压水平的高低、合并症的情况是决定何时启动药物治疗的关键。那么,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每日服药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凡是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都应积极治疗,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在部分患者眼中,年龄大了,血压自然会升高,也没有必要吃降压药了。实则不然,即使是老年人,高于正常范围的血压,依然会对冠脉、头颈部动脉、心脏、肾脏等器官组织造成损害,若不及时干预,随着损害时间的延长,发生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的几率依然会逐渐增加;相反,若积极治疗,不仅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还可降低远期死亡率,因此,即使是老年人,诊断高血压以后,也应积极治疗。
虽然老年高血压需要早干预、早治疗,但不同年龄的患者,服用降压药的时机却不一样。80岁以下的老年人,血压达到150/90mmHg可开始服用降压药,当然,为了减少高血压对心血管的损害,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可以开始服用降压药;8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压达到160mmHg时才需要服用降压药。不仅如此,不同年龄的老年人,降压目标也不一样,80岁以下的老年人可降至150/90mmHg以下,若能耐受,也可降至140/90mmHg以下;8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即可,血压不能太低,否则不耐受。
在药物的选择上,由于7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高压大于140mmHg,低于却低于90mmHg,因此,若无冠心病等并发症,慎用倍他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否则可能会使低压更低,可据病情选择地平、普利、沙坦、利尿剂类降压药,必要时可联用。
综上,70岁以上老年人,血压达到150/90mmHg也应服用降压药,部分患者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可以开始服用降压药;应将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若能耐受,也可降至140/90mmHg以下。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