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这是怎么回事?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这是很多高血压朋友正在苦恼的问题,关于血压的控制和调节,影响因素较大,需要考虑的方面也较多,今天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为什么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出现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原因1——降压药还未达到最佳效果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通过生活控制调节,无法使血压达标,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了,要在多长时间内控制血压达标呢,通常情况下,对于高血压初期用药的朋友来说,通常在3~12周内,将血压控制到140/90以下,就算是理想的血压控制了。而多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在服药初期,都不能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如普利类、沙坦类、地平类等药物,一般在用药3~6周内,可以达到最佳降压效果,因此,如果您服用的是这样几类药物,在服药前几天,血压不达标,不妨不要着急,如果服药4周以上,血压仍然控制的不好,再考虑其他方面的原因。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原因2——选择药物不合适

不同情况的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应用也有所不同,比如中青年的高血压问题,容易有心率快,低压高等方面的原因,这个时候选择地平类的药物就不是最佳的选择,可能低压高的问题就不好解决,而沙坦类、普利类或洛尔类的药物,可能就有较好的控压效果。因此,对于高血压的用药选择,应该咨询临床医生,根据身体的高血压情况,靶向器官的损害情况,针对性的选择更适合的降压药来服用控制血压。

除了药物种类的选择,药物剂量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虽然一般对于高血压患者用药,强调低剂量起始,但如果降压药的服用剂量不够,同样也可能导致服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的问题出现。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原因3——未做到合理联合用药

降血压需要合理用药,通常情况下,对于较严重的高血压,如血压超过160/100的二级及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除了要马上启动药物治疗,一般还推荐联合用药来控制血压,这种时候,如果你服用一种降压药,就很有可能无法达到平稳控制血压达标的效果。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一般情况下是选择在效果上能够有协同加强作用的组合,而在副作用上没有叠加,甚至有抵消作用的药物联用。比如沙坦(普利)+利尿剂,沙坦(普利)+地平类药物,地平类+洛尔类等,都是不错的组合。

对于中重度高血压,同时又有靶向器官健康损害的情况下,联合用药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平稳达标,是很好的办法。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原因4——生活控制跟不上

控制好高血压的前提,就是要加强生活控制,对于轻度的一级高血压,没有心血管疾病其他风险,没有靶向器官损害的情况下,甚至可考虑先不服药,通过合理膳食,控制盐的摄入量,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平和心态、保持良好作息,戒烟限酒等方面的生活调理来改善血压情况。对于服药控制血压的朋友来说,生活的控制同样重要,如果觉得服药了就放松生活的控制,那么血压控不好,是完全正常的。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原因5——季节变化有影响

很多朋友,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朋友,都会发现这样的规律,本来在温暖季节控制良好的血压,到了寒冷的冬季,血压就控不住了,即使坚持服药也不行。由于血管也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很多朋友在冬天会发现血压更加难控,因此在冬季,血压的监测和控制就需要更加的注意,同时在生活上也要更加的注意保暖,同时注意加强生活控制,另一方面如果血压仍然控制不住,寻求医生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案,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控制血压平稳,都是很有必要的。但对于这种情况还需要注意的就是,到了由冷转暖的交替季节时,也要注意调整用药,避免出现降压过度的情况。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的原因6——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如果上述几点问题都考虑到了,血压仍然无法良好的控制,那么应该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的情况,如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主动脉狭窄、药物性高血压等多个原因,都可能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问题,如果不能良好的控制相关疾病,即使吃降压药,血压控制效果也不会太好。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这是怎么回事?

很多高血压患者尽管吃了很多降压药,发现血压降低的不明显,于是就会比较着急的回来找张大夫咨询:“为什么我的血压控制不好呢?这不是吃降压药了吗,怎么血压还不好?”遇到这种情况张大夫都会耐心的给他们解答。今天集中给大家说一下。

血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因素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只是一味使用降压药可能会效果不好。那么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血压控制不好呢?

1、肥胖

有研究表明超过40%的血压控制不好跟肥胖没有得到有效改善有关系,而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更大的降压药使用剂量来降低血压。肥胖造成血压升高的机制非常复杂,包括钠排泄障碍、交感神经兴奋、RAS系统活跃、诱导高胰岛素血症。因此,张大夫看诊高血压患者的时候常常提出让他们注意减肥。

2、盐吃的太多

国外高血压指南都建议高血压患者把食盐摄入尽量控制在5-6g以下,中国高血压指南也建议把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以下。而我们国家的生活方式中,很多传统饮食习惯多是高盐饮食,有些地区甚至可以达到普通人一天吃18g以上的食盐,实在是可怕。

3、饮酒应酬

我国的风土人情就是好客,基本上在很多地区大事小情都是需要应酬饮酒。以至于很多地区的人晚上应酬需要赶场,赶两场的常见,赶三场的也不在少数,以至于有些人不应酬饮酒就会没有存在感。这样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了很多人血压升高,解决方案之一就是戒酒。

4、吸烟

吸烟行为可以导致血压升高明显,因为无论是一手烟还是二手烟,烟草中都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引起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动脉壁内皮细胞破坏,并促进交感神经激活,导致血压难以降低。

5、精神因素

临床上有一类患者的血压也很难降低,他们集中表现为精神压力大,常有焦虑、紧张、抑郁的情绪存在。解决他们的血压问题除了给予一定的降压药,还要注意规范使用精神类药物,改善不良精神状态。

以上是张大夫个人关于高血压控制不佳相关因素的认识,希望写出来对于那些有类似问题的高血压患者有所帮助。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这是怎么回事?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这是怎么回事?

要考虑如下几个原因:

一 药物选择是否合适?

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最适合的降压药也不一样。基因的差异也决定了某些人对一些药物敏感,对另外一些药物不敏感。所以如果降压药选择不合适,降压效果就不好。

二 降压药的用法用量对不对?

有许多比较老的降压药在体内作用时间短,一天需要服用三次,可是病人却只吃两次甚至一次,血压就很难控制。现在多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了,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能够实现24小时平稳降压。但是如果患者血压特别高,或者对该药敏感性不高,使用剂量偏小,可能也达不到降压目标。

三 有没有联合用药?

相当一部分中高度高血压患者,使用一种降压药,很难将血压控制达标。单纯加大药物剂量,降压效果增加也不明显,且副作用会明显增多。这时候更好的策略是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种降压药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降压药会产生协同作用发挥1+1>2的效果。

四 用药时间有多久?

目前医生推荐的一线降压药,大多讲究平和,起效比较慢,不是服药以后马上就能看到效果。临时发现血压高,用于紧急降压并不一定合适。即使是用于长期的血压控制,也需要服药1-2周以后再观察效果,3-4周以后血压的控制效果才趋于稳定。

因此,如果是初次用药,服药后2-3天血压仍降不到正常,也不必着急。血压如果降下太快,人可能反而会出现各种不适反应。

五 生活方式有没有控制?

肥胖、高盐饮食、缺乏运动、抽烟、喝酒、熬夜、精神压力过大......这些都与血压升高有关。对于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把这些控制好,甚至连降压药都可以丢掉了。对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即使吃药再多,这些不良习惯都不注意,血压也控制不好。

六 有没有继发性高血压?

特别年轻的高血压患者、重度高血压患者、还有降压药控制效果差的患者,都需要考虑有没有可能有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它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只有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高血压才能得到理想控制,甚至可根治。

想检查继发性高血压,应该去级别较高的医院,找心血管科专家进一步咨询。

综上所述,降压药不是只要吃上就行了,一定要自我进行血压监测,做好记录,掌握自身规律。如果血压不能控制达标,就需要进一步调整。一个理想的降压方案往往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反复摸索才能形成,在这期间需要经常与医生保持联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学习更多实用医学知识。

有问题欢迎留言。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这是怎么回事?

降压药正确的使用非常关键,高血压病人最好的效果就是通过药物治疗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有并发症的,对血压的控制要求还更高。

现实中为什么许多人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呢?

原因一 没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

降压药的服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你的血压水平做评估后,使用一种或两种药物,同时在剂量方面也会根据你的身体状况、血压情况使用。

原因二使用药物后没有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剂量和药物等

使用药物后的定期评估也非常重要,正常服药一段时间后要进行评估,如果血压不达标,就要进行干预,增加药物剂量或者增加一种降压药物,并且两周内随访,看干预的效果。

原因三服药期间,不良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药物降压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展好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降压的好效果。有些人服药同时还饮酒、熬夜、盐食用太多等,这些都不利于血压的稳定。所以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膳食,盐的食用量要减量,好的心情,适当的运动等。

原因四 服药不规律,时断时续

得了高血压,服药后就要像平时吃饭一样,不能断,要坚持服药,就算血压正常了也要继续坚持服药。

当然服药后,血压还高的原因还有很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这是怎么回事?

段医生答疑在线🔑血压控制不好的原因🔑总体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比较低,<140/90的人群仅为9.7%,更不用说专家建议的<130/80。那么,血压控制不到正常水平的原因有哪些呢?一、没有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干预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正确的生活方式包括减少钠盐摄入、不吸烟、限制饮酒量、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坚持体育锻炼、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有效的。

二、不能坚持服药

下列都是错误的服用方法:①应该每天服用两次或者三次的药物,只服用一次;②应该每天服用的药物,停几天服几天;③血压高了服用,不高不服用;④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就算了。

三、药物选择不合理

有些降压药降压效果虽然好,但是起效过快、维持时间短,需要每天服用2~3次,而且血压波动太大。

合理的降压的要求是:缓慢、平稳,一天当中,血压波动小,所以,尽量选择降压效果平稳、维持时间长、一天只需服用一次的药物。

四、服药的时间不合理

有些人的血压特点是清晨高血压,所以需要清晨醒后服药。有些人的血压是晚上血压高,所以需要晚上服药。

五、血压测量不准确

测量血压前30分钟不进食、不喝咖啡或喝茶、不饮酒、不吸烟 。测量前15分钟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 。血压计尽量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或者台式水银柱血压计。

六、当排除了上述的原因,血压控制不好,应该考虑增加剂量或者联合其他类型降压药

一种药不能控制好血压,应该考虑剂量不够,或者就得两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联合,两种不行就三种。

七、如果三种药物联合服用仍然不能控制好血压,应该考虑其他疾病继发高血压。

比如肾病引起的高血压、原发醛固酮增多症、内分泌疾病引起、嗜铬细胞瘤、库欣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药物引起等。

段医生特别提醒:

(1)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用药,包括每次用药的量、每天服用的次数、服药的时间等。

(2)如果经济条件可以,尽量选择好点的药,不仅用药方便,而且控制血压好。

(3)不要轻信某些治愈高血压的言论。

(4)调整药物时,应该服用至少一周后观察治疗效果,根据效果再进行调整。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这是怎么回事?

谢谢邀请!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吃了降压药,血压还是高,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一、降压药还没到完全起效的时间

降压药达到完全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长效的降压药,如氨氯地平,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完全起效,我甚至还遇到粉丝朋友咨询同样的问题,他已经服用一周血压仍高于正常,但是又继续服用一周后血压就平稳正常了!

二、降压药品种选择不合适

尽管五大类降压药都可以作为首选药来降压,但其实不同特点的高血压选择还是有一定的选择规律的,比如年轻患者,血管紧张素腺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可以选择沙坦类或普利类,而伴有心肌肥厚的,钙离子拮抗剂更合适;老年患者,加一点利尿剂效果可能更理想。

三、降压药的量还不足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药治疗不足以控制血压到理想水平,有的人可能需要两到三种降压药联合应用,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高血压的方式,因此可能需要加用不同类别的降压药。另一种是单药治疗应当足够,但单药的用量还未达到个体有效剂量,需要再加量。

四、继发性高血压

尽管95%的高血压都是原发性的,但仍有极少数的继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可能效果不理想,需要去除引起高血压的这些原因,高血压才能恢复正常,如双侧肾动脉狭窄,肾上腺肿瘤等,需要治疗这些疾病,才能良好的控制血压。

五、难治性高血压

在95%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里,仍然有一小部分人(10%)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已合理经使用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降压药,血压仍不达标,这些类型的高血压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与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高活性以及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太高有关,另外,糖尿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也影响血压的控制。

六、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没有控制

高血压是有一些危险因素的,如吸烟、摄入钠盐过多、精神紧张焦虑、肥胖等等,如果这些因素不去除,会影响血压的控制。

七、有没有在服用影响血压控制的药物

如激素、可卡因、麻黄碱等,另外,甘草片和甘草制剂也影响血压控制。

题主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可能是哪个原因,如果是药物选择不合适,可以调整降压药;如果是药量不足,可以加量或加用其他类别的降压药;如果药量已足够,生活习惯已改善,血压仍不达标,可以去医院查查是否有引起高血压的其他原因。

如果你觉得李博士的问答对您有一点点用处,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