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阿司匹林,隔一段时间可以停一下吗?

选择低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用于抵抗血小板凝集,能够有效的减少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血栓风险。很多中老年人都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但是又有一些朋友,担心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身体其他方面会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就像吃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实际上,这么做并不可取。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达到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其这种抵抗作用能够贯穿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最短7天,最长14天),但是如果想要达到持续的抗血小板凝集,预防血栓作用,还是建议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一般推荐空腹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在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胃部,最终进入肠道,在肠道阿司匹林会迅速溶解吸收,并经肝脏代谢后分布进入人体的血液及组织中,达峰时间约3.5小时,在24小时内,阿司匹林能够起到抑制血栓素A2形成,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最终阿司匹林会以代谢结合物以及小部分游离水杨酸的形式经肾脏排泄出体外。

因此,如果想要有效的抵抗血小板凝集,减少血栓形成几率,应该每天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如果服用一段时间停用,那么阿司匹林从体内代谢完后,在7~14天左右,阿司匹林的抗血栓作用就会失效,而服用阿司匹林不会有后续效应,能够在不服药的情况下,仍然降低血栓风险。

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临床证据来确认,但也有国外研究报道,骤然停服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药物的反弹效应,即造成形成血栓风险的进一步增大,这一点也是值得注意的。

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说,的确要注意出血风险,但是对于出血风险的注意,应该从用药前的评估,干预,以及用药期间的药物干预等方面来控制,比如在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前,除了要评估和明确确实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以外,还应该评估出血风险,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应当先做完根除治疗,然后再服用阿司匹林,对于已经有胃部疾患,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出血风险,又确需服用的,一般建议在服药的前12个月,服用拉唑类或替丁类药物,进行胃黏膜的保护。

服用阿司匹林,隔一段时间可以停一下吗?

临床上,很多患者问的问题,都让张大夫记在心上,因为只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才是科普作者应该回答的问题。大家看这个问题:“张大夫,我按照要求,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但是总担心长期服用所产生的副作用,请问能不能隔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这是多么好的提问,代表了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一下阿司匹林,在大剂量使用的时候目的是解热镇痛,不存在题目中的问题;题目中的阿司匹林,应该是指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肠溶片(还是建议选择肠溶片),它是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基石药物,临床要求长期服药,每日一次。

那么回到问题中来,可不可以过一段时间停一下呢?张大夫在这里明确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异常的反应(通常说的副作用),不建议停用。其实,吃药和吃饭是一样的,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药物也是一样的,每天按时服药,才能够维持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从而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如果不能坚持按时服药,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当然,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副作用,这样我们才能识别哪些不适是由于阿司匹林引起的,如果出现了阿司匹林相关的副作用,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药物。

服用阿司匹林,隔一段时间可以停一下吗?

阿司匹林是我们临床上最常使用的经典药物之一,因其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阿司匹林一经使用应长期坚持服药,切不可吃吃停停、私自调整或停药,这样不仅不利于病情控制,反而会增加副作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阿司匹林的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使用阿司匹林,需明确有无使用适应症,并排出禁忌症后使用。阿司匹林使用建议用于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者(如冠心病、脑卒中、TIA等)或有心脑血管手术史者(如支架介入术后、封堵术后等)或虽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未来十年发生风险大于10%者(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阿司匹林不宜用于有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对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物过敏者、出血体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孕期最后三个月。同时不宜与甲氨蝶呤董药物合用。阿司匹林建议每天服药,服药的最佳剂量为每日75~100mg,有无人体血小板处于不断生成和死亡中,每天大概有10%的新生血小板,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活性只有24小时左右。所以为了更好的抑制这部分新生血小板,必须每日服药。当然如果某天忘记服药,也不必过于担心,在第二日继续服药即可,但不能长期间断服药或停用。阿司匹林服用的时间应剂型不同而存在差异,普通型阿司匹林应餐后服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而肠溶型阿司匹林(临床上使用最多)则应空腹服用,最佳服用时间为睡前距晚餐三小时以上,也可以早餐前半小时以上服用。阿司匹林服用过程中需监测有无胃肠道不适、出血、过敏等副作用的发生,并需注意定期复查,以了解疾病控制情况。

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服用阿司匹林,隔一段时间可以停一下吗?

視病患者情况而定,病患者服用阿斯匹林后身体无异常反应及没有不适症,可以连续服用。如若病患者服用阿斯匹林后出現胃出血,痛风,消化不良,皮肤斑块等不良无应,是可以停药一段时间的。支架患者,脑梗,心梗病人临时停用阿斯匹林后必须要改用玻利维这类血小板稀释药物。一般预防性服用阿斯匹林的人群可长期使用,但身体出现不良无应后应该暂时停药。低剂量可连续服用,如100mg片的两天服一次也是可以的。

服用阿司匹林,隔一段时间可以停一下吗?

最好别那么做,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防治用药,其疗效正是在于长期不间断的服用方式,这和该药的作用机制以及人体的凝血系统的特点密切相关,擅自调整用量或断续服用不但无益于疾病的防治,还可能因其副作用而损害自身。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体内血小板的聚集而防止血栓的形成,但想要达到上述目的至少需要80%以上的血小板持续保持抑制状态,而我们的血小板每天都会更新10~15%的数量,所以,就算只间隔一天,也会有大量处于抑制状态的血小板被新生血小板所取代,导致血小板整体的抑制作用迅速跌落到80%以下的低效状态,而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患者是很容易形成血栓的;

而且相关研究证实,突然停用阿司匹林会大幅度提升血栓形成的风险;当然,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来说,其副作用所造成的一些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尤其需要多加注意,比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所以,阿司匹林服用期间应注意:

1、尽量每日晨起空腹时服用,以减轻对胃黏膜的伤害;(睡前服用的话,尽量在晚餐后3个小时以上)

2、其最佳服用剂量为75~100毫克,具体用量则应该由医生为您个体化制定;

3、切不可擅自调整用法用量,如需配伍其它药物,应咨询医生意见;

4、对于阿司匹林所导致的胃部不适可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缓解,比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5、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定期体检,以便及时了解自身血凝状态,避免出血;

6、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尽量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干扰药物的代谢,还会加重其对胃黏膜的破坏!

本文由<今日头条——综合内科张医生>首发于悟空问答,已授权原创保护,转载需私信作者,并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服用阿司匹林,隔一段时间可以停一下吗?

首先,对于那些心脑管高危人群中(10年ASCVD>10%)的患者,阿司匹林必须每天规律服用,不应吃吃停停,而对于其他人群(包括一些单纯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阿司匹林不应滥用,应该停用。其次,为了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对于一些消化道高危人群的患者,阿司匹林不是吃吃停停,而是可以加用一些胃粘膜保护剂。

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由乙酰水杨酸构成。阿司匹林可以不可逆地将血小板花生四烯酸通路的环氧合酶1(COX-1)丝氨酸残基Ser530乙酰化,最终抑制血小板生成TXA2,预防血栓的形成。这一作用可以持续至少2天以上,甚至可达到8~9天。那么阿司匹林是否可以吃一段时间停停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一些研究的结果提示隔天服药方法的也有效,但不同患者血小板生命周期可能存在差异,只有每天服用一次小剂量阿司匹林才可以彻底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以停一段时间服药的做法更不可取,有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之所以提出这个想法,无非是担心阿司匹林的副作用,特别是引起消化道不适、出血等问题。 首先,对于那些有消化道溃疡史,年龄大于65岁,同时服用皮质类固醇者或其他抗凝药、非甾体类抗炎药者等情况时,确实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对于这些消化道出血的高危患者,首先应查下幽门螺旋杆菌,如有菌可先杀菌。同时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前6个月联合使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6个月后改为H2受体阻滞剂或间断服用。在用药最初的12个月内,注意监测和观察消化道不适和出血。

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严重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1/4、所有血管事件的1/6,对于心脑管的高危人群,还是应该每天小剂量规律服用阿司匹林(75~100mmg),如果属于胃肠道出血高危人群,可适当加用胃粘膜保护剂。如果只是一般的高血压患者、老年患者等心血管中低危人群,则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