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过高,对血管有什么影响?

在高血脂的患者中,甘油三酯高的情况非常多见,单纯的甘油三酯高被称作高甘油三酯血症,而如果混合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甘油三酯高,则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不管是哪一种,甘油三酯高都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甘油三酯高对血管健康有何影响?

相比于血脂指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是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脂质的初级形态,在空腹12小时后测量血脂所得到的甘油三酯数值,代表了体内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粒的水平,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偏高,对血管同样有着不良的影响——

1. 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粒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2. 极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同样会影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而且这种影响是负面的,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的进一步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负担加重,同样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3.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高,会使血液的粘稠度升高,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血液中的脂质等更易于沉积于受损的血管表面,最终形成斑块,甚至有形成血栓的风险。

甘油三酯高怎么办?

甘油三酯的正常水平应该是小于1.7mmol/L,对于1.7~2.3的情况一般可认为是边缘升高的情况,高于2.3,则可以明确为高甘油三酯的问题,通常对于甘油三酯不高于5.6的情况,如果也没有血脂其他指标的异常,可以考虑先不服药,通过低脂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多吃杂粮,控制体重,多运动,戒饮烈性酒,戒烟等方面的生活方式调节来控制甘油三酯,通常情况下,对于肝脏肠道代谢正常,不喜运动的朋友,通过加强运动,就会使甘油三酯的值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再加上其他健康生活习惯的保持,甘油三酯是可以降下来的。

对于甘油三酯高于5.6的重度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或者是混合型的高脂血症情况,应该合理的选择药物来控制甘油三酯,单纯甘油三酯高情况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贝特类药物控制血脂,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药物都是可以的,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首先还是要选择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如果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甘油三酯仍然无法降下来,可以考虑加服贝特类药物,但要注意药物合用带来的肝脏功能异常,肌肉痛等方面不良反应升高的风险。

甘油三酯过高,对血管有什么影响?

甘油三酯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主要作用是储存和提供能量。人体内主要是肝脏和小肠合成甘油三酯。这其中以肝脏合成甘油三酯能力最强,合成后就分泌入血。

甘油三酯的性质和特点主要取决于脂肪酸。经过食物来源进入血液的脂肪酸称之为外源性脂肪酸,是人体内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人体同时利用糖和脂蛋白合成脂肪酸,这被称之为内源性脂肪酸。内源性脂肪酸和外源性脂肪酸都可以和甘油合成甘油三酯,以储存能量。

血液中运输甘油三酯的载体,主要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打个比方,如果说甘油三酯是货物,那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就是搬运它的车子。甘油三酯升高,这种搬运它的载体就会随之增多。而这种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危害就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比如说冠心病、脑梗塞等等。

综上所述,结合现有的一些荟萃分析,可以告诉大家的是:甘油三酯升高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甘油三酯过高,对血管有什么影响?

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一项,虽然甘油三酯没有低密度脂蛋白那么坏,但甘油三酯升高也会造成血管垃圾。

甘油三酯是如何运输的,主要包括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升高,搬运甘油三酯的载体就会随之增多,这时候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就会增加,就会增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正常甘油三酯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与储存能源,还可固定和保护内脏。但如果甘油三酯升高,那就是对人体有害的,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急性胰腺炎。

空腹甘油三酯在1.70mmol/L以下为适当水平;

1.70-2.25mmol/L为边缘升高;

≥2.26mmol/L为升高。

甘油三酯为什么会升高?

甘油三酯升高,大多数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大多数需要化验血才能发现。 甘油三酯升高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当然和自身代谢也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饮食不健康,吃的太油,动的太少。甘油三酯增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和胰腺炎、糖原贮积病等。

甘油三酯升高怎么办?

甘油三酯升高,先要从控制饮食开始,就是减少脂肪、糖、高热量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当然除了饮食控制,还需要运动锻炼燃烧更多热量以免转为为甘油三酯,同时戒烟戒酒,多饮水等等好习惯均有助于甘油三酯的代谢。

当大于5.65mmol/L理论上需要开始服用贝特类药物,记得即使服药也要控制饮食多加运动,并定期复查甘油三酯及肝功能。

总之,甘油三酯升高,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甘油三酯升高和我们的饮食不健康关系密切,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我们健康饮食,健康生活!

【心血管王医生正式授权维权勇士保护,如有窃取者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甘油三酯过高,对血管有什么影响?

  甘油三酯是血脂中的一种,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是高脂血症的一种,我们平常说的血脂主要包括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无论是胆固醇增高还是甘油三酯增高,或者是两者都增高,都统称为高脂血症。

  甘油三酯高是因为受遗传因素或者受脂肪餐影响比较大,比如吃饭大鱼大肉或者火锅涮肉等甘油三酯就会升高,控制了饮食后甘油三酯就有明显的下降。相比于血脂指标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是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脂质的初级形态,在空腹12小时后测量血脂所得到的甘油三酯数值,代表了体内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粒的水平,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偏高,对血管同样有着不良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一、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残粒过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二、极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同样会影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而且这种影响是负面的,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的进一步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负担加重,同样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三、血液中的甘油三酯高,会使血液的粘稠度升高,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血液中的脂质等更易于沉积于受损的血管表面,最终形成斑块,甚至有形成血栓的风险。

  甘油三酯高升高到5.5-5.6mmol/L,可以导致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非常凶险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非常高。

  临床上的疾病引起的甘油三酯高,首先要控制原发病,比如要控制血糖、纠正甲减、治疗肾病综合征。原发性的甘油三酯高,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比如要低脂饮食、控制体重、加强运动、同时戒烟限酒,如果三到六个月后甘油三酯仍然没有降低,则需进行药物治疗。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甘油三酯过高,对血管有什么影响?

你的血液健康吗?

很多人没有体检的习惯,其实常规体检就可以直接检查出血液是不是血脂高(甘油三酯高或者胆固醇高)。

胆固醇主要靠身体合成,而甘油三酯的合成主要来自于饮食。所以如果一个人体检查出血脂高尤其甘油三酯高,那就说明他的饮食结构出了问题。

甘油三酯高的血液是什么样子的呢?

粘稠、流速慢、杂质容易堆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斑块一旦脱落,就可能形成血栓。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甘油三酯高是很可怕的一个现象。它是诱发冠心病、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不利因素。

酒精的摄入,可以促进甘油三酯的形成。

所以那些热衷于大吃大喝,推杯换盏的人很容易成为甘油三酯高的高危人群,尤其一些人晚饭吃得过晚、过饱,也直接对身体致害。

远离血脂高,就要减少油脂、脂肪类的饮食摄入,减少酒精或拒绝酒精,增加粗纤维和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适量的有氧运动,杜绝肥胖。

油脂堆积在血管内壁,造成血管的管径变小,直接导致血压升高。

所以我们还会看到一些人在酒后突发高血压,或者是诱发高血压,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这样的病例。甚至有部分人酒后猝死,也往往是体内血脂高在发挥不利作用。

一些人总是在质疑体检的作用。血脂高,有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症状可言,但是及时发现,自己心里有数,总比糊里糊涂的好。

健康无小事,血脂高是一个隐形的杀手。更多健康资讯,关注辽沈名医,每日推送。

甘油三酯过高,对血管有什么影响?

甘油三酯升高非常危险,有人称之为“无声的杀手”。这是因为它不易被查觉,知晓率仅有25%。高血脂在早期和轻度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它的致病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常常是从青壮年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了,往往不能及时发现。

甘油三酯升高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依赖于动脉血液供应和氧气供应。一旦动脉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动脉硬化引起的肾衰竭等,都与甘油三酯升高密切相关。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甘油三酯升高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的危险因素。此外,甘油三酯升高也是高血压、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甘油三酯升高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

内科医生表示,甘油三酯升高其实和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的饮食,运动等都会对血脂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人暴饮暴食,喜欢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食物,这就造成血液中脂肪堆积,血液不易流通,引起其他疾病。另外,内科医生还表示,月见亚麻酸是血管的“清洁师”,每天早晚喝上2口,能够辅助降低甘油三酯,提高血液的流通性。

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清中的脂肪,并抑制胆固醇的升高,从肠胃开始调理,顺畅身体中多余的脂肪,因此月见亚麻酸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能够保护心血管、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特别适宜高血压、甘油三酯升高等患者。很多人饭后喜欢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样,摄入的脂肪等不容易消化掉,饭后摄入月见亚麻酸是帮助最大的时间段。

内科医生不建议摄入过多的鸡心等动物肝脏等食物,鸡心中的脂肪富含的饱和脂肪酸,可促进胆固醇的吸收,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导致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脂肪肝的形成,加重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