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阿司匹林当然不可以像保健品一样吃,阿司匹林是一个应用百年的老药,临床上应用有明确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由于它的低剂量长期服用有预防血栓性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所以在现实中,很多中老年人,不管有没有相关的需要服用的适应症,就开始吃阿司匹林,这种“有病治病,没病防身”的观点,在用药上,真的是要不得。如果不是临床需要,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阿司匹林不能随便吃很多人知道阿司匹林能预防血栓,于是就坚持吃,以为吃了阿司匹林就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其实这么做是并不合理的。阿司匹林在临床上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已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如搭桥或支架术后患者,如心源性卒中患者等,为了避免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复发,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凝集,减少心血管风险;还有一种应用,就是对于无心血管疾病患者,但是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超过10%,这种高危的中老年朋友,在充分评估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选择阿司匹林服用预防心血管疾病。除了这两种情况以外,其他情况的中老年朋友,真的不必一定要吃阿司匹林,更不要把它当成保健品那样经常吃。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风险阿司匹林不管是是低剂量还是选择肠溶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都是有一定风险的,而这些风险中最大的风险,就是出血的风险。为什么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有出血风险?这是因为阿司匹林药物本身对胃黏膜有一定的直接刺激性,即使选择肠溶片,阿司匹林在抵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过程中又会对胃黏膜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本身这个药物又是抵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对于有凝血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一定要注意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多方面的出血风险。
对于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一是要有明确的适应症,或者是已有心血管问题的二级预防,或者是经过评估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的一级预防,如果没有适应症,不要选择阿司匹林服用;而是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用药从来都是健康获益和不良反应风险的综合评估,不良反应风险大,而健康获益又不明确的情况下,这个药就不值得吃。
了解药物服用的原理,适应症,也了解药物长期服用的风险,规避药物的滥用,比如说阿司匹林的滥用,是需要不断宣传,不断科普,一直做下去的事情。
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周一去消化科会诊,正好碰上他们抢救一个大出血的患者,男性65岁,听人说在美国中老年人都吃阿司匹林,就是保健品,于是自己也买的阿司匹林,吃了半年,结果周一消化道大出血,最后血红蛋白降到60,几乎只有一般;后来还得输血。可是现在血源特别紧张,最后找了一大圈,总算在别的医院找到合适血液,全力抢救,才算脱离危险。
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把阿司匹林当保健品吃,这是一个处方药,在很多国家根本是普通人买不到的,只有医生处方才能购买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确实是一个好药,但再好的药,也是药,也有副作用,必须用对人,才叫好药。不该用的人用了,再好的药,也不好。
那么阿司匹林到底有什么用呢?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其效果不一样,我们目前最常用的是小剂量阿司匹林。
小剂量阿司匹林,就是75~300 mg,一天一次。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用于防止心脑血管血栓性病变,对于明确的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心绞痛、支架术后、搭桥术后、外周血管明确狭窄等疾病,预防血栓形成。目前我们一般建议100mg一天一次。
但是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也就是500~3000mg/天,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
而大剂量阿司匹林,也就是每天超过4000mg的阿司匹林,具有消炎及抗风湿作用,用于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所以,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作用不同,只有这些疾病才能使用阿司匹林,而且要用对。
为什么很多人以为阿司匹林是保健品呢?因为阿司匹林作用广泛,被有些人称之为万金油,保健品,感觉吃了阿司匹林就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了。
其实阿司匹林确实有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作用,上面我们说过,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肯定需要吃阿司匹林。但没有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只是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等这些人确实有部分需要服阿司匹林,但并不是所有人。
我们要具体根据年龄、血压、体重、血脂、吸烟、糖尿病等六项具体得分, 40-70岁之间需要评价自己的缺血风险,比如@心血管王医生年龄得1分,血压得-2分,体重0分,血脂0分,吸烟0分,糖尿病0分,王医生总分-1分,危险系数0.3%,也就是未来十年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0.3%,远远小于10%,肯定不用吃阿司匹林。
若大于10%可考虑服用阿斯匹林;评价消化道出血风险并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平稳血压,本人同意才能吃阿司匹林;小于40或大于70岁者需要个体化评价,一般不建议服用。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或风险低于10%的人来说肯定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只能增加副作用风险。
就像这位患者,本来就是高血压,也不知道听哪个世外高人说阿司匹林是保健品,结果差点把自己的命送了。
阿司匹林不是保健品,任何药都不是保健品,切记!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阿司匹林不可以长期吃。是药三分毒,都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阿司匹林如果长期吃会损伤胃黏膜,易引发胃出血。
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阿司匹林是药,与保健品有着本质的差别,不能随便服用,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我们建议阿司匹林的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综合综合评估病情,确定是否有使用指征并排出禁忌症后方可使用。对于具备使用适应症的患者,应长期坚持服药,切勿吃吃停停、私自调整或停药,这样不仅不利于病情控制,反而会增加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正规使用下是利远大于弊。 阿司匹林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阿司匹林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适应症,一般建议有明确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等)或心脑血管手术史(如支架介入术后、封堵术后、射频消融术后等)的患者使用,但对于尚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有肥胖、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人群,如经医生评估未来十年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于10%的人群,也可以使用。 阿司匹林使用前需排出有无活动性消化道出血、阿司匹林或水杨酸类药物过敏史、严重心脑肾功能不全、出血体质、孕期最后三个月等禁忌症。阿司匹林使用的有效剂量为每日75~100mg,建议普通型阿司匹林餐后服药、肠溶型阿司匹林则应空腹服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有无胃肠道不适、出血、过敏等副作用的发生,还应定期就医复查,了解疾病控制情况。希望大家正确认识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使用和调整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一经使用则需坚持连续服用,以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阿司匹林现在在临床上的应用相当广泛,从高血压到心肌缺血、脑缺血,其使用范围覆盖了很多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由于其使用人群多,应用范围广,以致很多人错误地认为阿司匹林有保健的功效,实则不然。
首先我们来看看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患者,是因为其抗血小板聚集,可预防血栓形成。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伴有斑块形成时,他们的血管狭窄,部分不稳定的斑块很容易破裂,破裂的斑块处会聚集与粘附血小板,形成血栓。为了防止血栓形成,堵塞重要的血管,常常使用阿司匹林预防。
我们使用药物要评估这个药物带来的利与弊。如果利大于弊,建议使用;如果弊大于利,建议放弃。如果你年纪轻轻,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看到身边的中老年朋友在使用阿司匹林,你便觉得这药好,你也来吃几颗,那可是不行的。毕竟,阿司匹林还有不少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它可损伤胃肠道黏膜、出血,且会对肝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你没有基础疾病,相比于阿司匹林带来的不良反应,那么你使用阿司匹林就是弊大于利了,不建议常规服用。
所以,阿司匹林不要无指针的用药,毕竟它是药品,不是保健品,最好不要当保健品一样经常服用,毕竟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阿司匹林也不例外。
谢谢阅读,祝您健康!
阿司匹林可以像保健品一样经常吃吗,为什么?
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的确很多人都以为阿司匹林是一种保健品,没有疾病也可以常规吃一些。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张大夫要跟大家说明的是:阿司匹林绝对是一种药物,不能归为保健品行列,没有适应症是不能随便吃的,尤其是那种作为保健品长期口服,这是不对的。
阿司匹林是1897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进行试验合成的,1899年阿司匹林被正式应用于临床。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阿司匹林的很多其他药理作用被发现,比如说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就是后来逐渐被人类发现的,同时这个作用使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其实,近年来人类还在逐渐发现阿司匹林的一些其他作用,比如说抗肿瘤、防治阿尔茨海默等作用。当然其中的一些作用还有要进一步研究,还没有上升为临床指南推荐。
但是,阿司匹林虽然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没有适应症的话,阿司匹林也不是可以随便吃的。因为阿司匹林是一把双刃剑,它还有一些常见副作用,比如说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等较常见)、阿司匹林哮喘等等。所以说,我们如果不是因为有明确适应症必须要吃,作为保健作用医学界并不推荐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这一点希望大家知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