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到什么程度需要运用药物降血脂?有何依据?

高血脂是困扰很多中老年人的问题,而且现在这个问题也发生在很多年轻人身上,那么到底血脂高到多少应该吃药呢?很多人都找关心和纠结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要不要服用药物控制血脂,并不仅仅是跟血脂的指标值有关,血脂指标只是要不要服药的一个评估指标,到底要不要服用药物,是一个心血管系统风险综合评估后来确定的。

心血管系统风险因素有哪些?

一般对于高血脂的朋友,要不要用药,医生还会咨询您的其他方面的情况,这些情况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1. 是否有高血压?

  2. 是否肥胖?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偏低?

  4. 有没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5. 是否吸烟?

  6. 是否有糖尿病?

  7. 是否有慢性肾病?

这几个方面,都是综合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指标,通常医生会根据这些风险因素,综合判断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根据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高低,综合判断您是否需要服用降血脂药物来控制血脂。具体的评估方法详见下图

高血脂患者到底什么情况下需要服用药物控制血脂?

有高血脂问题的朋友,经过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综合评估后,到底要不要服用药物,主要看血脂的水平是否达到了控制水平,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高血脂患者的血脂达标值,详见下表——

这么说很专业和抽象,而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的判断,仅靠这两个表格也并不能完全涵盖,因此,高血脂患者是否需要服药控制血脂,还是要尽量的与临床医生沟通,根据自身情况,确认是否需要选择服用药物。举两个例子供大家参考:

1. 患者A,曾发作过心梗,后通过搭桥手术已恢复出院,血脂检查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总胆固醇4.6,从血脂检查指标上来看,这些指标都在合格范围内,但对于这位患者来说,他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患者,其血脂指标应将LDL-C控制在1.8以下,非HDL-C控制在2.6以下,因此,虽然他的血脂指标看似正常,但仍然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血脂。

2. 患者B,非心血管疾病患者,吸烟,经常喝烈性酒,高血压,男性,年龄46周岁,血脂检查指标LDL-C及TC均正常,但甘油三酯高达7.2,这种情况下,根据综合评估判断,该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属于高危的情况,甘油三酯又存在重度升高的情况,因此,医生也会建议该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或贝特类药物,调节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血脂高到什么程度需要运用药物降血脂?有何依据?

血脂有没有问题看四个指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第一个指标过低会出问题,后面三个指标才是越高越有问题。而要不要用药、用什么药,要综合看这四个指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

如果检查单上,四个指标中有任一项满足下面的条件就要用药:

  • 总胆固醇≥6.22mmol/L;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mmol/L;

  • 甘油三酯≥2.26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

为了更加清晰明了,请看下面的表格:

也就是说,如果有任何一项指标数值落到了红色的范围内就需要考虑用药了。

高血脂该怎么用药?

1.首先确定属于那种类型的高血脂

我们常说的高血脂通常说的是血清中的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过高,实际上血脂异常还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具体分为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类型。

2.如果是总胆固醇(TC)高,不管甘油三酯(TG)指标怎么样,都用他汀治疗

他汀最主要的作用是降低胆固醇,同时还能减少甘油三酯。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

因为他汀类药物可能损伤肝肾功能,本身有肝病、肾病的人一定要遵医嘱谨慎用药并严格按照推荐的剂量服用。具体来讲:

3.其他类型的高血脂可按照下表选用合适的药物

4.必要时同时使用多种调脂药

  • 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协同调脂,依折麦布不增加他汀类的不良反应,联合治疗适用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胆固醇水平不达标或不耐受者;

  • 他汀联合贝特:能更有效降低 LDL-C 和 TG 水平及升高 HDL-C 水平,但两者合用发生肌病的危险性增加;

  • 他汀联合鱼油制剂: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且不增加各自的不良反应。不宜长期应用较大剂量服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及增加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热卡摄入。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调脂知识,欢迎点击关注“问上医”,查看《从零开始降胆固醇:药物及饮食》专栏!

血脂高到什么程度需要运用药物降血脂?有何依据?

血脂高什么时候需要吃降脂药,一个是取决于血脂升高的程度,另一个是取决于伴发的心血管风险因素情况。

长期血脂升高的后果,是导致一些重要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所以控制血脂的最终目的,是预防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

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是否需要马上服用降脂药,不仅取决于血脂升高的程度,还取决于同时伴发的心血管风险因素情况。简单讲,就是要根据血脂水平及伴发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对高脂血症患者先进行心血管危险评估,如果属于风险分层高的,需要马上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如果属于危险分层低的,可以暂时通过生活方式改善,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如果达标可暂时不用服用降脂药。

(图片来源: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举个例子,一个低密度脂蛋白只有3.5mmol/L的高脂血症患者,同时患有冠心病,虽然这个血脂似乎只是略升高,但由于其患有冠心病直接属于极高危的危险分层,需要马上启动他汀类降脂药控制血脂。而对另一个低密度脂蛋白4mmol/L的患者,没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情况,如果只是一个低危的危险分层,可以暂时通过饮食控制+饮食锻炼的方法控制血脂,3~6个月后复查血脂水平,如血脂控制达到建议目标,可以继续非药物治疗,以后每6个月~1年复查血脂。

不管选用哪种控制血脂方式,只要能使血清LDL-C水平下降达标,就可以稳定、延

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血脂高到什么程度需要运用药物降血脂?有何依据?

段医生答疑在线🔑血脂升高到什么程度启动降脂药🔑血脂高的主要危险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病风险,服用降脂药就是为了降低发病概率。到底血脂高到什么程度才需要服用降脂药呢?血脂检查中,应该看哪些项目?

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LDL-C——最重要的指标;②总胆固醇TC升高;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和甘油三酯TG升高,与ASCVD也有一定的关系。

下列人群应该考虑启动降脂药物:

(1)极高危人群——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梗、冠心病、脑梗等,不论血脂高低。

(2)高危人群——①LDL-C≥4.9,或TC≥7.2;②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LDL-C1.8~4.9,或TC≥3.1~7.2。③高血压患者,有3个危险因素,LDL-C≥1.8,或TC≥3.1。④高血压患者,有2个危险因素,LDL-C≥2.6,或TC≥4.1。

危险因素包括:①吸烟;②低HDL-C;③男≥45岁,女≥55岁。

(3)其它中危和低危人群,建议先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2~3个月,仍然不达标者,考虑启动降脂药物治疗。

启动降脂药物治疗,血脂应该控制到什么目标?

(1)极高危人群:LDL-C≤1.8

(2)高危人群:LDL-C≤2.6

(3)低危、中危人群:LDL-C≤3.4。

启动降脂药的注意事项:

(1)生活方式干预对血脂控制至关重要,必须自始至终的坚持。

(2)降脂药物首选他汀类。如果TG升高显著者,可以考虑同时服用其它降脂药,如贝特类。

(3)他汀类药物应该选择中等强度的剂量,以防副作用的发生。

(4)治疗过程,要定期检测血脂情况和药物的副作用。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血脂高到什么程度需要运用药物降血脂?有何依据?

现在人们吃的是越来越好,食物也相当丰富,撸串烧烤、高热量高脂肪饮食,这不良的生活习惯往往容易引起高血脂。血脂异常主要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项指标,血脂高到什么程度需要运用药物降血脂治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药物治疗的时机

1、无冠心病,有<2个危险因素的情况:总胆固醇≥6.9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2mmol/L,甘油三酯≥2.2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四项指标中有任一项符合条件的就要开始药物治疗。

2、无冠心病,但有≥2个危险因素的情况:总胆固醇≥6.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mmol/L,甘油三酯≥2.2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四项指标中有任一项符合条件的就要开始药物治疗。

3、合并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的情况:总胆固醇≥4.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9mmol/L,甘油三酯≥2.2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四项指标中有任一项符合条件的就要开始药物治疗。

4、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情况:总胆固醇≥4.1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7mmol/L,甘油三酯≥2.2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mmol/L四项指标中有任一项符合条件的就要开始药物治疗。

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吸烟,低HDL-C,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慢性肾病等

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首要干预靶点

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升高是导致ASCV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血清LDL-C水平下降,可稳定、延缓、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显著减少ASCVD 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指南推荐以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结合个体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降脂目标,根据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总胆固醇(TC)高,选用他汀类降脂治疗;甘油三酯(TG)选择鱼油、贝特类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治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血脂高到什么程度需要运用药物降血脂?有何依据?

根据2016年修订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于血脂异常治疗原则的描述来看,单一血脂指标水平的高低并不是决定药物降血脂的关键因素!

真正决定是否需要药物干预降脂的,其实是个体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

血脂指标有很多,常见的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等。预防和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最重要的血脂指标其实是LDL-C!

当个体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处于极高危时,LDL-C水平应该控制在1.8mmol/L以内;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处于高危时,则LDL-C的水平应该控制在2.6mmol/L以内;中危和低危的,LDL-C水平应该控制在3.4mmol/L以内。若此时,患者的LDL-C水平明显高于这些控制目标值,那么,应该开始药物降脂治疗。

当然,具体的血脂降低的目标值需要经过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之后决定,并且,服用降脂药的一个基础是充分进行了生活方式上的调整,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