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可以喝酒吗?为什么?
高血压患者可以喝酒吗?还是那句话“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如果能戒酒,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不推荐高血压患者饮酒,特别是大量饮酒。
有时候,高血压患者喝点酒,再去测血压,会发现血压有所下降,就会有很多朋友想,喝酒这不是有助于降血压吗?怎么还说不让喝酒呢?
喝点酒能让血压下降,主要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酒精有一定的舒张血管作用,另一方面酒精能人的身心放松,这两个方面的左右,有时候会导致,在酒后量血压,会发现血压会有所下降。
但除了这种临时的“降血压”效果外,酒精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害处却是明确的。
1. 酒精会引起神经兴奋,心跳加快,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大量饮酒引发心血管事件,或者引起高血压危象的情况,也并不鲜见。
2. 酒精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类致癌物”,也就是说长期饮用,有明确致癌作用的有害物质,因此,长期大量饮酒,不但对高血压控制没有好的帮助,对于身体健康,防癌抗癌都是没有好处的。
3. 对于服用药物的高血压患者,饮酒后酒精需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而大部分的药物也都需要经过肝脏进行代谢,喝酒后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药物吸收过量,导致低血压的问题出现。
4. 特别不推荐长期大量饮酒,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饮酒,可以使血管失去弹性,心肌也失去弹性,严重者可引起心衰。因此,饮酒也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风险因素。
因此,对于有高血压的朋友,喝酒一定要适量,一定要有所控制,尽量少喝酒,能不喝就不喝,这样不论是对于血压的平稳控制,还是高血压并发症,如动脉粥样硬化,卒中,心衰,肾衰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有益而无害的。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酒吗?为什么?
高血压定义每年的10月8日为全国的高血压日,在临床上高血压的定义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可以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 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影响着人体的重要器官例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能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迅速增加。高血压的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其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饮酒、吸烟、心理等行为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曾经有一份研究调查显示: 高血压病人的幸福感可能会因为饮酒量的增加而降低---高血压也称作“无形的杀手”。
- 由于高血压病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表现症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可能已经患有高血压了,而这个时候如果稍不注意,反而大量饮酒,会加大高血压发病的概率。过去一段时间的国庆假期正好是高血压日,不知道多少高血压病人在这个时间段喝酒了呢(还喝多了呢)?
我的观点是不建议高血压患者喝酒,那有些人就会说了我的工作比较特殊,必须要陪客户喝酒,那么我想说的是身体和工作哪样重要?实在推脱不掉【针对非要喝酒且避免不了的特殊人群建议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为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酒类的选择上建议是遵循啤酒、黄酒、红酒、白酒的级别选择,每100g的啤酒为32大卡,每100g的黄酒为66大卡,每100g的红酒为74大卡,每100g的白酒为298大卡,优选啤酒,白酒靠后选择】。
而能够遵守的高血压患者最好不饮酒。
有些朋友会说,少量饮酒可以帮助高血压病人扩张血管、活血通络、消除疲劳等作用,不大碍的,但是长期以往的饮酒习惯对身体的危害影响很大,可诱发酒精性肝硬化,由于酒精被代谢的主要部位是在肝脏,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并造成身体脱水,同时会加速动脉硬化,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而其中乙醛脱氢酶2是人体内酒精(乙醇)代谢的关键酶之一,酒精首先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代谢为乙醛,再经过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排出体外。
- 过量饮酒对肿瘤和意外死亡的危害应引起重视,不仅高血压患者要少喝,同时酒精的摄入对未成年人和女性危害更甚。因此,在公共场所时不应该鼓吹饮酒,甚至斗酒,尤其应禁止和控制针对青少年酒精性饮料的营销,限制过量饮酒对健康的危害。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酒吗?为什么?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血压长期升高,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增加心力衰竭发病风险;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生风险;同时会损害视网膜与肾脏。改变生活方式属于降血压的重要措施。那么,高血压患者可以喝酒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你您解析。
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乙醇既可升高血压,又可降低血压。对于长期大量饮酒的人而言,乙醇的主要作用为升高血压。饮酒量越大,血压升高的幅度越大;饮酒的时间越长,患高血压的风险越大。相反,限制饮酒则有利于降低血压,随着饮酒量的减少,血压下降幅度会逐渐增大。可能部分朋友会问:高血压患者每日饮酒多少为宜呢?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角度考虑,建议高血压患者戒酒。相比于少量饮酒,戒酒可进一步增加血压下降幅度,同时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两种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可升高血压,高血压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是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虽然限酒可减轻对血压与血管的影响,但戒酒使高血压患者获益更大。
当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逢年过年、走亲访友几乎离不开酒。这给高血压患者戒酒增加了不小难度,对于多数患者而言,戒酒不现实。对于戒酒困难的高血压患者,饮用低度酒,合理控制饮酒量、限制饮酒频率是降血压的重要措施。酒精含量越高、烈性越强,对血压的影响力越大;相反,饮用低度酒则有利于降低血压,等量的酒,白酒、葡萄糖、啤酒对血压的影响依次降低。在控制饮酒量方面,每次酒精摄入量应低于25g,这是对男性而言;女性由于受乙醛脱氢酶含量的影响,对酒精的敏感性是男性的两倍,因此女性每次饮酒量应低于15g;每周男性酒精摄入应低于140g,女性酒精摄入应低于80g,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根据饮酒量来限制每周的饮酒频率,以减轻对血压的影响。由于高血压患者可能同时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而酒精可同时升高甘油三酯、血糖、尿酸,因此,同时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依然建议戒酒。
综上,长期饮酒可升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饮酒,能戒酒更好。限酒时,男性每次酒精摄入量应低于25g,女性每次饮酒量应低于15g;每周男性酒精摄入应低于140g,女性酒精摄入应低于80g,建议饮用低度酒,少饮用烈性酒。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酒吗?为什么?
在医院工作,见过太多的高血压患者,有人患病多年依然不禁酒,回答竟是“没关系,我吃着药呢,实在不行还有医生嘛!”只是他可能不知道如果不控制饮酒,恐怕最后医生都救不了。
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高血脂、高血糖甚至痛风,而这些疾病无一例外都是需要禁酒的。
1️⃣饮酒过多会诱发心梗或脑梗
酒精会刺激肝细胞,促进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合成而诱发高血脂,酒精易刺激血管内皮损伤而更容易形成血栓、引起动脉血管硬化,使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进一步变差、官腔变窄而形成血栓梗阻。
2️⃣饮酒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
大量酒精进入血管后会刺激血管壁、引起血管收缩并降低血管弹性、诱发血压升高。如果患者的血脂较高且有血栓史,那么引起心梗或脑梗的风险就更大。
3️⃣高血压喝啤酒没事?
有人说,高血压的人喝啤酒没事!可是啤酒度数低但液量较大,酒精还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脏输出率增加,导致血容量加大、心率加快,对于已经脆弱的血管来说不亚于严峻的挑战。高血压患者即使喝红酒,其好处也不见得比吃水果更好。
高血压患者需要戒烟限酒、清淡饮食,不暴饮暴食、不喝咖啡和浓茶;多吃粗杂粮薯类、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禁忌腌渍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是重要的饮食原则。
也没必要说隔壁二大爷或者自己的某某亲戚高血压还喝酒活到99,即使这样的个例存在也是不具备代表性的。就好像横穿马路闯红灯,不会都出事但毕竟风险概率明显增加了。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我的悟空问答,您有营养或饮食的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在此向图片作者表示感谢!
本文作者:
于仁文 三甲医院营养师
中国营养学会全国首批注册营养师
“9.3”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老兵方队专职营养师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营养学部家庭膳食营养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营养食品分会委员
中国烹饪协会专家委员会公众健康推广专家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酒吗?为什么?
谢邀!
很多科普都在说,喝酒增加高血压风险需要超过一定酒精剂量阈值
少量喝酒不但不增加高血压风险,反而有保护作用
这些都是老黄历了
最新高质量证据显示,喝酒增加高血压风险不存在剂量阈值,只要喝酒风险就增加
有意思,题主一边问“高血压到底能不能喝酒?”,一边以肯定句式谎称“至今没有确切医学证据证实喝酒与高血压的正相关联。”
事实上,早在百年前就已经确立,大量喝酒可以导致高血压。
一直以来,有争议的是,少量(适量喝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
先前认为喝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呈“J”形曲线:少量喝酒对高血压有一定保护效应;只有当每天喝酒超过一定剂量阈值后才会导致血压升高。
但是,晚近高质量的证据显示,喝酒对高血压没有保护作用,喝酒升高血压也没有剂量阈值,只要喝酒就会增加高血压风险。
因此,对于高血压来说,喝酒无异于火上浇油,高血压患者不应该喝酒——仅仅是建议,没有法律规定高血压不准喝酒,或者说你高血压还要喝酒作死,没人拦着你。
大量喝酒与高血压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毫无争议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学者就在法国士兵中观察到大量喝酒可以显著升高血压,与每天喝2升以下葡萄酒的士兵相比,每天喝3升以上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4倍,这一研究发表在百年前的1915年(Lian C. Alcoholism: cause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Bull Acad Med. 1915;74:525–528)。
随后,无以数计的研究一致性地确认,大量喝酒显著增加高血压风险,这在医学界毫无争议。
而且,虽然绝大多数研究都是观察性质的,理论上原本不能得出因果关系。但是,所有研究都高度一致地显示,喝酒量与高血压风险之间存在明确的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因而,可以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止是相关关系,而是明确的因果关系。
即,大量喝酒直接导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病风险;而不是题主臆想的“至今没有确切医学证据证实喝酒与高血压的正相关联”。
喝酒超过一定量才增加高血压风险?少量喝酒对高血压有保护作用?虽然早就确立了大量喝酒增加高血压风险,但是,少量喝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却一直存在争议。
早期很多研究都得出结论,只有每天喝酒量超过一个阈值,才能增加高血压风险,在这个剂量下,喝酒不升高血压。
有的研究甚至发现,喝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喝酒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剂量效应关系成“J”形曲线关系:
与终生不喝酒的人相比,少量喝酒不但不升高血压反而对高血压有一定保护效应,最低风险在每天喝一杯酒(含12或14克纯酒精的任何酒)的剂量;随后,随着喝酒量增加,高血压风险开始增加,此后呈现线性关系。
喝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也“男女有别”?少量喝酒对高血压的保护作用仅见于女性?后来的研究发现,喝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两性之间存在差异。
比如,2009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发现就发现,在男性,喝酒与高血压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呈现单向线性关系,只要喝酒就增加高血压风险,喝酒量越大风险越大:
少量喝酒对高血压的保护作用仅存在于女性,每天喝酒1个标准杯时风险最低:
最新高质量证据:只要喝酒就增加高血压风险,少量喝酒即使在女性也没有保护作用2018年发表的一项最新荟萃分析,从几大数据库近5000篇研究文献中筛选出20项高质量前瞻性研究(其中来自中国的研究两项,来自日韩的研究5项,即包含了足够的亚洲人的数据),包含超过36万参与者的证据显示:
在男性,只要喝酒就增加高血压风险,每天1~2杯(每杯含12克纯酒精)高血压风险增加19%,3~4杯(仅相当于1.8~2.4两50度白酒)显著增加51%,5杯以上大大增加74%。
在女性,每天喝1~2杯不增加高血压风险,超过2杯以上高血压风险增加42%(没有女性每天喝酒超过75克纯酒精以上的数据)。
虽然图中每天2杯以下曲线也处在0轴以下,却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研究没有发现少量喝酒对女性高血压具有保护意义。
欧美研究不适合于亚洲人?亚洲人风险更高好不啦很多人经常称外文参考文献中说欧美的研究结论不适合于中国人。
在喝酒与高血压风险的研究中,通常会对参与者的种群来源进行分别分析,其中含有足够大量的亚洲人的数据。实际上,亚洲人喝酒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比其他族裔人群更高。
比如,在亚洲人,每天酒精摄入稍高于40克高血压风险就增加50%。
而在非亚洲人群,高血压风险增加50%每天的酒精摄入量需要接近70克。
高血压病人可以喝酒吗?为什么?
酒,大多数男性都比较喜欢。即使是已经患上了高血压,也难以让高血压病人戒酒。甚至还有人对于振振有词,喝酒可以降血压,为何你不让我喝酒?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饮酒?
有些人曾经做过实验,少量饮酒后血压没有出现上升反而出现了下降,于是乎喝酒降血压的说法就成了高血压患者可以喝酒的护身符。其实酒水中含有的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直接作用在血管平滑肌,乙醛脱氢酶会把乙醇分解为乙醛,乙醛本身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因而您会发现自己的血压会出现下降。
喝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下降是正常现象,只不过这个下降的时间较为短暂。继续饮酒后血管会重新开始收缩,血管阻力逐渐增加,血压会急剧上升,更容易诱发高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经常饮酒对于血管的刺激更大,忽上忽下的血压更不利于控制血压,更容易诱发脑卒中。
针对于酒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指出,限制酒水的摄入量。对于成年人而言,男性每天酒精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宜超过15克。不同品种的酒水所含有的酒精度不同,以50度的白酒为例,每天摄入量不宜超过1两。这个15克酒精的量是指各种酒水所含有的酒精量,而不是每一种酒水中酒精的含量。
酒,对于身体危害最大的就是肝脏。喝酒引起的各种问题也日益严重,对于酒水,您最好的选择是尽量不碰。
如果您对这个问题有好的建议,欢迎您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王桂真,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欢迎您关注【王桂真营养师】头条号,一起聊聊健康,让我们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