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阿司匹林的毒副作用?

这个问题问的应该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现在有很多中老年人也都在长期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预防血栓,而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风险,注意阿司匹林引起的副反应,通过一定的干预尽量减少副反应,都是在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期间值得注意的问题。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用药科普知识与您分享!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要注意什么副作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服药注意事项有很多,光说明书上就很多,但需要特别强调的还是一个,那就是内出血的风险。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作用机理是预防血小板的凝集,而这个抗凝集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它能预防血栓,也会加大出现的风险。很多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朋友,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甚至脑出血的情况。因此,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该多注意内出血的征兆和风险,皮下出血会显示皮下淤青等情况,消化道出现会出血腹痛、呕吐、呕血、柏油样便、黑便等情况,脑出血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身体功能失调等先兆,这些都是服药期间值得关注的。

如何减少长期服药的副作用?

除了密切关注服药的副反应,出现征兆或状况及时就医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 选择肠溶片,肠溶片可以大大减少阿司匹林对于胃黏膜的刺激性,如果本身胃不好的朋友,又确需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情况,可以考虑选择进口的拜阿司匹林,进口阿司匹林可以做到在胃部的0溶出,而国产的阿司匹林肠溶,一般在胃部会有一定的溶出量,一般在10%以内。

2.选择适合的剂量:对于服用阿司匹林防血栓的剂量,各种指南总结下来,75~160mg每天都是推荐的剂量,对于有些老年性的,比如年龄超过70岁以上的患者,可以尽量选择低剂量服用,可以减少阿司匹林导致内出血的风险。

3.服用药物保护胃黏膜:对于有消化道溃疡问题的患者,如果确需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形成,如做过心脏支架或搭桥手术的患者的血栓问题的二级预防治疗,治疗期间,前12个月是出血风险最大的时期,因此在服药的前6个月,可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各种拉唑类药物)保护胃黏膜,第一年的后6个月,可给予H2受体拮抗剂(各种替丁类药物)或间隔服用PPI保护胃黏膜。如果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服用前可先做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要强调,阿司匹林的服用,特别是有出血风险的患者阿司匹林的服用,一定要确需服用的情况下才服用,不要将其作为有病治病,没病保健的药物,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