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这个问题提的好,对于高血压患者进行患者教育,了解高血压的一些基础知识和风险分级,对生活中良好的控制血压是非常必要和非常有帮助的。今天李药师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高血压的分类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级。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关注”,更多健康话题以您分享!
高血压的定义和简单分级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在4周内三次测量收缩压高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高于90mm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进一步将血压发分为一到三级:
正常血压: 收缩压 <120 舒张压<80
正常高值: 收缩压120-139 舒张压80-89
一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 舒张压90-100
二级高血压(中度): 收缩压160-179 舒张压100-109
三级高血压(重度): 收缩压180以上 舒张压110以上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高于140 舒张压低于90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的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高血压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风险分级之所以要控制高血压,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可引发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等的并发症,因此,不要因为是轻度的高血压就忽视它,因为除了血压这一个方面,对于心血管疾病还有其他的风险因素,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级(详见下图):
除高血压外的风险因素包括:
男性>55岁;女性>65岁 v
吸烟;
血脂异常:TC(甘油三酯)≥5.7mmol/L,或LDL-C>3.6mmol/L (140mg/dL)或HDL-C<1.0mmol/L (40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或肥胖:腹型肥胖 *WC男性≥85cm;女性≥80cm;肥胖BMI≥28kg/m2
缺乏体力活动;
高敏C反应蛋白≥3mg/L或C反应蛋白≥10mg/L。
靶器官损害包括: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LVMI;或X线发现;
动脉壁增厚: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超声表现;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mmol/L,女性107~124mmol/L;
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30~300mg/24h,白蛋白/肌酐比:男性≥22mg/g,女性≥31mg/g。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 126mg/dL),餐后血糖≥11.1mmol/L ( 200mg/dL)。
并存的临床情况包括:
脑血管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清肌酐):男性>133mmol/L (1.5mg/dL),女性>124mmol/L (1.4md/dL),蛋白尿(>300mg/24h)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大家可以自行根据上述表格和情况,自行对照自身属于那个心血管危险级别,
心血管疾病的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又到底指的什么呢?低危组包括年龄小于55岁的男性和年龄小于65岁的女性1级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危险因素。在随访10年中发生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性低于15%。临界高血压患者的危险性更低。
中危组:中危组患者在随后10年中发生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性约为15-20%。而那些1级(轻度)高血压只有另外1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危险性约为15%。该组包括许多不同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的患者。一些患者血压水平不高,但有多样危险因素;而另一些患者血压水平高,但没有或有少量危险因素。这组病人必须诊断严格,治疗谨慎。
高危组:包括危险因素3个、有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的1级或2级高血压患者,以及不伴有其他危险因素的3级高血压患者。高危组患者在随后的10年中发生主要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危险性约为20-30%。
极高危组:3级(重度)高血压患者,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因素,以及有临床心血管疾病或肾脏疾病的所有患者,10年中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最高为≥30%,因此需要迅速确定治疗方案,给予最强力的治疗。
介绍了这么多高血压的基础知识,大家可以自行对照自己的血压危重程度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及时治疗,及时预防,调节生活习惯,控制好血压,调节好其他问题,确保身体的健康。
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常常会有患者问类似的问题,测量血压,发现血压高了,最终诊断为高血压,那我这高血压严重吗?在临床上,同样是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程度,以及是否已出现脑靶器官损害,是否有合并症,把高血压患者分成不同的危险分层,这就能够评价某一个的高血压患者是不是严重。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1、首先是高血压诊断
想要评估是否严重,首先得知道他是不是高血压呀。有些人随便拿个血压计测量一下,血压145那这算高血压吗?我们来分析一下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140/90mmhg,也就是说收缩压高于140或者舒张压高于90mmhg都可以诊断高血压;这还不够,单次测量是不算的,要测量3次,而且是“非同日”,也就是不在同一天,比如今天、明天、后天这样就可以;还有呢,很重要的是要用可靠的血压计、用准确的测量方法,如果血压计不可靠、测量方法不对头,那就和你谈不上高血压诊断啦。
2、然后再看看血压分级
血压分级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按照血压升高的程度来分,这个血压是你所测得的最高血压,比如说收缩压有时候是140、有时是150、有时是170,那就按170来算,根据分级标准,140~159算1级、160~179算2级、180以上算3级,如果收缩压是170,就算是2级高血压。
另外就是按照舒张压升高的程度来分级,90~99为1级、100~109为2级、大于110为3级;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是95mmhg,那他就算是1级高血压。
收缩压和舒张压分级不一样怎么办?像前面提到的,如果一个人的血压是170/95,收缩压是2级,舒张压是1级,那就以分级高的为准,也就是2级。
3、危险分层
高血压的分级只是评估高血压的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参考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症。这个说起来可就复杂了,总体来说,在血压升高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合并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症越多,那他的危险分层就越高。根据高血压危险分层,可以将高血压人群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有兴趣的可以对照下面这个表格自己试着评估一下,不过这需要不少专业知识,大众看起费劲。
上面表格里面提到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症(临床疾病)分别是什么?来看下面这个表格。
总之,高血压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要看血压升高的程度,结合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合并症等,进行危险分层,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临床上尤其是患者当中常常提起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可是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呢?这里面有可能提到的有两层意思,第一,高血压的分级,也就是1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第二,高血压的危险分层,也就是低危、中危、高危的危险分层。
首先,我们来谈谈高血压的分层。大家看图中所示非常清晰的表达了血压是如何分级的。这张图表简明扼要,比较适合非医疗专业的普通人使用。
需要指出的是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分别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级别作为诊断标准。一般来说需要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比如,某位患者高压135mmHg,低压100mmHg,按照以上标准高压和低压属于不同级别,以较高级别为准,低压处于较高级别,这位患者就属于二级高血压。
其次,就是危险分层了。一个人如果发现高血压,无论是1级高血压,还是3级高血压它都有一个危险分层的,不是说3级高血压一定就比1级高血压危险。如图所示,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的高血压水平达到了哪一个危险程度。
那么哪些情况可以被称之为高血压危险因素呢?还是看图吧,这样来的简单明了。
有了这些图表患者自己可以根据图表找出自己有几个危险因素,然后根据自己属于哪一级高血压自己对于现有的危险程度做出判断。
综上所述,关于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重度高血压的说法就能简单说明白了,作为患者你是想知道自己几级高血压还是危险程度通过阅读本文就能自己做出判断了。
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
轻度高血压(1级):收缩压在140~15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在90~99毫米汞柱;
中度高血压(2级):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在100~109毫米汞柱;
重度高血压(3级):收缩压大于等于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110毫米汞柱;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
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发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低危(1级高血压)、中危(2级高血压或1级高血压并伴1~2个危险因素)、高危(3级高血压;或高血压1级或2级伴大于等于3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任何级别)伴任何一项靶器官损害~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血肌酐轻度增高;或高血压(任何级别)并存任何一项临床疾患~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等)。
高血压的诊断: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毫米汞柱,也可诊断为高血压。
目前,仍以诊室血压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依据,有条件的应该同时积极采用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家庭血压大于等于135/85毫米汞柱;动态血压白天大于等于135/85毫米汞柱,或24小时血压平均值大于等于130/8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诊断的阈值。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疾患,初诊患者要通过体格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必做的检查项目有: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年龄,吸烟与否,血脂检查,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心脏病史,周围血管病史,肾脏病病史,血糖水平,血肌酐,尿蛋白,心电图,X线胸片,眼底检查,超声颈动脉检查,心脏彩超等。以帮助评估高血压病情,合理制定降压及辅助治疗并发症的用药方案。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感谢邀请!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在对于高血压做出诊断后,要根据血压水平进行分级,高血压依血压水平分为1、2、3级,轻、中、重度高血压也是由此而来。
高血压的分级(2014)
说明:当收缩压、舒张压分级不一致时,以高的级别为准。
进行血压分级后,还要对高血压进行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
因为评估高血压的风险,不仅根据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合并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情况。随着合并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增多,或出现了临床情况(疾病),即使血压不算高,危险程度也是会明显增加的。譬如同样是1级高血压,没有危险因素,就是低危;但如果有3个危险因素或者合并糖尿病,即使1级(轻度)高血压也属于高危。而3级高血压,无论如何都是高危。
2010年,我国高血压危险分层分为四层,依次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后来在2014年的基层版中将高危和很高危统一合并为高危了。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2014年版)
危险分层根据以下各项确定:
危险因素:⑴年龄男>55 岁,女性>65 岁;⑵吸烟;⑶血脂异常;⑷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⑸肥胖,缺少体力活动;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靶器官损害:⑴左心室肥厚;⑵颈动脉壁内中膜增厚、斑块;⑶肾功能受损;⑷脉搏波传导速度(颈-股PWV)>12m/s。
临床疾病:⑴脑血管病;⑵心脏病;⑶肾脏疾病;⑷周围血管疾病;⑸视网膜病变;⑹糖尿病。
所以,诊断高血压时还要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危险程度,为全面治疗提供依据。
好了,高血压患者可以自行对照一下为自己分级分层了。但是即便高危也不必紧张,好好治疗就是了。高血压分级分层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防治。分级分层后,要针对有关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对靶器官进行保护,对临床疾病进行治疗并做好二级预防。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什么是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王医生我这血压害不害怕啊?
王医生说:控制好,控制早当然不害怕,如果控制的不好,损害一直持续当然危险。如果控制的晚,已经造成的损害几乎是无法挽回的。
那王医生我的血压170/100mmHg属于什么级别?
王医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高血压的分级以及危险分层。
目前通用的高血压分级,是根据血压高低进行的分级,高血压依血压水平分为1、2、3级,1级比较低,2级次之,3级最高。
血压本身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说可以简单的理解血压越高,级别越高,越危险,但这不是唯一的标准。
我们先看看血压分级
当收缩压、舒张压分级不一致时,以高的级别为准。
简单理解
1级高血压:属于轻度高血压即收缩压>140或和舒张压>90。
2级高血压:属于中度高血压即收缩压>160或和舒张压>100。
3级高血压:属于重度高血压即收缩压>180或者舒张压>110。
上面王医生说了,血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看是否有靶器官损害,就是看是否有心脏、脑血管、肾脏等脏器损害。如果已经导致了心脑肾损害,即使属于1级高血压,也是重度高血压,我们称之为高血压1级 很高危。
具体怎么划分的呢?
主要根据合并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情况。随着合并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增多,或出现了临床疾病越多,危险程度也是会明显增加的。
危险因素:
1、年龄男>55 岁,女性>65 岁;
2、吸烟;
3、血脂异常;
4、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5、肥胖,缺少体力活动;
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靶器官损害:
1、左心室肥厚;
2、颈动脉壁内中膜增厚、斑块;
3、肾功能受损;
4、脉搏波传导速度。
临床疾病:
1、脑血管病;
2、心脏病;
3、肾脏疾病;
4、周围血管疾病;
5、视网膜病变;
6、糖尿病。
具体的评价是专科医生的责任,大家无需记录,但我们需要了解,血压越高,危险越大;并发症越多危险越大;合并其它危险因素越多危险越大。
所以为什么王医生开始说:关键看控制的好不好,控制的早不早。
控制的好,控制的早,即使3级高血压,也没有多大危险;控制不好,控制不早,即使1级高血压,也会出危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