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在歌友会上嗓子的状态如何?

华语T2(弱),降调3Key但依旧好听,音色偏喑哑,Ab4点触,声带易疲惫,混声程度弱

周杰伦19号的现场音乐会,整体还是很好听的,功底、状态、乐感还在。只是音色越发喑哑,乃至于说话的音色也偏沙哑,音域能力的确在肉眼可见的萎缩,歌曲的调式下降比较多,A4及以上的强咬字高音能力已彻底不具备。腔体整体护嗓性没有强混能力,这意味着倒嗓依然在继续,未来几年不太乐观。

一共演唱5首歌,周杰伦自己选了调式很低的两首,降D调的《还在流浪》,低八度降B调的《错过的烟花》,都是十分鸡贼的将歌曲强咬字最高音卡在F4(第一换声点,不触及混音),摆明了“周董我啊~不想唱高音”。

但网友不答应,网友投票自选的三首歌调式都很高,《半岛铁盒》的原调式是B调。《晴天》是女声G调,《稻香》也是A调,对于男生而言都偏高。但是周董的Live演唱中,选择降调。

《半岛铁盒》,原调B调,周杰伦选择升G/降A调,什么意思呢?周杰伦的Live现场降了三个调,升G到B是一个小三度。也就是说周杰伦音域能力小三度萎缩,已经无法逆转。歌曲最高音是简谱高音1,也就是B4,在歌词“过一阵子你就会回来”之中,是一个小节全音符的密集A#4和B4的假声咬字,巅峰白毛有强咬字A#4。这首歌的难度很高。可惜降调。

《晴天》是周杰伦的晚会整体效果最符合当年唱功的一首,《晴天》的原调就是G调,Live唱的也是G调,这对于周杰伦而言还是Hold的住音准,但仅是音准,在单音质量和咬字思路上,都从早期的延音变为了点触,整体的声线声压强度有较大衰弱,和声的比例在加强。当周杰伦唱到《晴天》时,他的嗓子已经半哑。后面状态下滑。

五首歌的纯演唱时间不过17分钟,这个时间相比于演唱会而言时间仅是六分之一,可是周董的嗓子已经在第十分钟就开始疲惫了,这样的状态的的确确不适合开演唱会,更适合静养和练嗓,但听说周董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已经要开始了。以下具体从音色、音域、腔体三点切入详解。

1:音色;

这次歌友会最明显的唱功差异化,就是周董的音色变得彻底和大众认知割裂,很多人第一耳朵听到都感觉这音色和自己印象中的音色完全不同,声线的芯体明亮度下降了非常多,共鸣的颗粒度也被喑哑的声带沙沙声取代。这是早期高喉位喉外肌肉代偿的倒嗓后果。

一般而言,像周杰伦一样,歌手年龄进入40岁后一般而言,声门声韧带都会又一次非常强烈的倒嗓期,音色割裂,这是歌手生涯的大难关。在这个难关之前,大部分超90%的歌手都会唱功下降进入倒嗓,音色改变、依赖设备、依赖CD、依赖后期修饰的状态。但是有10%的歌手会完成本质蜕变,获得护嗓混音能力,比如林俊杰、比如林志炫、林子祥、王力宏等人。

很遗憾,周杰伦和陶喆一样,这两位早期肌肉代偿R&B大佬,都在40多岁开始严重倒嗓。倒嗓的危害,在音色的体现上,集中在三个维度:低音部的喑哑,低音泛音列缺失,需要借助设备和和音人员弥补;中音部音高下降,整体Live下降调式;高音部的音色技巧缺失,没有声带边缘化、弱混、头声三个音色的完成机能,同时硬顶强混的音色,也从长音变为点触。

倒嗓后音色在具体的歌曲表现是:声线开始一个字一个字,没有气息打底的气垫连贯性、咬字变重,声压变小,整体演唱思路不再是以表达情歌的情感为目的,而是以完成副歌音准、节奏为目的。当下周杰伦的Live演唱层次,会朝着仅限于可以不跑调、不错拍的状态下打回忆牌完成演唱,无法再超水准完成,缺乏G调以上的歌曲情感演绎能力。

倒嗓导致的音色缺失,会让周杰伦演绎歌曲时部分呈现同质化。早期的周杰伦拥有的音色是非常多的:有《发如雪》的强混、有《暗号》的头声C5、有《花海》的平衡混、有《黑色幽默》的抬喉咽音、有《兰亭序》、《霍元甲》的高位置戏腔,有《龙卷风》的弱混。

而就歌友会的状态,周杰伦当下依旧保持的音色仅仅是一个G4、G#4的强混、A4的抬喉弱混。缺乏了高音区强混、弱混、头声以及戏腔,弱混无法完成,对机能要求更高的平衡混更难维持。音色技巧的匮乏,会让周杰伦在演绎不同歌曲时没有太多音色维度的情感区别。对于听众而言,会有一种:也就这样,不如原版的感受,而且对于00后钟爱Live的朋友,无法引入新鲜歌友。

除了高音音色的重灾区外,周杰伦在低音区的表现同样存在较大问题。《还在流浪》的主歌部分,周杰伦就是以电音效果器作为喑哑泛音列的弥补,他的干声已经不具备太多胸声共鸣的圆润初始复合音,这也是喑哑最大的问题。倒嗓音色的喑哑本质原因是因为,声带在松弛状态下震动发出低音泛音列的能力丧失。

低音浑厚、低沉的源头,就是震动谐波中靠前的1-7泛音列信息,同样中音部同样会受到影响,整体音色的情感表达开始变得不可控,周杰伦稍微不注意,就会出现卡壳、割裂,这会潜移默化的要求周杰伦小声演唱,小声的声压是无法满足强混音色,因为整体的发音系统压力不够,共鸣频率达不到A4高音的440赫兹。

在音色上,周杰伦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某一个技巧,而是练声习惯。周杰伦是典型的不日常练声类型,而且奶茶不忌口,这里体现的问题是早期周杰伦缺乏声乐理念,自己脖子一歪音就上去了,和陶喆一样。但是脖子歪多了,嗓子已经倒嗓唱不动了。即使当下陶喆的Live都是高音话筒一递,自己不唱。

原因是因为,正常节奏的情况下,气口仅仅是一个八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间不足以让已经倒嗓的歌手找到高音的心理建设状态,他们通常需要四分音符,乃至于二分音符的时间才能完成对于腔体、位置、闭合的肌肉协调命令,还有防止破音的心理阻碍。不论是陶喆还是周杰伦,在Live上,都存在缺乏日常开嗓的习惯。但是当下陶喆还是回暖了,陶喆强化了混声训练,周杰伦还没有。

唱歌其实是个体力活,尤其是高音歌手,唱歌要求腹部肌肉的爆发力强大,基本上混音歌手的腹部都是腹肌轮廓的,即使是韩红她的脂肪下也有强大的肌肉。喜欢奶茶,这仅仅是周杰伦逐渐暴露出对于声乐的一定忽视。和陶喆一样,去猛攻一下混音理念,还是可以再战十五年。

2:音域;

周杰伦巅峰Live音域:C3-E5强咬字;

周杰伦2022音域:C3-F4强咬字,G4强混点触,Ab4-A4弱混点触。

在音域上,相比于巅峰期,周杰伦的音域下降了几乎一个八度,实则是下降了七度,换成Key(半音),就是下降了足足11个Key。歌友会的状态,《半岛铁盒》降调足足3key,也是比较明显的音域萎缩见证。这实际上没有办法,周杰伦的声带已经开始濒临罢工状态,如果不降调,无法演唱Live。陶喆早期原调车祸的Live视频一大把。

音域萎缩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要想恢复,就需要推翻所有声乐肌肉记忆,包括辨识度的好处和倒嗓的坏处习惯,再重新构建一套发声系统,这个过程不会快,最少都是三年起步。比如陶喆,其实陶喆中间有足足8年没有以歌手身份活跃,直到最近嗓子回暖才慢慢再度开唱。

最后,希望周杰伦不要再打封闭针了,再来一针,就彻底退圈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