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
会有,周作词的现象音乐不少于10首、还有黄俊郎封神的《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
在音乐制作之中,歌词的权重其实并没有大众想象中的那么绝顶重要,针对音乐艺术而言,旋律作曲、调式、编曲、音乐制作才是一个好作品的音乐底色,作词属于文学范畴对于音乐艺术的通俗化传播。
周杰伦最强的地方是在于划时代的天花板音乐制作能力,无解的旋律天赋,不差的编曲、顶级的团队组建,超一流的音乐制作。不管有没有方文山,周杰伦的个人能力已经足够成为新世纪最强的华语歌手天花板,这不是没有某一个人就直接推翻的。周,是个全才。
但好的作词依旧非常珍贵,方文山和周杰伦的合作是双向的,一方面方文山帮助了周杰伦弥补文化不足,文化自信这一点是方文山给周杰伦最大的鼓舞,另一方面周杰伦成就了方文山,方文山在给其他人作词的歌曲传唱度远低于周。
周的音乐团队之中,核心人物永远是自己,因为他全能全才,第二位才是团队的顶级五个大佬:作词方文山、黄俊郎、编曲钟兴民、洪敬尧、林迈可。如果没有方文山,那么写出《以父之名》和《夜的第七章》的黄俊郎登台时间大概率会提前。
不要忘记,周自己也会作词,而且水准不低,不要因为一首“哥的胸肌给你靠”就全盘否定了周的作词能力,周很多现象级音乐的作词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我们假设将方文山剔除,那么周杰伦的依旧会存在的现象级音乐如下:
1:周自己作词的现象级歌曲:《稻香》、《晴天》、《听妈妈的话》周杰伦自己作词的音乐,在早期还是非常给力的,我们以市场的现象级程度做一个简单的罗列:
1:《稻香》作词:周杰伦。《稻香》这首周杰伦生涯受欢迎程度一直在前十的音乐,作词人就是周杰伦自己,这首歌的灵感来源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歌词之中也在重复表达着周杰伦对于生活的思想理念。
“对这个世界,如果你有太多的抱怨。
“跌倒了,就不敢继续往前走。
“为什么,人要这么的脆弱堕落。
“请你打开电视看看——
“多少人为生命 在努力勇敢的走下去。
“我们是不是该知足。
“珍惜一切 就算没有拥有。”
这样的歌词,虽然不如方文山那种一咏三叹的文学味道,但更直白易懂、而且思想性非常干练,并不是文人的那种娓娓道来,而是老百姓的平白直抒,如果方文山不作词,也许周杰伦将会被自己逼成一个优秀的作词人,那就有意思了。像《稻香》这样风格的歌曲,周杰伦有不少。
2:《晴天》作词:周杰伦。“刮风这天、我试过握着你手!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很简单,晴天这首几乎是周杰伦生涯在2008-2016年公认最好听的音乐,作词并不是方文山,而是周杰伦。我们单纯从歌词角度去看这首晴天,我个人觉得非常完美。
因为,作词、作曲、音乐制作、演唱都是同一个人的话,那么歌手对于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会更加准确,会从多个维度去表达自己创作音乐时的情感。这种高度统一性,是单纯的作词人无法达到的。换句话说,周杰伦可以作词,但是方文山不可以作曲,而对于音乐的统一性,这首《晴天》就是周杰伦非常完美的现象级音乐。
方文山的作词,更偏向于适合一些音乐性含蓄、文化色彩较重的歌曲,比如说《青花瓷》、《本草纲目》更具有文化特性,更具有文化自信,而周杰伦的歌词很简单,就是一个老百姓面对人生的一种情感表达。两者互补最好。
3:《蜗牛》作词:周杰伦。“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方”,这是1998年的周杰伦写的歌词,1998年周杰伦是一个小小的作曲人,工资很少,人生前路一片迷茫,但是两年后他就开始走向新世纪音乐天王的道路。这里再度证明了,周杰伦的作词出发点,不是风花雪月不是什么文化自信,而是老百姓的精神寄托,简单而强烈,天生具有流行性。
4:《黑色幽默》作词:周杰伦。第一张专辑之中鬼才的由来,转调多次,听感奇怪猎奇,强烈的个人作曲色彩,这首歌很简单,但凡是另一个人作词都没那味道。因为本身这首歌在音乐的旋律、调式、节奏设计上就非常怪异,大部分第一遍去听都会觉得这歌好奇怪,但是听多了就会感觉到魅力。这种歌词就不适合方文山那种弯弯绕绕,直白更好,听众有空闲将注意力放在旋律本身。
5:《安静》作词:周杰伦。“你要我说多难堪/我根本不想分开/为什么还要我用微笑来带过.”
6:《半岛铁盒》作词:周杰伦。“为什么这样子/你拉着我 说你有些犹豫/怎么这样子/雨还没停 /你就撑伞要走”。
7:《听妈妈的话》作词:周杰伦:“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那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对着钢琴说话“。
8:《彩虹》作词:周杰伦。“你要离开/我知道很简单/你说依赖/是我们的阻碍"
9:《最长的电影》作词:周杰伦。“再给我两分钟/让我把记忆结成冰/别融化了眼泪/你妆都花了/要我怎么记得。”
10:《给我一首歌的时间》作词:周杰伦。“能不能再给我一首歌的时间?紧紧地把那拥抱变成永远。”
除此之外,周杰伦自己作词的歌曲还有:《星晴》、《爸我回来了》、《屋顶》、《分裂》、《梯田》、《懦夫》、《外婆》、《借口》、《四面楚歌》、《黑色毛衣》、《白色风车》、《红模仿》等等总计40来首。
进入2010年周杰伦的作词水平开始拉胯,出现了非常多的低质量作词,比如2018年的《不爱我就拉倒》2016年的《英雄》
整体而言,2010年之前,周杰伦自己作词的现象级音乐一共有10首,这对于一个歌手而言,已经是妥妥的T1级别作词人的水准,其中《稻香》还获得了金曲奖最佳音乐。只是说相比于方文山的我们认同的文化感,周杰伦的确是书读少了,吃了没文化的亏。
2:在方文山垄断下杀出血路的黄俊郎:《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Mojito》当我们认为《青花瓷》、《七里香》、《菊花台》、《东风破》、《本草纲目》、《双截棍》才是周杰伦的巅峰中国风时,一个作词新人在方文山的几乎垄断绑定周杰伦的情况下杀出了一条血路,他就是——黄俊郎。
黄俊郎这个人,他作词生涯的第二首歌就接了一个大单,周杰伦找到他想要根据《教父》三部曲写一首歌,这是一个非常高难度的创作,因为作词的目标过于局限,创作空间很少,同时黄俊郎的经验不足,才刚刚入行,然后黄俊郎就写出了如今话题度最高的《以父之名》。是的《以父之名》是黄俊郎作词生涯的第二首歌。
我个人认为《以父之名》的作词还是比较稚嫩的,但是也已经可以看出黄俊郎的作词天赋,尤其是在周杰伦如此苛刻的要求下,黄俊郎完成了西方一位三体的概念阐述。最终在2007年,黄俊郎的位置开始提升,与钟兴民、周杰伦合作完成了我个人认为所有人音乐生涯的巅峰之作《夜的第七章》。
在《夜的第七章》之中,黄俊郎的天赋直接拉满,歌词就是一部小说,以碎片化事物为主的短篇悬疑小说的方式去写歌。这是前所未有的新风格,让音乐和文学两门艺术在同一首歌之中高度融合,文学包含音乐,音乐包含文学。给出了不同于方文山的文化自信的另一条路。
如果没有方文山,黄俊郎的出场时间可能会提前,但更大的可能是林夕这一批老一辈的作词人取代了方文山与周杰伦合作的地位。
综上,周杰伦的强大不仅仅是作词一个版块,没有方文山,周杰伦的地位不会影响太大。
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
这么说吧,周杰伦五年没发专辑的时间里,方文山这段时间应该也给不少人写了词。
那么,方文山为别人写的词火起来的有多少?包括与许嵩的三次合作?别说吊打周杰伦了,持平的都没有。
方文山那么厉害,只给了周杰伦一个人写词是吧?
方文山写了那么多词,为那么多人写词,能吊打给周杰伦写词的歌曲也只有周杰伦。
方文山写的词也只有在方文山这里才会被人注意道方文山做的词。
周杰伦为什么能火?可能事 因为阿法尔当年重金邀请了三巨头给周杰伦编曲。
周杰伦为什么能火?也可能因为阿尔法砸钱邀请了方文山。
周杰伦为什么能火? 或许因为当年周杰伦运气好..........
为什么其他人没火? 或许可能因为他们差一个方文山,因为我们差林迈可,钟兴民与洪敬尧。
周杰伦和方文山的羁绊就像周星驰的一样,周星驰那些电影配角可以换成其他任何人,他也照样能有现在的成就。
周杰伦如果没有方文山,换个人也一样有现在的成就,周杰伦火的时候粉丝基本都是90后,也是网络刚刚兴起的年代,推崇非主流、叛逆、狂拽酷炫。
很多人说周杰伦能持续火是因为出了很多中国风的歌,而且都很出圈,而他自己的歌都是些欧美嘻哈风格的,这种风格其实很小众。
周杰伦能火就是因为方文山为他写了中国风歌词,但是没有方文山就不能有别人来填中国风的词了?更何况方文山写的中国风歌词不全是写给周杰伦的,别人的歌火了吗?
歌火并不是光看词曲,还有专辑制作演绎宣发都很重要,而一个人的成就更多的是靠自身拼搏和机遇。就算光看词也还有黄俊郎,早期徐若瑄,甚至以前周杰伦自己作词也不差。
更何况周杰伦自己作词作曲的蜗牛、稻香、 晴天、星晴、半岛铁盒、也不错吧,周杰伦的确实火确实离不开中国风歌曲。
在中国风歌曲方面方文山确实贡献不少,但是没有了他只是没有千里之外、青花瓷等这些歌曲的歌词,填词的可能是别人。
周杰伦的火是因为他自己,还有方文山、黄俊郎、钟兴民、洪敬尧、林迈可等等。周杰伦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他自己,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是众多人的加成。
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
能不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两个在吴宗宪公司的时候,写的东西都没有人要,一年都卖不出一首歌。当时他们也有点小不合,互相看不顺眼。文山听到杰伦唱的歌:这唱的什么鬼?杰伦看到文山写的词:这写的是小说吗?他们合作周杰伦也经常改一下文山写的词。《星晴》《安静》《蜗牛》《晴天》《听妈妈的话》《稻香》《给我一首歌的时间》《超人不会飞》这些爆红歌曲也是周杰伦自己作词作曲。反而应该说没有杰伦的作曲和唱法,很多人都不会去注意歌到底是什么词,唱的是什么。
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
没有方文山,周杰伦依然会凭借自己的才艺打出一片天。只是周杰伦的中国风应该不会火,应该不会火成这样。周杰伦的中国风。凭借出色的谱曲,加上方文山唯美的古诗文,给杰伦的中国风添加了另一道风景。
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
《奇葩大会》第二季开播了,很惊喜的是,在第一期节目里我们竟然看到了方文山。高晓松将他比喻成李煜、李商隐,非常高的评价了。
方文山与周杰伦应该是互相成就吧,像是巨人的左臂右膀一样,开垦着乐坛的江山,二人缺一不可。方文山的词写的真的是绝佳的,《双节棍》《娘子》《青花瓷》,他的文字有种绝然的美感,每字每句凝结成画面,扑现在我们眼前。这是听觉享受带来的最高境界,他为我们创造了精神画面与实体感受。方文山与周杰伦,我们只有用天造地设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相遇,当才子遇到才子,碰撞出的就是绝品。
方文山一开始的志愿并不是写歌词,他从小到大都有电影梦,他想做电影。偏偏事业刚起步时,志愿并不能被拿来糊口吃饭,于是他剑走偏锋成为了词作家。如果说林夕像李白、白居易一样深刻又缥缈,方文山还真的像李煜、李商隐一样浪漫又传情。到现在方文山还是在怀念那段骑着机车到处去送作品小样的日子,那是他的事业起点,也是周杰伦的事业起点,他们创造了奇迹。
在答这道题的时候,答主专门打开了音箱,开始一首接一首的循环播放那些方文山填词周杰伦谱曲的作品。虽然那些歌已经快要被每一个歌迷倒背如流,但却总是百听不厌。意境深远的不仅仅有高山大海、星辰宇宙,字字句句、音符跳跃间也会全是情怀。
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
十几年前,周杰伦到我们这开演唱会,报社为了宣传,开展了一次给周杰伦新歌重新填词的活动,优胜者送演唱会门票。我平时喜欢写点东西,自我感觉还行。就拿了周的《千里之外》想重新填词。看到“千里之外无声黑白沉默年代不应该有太遥远的相爱。”我就不想写了。原词太棒了,文字考究,含义隽永,又不是简单的词藻堆叠,有故事感,有逻辑。韵律和节奏又与曲调配合得天衣无缝。
之后一直关注方文山的作品,与前辈相比,他可能比罗大佑欠缺些家国情怀,比李宗盛少些直指人心,比黄霑少点磅礴大气。但论文字的考究推敲,韵律的自然通畅,方文山比前辈有过之而无不足。
方和周是双向成就,没有周杰伦的曲和演绎,方文山的词不可能那么出彩。反过来,没方文山的词,周杰伦的曲就没了依附,也没有那么高传唱度。
可惜两人目前都功成名就,又都各有坚持,不怎么合作了。
我还是希望他们能再续前缘,毕竟除了方文山,没有人能把中国风写得那么漂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