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熟悉五线谱?
中央音乐学院,完美的五线谱基础奉上:
国内最好的音乐圣地,中央音乐学院在早期做过一部公开课,名为《基本乐理》,主讲教授是付妮。
这一部公开课,是全国首部基础乐理音像教材。以下内容主体来自于付妮教授对于五线谱的教学,加之个人理解。
全文较长,建议收藏细品。
付妮教授
1:五线谱的定义;什么叫五线谱?
答案: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组成,用来纪录音符或休止符的铺子,被称为五线谱。
具有了五线谱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一个认知:五线谱的核心作用,是用来纪录音符和休止符的。
所以一切关于五线谱的认知,必定是依附于纪录音符而展开的。这是五线谱的立足之本。
2:线和间的认知;五线谱的纪录认知,重中之重的是:线和间。线和间,都是五线谱音符纪录的核心。
五线谱的五条线,自下而上读作: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
这个顺序是所有乐谱基本一致的(可能存在个人认知偏差),但是吉他谱的六线谱也是从下往上数,以最下方为第一线。
在五条线之中,具有一个个相间的空白区域,被称为:“间”。
同样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五条线具有四个空间,分别为: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五线谱不具备第五间。
注意,这个“间”很重要,而且最容易出错。因为不论是线,还是间,他们都是纪录音符的锚点。
但是基本的五线和四间,是无法满足两个八度以上的音符纪录。所以就在基本的五线之上,进行了拓展,具体如下:
五线谱的最广度加线,是上下三线。上下三线有同时对应着上下加四间。
值得注意的是,上下加间的属性,并非是继续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而是按照距离五线谱的远近进行编排。
下加一线和下加一间是在下加线的最上方,上加一线和上加一间在上加线的最下方。都是最靠近五线谱的位置。
3:音名+唱名;在认知五线谱的间和线之后,就开始进入了音符的具体认知之中。
以十二平均律为例,人们常用的音符是十二音之中的七个音,也就是我们熟知的:do、re、mi;
而这些七个音符,具有一个学术名称,我们称之为:
C、D、E、F、G、A、B;
学名和唱名的具体对应如下:
- Do-C;
- Re-D;
- Mi-E;
- Fa-F;
- So-G;
- La-A;
- Xi-B;
我们常见的音域、和弦、调式、音阶,都是以这个学名为主,比如,G4音高,C大调,D和弦家族等等。所以学名是整个音乐统一的交流方式,很重要。
那么doremi是如何在五线谱上表示的呢?
音符开始就五线谱上进行标识。具体如下:
还记得之前讲过的五线谱的线和间嘛?这时候核心就来了,
- 音符的位置,就是在线和间上,一个间是一个音,一个线也是一个音。线和间的地位是相同的。具体如下:默认为高音谱(什么是高音谱?后续会讲):
- 下加一线:小字一组c;唱:do;
- 下加一间:小字一组d;唱:re
- 第一线:小字一组e;唱:mi;
- 第一间:小字一组f;唱:fa;
- 第二线:小字一组g;唱:so;
- 第二间:小字一组a;唱:la;
- 第三线:小字一组b;唱:xi;
同样的,在上下加线的情况之下依旧是一个线、一个间对应一个音。
4:谱号: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在五线谱的开头,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符号:
这就是五线谱的谱号。谱号的定义如下:
谱号:是用来确定五线谱上音高位置的符号。可以将谱号简单理解为吉他调式之中的变调夹;
高音谱号主要是确定第二线的音高为小字一组的So1,默认之下,中央C就处于下加一线。
高音谱号是五线谱最为常用的谱号。
除了高音谱号还有低音谱号,
低音谱号主要是以第四线确定为小字组F,而上加一线为中央C。
如果将 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放在一起,就会合成了一个双声部的钢琴谱:
看到这里想到了什么么?想到了高音谱号对应的是右手,低音谱号对应着左手。在流行音乐之中,高低音谱号十分常见。
除了高音谱号好低音谱号之外,还有着一个中央谱号,主要是大提琴所用的谱子:
C谱号的谱号符号,像极了一个|+B;
5:音的分组;小字、大字;钢琴上有88个键,在这88个键之中,一直在重复使用我们之前讲过的C、D、E、F、G、A、B七个音(也就是doremi七个音),为了区分这种重复,避免造成混淆。所有就有了音的分组概念。
如果了解过音高概念的,那么国际音高标记法之中的,C1,C2,C3,C4也是这种典型的分组概念。
在这里具体讲解五线谱对应的音组:
看这一张谱,首先确定谱号:高音谱号;
再确定音高,下加一线:c1;在高音谱号之下,默认的音高分组,被称为小字一组;写作以小写字母加上数字标识,如图。
初次接触乐理的朋友值得注意的是,c、d、e、f。g、a、b是轮番交替的。b之后就是下一个组别的c。
正确的首尾是这样:
b、c1、d1、e1、f1、g1、a1、b1、c2;
这些音就是钢琴上的白键,钢琴上所有的白键,都是do、re、mi七音构成。
按照一个间、一个线表达do、re、mi的一个音,在五线谱上,便有了以下的具体分组:
钢琴上最高的音,是小字五组的do。
值得注意的是,小字四组会有一个表示8va;这是小字四组的特殊标识;
高音谱号是如此的话,对应的低音谱号如下:
低音谱号,对应的分组为:中央C,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
同高音谱号的小字四组一样,低音谱号的大字一组也会有一个特殊标识:8vb;
那么钢琴88键的分组,具体为以下:
从大字二组到小字五组。
简单增加一点个人理解:
小字分组的标识+3等于国际音高标记法,比如c1的国际音高,就是C4,也就是我们的中央C;c2的国际音高就是C5,也就是男歌手的high C。c3,的国际音高是C6,女高音的high C;
6:等音的概念;等音:相同音高,不同计法的音,为等音。
在五线谱之中,常常看到C#、Db的音高。#号代表的是升高一个半音,b号表达的是降低一个半音。
C#就是中央C白键往下的黑键,Db是d1往上的黑键。你去看看钢琴,会发现c1和d1之间只有一个黑键。
那么c#1和db1是同一个音,只不过他是有着两种计法。而这种计法,c#和db就成为了等音。
这里其实更加底层的音乐乐理知识是十二平均律的全半音关系,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doremi在十二平均律之中的“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选择。但是在五线谱之中,就不在详细解开。
#C=bD;
图中的X的意思,是升高全音,也就是两个半音。bb就是降低两个半音,但实际上这种标记没有意义。
记住#号是升key,加一个半音;
记住b号是降key,降一个半音;就可以了。
7:谱表;谱表的概念是:将谱号和五线谱结合起来;
这个定义有点迷糊人,但是很简单,因为任何五线谱本身就是一种谱表。
高音谱号和五线谱音符标记结合,称之为单谱表;
当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同时出现,而且具有一个大括号表明两者同时演奏时,就称之为大谱表;
在流行音乐的实际演奏之中,大谱表更为常见。但是在古典音乐之中,还存在由高音谱号构成的大谱表:
这就是典型的,由高音谱号形成的不同八度音域,具体音域为c1-c2音区;
8:音符:重点来了,也是难点;音符是一五线谱的绝对核心,也是最为让人难懂的地方。
首先,音符的构成部分是:符头、符干、符尾三部分组成;
符头分为两种:空心、实心;
符干分为两种:向上、向下;
符尾就很多了:一条尾巴、两条尾巴,还有上下等等。
将符头、符干、符尾组合起来,就形成了具体的音符时值长短,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多少分音符。
四分音符:实心符头+向下的符干;时值:一拍;
二分音符:空心符头+符干;时值:二拍;
全音符:空心符头,四拍;
八分音符:实心符头+向下符干+一个符尾;时值:二分之一拍;并非绝对;
但是要注意八分音符的表达方式,并非一种,相比于以上,他还有着一种更加普遍的表达方式:
这种八分音符的音尾就变成了横的一条。连接着两个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的这一种表达,是对应着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的统一性;
四个四分音符+两条横杠的音尾=十六分音符;
八个四分音符+三条横杠的复合型音尾=三十二分音符;
以上所讲的所有音符,被称为单纯音符;
如果只是处于对五线谱有粗浅认知,那么以上的知识完全足够,而且非常扎实,没有漏过任何五线谱的重点;
只是熟悉五线谱的朋友们,可以不用往下读。如果想对音乐乐理具有深度了解,可以继续往下读。
但是除了单纯音符之外,还具有着附点音符;
附点音符就是在单纯音符的右上方增加一个点,每一个点代表着1.5倍的时间延长。
比如:
全音符原本的时常是四拍,但是在附点音符的追加下成为了4 X 1.5=6,是的就成为了六拍。
二分音符+附点音符,就成为了三拍;
四分音符+附点音符,成为了一拍半;
八分音符+附点音符,成为了四分之三拍;
至于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理论上也可以成为附点音符,但是那种情况就太罕见了,几乎不具备触及度。
除了附点音符外,还有复附点音符,同样复附点音符几乎很少遇见。不具备较大的普及度。但是如果对于乐理有追求的朋友,可以独立了解。在这里不再赘叙。
以上就是对于五线谱熟悉的具体核心知识,其实还仅仅是讲了一点皮毛。乐理的架构远远不止以上这简单的几千字。后续,有机会会继续补充。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如何熟悉五线谱?
谢邀,这部分知识比较多,建议慢慢看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用笔记录音乐了,即使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乐谱也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在乐谱中,我们用各种符号将声音具体化,小到音高、音长和节拍,大到音质甚至是特效。这篇文章会告诉你一些基本知识和识谱技巧,有助你以后学习更多的乐理知识。
方法1:基础知识
1、什么是五线谱?五线谱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事实上也是识谱必学的知识。五线谱由一条条横线构成,我们所使用的音乐符号以及从事的音乐活动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建立的。
五线谱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我们从下到上,从小到大分别给“线”和“间”编上号。
我们首先学习高音谱号。谱号位于五线谱的开头,表示演奏的音高的一个大致范围。高音人声和高音乐器的五线谱都以高音谱号开头。后面我们也主要使用高音谱表作示例。
高音谱号又名G谱号,来自于花体的拉丁字母G。只要记住谱号中间有一根盘旋而上的线的便是高音谱号。高音谱表的每条线和间都有不同的含义。
五条横线从下到上依次代表五个音:E G B D F。
四条间(线与线之间的空隙)从下到上依次代表四个音:F A C E。
要把全部音符记下来看似很难,但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口诀 。比如用“儿歌不断放”来记线上的音(E G B D F)。用“FACE”这个英文单词来记间上的音。
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用于低音部分的乐谱。钢琴的左手区域、低音吉他和长号就适用于这一类。
F谱号来源于花体的字母F,它旁边的两点分别位于第四线两边。低音谱表和高音谱表上的线、间的音高不同。
五根线从下到上依次代表G B D F A(根本的方案)。
四条间从下到上依次代表A C E G(爱吃鹅肝)。
五线谱中的音符由3个部分组成:符头、符干和符尾。
符头:一个空心或实心的圆,代表所要演奏的音符。
符干:连接着符头的垂直短线。符干朝上时写在符头的右边,符干朝下时写在左边。符干的朝向没有任何的意义,只是为了方便阅读。
一般来说,第三线以及位于第三线以下的音符,符干朝上。
符尾:连接在符干末端的旗状标记。不论符干的朝向怎样,符尾一律写在符干的右边。
符头、符干和符尾共同组成一个音符,它不仅会告诉你音高,还会告诉你音符的时值,也就是一拍有多长。边听音乐边打拍子,慢慢地就能抓住节拍了。
方法2节拍
通常五线谱上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就会出现一条竖直线,这些竖直线又叫小节线。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是第一小节,第一根和第二根小节线之间是第二小节,以此类推。小节线对音乐本身没有影响,它主要是起辅助识谱的作用。
小节线把音乐分成了许多小节,而每一小节的节拍数都是相等的。有时你跟着音乐可能情不自禁地按照“1-2-3-4”打节拍,这时你已经下意识地把音乐分成许多小节了。
节拍跟人的脉搏一样,它是整个音乐的心跳。舞曲或者流行乐的节拍就很强。我们常常说的“动次打次,动次打次”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舞曲节奏。
在五线谱中,节拍是用一种类似于分数的形式表示的,我们称之为拍号,它位于谱号的右侧。就跟所有的分数一样,拍号既有分子也有分母。这里的分子写在上两间之间,表示每一小节有多少拍。分母写在下两间之中,表示以什么音符为一拍(下面是4就是四分音符)。
4/4拍大概是最好懂的节拍了,它的每小节有四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同时它也是流行音乐中最常用的节拍,所以大多情况都可以数“1-2-3-4 1-2-3-4...”来打节拍。
改变了拍号的分子,也就改变了每小节中的节拍数。另一种常见的拍号是3/4拍,每一小节有三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像华尔兹这种三步舞,一直数“1-2-3 1-2-3”就是很好的例子。
方法3节奏
节奏和节拍很类似,但侧重于音的强弱以及音乐的整体感觉。如果说节拍只是说明有多少拍的话,那节奏就是告诉你怎样运用这些节拍。
用手指敲桌子,边敲边数1-2-3-4 1-2-3-4,保持不变。很无聊?那我们做一点改动。数1和3的时候敲得重些,数2和4的时候敲得轻些。是不是感觉不一样了。现在反过来试试,1、3敲得轻,2、4敲得重。
你再听听Regina的Don"t leave me。这首歌刚好符合这个节奏。第1、3拍是弱拍,鼓点全落在2、4这些强拍上。音乐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组织起来的。这些音乐的骨骼就是我们所说的节奏。
想象你正在走路,一步就是一拍,用音乐表达出来就成了一个四分音符。在大多数的西方音乐中,每小节有四拍。现在用你的步伐来感受节奏。
每一步代表一个四分音符,你可以边走边数:“1,2,3,4-1,2,3,4”。在五线谱中四分音符就是一个实心的符头加一根符干,不带任何符尾。
如果要放慢步伐,可以两拍走一步,也就是数1和3的时候迈步,一步一个二分音符或者说半个小结。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很像,只不过符头是空心的。
如果走得再慢些,每四拍一步,那就是每步一个全音符,即一小节一个音符。二分音符去掉符干就是全音符了,它看起来像字母O,或者说像甜甜圈一样。
现在开始加快你的脚步。我们刚刚已讨论了放慢速度的情况,我们在延长音符时值的同时会去掉音符的一部分。比如由四分音符转到二分音符的时候,我们会把实心的符头换成空心的,再转为全音符时,还会把二分音符的符干去掉。相反,我们要加快速度的话,就得给音符加点东西。
再次想象你在走路,一步一拍(可以用脚打拍子模拟一下)。这时你要乘坐的公交车刚刚到站,可你离车站还有一段距离。你会怎么做?跑啊!边跑还会边向司机招手。
为了让音符快起来,我们得让它“招手”,或者说给它们插上翅膀。而这些翅膀就是符干末端的旗形符尾。一条符尾代表音符的时值减半。一个八分音符(有一条符尾)只有半个四分音符那么长,而两个十六分音符(有两条符尾)才相当于一个八分音符。用走路来形容的话,我们就得从相当于四分音符节拍的步行切换到相当于八分音符的小跑,速度提高了一倍。如果是相当于十六分音符的狂奔的话,速度又要提高一倍。现在试试用步子代替音符,打出图例中的节拍。
在上一张图片中你可以看到,当音符变多的时候,感觉会有一点混乱,可能看着看着就不知道到哪儿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音符一小组一小组地分开,并用符干连接起来。
符干就是把音符串连起来的粗线,它是符尾的替代品。不同的音符串连的规则不同,就目前而言,我们只需要学会用符干把四分音符连起来就可以了。比较一下上两张图,再打一下节拍,就感受得到符干的作用了。
我们前面说过,一条符尾减少一半的时值,也就是说每加一条尾巴,音符的时长就减少一半。附点的作用很类似,但却是增加时值。通常情况下附点写在符头的右边(只有少数的例外,这里就不列举了),表示该音符要延长半个时值。
举个例子,在一个二分音符后面加一个附点,就相当于在后面加一个四分音符。而在一个四分音符后面加附点就相当于加了个八分音符。
延音线也有延长作用。它是用弧线将两个音符的符头连接起来。附点的延长时间完全取决于它所附的音符,但延音线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合成一个音,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
有一种延长时值的情况你必须要用延音线,而不是附点。就是当音符延长的时值超过了一个小节的音长,你只能将超出的部分写成一个音符放到下一小节中去,并用延音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连接符头与符头的延音线与符干的朝向相反。
有人说音乐是一连串的音符。这句话对了一半。应该说音乐是一连串有间隔的音符。要表示这些间隔我们就要用到休止符。休止符虽然不发出任何声响,却给音乐赋予了情感和生命。
跟音符一样,不同时值的休止符写法不一样。全休止符是贴在第四线下方的一条短粗的横线。二分休止符是贴在第三线上方的一条短粗的横线。四分休止符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其他的休止符都由一根倾斜的符干和蝌蚪状的符尾组成的。符尾的条数和它相同时值的音符相同,只是休止符的符尾都写在符干的左边。
方法4旋律
像五线谱,音符的结构,音符和休止符的基本标记法这些基础知识都介绍完了。在完全弄懂这些知识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识谱了。
首先我们来学习C调音阶,它是西方音乐的基本音阶。你要学习的大部分音阶都是由它衍生而来的。所以只要把它记住了,后面的就简单了。
上图所示的就是C调音阶。我们首先把它蕴含的意思给弄懂。
先看到它的第一个音符低音C。它的符头位于下加一线上。如果音符超出五线范围,我们就得给它单独加线。音符的音越低,加的线也就越多。但目前我们还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C调音阶由8个音符组成,我们可以在钢琴上找到对应的白键。
不管你身边有没有钢琴,现在开始都应该想办法听一听这些音符。因为音乐不仅是拿来看的,更是拿来听的。
学习一点视唱的知识。视唱是学习音乐时为了训练识谱技能而设置的基础学科之一。听起来很难,但其实就是用我们平时所说的“do、re、mi”来唱出音符。
要唱出你所见的音符,首先得学会视谱。这是一项需要终生学习的本领,但也是一项一开始就能“学以致用”的技能。请看上图的C调音阶,唱名已经标出来了。
你还记得电影《音乐之声》里的《哆来咪》那首歌吗?如果你唱得出“do、re、mi”这些音的话,边唱边看对应的音符。想不起来也没关系,你可以在网上找找那首歌。
看到上图中的“C Scale Solfege 1(C调音阶视唱表)”,配合唱名,反复练习该C调音阶。
反复练习“C调音阶视唱表II”,直到完全熟悉。开始的几遍,一个一个地识音符,边看边哼出每个音。然后再加上唱名,这样为的是唱准每个音符。
注意每个音符的时值,运用我们前面所讲的知识:第一行最后的高音C和第二行最后的低音C是二分音符,其余的都是四分音符。再次想象你在走路,一个四分音符代表一步,一个二分音符代表两步。
恭喜你现在终于开始识谱了!
方法5变音记号和音乐的调
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节奏和旋律的最基础的知识了。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必要的基本技巧,可以看懂五线谱上的点和符号了。但这还不够,还有一些你需要了解的知识,比如调号。
你应该已经见过变音记号了,通常标记在符头的左边。升记号(♯)看起来很像井号,表示该音符升高半音。降记号(♭)则像小写字母b,表示降低半音。像前面所说的,C调音阶对应着键盘上的白键。而升降音就对应着黑键。C大调音阶中没有升降音,如下图:
在西方音乐中,音符与音符之间不是相差一个全音就是一个半音。在钢琴键盘上找到音高为C的键,在这个键与下个音高为D的白键之间有一个黑键。这是因为音符C和D之间相差一个全音。音高为C的白键与相邻的黑键则相差一个半音。所以黑键上的音符名称得视情况而定。
之所以说视情况而定是因为黑键上的音既是前一个白键的升音又是后一个白键的降音。如果你从C到D的顺序看,就成了升C,用升记号(♯)标记。
在上图的第一个例子中黑键上的音是写作C#的。反过来看的话,就得使用降记号(♭)表示降D。
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标记方法,为的是方便我们阅读。当你从低到高地排列C到D这三个音时,如果你标记黑键使用的是D♭而不是C#,就需要使用还原记号(♮)标记第三个音符D,表示此时已还原为D,不再表示降D了。
下面我们来说说还原记号。只要看到(♮)就得将之前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看到上图的第三行,第二个音符D前有降记号♭,表示降D且此小节之后所有的D都要降半音。所以第三个音符想要表示D的话就得用还原记号还原。乐谱中升降音越多,弹奏前就越要留意。
许多情况下,作曲的人在之前的小节用了临时的升降号,会在后面的小节标出还原记号提醒乐手,并无实际作用。举个例子,假设这里有一首D大调的曲子,它在前面的一个小节中用到了A#,所以之后的小节A前可能会出现还原记号,但只起提示的作用。
前面我们讨论的都是C调音阶,它由9个音符组成,从C开始,全部对应的是钢琴的白键。事实上,你可以以任何一个音符为首开始一个音阶。但如果你只弹奏白键的话,你所弹出的音阶就不是大音阶,而是“调式音阶”,这里我们就不多做解释了。
一般我们以开头的第一个音符或者是主音来给整个调命名。你可能听别人说过“这首歌是C调的”。意思是它的基本音阶是从C开始的,包括了C D E F G A B C这几个音。音阶中音符与音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上图已在键盘上标出来了。
音高的最小单位是“半音”,两个半音等于一个“全音”。在这些音符之间除了E和F,B和C之间为半音外,其余相邻两音全为全音。所有大音阶的音符关系都是相同的,即全-全-半-全-全-全-半。以G音开头的音阶用五线谱表示如下:
看到上图的G大调音阶,为了保持大音阶中的音符关系,我们需要把倒数第二个音符F升高,这样它与最后的G就相差半音。只升高一个音看起来很简单。但要是我们以C# 开头写一个大音阶呢?如下所示:
升降音一旦多了,看起来就很复杂。为了简化阅读,避免混淆,便有了调号。每个大音阶都有各自的一套升降音,一般音乐的开头会标出来。再看到G大调音阶,它只有一个升音F# 。现在我们不再把升记号放在F的旁边,而是标注在五线谱的最左边,表示其间所有的F音能都要弹作F#。
上图的G大调音阶和前面展示的没有标调号的G大调音阶弹起来是一模一样的。后面你会看到一张图,上面列举了所有的调号。
方法6音乐的强弱变化
听音乐的时候你会发现一首歌从头到尾声音并不都是一样大,有的地方会高亢一点,有的地方会轻柔一点。我们把这些起伏称作音乐的“力度”。
如果说节奏是音乐的心脏,音符和调式是大脑,那音符的力度就是音乐的呼吸。请看上图的第一个例子。
边拍桌子边念:1和2和3和4和5和6和7和8……(和字刚好表达了八分音符的长度)每一拍音量相同,听起来就像直升机的声音。然后再看第二个例子。
看到音符上类似大于号的重音记号(>)了吗?重新拍出这些音符,但在每次看到重音记号的时候加重你要打的那一拍。现在听起来可能不像直升机,反像火车了。虽然只是突出了几个音符,但音乐的层次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就像你不会用固定的音量说话一样,音乐也会因为不同的情境而变化。作曲家们就是运用各种力度记号描述这些变化的。
一张乐谱中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力度记号,但最常见的还是“f"”“m”和“p”。
p是拉丁语“piano”的缩写,表柔和。
f是拉丁语“forte”的缩写,表强。
m是“mezzo”的缩写,表中等。它是用来修改其他符号的。比如mf是中等强度。mp是中等柔和。
p或f的数量越多,表示的程度就越夸张。视唱出上图的例子(第一个音符为主音,使用唱名“do”),感受一下力度记号的作用。
想要音量越来越大或越来越小,你需要使用另一种常见的力度符号:渐强记号和渐弱记号。它们把音量渐变的过程用一种可视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渐弱记号类似大于号,表示音量逐渐减弱。渐强记号类似小于号,表示音量逐渐加强。总的来说,开口的那边音量越来越强,闭口的那边音量越来越小。如果音乐由强变弱的话,应该标记为“f”,之后加一个拉长的>,最后加一个“p”。
方法7进一步学习
所谓学无止境。学习乐谱就像学字母表一样。开始的时候很简单,但其中的各种概念、技巧以及不同组合的微妙变化可能就要花一辈子的时间来研究。有的作家会在螺旋状或其他形状的五线谱上作曲,有的甚至不用五线谱。这篇文章可以为你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8调号表
音阶中的每个音符至少都有一个调。但是懂乐理的同学明白有时一个音对应着两个调。比如G# 听起来和A♭一模一样。这对钢琴这种乐器来说只是一种理论。但有些作曲家,特别是弦乐器的作曲家会觉得A♭应该比G#稍高一点。上图是大调音阶的调号。
C调(无调号)
含有升调号的调:G, D, A, E, B, F♯, C♯
含有降调号的调:F, B♭, E♭, A♭, D♭, G♭, C♭
C♯调相当于你给每个音符都加了升调号,因此每个音符都升了半个调。同理在C♭调中,每个音符演奏的时候都要降半调。
为了方便阅读,作曲家一般都会标明调号。弦乐器常使用D大调,因为他们的空弦音通常和主音D相关。但是有少量的音乐作品会需要弦乐器演奏降E小调或用铜管乐演奏E大调。这些谱子你看起来很头疼,他们写起来也不容易。
小提示:
要有耐心。就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学习音乐也需要时间。学习任何东西都一样,练得越多,就越容易,学得也越好。
用你最常使用的乐器练习五线谱。如果你弹的是钢琴,那应该早就开始识谱了。许多吉他手是靠听而不是看来学习的。但开始学习识谱后,你需要先抛开以前的知识。先学习识谱,再用谱。
找一些你喜欢的歌的谱子。图书馆或关于音乐的商店里会有许多的主旋律谱,上面都是一些基本的符号和和弦。里面总有你喜欢的歌。边听音乐边识谱能帮助你更好地学习。
使用之前所说的口诀来帮助记忆。比如高音谱表的五线是“儿歌不断放”,四间是“FACE”。低音谱表的五线是“根本的方案”,四间是“爱吃鹅肝”。
练习视唱,你不需要唱得多好,这只是在锻炼听力,培养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感。
为了提高识谱能力,你可以多看一些作曲家的作品,且边听边看。
反复坚持的练习是关键。为了打下坚实的识谱基础,你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或小册子帮助记忆。
在安静的环境下练习。一开始可以试着使用钢琴,因为练习得多的话钢琴并不难。如果你没有钢琴,可以使用网上的虚拟钢琴键盘。
享受学习音乐的过程。如果只是强迫自己学习的话,什么都会变得很难。
警告
学习识谱是一辈子的事。慢慢来,控制好自己的节奏!
如何熟悉五线谱?
好多音乐初学者由于没学过乐谱读识,或学过却没有经过强化训练,所以感到五线谱难,五线谱如迷宫,五线谱…
那么五线谱难吗?其实掌握规律后一点都不难。
学五线首先要知道什么叫谱号,什么叫谱号呢?谱号是指写在五线谱最左端,用以确定谱表中各线间的具体音高位置的符号。我们除常用的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外还有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等
认识谱号后我们再认识音符在各自谱号乐谱中所处位置的唱名发现什么没,只要在谱中找到一个音符在谱中位置(线或间)上的唱名,其它位置上的音符的唱名就呼之欲出了。读到这您还觉的难吗?
中音谱号,次中音谱号又叫C谱号,因其形似花体的“C”字,谱号中央所对应的线(或间)为小字一组的C音即1(叨)。〈下图中红点的位置即小字一组的C音〉
了解了这些后,再学就简单了。
当时我初学五线谱时,老师把乐谱中的乐句用大字笔画在硬壳纸上,然后把每个音都单独剪开,他挑选我抢答,经过这种游戏,我识谱没觉怎么难就过关了。
最后老师才教我谱号后“拍号”以及音符符头,符干,符尾等知识(这些都可百度,不难理解,在这里就不多谈了)。写到这里我必须要谢谢我的启蒙老师,今年回家一定去看您!就写这么多吧。
望我所知,解您之惑。
谢谢!祝快乐!
如何熟悉五线谱?
笔者不能回答题主五线谱怎么读,但是能提供一款优秀的APP帮助题主快速学习。
相信你看到这简洁优雅的UI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基本乐理 整理汇总识谱所必须的基本乐理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图文并茂地展示,让你的音乐知识快速up!
2.符号字典 你是否对五线谱中满纸的各式符号感到过无所适从?符号字典就是旨在汇总这些各种各样的符号进行释义,方便你随时查阅,解决你的苦恼!
3.单音练习 单音练习模式下,你需要根据随机显示的音符,弹奏出正确的琴键来进行练习。应用共覆盖C1至b4七个音组以及总共12个调的练习,依照学习难度循序渐进,有效帮助全面增强识谱能力。
4.乐谱练习 在单音练习的基础上,应用精选了不同难度的乐谱供您进行模拟演奏,以巩固练习成果。乐谱练习模式下可以设置播放速度,建议由慢至快逐步提升,以期实现演奏时的条件反射。
我也只能帮你到这儿了,这款App在应用市场上评分极高,功能也十分强大,由于本人不懂乐理,所以除了惊叹UI精美,功能强大,也没别的可说,题主东西留下了,你自己试玩玩呐。
如何熟悉五线谱?
1认识五线谱
高音谱号:下加一线你唱1,下加一间你唱2一二三线,3 5 7,四线五线唱2 4,一二三间,4 6 1,,到了四间请唱 3上加一二三线6 1 3,四线五线唱5 7,上加一二三间5 7 2,四间五间唱4 6低音谱号:上加一线还唱1,上加一间就唱 7一二三线,5 7 2,四线五线唱4 6,一二三间,6 1 3,四间唱5,下加一二三线3 1 6,四线五线唱4 2,下加一二三间4 2 7,四间五间唱5 3音符与钢琴琴键对应图
中央C在简谱中唱1,即Do,D唱2,即re,以此类推。一般情况下,高音谱号的曲谱用右手弹,低音谱号的曲谱用左手弹,至于手指怎么摆放、弹奏这里就不再赘述。
2认识音符
通常来说,音符由符头、符干、符尾三部分组成;符头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是实心的(详见下图),两者拍数相差一半;除了全音符之外,其它的音符都有符干,增加符干原来时值也减一半。注:根据符头所在的线或间唱相应的音如上图所示,全音符唱4拍,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1拍,八分音符为半拍,十六分音符唱1/4拍,三十二分音符唱1/8拍,以此类推,每增加一个符尾拍数是变成原来的1/2。
符点音符是标在音符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儿,用以增加音符的拍值。若一个音符的右边带有一个符点,那么表示该音符的拍值在原来的基础上还要再增加1/2拍。
常用变音记号
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降低半音,根据该记号所在的线或间而降音。还原记号(♮)表示把已经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的音高升高半音,根据该记号所在的线或间而降音。举例
如上图中的记号为升fa,升do,降si休止符
休止符表示不同长短音的间断符号,根据不同的拍值表示如上图所示。
延音线
上图红色框线中向上弯曲的曲线叫延音线,它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音高的音符相连,它的拍值等于这些音符的拍值总和。当然延音线也可以用向下弯曲的曲线表示。
如何熟悉五线谱?
1、认识五线谱
什么是五线谱呢?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用“乐谱”来表达音乐,就像是用文字来传达我们要说的话一样。乐谱有很多形式,最常用的就是五线谱。由五条线构成的乐谱,被称为“五线谱”。
(1) 五线
我们所说的乐谱通常是指“ 五线谱” 。“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组成的,这五条线用来表示音的高低,越往上表示的音越高,而越往下表示的音越低。
如上图所示,五线谱的每条线都有名字,最下面一条线叫作第一线,以此向上数分别为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线与线间隔的地方叫作“间”。从下往上数分别是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音符就写在这些线和间上。
(2) 加线
如果有更高或更低的音出现,我们无法用五条线来表示那该怎么办呢?于是有了“加线”,就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的那些短线。在五线谱上方加线表示更高的音,反之,在五线谱下方加线则表示更低的音。这些加线也都各有命名。
(3)小节和小节线
五线谱上用竖线分隔开来的区域叫作“小节”。这些竖线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用来划分节拍,叫小节线;另一种是用来表示乐曲告一段落的,叫复纵线;还有一种写在乐曲结束处,叫终止线。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谱例吧!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小口诀
请伸出你的小手, 把5个手指当作五线谱的五条线, 手指之间的空档作为四个间。 那么,你的手就是一个小小的随身携带的五线谱啦。就像下面的这张图啦~
快速识谱口诀
五线谱,向楼梯;向上高,向下低 一 二 三 线, (mi) (sol) (xi) 一二三间,(fa) (la)(do) 四线五线唱(re)(fa) 第四间上唱个(mi)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