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能矫情到什么程度?

老穆认为,但凡认为自己作文“矫情”的同学,他的作文大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文内容过于失真,以至于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比如“外婆生了一场大病,我的心也跟着病了起来,望着外婆憔悴的面容,我失声痛哭……”

其实呢?

他的外婆很健康,啥病没有,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2】作文素材“老掉牙”,以至于自己看了都想笑,觉得难为情。

比如“夜半,大雨如注,而我却发起了高烧,母亲见状,披上雨衣就背我去医院……望着母亲的几缕白发,我的眼睛湿润了……”

“母亲的白发”和“夜雨背我看病”真的是老掉牙的素材了,再写无益!

如果再失真的话,就更可怕了。就怕那天并未下雨……母亲是开车带他去的医院……母亲的头发不仅不白,甚至还有些酒红色(染的)……

【3】如果是议论文,那些人被你用了N多遍,你都害怕梦见他们。

写挫折,你就想到司马迁、爱迪生……

写乐观,你就想到李白、苏轼……

写爱国,你就想到陆游、文天祥……

难道你就想不到其他人了?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的爱国情怀,难道你就看不见吗?

穿衣服撞衫了,会觉得难为情!

写作文撞衫了,同样会难为情!

说句心里话,写作文素材“撞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试想一下,全国每年有一千多万中考生,十年就是一亿多人,而初中生能写的素材就那么多,又怎能不撞衫呢?

老穆认为,素材撞衫可以,但不要具体情节也撞衫,否则就“矫情”了,是得不到高分的。

同学们,素材撞衫照样可以写出高分作文,关键看你如何叙述?如何描写?如何抒情?如何创新?

举个简单例子,同是写“母亲的白发”,倘若考生采用“物言人语式”,对作文进行创新,将“白发”人格化,以“白发”的口吻讲述母亲的故事,岂不是更胜一筹?(作文专栏第25章节里有详细讲解)

再如同是写“陶渊明”,大部分同学只会写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倘若你对陶渊明有深入研究,你会发现他也有慈父的一面。

“念之在心,若何可言!”陶渊明对子女的关爱与教育,同样值得一写。

同学们,如果你想作文不撞衫,那就要靠平时去深挖了,也可以学习穆老师的“四三素材积累法”了,在作文专栏第六章节里有详细讲解。

【结束语】

老穆认为,世上本无矫情作文,只有矫情的人,才会写出矫情的作文!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若想写出一篇出彩的作文,你得有一双妙手。

如果你没有一双妙手,最起码也得有一双巧手。

如果你没有一双巧手,最起码也得有一双勤手。

如果你连双手都不勤,平时不愿为作文多下功夫,到了考场,写出来的作文又怎能不矫情呢?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初中作文能矫情到什么程度?

哈哈哈哈,每周周考、每月月考,每次考语文总要我们写一篇六百字!积极向上!真挚动人!感情充沛的记叙文!

可是初中生真的没有故事啊!年纪轻轻,涉世未深,从小到大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两点奔波,哪里有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可以讲?

于是乎——大家开始了各种矫情、做作、尴尬又不失优雅的艺术创作……

家庭篇

妈妈说的每一句话虽然简单,但是发人深省!

“一针一线,都要仔细。”——脚踏实地,精益求精。

“要先放油再放菜。”——做事要有计划,先后有序、没有规矩就乱了套。

妈妈总喜欢吃糠咽菜,把好吃的留给我们。

总是看到妈妈躲着吃剩饭剩菜,或者把肉夹到我们碗里后充满慈爱的光。

实话说,九零后及零零后的妈妈们还不至于这么惨……

每次我发高烧上医院,上天总喜欢下个暴雨,或者下大雪……

爸爸or妈妈一定是焦急地、忘乎所以地背着我去医院、撑伞一定尽力往我这边偏,淋到全湿毫无知觉、看着我醒来一定温柔得和平常不一样,有的甚至“我的病好了,妈妈去倒下了……”

嗯哼?

和妈妈吵架离家出走,妈妈心急如焚到处找我,我心怀愧疚地回家,妈妈见到我欣喜万分,对我说:“孩子,妈妈错了,妈妈理解你”

事实上,“你还敢回来?就打你咋滴?”

我会亲手为下班回到家劳累的爸爸妈妈做“满汉全席”

其实我只会泡面好吧……

不经意间看到母亲眼角的鱼尾纹、一丝银发,粗糙的手掌就能让我感慨很久

妈妈老了,我也该长大了!

妈妈天天洗衣服洗碗,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

妈妈:你倒是懂事一点啊!

爸爸不是带我爬山就是带我骑自行车,还一定要趁机教育我“坚持”和“独立”。

爬山一定是很累的,爸爸是不会抱你的,只会在前头嘲讽你。骑自行车都是说好了扶着,然后悄悄放手……

爸爸:我干过这么缺德的事?

学校篇

老师为同学操碎了心

总是在不经意间看到老师深夜批改大量的作业

总是不经意的听到老师为某个淘气的同学忧心忡忡

这位和老师关系这么好的同学,一定是课代表吧!

学校的保安叔叔和宿管阿姨起得最早,睡得最晚,无私奉献,默默无闻

致敬保安叔叔、宿管阿姨、打饭大妈、扫地大爷!

你们让我的作文有了更多的小而闪光的典型……

考试总要出点错,还好同学及时出手相助

某某同学虽然长相一般,但他的热心肠深深感动了我。人美一定是心灵美!

思想品德篇

“石缝里的小草”和“断成两节不会死的蚯蚓”是我永不灭的希望之光

经常遇到捡到东西会在原地待的诚实小哥哥和开口就是金句的拾荒老爷爷

别看我在捡垃圾,其实我很会讲道理。

天天有丐帮兄弟找你聊天,难道你是“骨骼惊奇,是百年难得一遇的练武奇才”?

做好事一定是纠结再三,然后道德占了上风勇敢出手

被发现一定是“自豪”并着“羞涩”,可能你只是关了一个水龙头,但是你的内心戏无比丰富。

知错能改的我一定要悟出三个以上道理并且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道理我都懂,但是……

初中作文能矫情到什么程度?

选取新颖的题材,是作文取胜的法宝。矫情的、陈旧的题材,只能让改卷老师摇头、苦笑。如动不动就写放学时下雨,妈妈送伞,表达母爱;夜晚写作业时妈妈端来一杯热牛奶,也表现母爱;父亲出了车祸,妈妈改嫁,写自己的坚强;因误会,友谊的小船翻了,自己去道歉时人家已搬家,写珍贵的友情;写学骑自行车,必写父亲在后面松开手,自己摔倒;写有病时,必写父亲冒雨背着自己往医院跑,家里有轿车也不用;写受到启发,必写蜗牛爬墙、断翅的蝴蝶尝试着飞翔、墙角的那一棵被风雨摧残的小草的顽强等等。这些都是背诵作文选上的,缺乏新意,更谈不上深刻了,作文不会得高分。这样的题材,更是虚假得离谱,完全是自欺欺人。这样的内容,不务实,很矫情,看着就想笑。提倡务实又新颖的题材,可以是形式新,也可以是内容新,也可以是旧内容翻新,也可以奉行“拿来主义”,把别人的拿来为我所用等。初中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攻读中考书。见识不广,生活经历又少,就自己一个较小的生活学习的圈子,要想写出新颖的内容来,着实不易。但掌握了方法,找好切入点,还是可以写出有新意的作品来的。如,可以内容上翻新。看《龟兔赛跑》,第一次兔子骄傲了,睡大觉了,乌龟胜利了。翻新:第二次赛跑,兔子不敢大意了,把乌龟落下好远。在接近终点时,兔子又返回来了,让乌龟爬到自己的身上,兔子一路小跑,兔子和乌龟一起到达终点——双赢!体现了兔子淡泊名利的品格和合作互助、共创和谐社会的精神。多新颖啊!多有味道啊!

初中作文能矫情到什么程度?

一、矫情低层次素材:假、大、空

(1)具体分析:假

没有源于现实的情感基础:如,乞丐诗世外高人。

(2)具体分析:大

没有真实情味:歌功颂德地喊口号:如,大型节日的所想所想。

(3)具体分析:空

没有具体事件的细节描写:如整篇都在硬生生的讲故事,描写细节描写的画面感。

二、矫情中层次素材:老、同、冷

(1)具体分析:老

全是陈旧的素材:如,公交车让座、我生病时父母冒雨送医院,考试不理想老师或母亲的鼓励等。

(2)具体分析:同

全是雷同的素材:特别是在作文辅导以后,如果有分享例文,那作文中一定会有好几篇写得都是指导过的素材。

(3)具体分析:冷

全是扣帽子的素材:一般学生认为,只要首尾两段把题目的帽子扣上,就算符合审题要求了,这是对作文创作最冷漠的理解。

三、矫情高层次素材:诗、史、书

(1)具体分析:诗

创作中大量堆砌诗句,展现文采,其实不一定能打动人心,反倒有些虚情假意。

(2)具体分析:史

创作中用历史人物的故事,代替身边的真人真事,真实经历,这属于缺乏“真我”的套作。

(3)具体分析:书

创作中摘选书籍中的人物故事,替代“真我”的生活轨迹,只有浅薄的思考,缺少情感的生活支撑。

初中作文能矫情到什么程度?

10多年前我教毕业班,班里有个学生。初三那一年每次模拟考试,他写作文的时候,我真佩服他,他能把自己的家境渲染得近乎悲惨,把自己学习的经历渲染成十分励志。骗得我每次都是给他作文最高分,每次都以为他写的作文都是真情再现,每次都为这样一个小小少年,居然肩负着这么大的家庭压力奋发求学,成绩优异。这个孩子后来以优异的成绩上了东北一所大学。

后来我才知道我被骗了。更滑稽的是我和这个孩子在一个村,居然对他们的家境却知之甚少。

他说他母亲常年有慢性病,需要喝药来维持正常生活。可是后来才知道,他母亲的年龄比我大不了多少。并且身体很好,村里中青年妇女跳广场舞,他母亲都是积极分子。在作文中,他说他父亲是多年下岗的工人,没有正式的职业。家里住着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爷爷奶奶给分的破房子。事实上是他们家有一个刚刚装修完毕的大四合院,据说花了将近30万。而他的父亲靠着自己缠电机的一技之长,每年至少有上10万的收入。

得知真相之后,我很为自己读他当年的作文感动而感到惭愧,我培养的学生怎么如此表里不一,做人和作文两层皮呢?他居然能把自己殷实的家境写成那样一副惨状,反复地用在自己的作文素材中,不断地来骗取老师的同情。对了,因为当年他的成绩优秀,学校还为他申请了贫困生。

初中作文能矫情到什么程度?

提到这个问题,我的表情是这样的:

因为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我初高中写的那些十分矫情的周记。

很久之前在乡下整理收拾杂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堆我的作文,从小学写的日记,到初中高中写的周记,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那里。出于好奇心,我打开了这些小本本,挨着挨着地看起来。

真心觉得自己写的作文怎么如此矫情呢?我把这种矫情的文风归结为我稚嫩文笔的开始(哈哈哈哈)

后来,由于受不了自己的矫情程度,再加上这些东西都很潮湿,所以就把他们扔掉了。要是我现在还保留着他们的话,一定想把图片分享给大家。

虽然已经找不到原版了,但是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在高中时候写的一些周记。虽然说是周记,但是我觉得更像是日记,记录的事情都是点点滴滴特别细碎的事情。虽然没有很好的文笔,但是确实是我的真情流露,而且每周我都会非常认真地去完成,因为我特别喜欢我的语文老师,每次他都会非常认真地给我们批改周记,大多数情况下还要给我们写下一大段评语。我每次最期待的就是发周记本的时候,看老师给我写了什么。

我记得我高二的时候和同桌一起追着看江南的《龙族》,尤其是看完了路明非和绘梨衣那一段的东京旅行之后,就特别想写点什么东西记录一下。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和同桌心血来潮,花了三节晚自习的时间写了一个长篇感想。

写得那个感天动地啊,至今难忘。

这是发挥得比较好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我都在写一些非常不起眼的事情。比如,我这周数学学得很不好,甚至想骂街……(写作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当时最流行的词汇)

初中的周记就更别说了,记录了我的快乐(颓废)生活。

那我自己的作文举例,一方面是和大家分享下课堂以外的黄老师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也是想和大家看看我以前的作文也不咋地,看完之后甚至想捂脸。

但是我觉得这种真情流露没有什么不好的,反而恰恰是这些作业记录和承载了我们的青春。这些幼稚的文字背后是我们青春的心,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都能从中窥见。这也是我们现在在写作中欠缺的东西:真情。

我们在各种套路和模板的影响下,似乎更喜欢直接写一些高屋建瓴的东西,成了为了写作而写作。但其实我们的写作本身就是为了抒发我们的真实情感。

所以,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你的朴素的情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肯定没有那么多感天动地的故事,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只要你能寻找到细节中的美好,写出来的文章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喜爱。

图源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