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5名中学生游泳溺亡,夏天到了,该如何避免该类事件?
俗话说:“善游者溺,善骑者堕。”
夏天到了,有些学生往往会禁不住“诱惑”,故而下河游泳。
在河里游泳,充满了危险性!
有的水流湍急,有的地形复杂,即便你会游泳,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就让人感到痛心了!
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事件概要吧!
【时间】2020年5月16日
【地点】河南信阳潢川县来龙乡黄堰村小潢河内
【人物】5名中学生(3名八年级学生,2名九年级学生)
【起因】私自下河游泳
【经过】潢川县110指挥中心接到电话报警后,火速出警,处理此事……
【结果】2020年5月17日零时许,5名落水人员全部打捞出水,均无生命体征。
据了解,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了,至救援完毕,仍无家人赶到现场……
通过这件事,给了我们如下几点启示或提醒:
【1】作为家长,平时要主动关心孩子,并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老穆想说,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长也有一定的责任。
家长不妨利用平时时间,向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做好防水、防火、防电、防骗等工作。
尤其是夏天到了,一定要叮嘱孩子,不可下水游泳!
老穆还想说,即便家长在外打工,也要常与孩子沟通,主动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学习情况,不可不闻不问!否则,容易出事。
【2】作为学校,平时也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留守学生,学校及老师更要多多关注了。
学校平时开校会、班会时,都要主动向学生宣贯安全教育工作。
学校在放假前,班主任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宣传工作,最好让家长或学生签字,以提高孩子及家长的用心程度。
【3】作为学生,要听家长和老师的话,不做违规的事情!
我想,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老师,肯定是早已宣贯过的,不可私自下河游泳。
作为学生,要听话,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结束语】
夏天到了,暑期也临近了,老穆要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看管好自家孩子,绝不能让孩子私自下河游泳。
愿逝者安息!
愿逝者家属节哀!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河南信阳5名中学生游泳溺亡,夏天到了,该如何避免该类事件?
安全工作,警钟长鸣。时值夏季,预防溺亡。河南信阳,5月16日,高二学生,5人下水,发生不幸,集体溺亡,打捞上岸,未见家长。
河南信阳发生这样不幸的溺水事件,的确令人痛心,5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令人唏嘘。学校大会小会几乎天天在讲防溺水工作,但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这也给学校和家庭对防溺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夏天到了,该如何避免学生溺水呢?
对家长而言,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工作教育。特别是夏季的防溺水安全,父母要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工作,给孩子讲清楚,不要私自下河堰洗澡,也不要到河堰边去玩耍,放学路上径直回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发生溺水身亡的悲剧,整个家庭就会沉浸在悲痛之中,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故事,发生在自己家里是悲剧。父母要加强孩子的安全监管,不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
对于学校而言,学校要对防溺水工作常抓不懈,运用晨会、主题班会给学生灌输防溺水安全知识。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安全警示片,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性,学生观看了防溺水工作警示片后,还要写出相应的心得体会。
夏天到了,学校要给学生家长发放防溺水安全工作责任书的明白纸,让家长签字后交回学校存档,同时要求家长教育好孩子不要私自下河堰洗澡,以免发生溺水安全事故。班主任也要利用班会时间给学生做好防溺水安全工作的相关教育,让防溺水工作深入学生大脑,自觉抵御下河堰洗澡。
对于社会而言,要在河堰附近设置醒目标识牌,注明此处严禁下河堰洗澡的标牌,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加强对河堰的巡逻,发现有人下河堰洗澡,要给予严肃处理。当地相关部门也可以进入到社区和学校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
防溺水安全工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校园安全工作警钟长鸣。
河南信阳5名中学生游泳溺亡,夏天到了,该如何避免该类事件?
回顾前情
2020年5月16日 ,五名河南信阳潢川县来龙乡黄堰村中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结果悲剧发生了,五人落水身亡。潢川县110指挥中心接到电话报警后,尽管火速赶到现场,依然没能救回五个孩子的生命。
据悉,这五名男孩有三人是八年级学生,两人是九年级学生。这五名男孩都是留守儿童,孩子溺亡时,父母还没有赶回来。
看到这个新闻,很是悲伤。虽然社会一直宣传要关爱留守儿童,可是他们还是太可怜了。他们还来不及享受美好的明天,就匆匆离去,留给父母的是一生的遗憾。
夏天到了,愿意去河里江里洗澡游泳的孩子也很多,家长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
第一,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学校老师也会告诉孩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长也要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对火、水、煤气等有一个安全警戒。
家长和教师要对安全方面分门别类的创设生活情景,让孩子懂得如何保护好自己。例如,地震了该怎么办?遇到洪水时,应该往哪里跑?未成年人不能单独做的事情有哪些?通过情景模式,让孩子提高安全意识。
第二,全社会都要特别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绝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落到实处。例如,关爱留守儿童要与学校老师对接, 与街道对接。要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制度和机制,真正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当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要了解孩子的动向,时常提醒和督促孩子的学习,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三,家长或者监护人要照顾好孩子。
夏天到了,为了防止这种恶性事件再次出现,家长一定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天气越热,越要提高安全意识。
天气热了,家长要每天让孩子洗澡,如果孩子在家能舒服凉爽,就不会跑到河里玩。
如果是留守儿童,居委会要监督孩子的监护人,监护人一定要尽职尽责。
总之,孩子必须有安全意识、家长要尽职尽责、全社会要关爱留守儿童,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保障孩子的安全。
如果您认同我理性的分析,请为我点赞、评论转发和关注!河南信阳5名中学生游泳溺亡,夏天到了,该如何避免该类事件?
5月16日15时33分,潢川县110指挥中心接到电话报警称有小孩在潢川县来龙乡黄堰村小潢河内游泳失踪。
5月17日零时许,5名落水人员全部打捞出水,均无生命体征。经初步了解,5名死者均为男性,其中陈某、权某新、陈某宇3人为来龙中学8年级学生,刘某、刘某心2人为来龙中学9年级学生。
据说,这5名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孩子溺亡后还未赶回来。
一、信阳是溺水事故多发地现在暑期来临,游泳避暑成了许多青少年最喜欢的方式。但下河游泳出事故的几率极大。几乎每年都有游泳溺亡的事件发生。
信阳是河南水乡,河流众多,而溺水事故也很频发。仅去年就有多起溺水事故发生。
2019年4月27日,信阳达权店中学生李某(15岁)、陈某(14岁)、曹某(16岁)、甘某(15岁)等人行至新建坳村刘湾组棋盘石灌河段,李某意外落水,陈某、曹某和甘某下水施救,李某、陈某、曹某三人不幸溺亡。
2019年7月14日,信阳潢川县卜塔集镇父亲带四名孩子游泳,全部溺亡。
2019年8月7日,信阳罗山县潘新镇李桥村胡湾组6名儿童在胡大塘中摘菱角时不慎落水溺亡。4女2男,最大12岁,最小5岁,来自3个家庭。
二、从发生溺亡的年龄组成来看,绝大多数是中小学生这主要是青少年思维比较局限,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只顾眼前,不会考虑全局。对河水导致溺亡认知不清晰。
他们往往认为,只要在河边浅近处就不会出事,或者认为只要自己小心谨慎一点就不会出事。再加上生长在水乡的孩子多半都会游泳,这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
然而,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孩子们往往不会想到。
比如,河床都是斜坡向下的,当水深齐胸时,在水中浮力作用下,人在水底坡上是站不住的,身体就会滑向深处。
再如,人的机体在遇冷刺激时,可能会发生抽筋,不受意识支配。
所以,需要对青少年加强防溺水教育。
二、父母以及学校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平时应该多与孩子交流,经常反复提醒孩子不要游泳。应该告诉孩子,如果太热,可以在家里冲凉。
父母应该多与孩子探讨家庭生活问题,让孩子建立起对家的情感。这比普通说教更有效果。
尤其是在外打工的父母,应该每天与孩子通话,多关心孩子的生活情况,不仅仅只问学习,还要多问问孩子的娱乐、朋友交往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动向。另外,对于在外打工的父母,除了要求爷爷奶奶对孩子多加关注外,也应该多向邻居打招呼,请多个邻居帮忙多照看一二。
对于学校,相信老师都会讲溺水安全教育,也多半会要求孩子写责任书。但这些往往抵不过水的诱惑。而且这种做法也往往带点形式主义,孩子们也心中清楚,往往不会在意。
所以,建议老师在教育中也要多用点情感。比如,每天放学时,都提醒学生一句:今天回家都不要游泳啊,老师也很担心你们的安全啊。
另外,老师平时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可以知道哪些学生喜欢游泳,然后不时找这些学生单独强调。
三、对于河水附近的村子,村委会应该加强河段管理这就如防汛一样,可以对河流进行分段管理。在一些特殊时段派人巡逻。比如中小学放学后、暑假期间等。可以把全村的村民动员起来,形成一股力量来防护。
河南信阳5名中学生游泳溺亡,夏天到了,该如何避免该类事件?
夏天到了,又频频开始出现了孩子溺水的悲剧事件。
这里才发生的河南信阳5名中学生溺水,就又一次为这类事件敲响了警钟。事情是这样的,在5月16号下午河南信阳的救援队,接到了来自潢川县救援队的求救,说是当地小横河有人落水但因为救援设备不足,请求现场支援。
信阳红十字会的队长,就立刻组织了三台车,以及十一名救援人员,赶赴现场施行抢救,由于乡村的道路不好走,所以救援人员从下午6点接到任务出发,到最后赶赴现场已经是凌晨11点多了。
通过当地派出所相关人员得知,事发地点在为潢川县小潢河的一个废弃沙坑内,在现场找到了了5双鞋子,4套衣服。
经过救援队长勘察现场来看,判断溺水者应该还在河水的回流漩涡区域内,所以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打捞。
最后5名溺水者全部找到,但不幸的是,全部无一生还。
根据报道显示,溺水的这五个人都是当地高二的学生,由于当地人多数都在外打工谋生,所以在5月17日凌晨4点,救援打捞工作全部结束的时候,也没人家长前来。
而且根据以往的新闻报道,潢川县已经不是一次发生这种悲剧了。
就在去年,也就是2019年7月14日,潢川县塔集镇也发生了一起同样的溺亡事故,事故造成一名大人跟四名孩子的溺亡。
根据信阳县的救援队情况反馈,从2019年至今他们已经在小潢河区域,救援打捞落水溺水者13人以上。
沉痛的思考对于这起或者是面对这么多类似当然悲剧,真的是非常让人痛心,究竟是我们的宣贯不到位,还是我们对于孩子的看护还是太过大意了。
就拿河南信阳县的例子来说,这么多的家长常年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在家中,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的,尤其如果家里帮忙照看的老人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就更加危险了。
防溺水需要牢记为了避免这类悲剧的再次发生,我们家长在看护孩子的时间,一定要注意牢记这“刘不准”原则: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最后总结一下:为了避免相关悲剧的再次发生,以上这“六不准”原则,请家长务必要跟孩子宣贯到位,毕竟生命真的很脆弱。
河南信阳5名中学生游泳溺亡,夏天到了,该如何避免该类事件?
继之前几个女童溺亡在矿坑,几个小孩被深埋到坑里,在到今天这个河南信阳5个中学生溺亡,一个月的时间我陆陆续续回答了几起儿童死亡事件。
单单就这一个儿童溺亡事件,每一年的夏天、冬天都会发生几起,但是这个事又有多少人拿他当回事了?
这几个学生,估计从小学都会被家长老师耳提面命“不要下水,水里危险”,但是就是不拿这个当回事。尤其是农村,以下河游泳为乐趣。
父母外出打工,事发至救援完毕,仍无家人赶到现场这几个学生都是初中的学生,从小接受的学校安全教育想必也不在少数,但是为何会再次发生如此的悲剧呢?留守儿童问题以及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引人深思。
事发到救援结束,无家人赶到现场,这句话引人深思。家长难道都去打工了吗,就一个在家里看着这些孩子的都没有吗?还是说一直到救援结束,都没能联系上他们的家长。
由此可见,这批孩子是留守儿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自小开始就没能接受很好的家庭教育,安全观念并没有灌输到脑袋里去。并且他们的行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约束,家长只知道打工赚钱,对孩子实施的散养策略。
就和之前发生的几起事故类似,孩子从早上出门,一直到晚上没有回家,家长才想起来去找一找。安全隐患问题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单单是没有得到孩子的重视,更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这才是悲剧发生的根源,也是此类事件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
时针说安全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有多少家长看到这则新闻时仍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呢?又有多少家长将孩子扔在家里,或者交给爷爷奶奶照顾自己常年在外呢?又有多少家长没有对孩子的成长学习进行足够的关心呢?
单纯只注重物质上的满足,不进行行为上的约束以及安全的教育,最终就要承担最不愿看到的结果。一起起儿童问题引人深思,一个常见的溺亡事件屡禁不止,是该好好想想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