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还不开学吗,上网课上的孩子和家都崩溃了,有的已经不学了?
请大家不要着急,耐心等待!
试问,焦急又有何用呢?气坏了身子,谁来埋单呢?
试问,你不学网课了,跟谁怄气呢?最终吃亏的还不是你自己?
老穆认为,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耐力和毅力,如果你“败下阵来”,那你就“失败”了!
河北真的还没有开学吗?
目前,河北高三学生已于4月23日返校复课了。
河北的初中学校毕业年级学生和中职学校毕业年级报名参加高考学生也于5月7日返校复学了。
从媒体报道情况来看,一切平安有序!
至于中小学其它年级段,暂时还没有宣布开学。
或许是因为迟迟不开学的缘故,故而网上的“假开学消息”也就传来了!
好在官方及时出来辟了谣……
河北的开学,还要再考虑疫情状况。
河北昨日零新增,且已经连续27天无新增病例。
纵观河北各大城市,皆已清零,只剩下1例境外输入病例没有治愈。
5月12日0—24时,河北省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0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0例。
整体上来看,河北目前的疫情状况是符合学校开学的。
所以老穆猜测,河北的高一高二和初一初二年级最早或能自5月21日复课。
或许有人会有疑惑:“高一高二和初一初二的教室都被占用了,还怎么开学?如果搬离,安全吗?”
老穆想说,安全的!
老穆哪来的自信呢?我们来看一下以下这份文件。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
《通知》中有这样一个要点,老穆为大家整理并解读如下:
低风险地区学校不再实行校园全封闭、小班化教学、四人一间宿舍住宿等管理模式。河北目前所有地区都是低风险,这也就表明河北的初高三学生可以从占用的教室和宿舍楼里搬出来。
河北中学的其它年级段开学,指日可待!
老穆预测,河北的小学中高年级,或能自5月28日起分批次有序开学。
河北的小学低年级,或能自6月4日起分批次有序开学。
最后,老穆心中还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北京的“两会”将在5月22日举行,“京津冀”协同作战的河北会不会有因为两会而推迟学校开学时间呢?
我想,只有时间知道答案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河北还不开学吗,上网课上的孩子和家都崩溃了,有的已经不学了?
我是河北的小学老师,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现在河北的疫情形势很好。连续26天无新增病例,累计确诊人数只有328例,现在仅有1例未治愈,这1例还是境外输入的患者。河北境外输入患者总数只有10例。河北的响应级数也从4月30日由一级调到了二级。
5月12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教育系统开学复课和校园疫情防控的情况。据官方的数据,截至5月11日,已返校学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占学生总数的39%。其实还是有大部分的学生还没有入学,像河北,除了高三在4月23日开学复课,5月7日初三复学,其他年级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京津冀一体化,联防联控,可是现在天津开学时间,已经不合北京、河北步调一致了。人家步子迈得比我们大多了。
天津的具体开学的情况。
高中阶段:高三已经于4月20日开学,高二和高一是5月18日开学。初中阶段:初三也已经于4月20日开学。初一和初二也于5月18日开学。
小学阶段:4到6年级也于5月18日开学,高校:5月15日非毕业陆续开学。这意味着在8月18日,天津基本上全面开学了。
看到天津开学的通知。河北的家长们也很是着急,也都盼着开学。这种心情我理解。其实作为老师,我也希望开学、有人说老师们想一辈子不开学。其实你们说错了,我们也想开学。回归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的状态和生活状态。
家长们着急孩子开学的主要原因有几个:
一是父母开工,家里没人管孩子,孩子如果开学了,有的是在学校吃饭的。这样父母省心不少。可是不开学,父母还得操心孩子的吃饭问题。
二是孩子们上网课的问题。一直上网课,孩子们视力大大下降。班里面戴眼镜的孩子突然暴增。
三是家长怀疑网课的质量。觉得不如在学校的效果好。
四是孩子以上网课为名,可以正大光明地玩游戏了。成绩不见长,可是游戏却没有少玩。家长还管不了。于是家长盼着开学。
河北的其他学段什么时间开学,我给大家做些推测。
初三的孩子们已经在5月7日开学,接下来该高一高二等学段了。初三刚开学,而且有的学校不是全封闭管理,学生们走读的也不少,所以初三开学后,一定是要观察一段时间的。高三和初三间隔了14天,个人觉得初三不该间隔这么久。可是大家知道吗?5月21和22日,北京要开两会,安全、维稳是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所以不会在这之前安排开学。再说很多领导们现在准备着开会和维稳呢。开学的事情一定要在5月22日以后。
高二和高一的开学,我说过好多次了,必须是高三恢复常态教学,才可以开学呢。因为高二和高一的教室和宿舍都被高三占用了。想开学都没条件开学。
再就是,各省首先得保证高三的孩子们安心学习。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隐患。万一有变故。孩子们就可能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了。高二和高一折腾着开学,高三搬教室,搬宿舍等,都会占用时间,然后没有多久,高三就高考,很多地方,提前10天左右,就给高一或者高二放假了,因为高考还要布置考场。所以我个人觉得,高二和高一在高考前不一定能够复课。
不过河北也在为开学做准备呢。刚接到的通知,看来,也是准备着开学呢。但是具体的什么时候,只有等待通知了。不过我们大多看北京的动态,北京要是官宣了开学的消息,河北也会酌情早上三四天的样子。现在北京没信,河北也不敢有啥动作。中小学开学最早在5月底。迟点就是6月上旬。
等着吧。河北的家长不要发牢骚了。发了牢骚也不顶用。不该开学,你的孩子也去不了学校,现在家长重点的任务监督孩子上好网课吧。
很多人说上网课的效果不好,这点我也承认。是和学校里讲课略有差别的。其实最大的差别是孩子们学习的态度上的差别吧。那些认真对待的孩子和家长,其实网课也可以把这学期的东西掌握好的。那些说啥也没学到的孩子家长,你应该清楚,就算是在学校,你孩子也未必学的好。因为网课只是学习的形式稍有改变,其实不变的是你孩子的对于学习的态度。你现在看到的孩子上课的种种毛病,其实他在学校也有。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在家不学的,在学校他也未必学,只是你眼不见心不烦罢了。那时心烦的是老师吧。超长的一个假期,其实也给了大家冷静思考的空间。那些成天说老师不好好教,都是家长在家里教的,那么你们这么着急开学干嘛,趁这个机会,好好在家教不就得了吗?
其实教育学生,还是以老师为主,家长为辅的,家长付出多的,只是你想你家孩子更好而已。
对于河北开学的问题,对于孩子们网课的问题,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河北还不开学吗,上网课上的孩子和家都崩溃了,有的已经不学了?
现在河北的疫情形势也是越来越好。已经连续26天无新增病例,累计确诊人数只有328例,现在仅有1例未治愈,这1例还是境外输入的患者。河北境外输入患者总数只有10例。
5月12日,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教育系统开学复课和校园疫情防控的情况。据官方的数据,截至5月11日,已返校学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占学生总数的39%。而河北,除了高三在4月23日开学复课,5月7日初三复学,其他年级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京津冀一体化,联防联控,可是现在天津已经公布了开学时间,已经不和北京、河北步调一致了。人家步子迈得比河北大多了。
天津的具体开学的情况。
高中阶段:高三已经于4月20日开学,高二和高一是5月18日开学。初中阶段:初三也已经于4月20日开学。初一和初二也于5月18日开学。
小学阶段:4到6年级也于5月18日开学,高校:5月15日非毕业陆续开学。这意味着在8月18日,天津基本上全面开学了。
河北为什么不开学?
是因为河北不够开学条件,一米的间隔就没有教室了,理论上的河北教育,硬件设施上较为落后,河北可别提京津冀一体,硬件设施远落后于北京,天津。
教学条件远远不如京津,却一直跟人家比着不开学,更何况天津大部分学生早已给出开学时间,为什么河北不公布开学时间?
为什么河北的家长盼望学生开学?
一位家长说:孩子高二,以前从来不给她手机玩 自从上了网课,已经玩上瘾了,因为所有课件都发在手机上,唉😔 在不开学孩子就废了!
网课也停一下吧,孩子们学网课效果太差了,尤其是3年级以下的学生,自主能力很差,家长也不能时时陪同,教育部门还是请想想吧……
学校每天对学生作业有监管,然后任课老师就像债主一样追着家长屁股后面要作业,而且还要求下午三点之前打卡完毕!我就想说家长不需要工作吗?家长就没有别的事儿吗!
家长崩溃了,老师的苦又有谁知道,家长们要努力配合老师和孩子,最辛苦的是老师,每天费劲心思孩子们的成绩还是没上涨,最着急的是老师!
最后:所谓京津冀一体化,不要只是灾难面前,高考也要一体化,这样才显公平!
河北还不开学吗,上网课上的孩子和家都崩溃了,有的已经不学了?
作为一名河北人,河北作为京津两地的护城河,保卫首都疫情安全河北人义不容辞,但是学生还不开学,确实令人着急,作为学生家长更是着急,首先是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网课的学习质量不能够保证,如果家长再不能有效监督,学习效果将更差,学生家长如果需要上班,甚至会出现孩子在家没有看管的情况,河北高三考生4月23日开学,初三考生在5月7日刚刚开学,其他年纪学生开学还杳无音信,如果不出现疫情反弹,初高中学生预计将在5月21日开学,小学生可能还需要继续等待,幼儿园本学期可能就不会开学了!
河北还不开学吗,上网课上的孩子和家都崩溃了,有的已经不学了?
作为山东的一名老师,很高兴能为您解疑答惑。
河北目前的开学状态和山东基本相似,孩子们经过两个多月的最长寒假,网课学习已经非常疲倦了,如果疫情在可控范围之内,各学校再不开学的话,孩子们和家长都已濒临崩溃。
疫情爆发期间,网课学习是不二之选,确实为疫情之下的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帮助,但是目前疫情全国已趋于平稳,如果学校做好各种防护措施和应急能力处理的话,希望有关部门敢于担当,尽快将开学时间提上日程。
河北的疫情状态河北自疫情发生以来,累计确诊病例328人,现场确认病例为仅剩最后1人,且是境外输入病例,河北目前已经连续26天无新增确认病例,仅从疫情状态的数据来看,河北目前具备开学的基本条件。
京津冀实行防疫一体化,说句不好听的话,河北就相当于北京的后花园、护城河一般,京津冀三地区唇亡齿寒,遇到重大突发事件,肯定是进退与共。
北京是经济中心更是重要的政治中心,是所有境外人员入境的首选之地,北京作为国际性大趋势人员,密集程度非常高,流动性大,其防疫压力和复杂程度远大于其他地区。
北京房价过高很多,很多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都在河北、天津两地折返。人员的流动必将增加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河北迟迟没有公布其他年级的开学时间,这应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河北的开学时间河北目前仅确定初中,高中,中职等毕业年级返校的时间,而其他非毕业年级均未公布具体返校日期。
高中毕业班已于4月23号陆续返校,5月7日初中、中职毕业年级也有序开学,两个批次之间正好隔了两周的时间。
很有可能河北的开学顺序是这样的:
第一批:高中毕业班,4月23号有序开学。
第二批:初中、中职毕业班的孩子,5月7日陆续返校。
第三批:高校毕业班,5月20号左右分批次返校,高一高二有可能同一时间段开学
第四批:初中、中职非毕业年级会在6月初有序开学。
第五批:小学会在6月中旬左右分批次返校。
幼儿园在学生群体里面属于特殊对象,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基本为零,在贪玩的年纪很难保证孩子们佩戴口罩的情况,且天气回暖,成人佩戴口罩都非常难受,更何况孩子呢?
在疫情全面控制前,没有必要让孩子们以身犯险,所以幼儿园很有可能上学期不开学,直接到9月1号正式返校。
网课学习的利弊网课学习最主要的是看两点:
1.孩子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较强的孩子,能充分的利用网课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将不懂的问题及时回馈、总结,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
但时间一长,自律能力强的孩子肯定也会相应受些影响,并且长时间的网课学习对孩子们的视力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2.家长的及时监督。
大多数家长要工作,养家糊口,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的学习,对于自律能力欠缺的孩子,网课学习就是他光明正大玩游戏、看手机的理由。
家长长时间没有参与学习活动,很多知识点都已经遗忘,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不大,可望不可及,有心帮助孩子学习,但心有余力不足,孩子的学习效率也直线下降。
网课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有点新鲜劲头,可以按时按点,根据老师的要求,上课完成作业。
但时间一长,孩子们难免会出现应付的状态,甚至网课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就把手机放在一边,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根本无一点学习效率。
在疫情可控范围之内,学校做好防护和应急处理能力后,建议有关部门敢于承担、勇于作为,尽快将各年级开学时间提上日程。
你对河北的开学时有什么想说的呢?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您展示在评论区,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谢谢您的关注、评论和认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速删)
河北还不开学吗,上网课上的孩子和家都崩溃了,有的已经不学了?
昨天我们初三刚开完会,感觉河北的疫情正在逐步转好,学生们摘口罩和中学非毕业班开学已经指日可待了。昨天人民网已经明确了31个省的返校时间表。
只是开学要考虑到层次性和错峰,尤其是河北省,毗邻京津要地,在复学的过程中走得比较缓慢和谨慎,急坏了很多家长。
返校依然体现为分层次返校,除了高校、小学和幼儿园之外,其它年级段大致返校时间确定。很多网友说都现在了,河北省中学非毕业班怎么还没有返校。其实现在各中学都在为非毕业班开学做准备:四种特殊人群的统计,学生个人健康以及外出情况的统计。
比较保守来看:中学非毕业班5月底下旬,也就是大约两会之后返校;小学高年级学生五月底到六月初返校。小学低年级幼儿园视天气和疫情情况再定。
低风险地区校园内摘口罩已经成为现实。昨天我们班主任专门召开一个特殊的会议:接到上级通知,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可以不戴口罩。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近日,国家卫健委和教育部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等制定并印发了《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方案》中特别指出,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不需佩戴口罩,教师授课时不需佩戴口罩,不建议托幼机构婴幼儿佩戴口罩。
这个方案的下达标志着很多低风险地区已经有效控制了疫情,处在了比较安全的范围内,今天我是摘掉口罩上课的,感觉很好。
目前河北省已经下调风险等级为二级,连续27天无新增病例,一位确诊病例为境外输入型。而且很多地区在开学前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和血清检测,有充足的防控准备。所以河北省的非毕业年级的复学已经具备了条件,现在正是准备期。
总结:网课效果确实不好,但是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一切都会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按部就班地展开,才能保证开学的万无一失。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