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考100分,有的考30分,这是为什么?

老穆想说,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从小接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

他们长相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

朋友们,学生之间有如此多的“不同”,又怎能要求他们的成绩都一样呢?

那么,为什么同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有的可以考100,而有的只能考30分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每个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是不同的;

【1】每个孩子的课堂专注度是不同的,进而造成听课效率不同;

有的学生聚精会神听,而有的学生左顾右盼,开小差。

试问,两者之间的听课效率又怎会相同呢?

【2】每个孩子记笔记的方式是不同的;

有的学生,只记住老师黑板上的内容;

而有的学生,不仅记住重难点,更能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也记下来,课后将其弄懂。

【3】每个孩子与老师的互动是不同的;

有些孩子,宁愿将问题憋在肚子里,也不会问老师。

而有的孩子,不懂就问老师;

(二)每个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是不同的;

【1】每个孩子在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律性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这样的孩子,成绩又怎能好呢?

有的孩子,在家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

【2】每个孩子的周末、寒暑假及节假日的安排是不一样的;

有的孩子自主复习,有的孩子则出去游玩。

有的孩子参加补课,有的孩子则在家玩游戏;

(三)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是不同的;

【1】每个孩子的预习与复习习惯是不同的;

【2】每个孩子对考点及考点对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是不同的;

【3】每个孩子识破考点的能力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具备反命题思维能力,能一眼识破考点;

而有些孩子,连考点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会答题呢?

【4】每个孩子做题及对待错题的方式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态度不端正,甚至连题目都能看错;

而有些学生,则态度端正,认真对待每一道试题,保证“会做的试题必须全对”。

有的孩子,只求会做错题;

而有些孩子,则要求自己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地。

(四)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是不同的;

【1】因为每个孩子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

【2】每个孩子的家庭氛围是不同的,有的和睦团结,有的则吵闹不止;

【3】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同,进而造成每个孩子的校外补习情况也是不同的。

(五)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智力发育情况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活泼开朗,头脑灵活,再加上父母注重培养的话,孩子的学习能力将很强;

而有的孩子,性格内向,思考问题速度慢,倘若父母再不懂如何培养孩子的话,孩子的学习能力将会很弱;

试想一下,老师同时教这两类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又怎能一样呢?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考100分,有的考30分,这是为什么?

  • 第一,一个孩子能否成材,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如遗传、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教育、主观努力等。仅一个老师教,只说明教育因素大致相近,并不说明遗传基础、成长环境、主观努力也大致想似。所以有百分到三十分的各种差别。第二,人与人之间有着个体差异性。马克思说:“诗人和搬运土在智力上的差别比家兔和野兔在智力上的差别还要少得多。”这只说明聪明与欠聪明的人总智慧悬殊不大。但是,一个人的才华分布是多方面的!总才华相近,具体到各子项却千差万别,并不均衡。所谓偏才怪才也是这样形成的。天才和傻瓜只有一步之遥。一般地说,每一个人都由一般才能和特殊才能构成。具体地说,人与人比较,一般才能和特殊才能的总和不相上下,但具体分布千差万别,多寡悬殊。学习成绩可能主要是由一般才能决定。但每一个人还蕴藏着特殊的才能或者说特殊的能力。如逻辑推理能力,协调身体的能力,语言感知能力,旋律节奏感知能力,……成绩差的学生,身上蕴藏的特殊才能比成绩好要多!今后,他更可能在除通过读书成才之外,另外在某一个或几方面有卓越能力,如运动、写作、数学、音乐、舞蹈等方面能力杰出。

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考100分,有的考30分,这是为什么?

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考100分,有的考30分,这是为什么?这个现象,我觉得主要从这两个学生的身上找原因。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除了老师的教学因素外,那就是学生本身的因素。首先是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是家长的遗传基因,家庭的环境,家长的文化素养等都会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其次是小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同,产生的学习的动力不一样,兴趣是小孩子学习的源动力。有兴趣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学起来轻松愉快,学习的效率就高。没有兴趣的学生把学习当作痛苦的事情,越学越不爱学,上课经常溜号,他的成绩能好吗?第三是,学习方法很重要,学习好的学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学习。这样的学生会听课,经常能在课堂上提出疑问,能和老师,同学形成互动,知识的重点难点掌握很清楚,课后也能复习,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能不好吗?这就是两个不同的学生,在一个老师教成绩不同的原因。老师教这是孩子学习的外部条件,真正起作用的还得是孩子的本身起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的变化才能起作用。所以,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还是帮孩子找找原因,有真对性的解决问题为好。

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考100分,有的考30分,这是为什么?

谢邀!

大千世界、万物,千差万别,不存在绝对青一色的东西。

常言说,指头伸出有长短;三虎出一豹,三斑出一鹞;一母生九子,九子不同样;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就每个人的指纹和DNA来说没有绝对一样,因此利用这种差异破案。

好啦,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同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有考100分的,有考30分的,为什么?

我想主要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问题,即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是外因,学是内因,而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常言道,牛不唱水強按头,枪头不动,弄断枪杆,要我学,不如我要学,道理使然。

考100分的学生一定比考30分的学生聪明吗?不一定。我们都知道龟免赛跑吧,勤能补掘是良训,学习是件艰苦的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訴我们,学习一要"苦″,二要“勤″。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不是弟子3000,贤人72吗?

总而言之,"师傅领进门,学艺靠自身″。

自巳一些粗浅的认识,敬请批评指正,谢珊!

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考100分,有的考30分,这是为什么?

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很多种原因,分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主导,所谓的内因就是学生自己,学生的学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对学生的成绩分数起决定因素。

外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首先说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学习环境和氛围等,对学生行为习惯,方法、兴趣的养成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说学校,最主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用一句话概括教师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学会。当然这学会包括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说到底就起领进门的作用。再次是环境,“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可想而知,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所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很重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

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有的考100分,有的考30分,这是为什么?

一颗树上的果子一样吗?

同一班级学生成绩不同原因有:

一学生自身问题,老师站在上面,一视同仁,但就有学生上课不听,课下不复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学习态度散漫。

二是家庭环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折射家庭教育,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书香家庭培养的孩子能和暴力家庭出来的孩子一样吗?每个孩子都是踏着父母的双肩在仰视世界。

三是学生基础,万仗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一切好的成绩是长期积淀的习惯和知识。

学习靠一蹴而就,是不现实,也是办不到的,唯有脚踏实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