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一日暴跌40%,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
我们都知道,石油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供需关系则是影响石油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石油暴跌,也就可以理解了。
据了解,我们国家每年的石油需求超过6亿吨,霸占全球消费量榜首。
我国平均每天的石油消费量高达1250万桶(去年数据)。
而石油出口大国沙特,每天的石油产量才达到1230万桶,远远满足不了我国的需求。
据了解,美国拥有6.3亿桶石油储量,8600万吨的石油储备。
那么,我国的石油储备充足吗?
据媒体报道,我国的石油储量差不多有8500万吨。
由此可见,我国的石油储备量与美国不相上下。
那么,值此暴跌之际,我国可以买光沙特的原油吗?
答案是否定的!
沙特是中东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在世界排名第二,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626亿桶,占全球石油储量17.85%。
经计算,沙特已探明石油储量是美国现在储备量的416倍。
试想一下,如此大的量,中国能买光吗?
再说了,即便全部买了,放在哪里呢?
话又说回来,沙特会全部都卖给中国吗?
想法是好的,但也要考虑实际问题,不是吗?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油价一日暴跌40%,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
目前油价暴跌是我们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这个想法是不错,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有这个想法并收储,世界上其它国家也在拚命的“吃进”,如美国、日本。为什么沙特的石油还没有买光, 里面涉及到原油的储存能力问题。
可以打一个不恰当比喻,苹果便宜的时候怎么不收储,第二年再到市场上去卖呢?虽然原油不是苹果,但储存起来消耗和管理成本也是非常惊人,搞不好,成本一折合,降价时原油+收储成本还会高于现价。因此运营成本,储存设备都是制约着我们收储原油的能力。
▲浙江舟山群岛岙山岛的石油储备基地,注意远方的岛屿都是储罐,图中每个石油储罐十万立方米,旁边是万吨油轮
先看看我们国家收储能力
从2004年3月我国就着手原油收储准备工作,考虑到石油海上运输方便、东部经济发达,需求多,还要考虑防恐怖袭击,自然与人为引起的火灾等各种因素,最后选择了浙江镇海、舟山,山东黄岛、大连。经过几年建设,2008年四大收储基地建成并投入运行。
刚刚建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油价从150美元/桶下跌到50美元/桶,4个基地抓住时机,收储了大批廉价原油,并于2009年上半年注油完毕。当时平均收储成本仅约为56美元/桶,基地建设和原油收储大获成功,之后二期又在黄岛、舟山开始追加建设,二期储备基地还布局西部地区和地下储备库,目前三期工程开始选址。目前我们国家原油收储能力多大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2014年发布的报告,我国储备能力达到1.41亿桶。按2013年每天消耗石油139万吨的规模静态计算,战略原油储备只够使用8.9天,商业原油储备可用13.8天,全国原油储备的静态能力总共约为 22.7天,4大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库容为1640万立方米,储备原油1243万吨。
从上面数据来看,我们国家原油储备能力最高才22.7天,战略储备不足10天,这对一个14亿大国的需求微不足道,我们为什么不加大存储量呢?这里涉及储存设备问题。
战略石油储油罐通常采用10万立方米的大罐。什么概念?一个罐就占地5000多平方米,差不多一个足球场的面积,高20多米,相当于7层楼高,建设一座钢罐需要消耗2000吨钢材,一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往往有几十个这样的大储罐。
原油这个东西储存起来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我们知道,炼油厂裂解石油后有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沥青等物质,汽油具有很强的挥发性。金属油储罐每天因昼夜温差而造成罐内压差变化,得给它设计一个罐顶的呼吸阀让它“出气”,否则油罐压力大会爆裂。据说油田5000立方这个小储罐,它是油田采油厂的生产罐,每天因温差变化和收发油作业导致的气压差,“出气”损失要100吨左右(数据有些不准,只用于说明问题),当然国家储备油罐没有收发油作业,损失可能小些,但这种消耗非常惊人。
原油中的汽油最贵,挥发掉的都是原油精华,挥发不掉的都是重质烃成分及胶质、石蜡等,这意味着长期存储会让原油“变质”,质量下降。
我们怎么存储原油最好呢?大家想到了,把它放入地下,这方面美国人脑洞大开,也很会玩儿,利用墨西哥湾附近得克萨斯州境内集中分布着大量盐穹地层,它们在地下挖洞,将水打入盐穹溶解岩盐,然后将卤水抽出,形成了体积巨大而且封闭性良好的洞穴,由于原油与盐岩不反应、不溶解,且有足够的承压能力,工程量小于人工混凝土洞油库,是一种理想的储油方式,美国90%的原油都储备在盐穴中,这是目前最经济最好的储油方法,美国利用该方式储存了7亿桶原油。上图
▲地下水封油库
我们国家与美国相比只有在四川盆地,云南边远地区地下有这种盐层,可以借鉴一下,但这些地区偏远地区经济不是很发达,运输成本很高,仅考虑建地下存储还是不够的。为此我们还在东部沿海地区建了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在具有稳定地下水的岩石区域挖掘洞穴,在洞穴内储存原油。石洞四周被水包围,形成“保护膜”,防止原油渗漏。我们知道地下水位会有变化,符合这种地质构造的不是很多,实践中为了避免混油和漏油,还会在相邻石洞间建造人工水幕。水幕系统为了避免因干旱而发生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洞库顶部缺水,还会在洞库顶部挖掘人工注水通道等,这还没有考虑地震等自然灾害成本。
当然还有油价下跌问题,哪里是底?熊市没底,股市上常常听到股民这样说。有的时候储备库都快装满了,没办法再买油了,油价还会下跌,这个时候储油成本便高了起来,为此我们只能通过调节国内石油开采产量,或通过购买期货锁定一部分廉价原油,来摊平成本。当然这是运筹的事,是利用金融市场来进行风控。上图
上面啰嗦半天,我们可以看出,收储原油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容易,各国收储能力并不是很高,加之原油市场还有波动,各个国家从多方面因素考虑,原油再便宜购买量也不是很高,导致沙特的原油不会被买光的,
油价一日暴跌40%,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
想要买光沙特的原油,并不现实。原因有四个:
第一、原油的储存有大问题。
和铁矿石、煤炭这些资源品不一样,原油容易挥发,而且存放时间长了会变质,对储存环境要求很高。煤炭可以挖个坑埋起来,原油不行,直接埋到地下,环境保护要不要了?
有人说,能不能把原油注入大庆的地下,反正之前把油抽出来了,现在在注回去呗?这条路基本也行不通,并不是说原油顺着钻井直接流下去就可以的,得加压呀,地下这么深,得给多大的压力呀。地质结构这么复杂,要把原油彻底的注回地下,还不能污染地下水源,还不能引发地震,而且,最关键的是,以后要用的时候,还要再抽出来,这一注一抽,所花的成本恐怕比147美元的油价历史高点还要高。
上面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没有可行性,储油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成本的问题,硬要去做也能做,但那么高的成本,做到了又有什么意义呢?甚至还不如去研究一下怎么把煤转化为清洁能源,还有那么点可行性。
第二、运输也有大问题。
中国虽然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运输能力,油轮多的很,国家一声令下,全都冲到了中东。
但油轮再多,运力也是有极限的。这轮油价大跌之后,中国的运输船往返于产油国之间,但就算再怎么快,船总不能飞起来。运力其实也决定了我们的购买速度。
第三、则是政治博弈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沙特是美国的“小跟班”。现在油价暴跌,全世界都在卖,美国顾不上,也管不了。
但等美国空出手来,沙特也会掂量掂量,持续给中国供给廉价的原油和油价暴跌的时候,随行就市卖给中国廉价的原油,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其实我们想买买买,把沙特的原油买光,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并不是我们有没有能力买光的问题,也不是买回来有没有地方放的问题,而是人家根本就不会卖。
第四,则是美国自身的原因。
这轮油价的下跌,除了沙特和俄罗斯两个能源大国打架,还有美国疫情严重,无暇顾及杂事的原因在。
特朗普这个人做事远虑不在乎,只是盯着近忧。那美国的近忧是什么?当然是失业问题,经济问题。
看看现在疫情还没有停止,特朗普就急匆匆地宣布,马上要全部复工,这其实就是在赌。
假如特朗普赌赢了,美国经济能缓一口气。到时候油价很可能就会迎来反弹。如果赌输了,那油价则可能再来一轮跳水。
能源独立是经济独立、政治独立的根本所在。能源在手,天下我有,说话底气才足。
这次油价暴跌,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会,但也仅仅只能是把国家储备库填满而已。一旦储油罐满了,油价再怎么跌,我们也只能看着了。好在此轮油价下跌是趋势性的,可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30~40美元的原油会是市场的主要价格区间,这对中国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油价一日暴跌40%,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
原油下跌道理很简单,没有专家们分析的那么复杂。这是期货炒作导致的:倒退6个月,有人买了沙特今年5份的原油,比方说50美元一桶,到5月份的交货,无论世界原油什么价格,沙特拿到手的都是50美元一桶,这个合同的不能变更,而且买家交了20美元一桶的保证金。然后买家把这个油卖到100美元,还是1美元跟沙特无关。卖多了就赚,卖少了就亏。直到今天,因为疫情,世界消化不动原油,说白了多少钱都没有人接手,那么炒作原油的人就得亏本销售,比方说按1美元一桶卖出,炒作人亏49元,但可以收回保证金合计21美元。1美元也没人要的情况下,炒作人会说,你把油拉走我再给你19元一桶。这就形成了送你油,不要钱,还要再送钱给你。如果交易形成,炒作人回收1桶1美元的成本,合计亏69美元一桶。这种情况下也没人接手,炒作人就直接毁约,保证金不要了,油也不要了。沙特再重新卖油。这就是油为什么倒贴钱卖的原因。有人会问,炒作人不会把油拉回去库存吗?不会的,炒作人只有炒作能力,没有原油处理能了,这就是典型的资金炒作失败,吃了个巨大的亏。
油价一日暴跌40%,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
国际油价暴跌,油价成负数,把沙特石油买光存起来?
近日,美国石油期货暴跌,油价竟然跌成了负数,-37.63美元一桶。油价跌成负数,什么意思呢?卖油不花钱,买一桶石油,再给你送37.68美元?完全就是瞎搞,傻子都不会这么干,因此,美国的石油期货跌成负数,明显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全球最大的奇葩事件!
既然美国原油期货的价格是-37.68美元,美国给你送一桶石油,再给你拿37.68美元,你问美国愿不愿意?美国肯定不愿意,而且会骂你脑残。如果你去找沙特买石油,说价格-37.68美元一桶,你只要-20美元一桶,沙特马上就会把你赶出门,然后再骂你一顿!
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伊朗是石油出口大国,沙特是石油大国,阿联酋是石油出口国,美国也是石油出口国,如果你按照美国期货-37.68美元一桶去买石油,不仅美国不会把石油卖给你,沙特、伊朗、俄罗斯等国也不会把石油卖给你,预期亏本把石油卖出去,还不如不买,因此,低于成本价的石油是买不到的!
既然低于成本价的石油没有国家愿意卖,为什么美国原油期货的价格会跌成负数呢?其实这就是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这场战争中,把原油期货的价格搞成负数,就是为了赚钱,而且是为了赚大钱。原油暴跌,在期货市场,做空的赚大钱,做多的赔钱,但是进行实物交易时,不是按照期货价格进行交易,有一个现货价格,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升贴水!
既然现货石油价格和期货石油之间有很大的关系,那么期货价格下跌的同时,现货的价格也会下跌,只是现货价格不会跌成负数而已,只是会跌破成本价,因此,美国50美元的成本价被跌破了,俄罗斯30美元的成本价被跌破了,沙特20美元的成本价也跌破了,如果现在出价超过20美元一桶,沙特很乐意大量销售石油!
低价购买沙特石油能够赚钱,但是要买光沙特的石油不太现实,把买来的石油全部存起来也不太现实,因为国家储备石油的设施是有限的,超过之后,就没有办法储存,更不能把石油倒进油田,因此,买光沙特石油,把买来的石油全部存起来不现实!
现在要想赚钱,要想买到低价石油,只有签合约,把价格压低,签5年的石油供应合同,签10年的石油供应合同,签20年的石油供应合同,要求5年内、10年内、20年内都按照现在约定的价格提供石油,那么将来的石油价格就算暴涨,也不会亏钱,反而会大赚!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没有国家愿意亏本卖油,如果油价低于成本,俄罗斯、沙特、伊朗、美国等石油出口国都不会出售石油!既然沙特的石油成本是20美元,那么现在就是20.5美元签合同买沙特石油的最佳时机,长期合作,互利共赢!油价一日暴跌40%,中国为什么不趁机把沙特的原油买光,存起来以后用呢?
油价不仅仅是暴跌40%那么简单,都已经暴跌成了负数。4月20日,西得克萨斯原油期货合约价格竟然跌成了-37.63美元/桶!如果我国能够买买买,岂不是买一桶石油赚37美元?沙特每天石油产量970万桶,我国岂不是每天能够赚30多亿美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买光沙特石油一点也没有可行性。
首先,原油储存与运输是一个大问题。为何国际油价会暴跌?关键就在于,原油存储价格不菲,全世界的储存石油的设施都已经消耗殆尽。这样一来,存储石油的价格节节攀升。所以,很多石油期货投资者,宁愿送钱也要出手。
从我国的角度,已经在大连、大亚湾、青岛、宁波等地建立了石油存储基地,总储油量多达8500万吨,能够满足国内90天的消耗。我国的石油储备设施也已经消耗殆尽,建设新的储油基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从石油存储的角度,我国也不能买光沙特的石油。
再者一来,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往来都在减少。对于原油的运输,也是一大难题。原油运输并不是直接能从产油国运到我国,还需要在沿途很多国家进行补给。为什么新加坡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不就是因为马六甲海峡是海上石油生命线之一吗?疫情之下, 油轮补给也成为了大问题。
其次,石油买卖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复杂的国际政治博弈。想要买光沙特的石油,美国同意吗?俄罗斯同意吗?沙特敢卖光吗?沙特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国之下,占到了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20%以上。如果我国买光沙特的石油,还要不要从俄罗斯买石油?还要不要从伊拉克、阿联酋买石油?
即使是沙特,都将石油卖给了我国,还要不要卖印度石油, 还要不要卖日本与韩国石油?石油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能源,涉及到国际政治格局。特别是,石油关系到美元霸权,美国会不管不问吗?沙特还需要美国的保护,能不听美国的吗?再说,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石油需求量已经暴跌,买那么多石油干什么?
欢迎大家讨论,你认为国际油价能够在4月份一直保持在20美元/桶之下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