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学五月中下旬开学,关于这个你是怎么想的?

说句心里话,大学在五月中下旬开学,也算合情合理,老穆相信,届时,疫情也得到了完全控制。

老穆所在的江苏地区,大学基本上可以在四月份完成开学。

尤其是医学类院校,开学时间往往较早。

2月28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学生、毕业年级学生可先返校。

比如中国药科大学,将于2020年4月13日起分期分批、错时错峰开学。

南京晓庄学院,从2020年4月15日起学生返校报到时间。

金陵科技学院,从4月19日起分批错峰返校报到;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宣布从4月18日起分期分批错峰开学。

中国矿业大学,从2020年4月15日起安排学生分批有序返校……

除了江苏,青海的高校则是从4月1日至4月15日陆续开学。

山西省原则上高校本硕博毕业年级和高职高专毕业年级分别从4月10日、4月15日起错峰分批开学,一周内基本实现主体开学。

目前,山西部分大学已经开学了……

据媒体报道,截至4月3日,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计1454所,95万余名教师开设94.2万门、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

网课上累了,也该开学了……

老穆认为,高校开学是一件好事,说明疫情已经安全可控,对此,老穆表示支持!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不少大学五月中下旬开学,关于这个你是怎么想的?

新疆4月8日已经开始了分批错峰开学,江苏省第一批高校将于4月13日开学,广西省的本科高校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高校毕业年级也将于4月18日—4月28日分批开学,可以预计其他省份大学返校时间会在5月份来到爆发期,这时候回校人数肯定会陆续增多!

1.今年除了北京、湖北高校以外,其他省份的高校应该都会开学。

今年北京、湖北的高校是否还会开学还未知,要知道这两个地方的高校数量、大学生人数都是非常多的,同时一个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一个是疫情的正中心,但是一些高校学期就到6月底,这就很可能部分高校不安排学生返校的情况出现!

其他省份高校应该都会安排学生返校,估计大部分都会集中在5月中下旬甚至6月初,各个大学生要有这个心理准备,不要认为不会开学了!

2.我认为高校开学还是要统一部署!

我认为高校开学事情还是要教育部统一部署,把各个省的高校开学时间再错开一下,同时开学省份的放位不要在一个地方,这样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人流过多的情况。比如这次东部的江苏省开学、南部的广西开学、西部的新疆大学时间基本上错开的,这就是比较好的,希望第二批开学仍然保证错峰!

3.高校开学措施和细节工作要做好!

各个高校要开学是一定的,但是一定要把细节工作准备好,具有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但是一些高校的操作让人难以认可,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8万人要求2天内返校完成,对于是否在教室上课还是去教室上课不清不楚,对于食堂人员过多问题也没正面回复,这些都让学生对这么早考学产生担忧!

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不少大学五月中下旬开学,关于这个你是怎么想的?

不少大学五月中下旬开学,这完全是形势所逼,是迫不得已才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细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一所大学里生源遍布多省,甚至还有外国留学生,防控疫情难度大。

尽管国内的疫情从总体上来说,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是从个别省来看,目前境外输入疫情成了防范重点,再加上无症状感染者时不时冒出一些来,这就使高校开学形势变得特别复杂。为了保险起见,一些高校推迟到五月中下旬开学,就是为了减少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从而确保疫情不在校园内出现。因为大学校园属于高密度人群聚焦场所,疫情防控难度非常大。

2、一些高校选择五月中下旬开学,并没有停止网上授课教学。

尽管大学没有开学,但是网上教学都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由于是成年人,在自我学习管理上,不返校也能同样学习,这就使晚开学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对于一些专业性很,需要实践操作或实验课,有些高校也做了教学调整,尽可能安排到开学返校后安排。这样一来,就使正常的教学进度得到了保障。

3、晚开学可以减少高校在防控疫情方面的成本,有利于高校的正常运行。

大家可能常常关注的是高校开学时间早与晚,容易忽略在疫情尚且没有完全结束之前,高校在防控疫情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一般的高校规模都较大,学生越多,防控成本也越大,对于一些高校来讲,在开学时间上肯定也会考虑到这些。高校的管理和运行,和居家过日子一样,也得精打细算,才能开源截流,保证平稳运行。

4、高校开学越晚,给学生家庭节省的成本也不少呢,这么看也不是坏事。

疫情不除的情况下,在没有底数的时候,一些高校不敢贸然开学。否则,一但在校园内出现疫情的传播,不管是给学生还是高校都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特别是对针对学生们来讲,这个学期开学越晚,节省的学费和生活费,以及相关的费用也越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看并不见得是坏事。毕竟凡事都要从不利中看到有利的一面,这就是辩证法。

结束语:部分高校五月中下旬开学,这也仅是特例,只有在发生疫情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既然疫情摆在面前,我们都必须要严肃对待,绝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对于晚开学来说,尽管可能会为教学带来一些不便,但是从安全性和经济性角度来看,是不错的选择。

不少大学五月中下旬开学,关于这个你是怎么想的?

目前,很多地区首先开学的是高三、初三的毕业生。其他的学校也陆陆续续公布开学时间。我所处的地区是广西。现在广西很多地区都是高三、初三毕业班的开学,其他年级还在等待消息。

对于广西的高校开学通知很多高校都拟定了开学时间: 虽然说拟定了开学时间,不过大部分是高校的毕业生先来校,其他年级是错开高峰陆续开学的。

大学里的学生全部都是来自各个省份,还有部分是国外的学生,所以说局面很难控制管理,还是要非常谨慎的。虽说很希望开学,但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大学生活活动范围大,人口流动也复杂。希望大学开学后可以严格管理出入问题!保证开学顺利。

不少大学五月中下旬开学,关于这个你是怎么想的?

就目前的疫情形势而言,很多大学的开学时间会确定在5月中下旬。这是根据全国疫情形势作出的科学评估和教育部确定的错时、错峰分批、分级开学的原则进行的。

教育部王登峰主任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疫情形势不一样,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三个开学条件时,先满足流动性较小的省内中小学生先开学,也要按照分批、错时错峰原则进行,然后再考虑大学生的开学问题。

我国现在有4000多万的大学生,其中有1000多万是要跨省流动的,其他3000万是在省内流动,所以说是人员流动范围最广、聚集程度最高,同时对社会影响也是最大的。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就近的中小学开学的问题,等待学生安全入学后,再来考虑大学生的开学时间问题。大学原则上是最后一批开学。

目前,全国只有湖北和北京没有官宣开学时间,其他的省市都在组织学生开学,有的省份开学也有一个月时间了。

目前,有12个省市公布大学开学时间。

新疆:高校按4月8日起分批错峰陆续开学。

山西:4月10日高校本硕博毕业年级开学。

青海:4月1日至4月15日陆续开学。

甘肃:高校各毕业年级可安排4月13日返校,整体开学按4月20日准备;

江苏:按照4月13日为开学起始时间做好开学准备。

广西:4月14日起,高校医学专业和医学类院校、高校毕业年级有序开学;4月21日起,其他年级有序开学。

宁夏: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年级4月20日前返校,其他高校年级按错锋开学。

浙江:高等学校按4月下旬开学做好准备,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川:毕业年级、医学类、有科研要求的学生按有关规定报批后可先安排返校复课。

天津:5月上旬或中旬,天津市高等院校(含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年级分专业、分批次有序复课开学。

广东:5月11日后,具备条件的大专院校可安排毕业班学生返校。

前段时间,教育部明确表示,疫情得到控制前,大学生不能返校,高等学校不能开学。目前国内本土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但境外输入疫情影响了某些省市的防疫防控形势,疫情并没有结束,大学的开学时间也会根据当前疫情形势来确定。

不少大学五月中下旬开学,关于这个你是怎么想的?

不少大学五月中下旬开学,关于这个你是怎么想的?我认为大学在五月中下旬开学是比较合理的,因为现在大多数中小学都在四月份开学,有个别疫情特别严重的地方就在五月上旬开学。按照正常的开学安排,中小学都开学完毕之后差不多也就轮到大学开学了,所以大学在五月中下旬开学是大势所趋,也是比较安全的开学时间。

因为到了五月中下旬天气肯定会变得很炎热,在那么炎热的环境下这种病毒是很难存活的,所以到了五月中下旬国内的疫情应该也基本结束了。当然不可能完全结束,因为按照张文宏医生的说法,今年夏天疫情不可能结束,这种病毒可能将长期与人类共存,我们只能够把这种病毒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样就算是基本结束了。那么到时候尽管大学生开学会涉及到比较广泛的人员流动,但是应该还是比较安全的。

大学生开学最让人担心的一点就是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在回校的过程当中可能会经过某些高风险地区,而且流动范围比较大,容易造成病毒感染并且把病毒带回来校园。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的开学时间才放在比较靠后的五月中下旬。只要炎热的夏天一到,这种病毒就很难传播开来,所以我认为把大学的开学时间放在五月中下旬是非常安全和稳妥的。但是像江苏省那样把大学的开学时间定在从4月13号起陆续安排大学生回校就未免过早了,大学生过早开学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我认为不少大学在五月中下旬开学是比较安全稳妥的做法,符合根据疫情来确定开学时间的要求。因为五月中下旬已经很炎热了,到时候这种病毒将很难存活,所以在那个时候安排大学生开学是比较合理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