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3月25开学吗?

老穆认为,内蒙古在3月25日可以开学。

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穆认为,内蒙古目前的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内蒙古昨日新增确诊病例为0,治愈71例,死亡1例,还剩3例。

内蒙古已经连续24天无新增病例,再过4天,就满28天了。

根据“天津女福尔摩斯”张颖的理论,0新增28天才算安全。

今天是3月14日,4天后就是3月18号,再加上老师提前一周准备,保守估计,学生可以在3月25日开学,甚至更靠前。内蒙古开学,必然遵循教育部规定的错时、错峰、错层次开学。

第一批开学:高三和初三年级

第二批开学: 高一高二和初一初二年级

第三批开学: 小学各年级

第四批:幼儿园

老穆昨天看到一则新闻,2020年3月13日,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社局和教体局发布通知:推迟开学期间,每家可有一人申请弹性上班。

老穆要为内蒙古点赞!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内蒙古3月25开学吗?

从教育部发布的开学基本条件看,内蒙古3.25号完全有可能开学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教育部发文“疫情基本控制下可以开学”,基本控制主要看的是本地区连续“两个14天”都是零增长,也就是28天零增长的安全时间过后。各地可以有序开学。

能否3.25号开学,主要还是看以下两点:

一:疫情基本情况

3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新增死亡病例13例(湖北13例),新增疑似病例17例。

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7例(上海4例,甘肃2例,北京1例)。截至3月13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95例。

从上方两个数据里面不难看出,我国的疫情防控已经趋于平缓,我们的侧重点应该向输入型人员调整,一定要对输入型人员严防严控,避免大规模输入型病例的爆发。

内蒙古自疫情发生以来,累积确诊75例,死亡1例,治愈出院的71例,现有确诊病例共3人。可以说,蒙古的疫情防控工作做的非常到位,相对全国疫情情况来说,内蒙古疫情算是比较轻的。

真心的蒙古的各级政府,还有全省人员点赞。

二:开学的基本条件

教育部近期对开学作出了一个原则性要求,需要符合三个条件再考虑开学:

一: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所谓基本得到控制,是由国家来判定的,具体可能要精准到县一级的疫情防控情况。 二: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说现在开学是安全的。三: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

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也就是天津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说的“28天安全时间”已过的情况下,是具备开学的基本条件的。

青海、贵州、新疆、西藏、山西等确定开学时间的省份,等到正式开学的时候都已经过了28天零增长安全时间,所以这些省份是具备开学的基本条件的。

截止到3月13号24点,内蒙古已经连续24天确诊病例零增长,如果到了3月25号,也就相当于内蒙连续35天确诊病例零增长,已经足够开学的基本条件。

如果内蒙古顺利到达35天零增长的情况下,当地疫情相当于基本控制,社会上大多数的家长自然而然也会同意开学的。

各省份都在积极的应对开学的准备工作,开学后的防控物资都在紧锣旗鼓的准备着,相信开学之日前学校必定能准备充足。

防疫物资用品(如医用口罩、手套等)、符合要求的消毒剂(含氯消毒片或消毒剂、医用酒精等)、体温计,洗手间配备肥皂或洗手液。

专门工作人员每天对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等师生聚集场所和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进行早中晚适当消毒。

返校前必须提交填写好的最近15天的健康调查表,进行报备,包括自身和家属(同住人员)健康状况、近期是否到过疫区、近期是否与疫区人员有接触等。

综上所述,内蒙古现在已经连续24天确诊病例零增长,如果说再坚持四天,或者说更多的时间的话,内蒙古足够有开学的基本条件的,

内蒙古3月25号开学,是非常有可能性的,内蒙古这几天应该就会发布开学通知的,请家长和学生耐心等待。

我是上善李老师,专注于青少年成长教育问题,如果您有不同意见欢迎您展示在评论区,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谢谢您的关注、评论和认可。(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速删)

内蒙古3月25开学吗?

作为内蒙古的邻居吉林的老师,我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从理论上讲内蒙古已经具备开学的条件,不过内蒙古历来各种政策都非常谨慎,我估计在3月25号开学的可能性不高!

根据内蒙古的疫情防控数据,我们能够看出内蒙古从2月19号就已经是零增长,到今天是3月14号儿已经持续了25天。

根据天津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专家张颖的介绍:

“对新冠肺炎来说,最长潜伏期是14天,如果出现了零增长,一个省或者是一个地区零增长,要观察两个14天,也就是28天。28天以后真的没有病例再报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百分之百的放心了。”

所以在3月25号开学,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因为根据青海省开学的条件,就是连续30多天没有新增病例。

不过青海省已经全部清零,内蒙古还有三例冠状肺炎患者在住院,这可能也是一个隐患。

内蒙古的疫情防控封锁特别严厉

因为我家和内蒙古邻近,所以我知道内蒙古那边的疫情封锁是特别严厉的,我们吉林省在,2月20号,就已经在各个村镇解开了封锁,但是内蒙古一直封锁了很多帖,我的同事在内蒙古老家,一直到2月28,才出来。

接下来我们国家应该重点防控的是输入型频率,尤其是最近两天,河南郑州出现的郭伟鹏的事例,让我们很多人惊出了一身冷汗,在我们国家国内的疫情控制的比较好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让输入性病例把我们国家前期的成果给毁灭掉,所以无论是哪个省都要严格防范输入性病例。

内蒙古3月25开学吗?

内蒙古在3月25不能开学!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看下面两点分析

一:内蒙古当前新冠肺炎病毒没有完全清零

教育部门对于地区制定开学计划,明确规定一点:疫情一定要得到全面的控制,在疫情清零之后持续两周左右,多部门联合,评估制定开学计划,并提前一周向社会公布。

接下来看内蒙古疫情实时数据情况,做出分析:

截至三月十四日,内蒙古已经连续24天无新增病例,累计确诊病例75例,治愈人数71例,但还是有三例确诊病例仍在救治当中。

我们非常清楚,当确诊病例完全清除之后,与之相接触的医护工作者也需要医学隔离14天左右,如果他们没有发生任何症状,那么接下来观察一段时间,方能开学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应该远远在3月25之后。

二:根据全国疫情分布图,可以知道内蒙古开学时间应该是比较晚的

目前疫情完全清零的地区有新疆,西藏,青海,安徽山西、江西,福建、澳门(图中有标记的地方表示的就是疫情已经完全清零)

并且这些标记的地点,现如今已经开学或正准备开学当中。

我作为安徽省的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至今还没有接到学校开学通知的任何信息,那么安徽省开学可能在三月底或者四月初,内蒙古肯定在这些“疫情清零”地区之后才能开学。

估计大概得四月上旬,内蒙古初三高三才能开学吧!

我是二中数学大川老师,以上纯属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谢谢朋友们的支持

内蒙古3月25开学吗?

内蒙古在3月25号符合开学要求,但是不会开学。

内蒙古疫情防成果显著。累计确诊病例仅75例,疫情较轻,已累计治愈71例,现有确诊病例3例,也基本实现清零。

并且,公共卫生等级,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人们能大规模的复工复产。

并且,疫情巩固成果显著。已经连续2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到3月25号符合开学条件,但是从公布日期未定来看,不能开学!

第一,在3月25号符合教育部开学规定。

3月初,教育部发布三条开学条件:【1】本地疫情已基本控制;【2】大部分家长认为开学安全;【3】有足够的防护物资和设施。

从内蒙古目前疫情情况来看,这3条都是符合要求的,到3月25号符合开学规定

第二,符合各省制定开学时间的规律。

目前,已经有6个省份(新疆,西藏,青海,贵州,云南,山西)公布了具体开学时间。

总结规律,发现:开学时间,都是在本省连续28天(两个潜伏期内),无新增确诊病例的后的时间,并且确诊病例和现在病例都实现了双清零。

内蒙古已经连续2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到3月25号时,已经连续35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符合科学开学规律。

第三,在3月25号不符合公布时间要求。

但是,至3月15号,内蒙古仍未发布开学相关的时间。一般来说,【发布开学的时间】与【具体开学时间】,相隔至少7天—14天,所以在3月25号开学概率很小,预计在4月初开学。

内蒙古3月25开学吗?

说实话,对于内蒙古迟迟不公布开学时间,静静老师也觉得挺奇怪。要知道,内蒙古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人口流动也少,疫情防控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截止今天内蒙古已经连续25天没有确诊病例了。

现在确诊病例只有3例,主要在包头和呼和浩特,其他地市早已清零。按理说,内蒙古应该公布开学时间了,要知道和内蒙一样的形势的青海、新疆、西藏、云南等偏远些的省份都已经公布了开学时间,内蒙古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3月12日,内蒙古教育厅下发知,对疫情防控期间的师生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做了部署。其中第五条为“精准检测健康状况,确保开学安全有序”。也就是说内蒙古各学校现在正在为开学做着积极的准备。特别是内蒙古东胜各学校已经明确对开学做好了安排,计划高三、初三先开学,再次是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小学为第三批,幼儿园为第四批。每一批次间隔3到7天。

这就意味着内蒙古的开学为期已经不会太远。至于3月25号内蒙古能不能开学,决定于学校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开学所需物资供应是否到位。

当然,还有个不幸的消息,就是内蒙古两名女子与河南“毒王”有密切接触史,回单内蒙后隐瞒出境史,最后被拘留,目前尚在隔离中。如果这两名女子没事,估计内蒙古开学在望,如果不幸“中标”,情况可就难说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