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教师招聘的现状是: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什么会这样?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问题,充满了“魔性”……

老穆有位朋友,在老家考了多次编制,就是没有考上。

无奈之下,就是苏州参加考试。

谁知,一去,就考上了,他目前在苏州的昆山工作……

或许有人会说,优秀的人才都跑去发达地区了,落后的地区没人去。

老穆想说,有的时候,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编制越收紧,越难考上。

一、学校招不到老师原因

【1】薪资问题

偏远地区,老师的工资待遇往往不高,所以没有吸引力。

【2】编制少的问题

有的地区,编制控制得很紧,代课老师倒是不少。

【3】交通问题

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所以报考的人就不多。

【4】生活质量问题

上过大学的学生,在经历了城市的繁华后,往往不愿意再回去,所以报考人数较少。

有的农村父母,甚至还鼓励孩子去大城市发展……

如此一来,报考的人数就少了。

二、疯狂报考教师的原因

【1】发达地区,由于薪资待遇高,所以报考的人数比较多。

同时,也吸引很多的优秀人才来报考。

【2】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因而编制也比较多,所以报考的人数比较多。

【3】发达地区,交通便利,上下班方便,所以报考的人数也比较多。

【4】发达地区,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往往能吸引更多的人报考。

【结束语】

2月28日上午10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表示:

扩大重点领域的招聘,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现在非常急需的是高中和幼儿园学前教育(教师),高考改革以后,改革的省份高中教师出现大量结构性紧缺。

老穆希望更多的优秀生能够加入到教师这个行业中来!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有人说现在教师招聘的现状是: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什么会这样?

有人说现在教师的招聘现状,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何如此魔性。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感觉到有些人的答案,根本就没有回答到点上!

这种现象,得分为两种情况来看待!

一种是不同地区的教师招聘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有的地方找不到老师,而有的地方却疯狂报考,人们趋之若鹜。第二种情况是,学校明明急缺老师,有大量岗位空缺,但却每年招不来几个人。但报考者却很多。

那么先回答第一种情况:

每年的教师招聘,大家都会被北京、深圳等一些南方经济发达省份的招聘教师的学历感觉到震惊,比如说,深圳某中学的录取教师学历,都是北大、清华、哈佛、斯坦福等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其中不乏留学名校归来的海归,但同样是教师招聘,比如贵州、广西等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师招聘却大相径庭,很多地方找不到老师。

不同地域招聘的形式不一样,其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待遇的不同造成的。待遇好的地方,报考者自然就多,教师待遇低的地方,报考者自然就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常理。尽管教师在一段时期内被美化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奉献也是在能够实现人生价值,能够保证生活待遇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谈起的东西。归根结底,教师这个行业也是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的,薪金的高低永远会是一个行业的就业的风向口。

就比方说,去年深圳某区招聘教师,起步年薪就是30来万,以后逐年增长,不要求具有教师资格证,没有笔试,只需要面试,只要你学历够高,学历够硬,学校够强大,那么你当老师就畅通无阻。说实话,就这个年薪来说,在中西部地区,可能工作了一辈子都无法达到这样的一个年薪的。这种报偿能够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应者云集!一岗难求!

第二种现象,就是明明学校里很缺老师,但就是招不来老师,每年报考老师的人很多,能够考上的却寥寥无几。这种看似奇怪的现象在很多地方出现,当然我们这里就是这种情况。

比方说,我们这里学校现在的没有编制的临聘人员已经和正式在编在册的老师不相上下,在一些学校甚至超过了正式老师,但他们因为没有编制,工资待遇很低,廉价的劳动力。每年的教师招聘,他们都会去考,但能够成功的是极少数,因为给的教师名额很少很少,一个区里也就是给十个八个的教师招聘编制的名额,对于广大学校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我很多的朋友已经干了多年的临聘教师,但就是没有编制。单位明明缺人,每年却找不到老师,报考者众多,但录取者极少。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你仅仅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实质。

看起来缺人,但真正的编制却不缺,为什么给的编制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单位编制已经占满了。

国家对于教师和学生的配比是有规定的,比方说,在中学阶段,师生配比为1:12.5,在小学阶段是1:19。什么概念,也就是一个学校,按照规定,1个教师平摊19个学生。这是 符合规定的比例,比方说,如果学校里有1900名学生,那么就给你100个老师的编制,就够了。这100个干活的就能够维持学校的正常的运营。你单位说缺老师,不是你说缺就缺的,我们是要看你编制的情况的,比方说,你100个在职在编的老师,如果自然减员5人,那么我就给你补充5人,在编制看来,尽管可能在日常教学中,能够真正顶起岗位来的可能不足60人,实际缺口达到40人,但你的编制不少呀,财政发工资是按照编制来发的,不是按照实际缺口来发的。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每个单位看起来缺老师,特别是区直学校,但每年真正考上编制的少之又少。年轻人疯狂报考,但每次名额都少得可怜。有些人等编已经等了多年了。从青春四射的姑娘都成了还他妈,编制还是遥遥无期。

造成这种局面的,还是说教育管理机制问题,尽管编制不少,但真正干活的并不多,正如一个朋友在单位干领导,他就说过,一个单位起码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是闲着的,只有百分之五六十的人干活。你看起来编制一点不少,但真正踏踏实实教课的并不多,行政管理人员过于庞大,加之一些年龄大的人员,他们虽然不教课,但占据了大量的编制。这也就造成了,每年招不到老师,但报考者疯狂报考。这种假象,其实不是招不到,根据编制就应该招那么点。

我是语文在线,欢迎关注!

有人说现在教师招聘的现状是: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什么会这样?

谢邀。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对于你这个问题有以下见解:

1.薪资待遇问题。在我国,教师与公务员事业单位均为体制内,但薪资差别较大。除东部发达地区外,一般教师年底无目标奖,而且还要用自己的月绩效30%考核自己。

2.职称晋级困难。每个学校对于教师职称都有一定比例,很多一线教师教书十几年,但因为比例限制,难以晋级职称。

3.工作量大。很多非城区学校的老师,因为行政管理人员不上课,导致他们基本一个萝卜多个坑,有时要身兼多门课程,课程量大。

4.非教学工作繁杂。除了上课外,老师还需要参加其他工作。乡镇扶贫、社区安全、社区防疫、社区卫生等等基层非教学工作都会给老师一定的任务,导致老师工作繁杂繁琐。

正因为有着这些困难,很多地方留不住老师,今年来了明年走的现象非常多,也就出现了楼主所说的这个问题。

当然,因为我是一名农村学校老师,以上问题是当下中西部农村老师正在经历的,城区不太清楚。再次谢谢楼主的提问。

有人说现在教师招聘的现状是: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什么会这样?

一边招不来教师,一边疯狂报考,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这个字所有人都懂得!

第一种情况:为什么招不来老师?留不住老师?

我们市出台了人才计划,全国各地招老师。一来就给50万,每个月工资加补贴一万多。什么没有男老师应聘,没有好老师应聘。一切都成浮云。原来的起点是本科生,教育局到处去招人,跑断了腿,没人来,来了也大都是女生。男生宁愿去做生意也不愿当老师。而现在,全国各地招,起点就是研究生,不是研究生毕业的你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来面试的人乌泱泱的。这几年再也没有人说会招不到老师。招不到?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我们四线城市消费并不高,生活环境也优美。但是没有用,还是好多老教师想往大城市跑,为什么,老教师没有人才的福利待遇,职称没有办法落实,而一到其它城市就有这样子的福利待遇。解决房子,解决小孩子读书等等。你不想去吗?谁不想去呢?衣食住行,妻儿父母,不外如是。

因此我觉得:编制不是问题,区域不是难题,男女不是根本,经济才是症结!

我校教师小A,本科生来应聘时,由于竞争激烈,结果被淘汰了。一气之下,人家去考上了研究生。三年后研究生毕业,本不想做老师了,看到招聘条件那么喜人,结果就以人才招了进来。现在谈起,风光无限。所以不在天时,不在地利,不在人和,而在时机,而在运气。

为什么大城市能招到老师?不考虑那些想发挥自己光和热,适合在教育事业上一展鸿图的学者型人才。我想大部分人一是看大城市经济待遇好,给房给户口,二是有更好的平台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大城市给的待遇和小城市一样,养不了家,糊不了口,你看大城市能不能招聘到人才?为什么好多产品要出口转内销?不外是价格好提升。所以有时我觉得说一千道一万,都没有说到本质上,没有讲到根源上。

农村为什么招聘不到老师?不要说什么偏呀,职称晋级困难。偏?一个月给你车补一万或者给车报油,偏什么偏?职称晋级困难?给你同职称同级的三倍,五倍的工资。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不拼命教书?不存在的。教得好重奖,教不好辞退。再偏的地方都能招到老师。

为什么好的学校教育质量会越来越好?一是学生生源好。生源如何才会好?到处去挖好生呀。如何挖?大体上就是上给政策,下讲奖励,考清华北大奖多少。学费减,每次考试排名前列奖。如果招生只限于一地一市,不可跨界,不可奖励,你再来看看名校质量如何?二是教育投入。投入硬件和软件。只有大力投入,如何会不好?种好梧桐树,才有凤凰来。硬件投了千千万,并且年年还更换。但是吸引力为什么一直降?不说大家也知道吧。

当然,经济在有的学校不一定就是决定因素。还有可能和人文关怀有关。没钱确实要讲关怀。但是要让老师付出一切,你得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老师的家庭情况,老人的身体健康如何,几口人,孩子叫什么名字,孩子上什么学校,配偶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实际困难?一个学校多少个副校长可有哪一个校长去具体研究老师这个情况?我想有的可能连老师的名字都叫不全。要求老师知道学生的所有情况。但有谁去认真研究过教师的人文关怀?爱屋及乌,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第二种情况:疯狂报考

1、为什么疯狂报考?还不是为了资格证。

有了资格证,才有可能去应聘私立学校,才有条件参加培训机构。为什么考证的人特别多?什么证都考?还是因为经济利益。如果没有经济利益,估计考证的人就会直线下降了。不要说什么要体现我的价值,你问十个考证,会有十一个人给你说考证是有用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肯定不会有人给你说,考证是为了炫耀的。

2、女生疯狂,男生冷静

为什么女生爱考?老师职业稳定并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家里。所以我们这儿女老师正常不愁嫁的。但是男老师就很愁了。原因大家是知道的。所以有次全市招聘老师,七百多名女生报名而男生就只有五十多名。教师这个职业对女生来说性价比是真的好高好高。

不信,你可以到教师招考时到相关的学校去看一下,保证你看到的大部分是女生,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男生屈指可数。

男生为什么冷静?因为前途不是太理想。所以好多男生抱着随便去考,考上不喜,未上不悲。

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年段六百八十七人,想毕业做老师的有二十六人,这二十六人里没有一个男生。

我尚记得我考上师大时全村人都为我高兴欢呼。而今连想都不敢想了。

如何破局,我们欣喜地知道国家已经非常重视,但道路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国大家大,各地情况又不相同。要想全面提高,全面改变,一下子是不太可能的。积重难返。只有所有人是真正爱老师,愿意做老师,老师出到校门敢大声说我是老师时,估计这种招不来,疯狂报的情况才会解决。

除了经济,我实在想不出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大家觉得呢?

有人说现在教师招聘的现状是: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什么会这样?

作为30年教龄的初中一线教师,农村学校工作23年,目前在我县一中,对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的情况都很清楚。题主说得非常好:教师招聘,一边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

首先,谈谈为什么现在报考教师招聘的火爆。

报考教师疯狂的根本原因就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多,能够入大学生“法眼”的工作少。202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840多万,就业压力很大。一般的不太发达的县市,比如我们这个县,没有什么大的知名企业,大学生能够“看得上”的不外乎就是银行、公务员、医生、教师等职业。所以每年报考教师的火爆异常。

重点中学的待遇好。有些发达地区省重点中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是非常好的,年收入10万+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清华、北大毕业的硕士、博士也争相报考。

其次,谈谈有的学校招不到教师的原因。

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农村学校招聘教师难。我市有一个县属于深丘,交通不发达,偏远乡镇要到县城也很不方便,即使能够招聘到教师,往往两三年就离开了。

一般学校年轻教师月工资不高。我女儿2019年8月应聘到成都锦江区某初中,是正式在编教师,我问她每个月工资卡打多少钱,她说2400元,我诉她,教书的头10年,工资卡每个月不会超过3000元,慢慢就好了。结语:

教师职业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有人说现在教师招聘的现状是:一边是招不来老师,一边是疯狂报考,教师的招考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原因是现在有的大学生眼高手低,有的考教师只是权宜之计,一旦考上了公务员或其他事业单位,就辞职或不辞而别。有的教师录用分配,如果分到城区,环境和待遇不错,会留下来的,如果分配到偏远山区,就会感到前途渺茫,还没上岗,就走人。现在招聘教师,基本上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有的人跨地区考到一个偏僻的山区,要留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特别是新教师队伍中,女生占的比例较多,有的还是独生子女,做父母的也舍不得孩子到农村受苦受累,城里的岗位又有限,一旦入伍,要调动很难。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父母舍不得放手,也就出现了一边招不到教师,一边又疯狂报考的局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